登陆注册
1871000000012

第12章 拈花微笑何为禅(11)

慧能的大弟子怀让的语录中说:“马祖(道一)居南岳传法院,独处一庵,惟习坐禅,凡有来访者都不顾……(师)一日将砖于庵前磨,马祖亦不顾。时既久,乃问曰:‘作什么?’师云:‘磨作镜。’马祖云:‘磨砖岂能成镜?’师云:‘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古尊宿语录》卷一)说坐禅不能成佛,是说道不可修。《马祖语录》云:“问如何是修道?’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同上)得道的方法,是非修非不修。非修非不修,就是“无修之修”。

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为,就是所谓“有为”。“有为”是生灭法,是有生有灭的,所以修成还坏。黄檗(希运)云:“设使恒沙劫数、行六度万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为属因缘造作故。因缘若尽,还归无常。”又说:“诸行尽归无常。势力皆有尽期。犹如箭射于空,力尽还坠。都归生死轮回。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虚受辛苦,岂非大错?”(《古尊宿语录》卷三)有心的修行,是有为法,其所得亦是万法中的一法,不是超乎万法者。超乎万法者,就是禅宗所谓不与万法为侣者。庞(蕴)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古尊宿语录》卷一)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不可说的。因为说之所说,即是一法,即是与万法为侣者。马祖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就是说不能向汝道。不能向汝道,亦即是有所道,这就是“不道之道”。欲说不与万法为侣者,须以“不道之道”。欲得不与万法为侣者,须用“无修之修”。

有修之修的修行,亦是一种行。有行即是于佛法所谓生死轮回中造因,造因即须受报。黄檗云:“若未会无心,著相皆属魔业,乃至作净土佛事,并皆成业。乃名佛障,障汝心故。被因果管束,去往无自由分。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来所说,皆是化人。犹如黄叶为金钱,权止小儿啼。故实有无法,名阿耨菩提。如今既会此意,何用驱驱?但随缘消旧业,更莫造(遭)新殃。”(《古尊宿语录》卷三)不造新业,所以无修。然此无修,正是修。所以此修是“无修之修”。

不造新业,并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做事以无心。马祖云:“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取善舍恶,观空人定,即属造作。更若向外驰求,转疏转远……故经云: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时唯法起;灭时唯法灭。此法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前念,后念,中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古尊宿语录》卷一)“于善恶事上不滞”,就是无心。不滞就是不着,也就是不住,也就是无情系。《百丈怀海禅师语录》云:“问:‘如何是有情无佛性,无情有佛性?’师云:‘从人至佛,是圣情执。从人至地狱,是凡情执。只如今但于凡圣二境有染爱心,是名有情无佛性。只如今但于凡圣二境及一切有无诸法都无取舍心,亦无无取舍知解,是名无情有佛性。只是无其情系,故名无情。不同木石、太虚、黄花、翠竹之无情。’”又云:“若踏佛阶梯,无情有佛性。若未踏佛阶梯,有情无佛性。”(《古尊宿语录》卷一)

无心也就是无念。《坛经》云:“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名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是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据郭朋《坛经校释》)所谓无念,不是“百物不思,念尽除却”。若“百物不思”,亦是“法缚”(《坛经》)。神会云:“声闻修空住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菏泽神会禅师语录》卷一)“百物不思”,即“修空住空”之类也。无念是“于诸境上心不染”,“常离诸境”(《坛经》)。“于诸境上心不染”,即是“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此即是无住,亦即是“于相而离相”,亦即是“无相”。所以《坛经》所说“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实只是“无念”。“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坛经》)此即是“善不受报”、“顿悟成佛”之义。

临济(义玄)云:“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你若自信不及,即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转,被它万境回换,不得自由。你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佛不别。你欲得识祖佛么?祗你面前听法底是。”(《古尊宿语录》卷四)又说:“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上)学者要自信得及,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只于日用平常行事中,于相而无相,于念而无念。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无修之修。

临济又云:“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同上)人是能知的主体,境是所知的对象。道明向慧能求法,慧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道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体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五灯会元》卷二)“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什么都不思。亦无对此人之境,就是令其人境俱夺。人境俱夺,与“无”同体,谓之默契。契者契合,言其与“无”契合为一,并不是仅知有“无”。

