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2500000054

第54章 ,攻巨鹿,张曼成投降(一更)

黄巾军主力被灭,不过依旧还有大量黄巾军占据都城,拥兵自重。

何进与众将军商议,由各将军带领手下兵将围剿周边黄巾贼,吕布奉命带领手下旧部围攻巨鹿郡巨鹿县张曼成部。

据探子来报,张曼成领兵三千占据巨鹿县,据城而守,城内有百姓过万,全部成为了他们的人质,城中早已没有粮食,士兵们皆以树皮草根为食,每日皆有大量的百姓活生生的饿死。

吕布等人围攻巨鹿县三日,无论如何大骂,挑衅,张曼成军皆是闭门不战。

大帐之内,典韦壮硕的身子正在来回走动,“这群狗娘养的,无论我们如何大骂,居然都不愿出城来战,真沉得住气,大哥,要不我们攻进城去吧”。

吕布双目盯着地图,微微摇了摇头,“不可,敌军手中有着一万百姓,切不可轻举妄动,惹怒了他们,将这一万百姓全部斩杀,那可如何是好”。

“那我们就这样等着吗,听说曹操,袁绍他们所负责的贼军可都全部消灭了”,张辽面色沉着道。

“奉孝有何良策”,吕布问道。

郭嘉眉宇微动,“既然攻城不行,当以攻心为上”。

众人心生好奇,全部围了过来,“何为攻心为上”。

“当下,巨鹿县早已粮草殆尽,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皆无粮可食,大家应该知道无粮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敢断定,里面这三千黄巾军已经完全丧失战力,只是担心我军破城之后会像皇甫嵩一样将其全部屠杀,故而才据城死守。

黄巾军心中本来就没有什么信仰,他们之所以起义,一方面是受到张角势力的蛊惑,另一方面是想追寻更好的生活,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比较渴望生存的。

当下,我们可在城门外架起十口大锅,锅内煮上肉汤与米粥。

典韦舔了舔嘴唇,“这能有什么用”。

郭嘉嘴角显露出一抹深沉的笑意,“此乃胜败之关键”。

“当前,黄巾军已经数日不曾吃过粮食,此时,什么对他们最有诱惑力的是什么?

那自然是粮食,看到城下的肉汤,米粥,这无疑已经打破了他们内心深处的防线。

其次,命令小股部队潜入城内,散布消息,告诉黄巾军,只要他们开城投降。

我军一人不杀,城外早已备好了粮食与肉汤供士兵们享用。

最后,黄巾军能否开城投降的关键,还在于首领张曼成,若是能说服,或者击杀张曼成,那么巨鹿城将不战而得。

众人猛然醒悟。

不过在郭嘉说出前半部分计划的时候,吕布已经大致猜想到了后半部分的计划,此乃攻心计。

“请将军发号施令”,众将军请命道。

吕布凝眉思索了一刻,继而深深呼出一口气,“典韦听令”。

典韦大喜,以为要派他去刺杀张曼成,激动得咧开嘴笑。

“命你带领后勤兵在城楼下架起十口大锅,生火做饭,煮好肉汤与米粥”。

听到这话,典韦两只眼睛一瞪,瞬间就不开心了,像个孩子一样低着头,“我不去,煮肉熬粥那是娘们做的事情,我要去杀贼”。

众人当即哄笑了起来,不让典韦去刺杀张曼成肯定有原因,他性子暴躁,不善谋略,让他冲锋陷阵还可以,让他去刺杀别人,确实有点悬。

“山君,你都是将军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一般,这可是大哥分给你的任务,也是此战成败之关键,若是你不愿意,我可就交给张辽将军了,到时候军功可都要算到张辽将军头上啊”。