忽然默契,就是所谓顿悟。所谓“一念相应,便成正觉”(《神会语录》)。悟与普通所谓知识不同。普通所谓知识,有能知与所知的对立。悟无能悟与所悟的对立。因其无对象,可以说是无知。但悟亦并不是普通所谓无知。悟是非有知,非无知,是所谓无知之知。

《赵州(从谂)语录》云:“师问南泉(普愿):‘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师云:‘还可趣向不?’泉云:‘拟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是非也。’”(《古尊宿语录》卷十三)舒州佛眼禅师(清远)云:“先师(法演)三十五方落发,便在成都听习唯识百法。因闻说,菩萨入见道时,智与理冥,境与神会,不分能证所证。外道就难,既不分能所证,却以何为证?时无能对者,不鸣钟鼓,返披袈裟。后来唐三藏至彼,求此义云:‘智与理冥,境与神会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遂自思维,冷暖则可矣,作么生是自知底事?无不深疑。因问讲师,不知自知之理如何。讲师不能对……后来浮渡山见圆鉴,看他升堂入室,所说者尽皆说着心下事。遂住一年。令看‘如来有密语,迦叶不复藏’之语。一日云:‘子何不早来,吾年老矣,可往参白云端和尚。’先师到白云,一日上法堂,便大悟:‘如来有密语,迦叶不复藏。’果然果然。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诚哉是言也。乃有投机颂云:‘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向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青风。’端和尚觑了点头。”(《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理为知的对象,境为神的对象,智与神为能,理与境为听。“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即是知对象之能,与对象之所,冥合不分。不分而又自觉其是不分,此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南泉云:“道不属知不知。”普通所谓知识之知,有能知所知之分,知道之知不能有此等分别,故曰:“知是妄觉。”道不属知。然人于悟中所得的能所不分,亦不是不自觉的,如其是不自觉的,则是一个混沌,一个原始的无知,一个“空顽”。所以说,“不知是无记。”道不属不知。

禅宗人常形容悟“如桶底子脱”,桶底子脱,则桶中所有之物均一时脱出。得道的人于悟时,以前所有的各种问题均一时解决。其解决并不是积极的解决,而是在悟中懂得此等问题,本来都不是问题。所以悟后所得的道,为“不疑之道”。

僧肇有《般若无知论》,般若无知就是“无知之知”,这种知是一种直觉。什么是直觉,禅宗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八个字说出来了。看到别人饮水,你问他是暖是冷,他回答热或是冷,这个冷热是概念是名言。其实,他所喝的水,岂止冷暖而已?自有特别的冷法或热法。这就不是概念名言所能表达出来的。必须自己饮水,才能用直觉感到它的冷法或热法。在直觉中,你的感觉和水的冷热合二为一,不分能感、所感,这就是所谓“冥合”、“契合”。

悟之所得,并不是一种积极的知识,原来亦不是得到什么东西。舒州(佛眼)云:“如今明得了,向前明不得底在什么处?如今明不得,到几时明得去,只凭么翻覆体究,也须会去。所以道,向前迷底,便是即今悟底。即今悟底,便是向前迷底。”(《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禅宗人常说:山是山,水是水,在你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中,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山前一片闲田地”、“几度卖来还自买”,田地本来就只是那一片田地,而且本就是你的,除此外另找田地,谓之“骑驴觅驴”。既得驴之后,自以为真有所得,谓之“骑驴不肯下”。舒州(佛眼)云:“只有二种病,一是骑驴觅驴,二是骑却驴了不肯下。你道骑却驴了更觅驴,可杀,是大病。山僧向你道,不要觅,零利人当下识得。除却觅底病,狂心遂息。既识得驴了,骑了不肯下,此一病最难医。山僧向你道,不要骑。你便是驴,尽大地是个驴,你作么生骑。你若骑,管取病不去。若不骑,十方世界廓落地。此二病一时去,心下无一事,名为道人,复有什么事?”(《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一)

于悟前无道可修,于悟后亦无佛可成。《黄檗语录》云:“问:‘今正悟时,佛在何处?’师云:‘问从何来,觉从何起?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加嘴。’”(《古尊宿语录》卷三)不但无佛可成,且亦无悟可得。“对迷说悟,本既无迷,悟亦不立。”(马祖语,见《古尊宿语录》卷一)此所谓“得无所得”,亦谓为“究竟无得”。

所以圣人的生活,无异于平常人的生活。禅宗人常说:“著衣吃饭,屙屎送尿。”平常人所做的是此等平常的事,圣人所做的亦是此等平常的事。禅宗的主要意思,说穿点破,实是明白简单。舒州(佛眼)云:“参禅换作金屎法。未会一似金,会了一似屎。”(《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此主要意思,若说点破,亦毫无奇特秘密。所以禅宗人常说:“如来有密语,迦叶不复藏”,云居道膺云:“汝若不会,世尊有密语。汝若会,迦叶不复藏。”(《传灯录》卷十七)密语之所以是密,因众人不会也。佛果云:“迦叶不复藏,乃如来真密语也。当不藏既密,当密既不复藏。”(《佛果禅师语录》卷十五)不复藏的密,即所谓公开的秘密。

原来佛法中的宇宙论、心理学等,都可以说是“戏论之粪”(百丈语,见《古尊宿语录》卷二),亦可说是“闲家具”(药山禅师语,见《传灯录》卷十四)。“戏论之粪”是需要“运出”的,“闲家具”是用不着的,把这些一扫而空之后,佛法所剩,就是这一点的公开秘密。临济云:“我二十年在黄檗先师处,三度问佛法的大意,三度被打。后于大愚处大悟,云:‘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古尊宿语录》卷四)不只黄檗佛法无多子,佛法本来无多子。《传灯录》卷十一记临济此言,正作佛法无多子。

自迷而悟,谓之从凡入圣。入圣之后,圣人的生活,也无异于平常人的生活。“平常心是道”,圣人的心也是平常心。此之所谓从圣入凡。从圣入凡谓之堕。堕亦可说是堕落,亦可说是超圣。(此皆《洞山语录》中语)超圣是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南泉云:“直向那边会了,却来这里行履。”(《古尊宿语录》卷十二)《曹洞语录》引作:“先过那边知有,却来这里行履。”“直向那边会了”,是从凡人圣。“却来这里行履”,是从圣人凡。

因为圣人平常所做的事,是从圣入凡,所以他所做的事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而其实并非此等事与平常人做的事不同。百丈(怀海)云:“未悟未解时名贪嗔,悟了唤作佛慧。故云:‘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古尊宿语录》卷一)黄檗(希运)云:“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古尊宿语录》卷二)庞(蕴)居士偈云:“神通并妙用,担水及砍柴。”提水砍柴平常作之,只是担水砍柴,圣人作之,就是神通妙用。

因有此不同,所以圣人虽做平常人所做的事,而不受所谓生死轮回中的果报。《百丈怀海语录》云:“问:‘斩草伐木,掘地垦土,为有罪报相否?’师云:‘不得定言有罪,亦不得定言无罪。有罪无罪,事在当人。若贪染一切有无等法,有取舍心在,透三句不过,此人定言有罪。若透三句外,心如虚空,亦莫作虚空想,此人定言无罪。’又云:‘罪若作了,道不见有罪,无有是处。若不作罪,道有罪,亦无有是处。如律中本迷煞人,及转相煞,尚不得煞罪,何况禅宗下相承,心如虚空,不停留一物,亦无虚空相,将罪何处安著?’”(《古尊宿语录》卷一)圣人虽做平常人所做的事,但不沾滞于此等事,不为此等事所累。黄檗(希运)云:“但终日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无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力名自在人。”(《古尊宿语录》卷三)云门匡真亦说:“终日说事,未曾挂著唇齿,未曾道著一字。终日著衣吃饭,未曾触著一粒米,挂着一缕丝。”(《古尊宿语录》卷十五)《洞山语录》云:“师与密师伯过水次,乃问曰:‘过水事作么生?’伯曰:‘不湿脚。’师曰:‘老老大大,作这个话。’伯曰:‘尔作么生道?’师曰:‘脚不湿。’”过水而脚不湿,谓做事而不沾滞于事,不为事所累。圣人就是这样的自在人,禅宗亦称为自由人。

这是“无修之修”所得的成就。于修时,也是要念念不著于相。于相而无相,于成就时,也是念念不著于相,于相而无相。不过于修行时如此,是出于努力。于成就时如此,则是不用努力,自能如此。这不是说,因为修行的人养成了一种习惯,所以不必努力,自能如此。而是因为修行的人于成就时,顿悟“同无”,所以不必努力,自能如此。

圣人的境界,就是所谓“人境俱不夺”的境界。在此等境界中,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人已不是旧日的,而是从凡人入圣人了。百丈所引:“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严格地说应该说:“只异旧时人,不异旧时行履处。”人是从圣入凡,所以虽有人有境,而仍若无人无境。“人境俱夺”,是从凡入圣的工夫。“人境俱不夺”,是从圣入凡的境界。

玄学家说,圣人亦应务应世,不过是说,圣人亦能应务应世。僧肇所谓:“圣人居动用之域,而止无为之境。”不过是说:“居动用之域”无碍于“止无为之境”。若此说,则圣人的玄远与其应务应世,动用之域,无为之境,仍是两行,不是一行。如照禅宗所说,则应务应世对于圣人就是妙道,“动用之域”就是“无为之境”。如此说,则只有一行,没有两行。

但如果担水砍柴就是妙道,何以修道的人仍须出家?何以“事父事君”不是妙道?这又须下一转语。宋明道学的使命,就在再下这一转语。

印度禅

胡适

我何以讲印度禅呢?禅学来自印度,虽然中国禅学与印度不同,不过要懂得中国禅,须知印度禅。所以先讲印度禅,做一个引论。

关于研究印度禅的书籍,有以前香港大学校长SirCharlesEliot所著的HinduismandBuddlism,但是不幸书还没有完成,他就死了。至中国方面,我几年前有一篇文章,即《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收在:《胡适文存三集》中。

在禅宗未起以前,印度便有“瑜伽”,梵文为yoga。此字是印度文与日耳曼文的混合语,在英文中,为牛轭,引申起来,是管束的意思。即如何才能管束我们的心,训练我们的心,使心完全向某一方面走,而能于身体上、精神上和知识上发生好的结果。

同类推荐
  • 做人四原则:正见

    做人四原则:正见

    本书分为四法最上、为人四要、人生四要、处众四法等四卷,每篇讲四个方面问题,把社会生活中为人处世,自我修养的重要精髓均概括其中,以要或不要的形式逐一论述,有故事,有箴言,生动而发人深思。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新时期宗教工作与管理

    新时期宗教工作与管理

    面对新时期我国宗教状况的新形势、新变化和宗教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提高做好宗教工作的能力,本书从学习党的宗教理论政策知识和做好宗教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宗教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处理复杂宗教问题的有效途径。本书还强调要做好农村宗教工作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宣传教育,依法打击邪教和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热门推荐
  • 修破玄尊

    修破玄尊

    玄尊战神秦修林身殒后,重生在一个家门没落的同名废物身上,从此一步踏出绝世天陆震惊寰宇,一步怒斩四极八荒再掀血海狂滔,手握上古铁剑,心念其独有绝学,双目一抹寒光逼射,朝天一声怒吼,“还有谁!”
  • 北笙遇

    北笙遇

    我若爱一个人,那我必然会将他放在手心上,捧着他,呵护他,爱他,护他,尽我所能,给他所想,只要他愿意,我愿付出所有,都是第一次生而为人,没必要让我的男孩以为付出,在我希望被他宠成孩子的同时,我也想要将他宠成宝宝,爱他是我毕生所愿。
  • 柳暗花明客家村

    柳暗花明客家村

    只要每天努力一点点,梦想与你的距离就缩短一点点。南方某大山里住着二十几万客家人,他们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群居生活。改革开放以后,他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但始终没有一个人能走出大山,考上大学。他们似乎看不到希望——1996年七岁的陈遂兴因父亲突然离世,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没有气馁,胸怀航天梦,在妈妈的鼓励和国家的低保政策扶持下,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客家村里第一个考上北京名校的人。他的艰苦奋斗成为客家村的神话,以及客家人的榜样。陈遂兴实现理想,成为航天人以后,回到家乡鼓励客家村的孩子们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报效祖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哥杀生存纪录

    哥杀生存纪录

    一个职业球员,一个销售胖子,穿越哥杀世界。以众生为棋,就已入棋局,棋局未完,谁是棋手,谁是棋子?以力划分,还是以道划分?众神无道,那就将这天地砸个粉碎,看了哥布林杀手后怨气难平,写下此书。弱鸡也有解放全人类的梦想。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下)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古族皇后

    古族皇后

    她,聪明灵慧,文武全才。身处谷中,悠闲度日,本无需涉入皇室争斗。却在机缘巧合下,谨守族规,出谷涉尘.他,野心勃勃,深沉而内敛。与她几翻暗斗中,渐生情愫。无奈佳人芳心早有所托,因此情深而生恨.他,潇洒飘逸,谋略过人。与她情深意厚,却为宿命所累,终其一生无缘私守.他,是她一生守护之人。倾心绝色而痛失至爱,翻然醒悟,痛心疾首.———————————————————————————————————————————————一段架空的历史,一场风花雪月交织着权力争斗的爱情,在邑昱国初建之际悄然上演.
  • 重生之将门女相

    重生之将门女相

    名门之后,氏族嫡女,舍红妆,袭素衣,拾枪剑,斗文武。一腔智囊,决策千里。一身戎装,征战万里。功成之日却惨遭至亲背叛,一杯毒酒、一剑诛心、夺命手刃她的却是她倾心相护之人!半生戎马奔腾到头来只是笑谈一场,血溅华宫,赤红焰火熄灭深宫,雪漫漫,芳魂逝。可,天不负她!凤凰涅槃,地狱重生!重生来过,她也还是她,只是她却变成了执棋之人!她司懿,就是那来自地狱的索命恶鬼,舍心弃情,阴狠毒辣!立朝堂、战沙场,狡猾丞相、聪勇女将,今生她只为自己而活!既然今生无法安宁度日,那就让她搅乱这一池静水又怎样?!明枪暗箭,阴谋诡计,层出不穷,源源不绝,扶幼帝,战天下,一代女相名扬天下!但所谓高处不胜寒,她要的只是安宁逍遥罢了,到头来她竟也只是孤身一人,冷冷清清。直至惊世秘闻重现,世间皆震,受尽苦难之时,却不想,消失已久之人忽现并以自己从未想过的身份出现眼前,此时才知,他竟一直默默相护,默默相伴,默默为了她颠覆天下!寻寻觅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是这个“默默”又为何物?司懿表示终身不解!小剧场:(一)“丞相大人,您还欠我一个人情呢。”男子笑的温和,月光洒落,零零碎碎的撒在如玉脸庞竟是一时恍惚了人眼,迷醉了人心。“哦?竟有此事?本相…不知啊……”女相大人坐在石櫈上疑惑抬头,看着那坐在对面执棋男子温柔笑意,心中顿时防备,可对上他的眼却没由来的心虚。“丞相大人是想吃了就不认账吗?”棋子啪的一声落在棋盘之上,女子心头一颤,浑身发毛,哈哈一笑之后竟站起身子转身就跑!只是还未迈步,威风凛凛一朝女相的后领就已被人提起。“娘子,该还债了。”声音温润,女子哀叹不已,自己聪明一世,怎地就遇到了如此狐狸?!(二)太阳高升,天气炎热,但是帝都之中朝堂之上,此刻上演着激烈的口舌大战!“皇上!丞相明昭阴狠毒辣,冷酷无情,做下无数阴损之事!为我夏恒,还望皇上将其贬为庶人,赐予极刑!”工部尚书一脸的痛心,就差老泪纵横了。“皇上!明昭虽为将军府大小姐,但是也不可横向霸道啊!前日竟然火烧大理寺卿的府邸,使其损失重大!还望皇上明鉴啊!”中书令一脸悲切,好似被烧的是他家一样。“皇上!我家小儿前日出行,偶遇明昭,却不曾想被那明昭打断四肢送回,还望皇上还臣公道!”被指正的女子一袭红白官袍,纹丝不动,站立如松,闭目养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裁前妻不下堂

    总裁前妻不下堂

    夏小元惨白着脸从手术室出来,跌跌撞撞的出了医院,她抚摸着小腹,眼里尽是凄楚:“孩子,妈妈对不起你,妈妈没有保住你,是妈妈没用。不过,你放心,妈妈一定会替你报仇!”叶思凡,只要我夏小元活着一天,我就不会放过你。夏小元脑海里涌现叶思凡那张笑靥如花的脸有的只是恨意!夏小元失血过多,又刚刚失去孩子,气血不足的站在医院门口差一点昏了过去,但看到眼前暴怒的男人,她告诉自己,不能倒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