典韦两眼一亮,“那我还是去吧”,继而手持双戟大步踏了出去。

众人哄笑了一阵。

吕布面色再度变得严肃,“至于散布消息之事便交由周仓,罗松两位兄弟去做吧”。

“刺杀张曼成的事情,便由我与罗成前往,其他人整军备战,如何”。

见众人没有异议,吕布准备了十个魏武卒的兄弟打算在今夜趁着夜色潜入城去。

正午时分,典韦早已架起了十口大锅,肉汤,米粥早已在大锅内煮得熟透了,旁边张贴着几个大字,出城投降者不杀。

城楼之上,数百个守城兵看着那热气腾腾的白米粥,口水都流了一地。

几个士兵忍受不住,丢掉兵器,“老子不干了,老子要下去喝粥吃肉”。

其他人舔了舔嘴唇,正前方走来一个满脸杂须的汉子,士兵们见到他都有些畏惧。

那正在脱铠甲的士兵,刚刚抬起头,一柄长刀早已劈斩了下来,“这就是投降的下场,你等给我好好守着城池,谁若再敢后退半步,定斩下他的头颅”。

众人面面相觑,只能不住的吞口水,哪敢再有投降的想法。

近万百姓,数日不曾进食,听到城外早已准备好了肉汤与米粥,全部像疯了一般向城外奔去。

张曼成一声临下,数百弓箭早已向百姓们穿刺而去。

“嗖嗖嗖”

惨叫声四起,遍地都是百姓的尸体,血流成河,其余百姓连忙退了回去。

“你们给我老老实实的待在城里,投降者死”,张曼成高声吼道。

张曼成走进大帐中喝了一口树皮熬成的杂粥,腹内一阵恶心,如今三位主将已死,张曼成也想投降,不过他可是黄巾主力,若是投降,朝廷肯定不会放过他,只能拼死守城,以寻求一线生机。

想想城外面的米粥与肉汤,不由得舔了舔嘴唇,“他娘的,这群狗娘养的官军,可真够阴毒”。

摸了摸肚子,只能无力的躺在床上,以减少体能消耗。

“嗖嗖嗖”

迷迷糊糊中,突然感受到有数道黑影窜进房间里。

张曼成猛的翻起身,正欲去拿兵器,吕布手中镇岳名剑早已横到了他脖颈处。

有些惊恐道,“英雄饶命”。

“投降者生,反抗者死”,吕布语气冰冷道。

“我又何尝不想投降,不过我杀了那么多官军,就算是投降,你们也肯定不会饶过我的”,张曼成身子颤抖道。

“我吕布向来看人不看事,只要你们愿意投降,我都可以不杀你们,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若是你们再敢冥顽不灵,殊死反抗,我今夜便要了你们的狗命”,吕布道。

“投降,投降,只要将军不杀我,我愿意带领三千士兵归到将军帐下”。

吕布大喜,没想到又得三千兵将,正欲收起手中镇岳,罗成微微摇了摇头,“将军不可,若是放了他,他再反悔,我们定会腹背受敌,到时候面对数千大军,如何抵挡”。

吕布略有些犹豫,不过最后还是选择相信张曼成,毕竟三千士兵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而且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是很好吗。

当即带着张曼成向大帐外面走去。

同类推荐
  • 情剑侠侣

    情剑侠侣

    【《风流军神》已完结】淘气少年杨逍,得到一本武功秘笈,在盗墓行动中,触及神物,意外地穿越到明朝皇宫当了一名侍卫。面对皇宫三千佳丽,他破了“绝情心经”之戒,在美色与诡计的陷阱里,历经多番生死考验,最后成为军旅名将,富可敌国,笑卧花丛的风流尚书!(请点击【收藏此书】【我要推荐】)
  • 一世之功

    一世之功

    理科大学学生沈凌因缘际会穿越到明朝伯爵府庶子身上,开始自力更生的科举,出仕,改革的奋斗中。嫡母谋害,兄弟排挤,靠自己改变着一切。嘉靖帝,杨廷和,张璁,严嵩,海瑞,戚继光...沈凌用自己现代的物理知识和“拍马屁”的功夫用自己的角度,调教这大明盛世。同时请正视历史,文中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 西明王朝

    西明王朝

    一个喜爱明史普通宅男在一次与朋友们出游时因为搭救落水的伙伴不幸溺死,他的灵魂穿越回到南明时期的隆武皇帝身上,从此他担负起拯救天下华夏苍生的重任,带领一众忠臣良将与强大的大清朝进行殊死抵抗,为恢复大明天下而奋斗不息。本书Q群:162617995
  • 旅明

    旅明

    曹川原本一个人在明末和后世之间倒腾土产。突然有一天他发现:原来活人也可以倒腾!是时候召集一票兵王,学霸,总裁,医圣同去明末制霸了!之后,一帮废柴,无业游民,包工头,还有卖拖鞋的,陆续被送走。没办法,只有这些人好忽悠,价格便宜量又足。总之,这是一个众人在明末,建设伟大的星辰帝国的故事。Q群:794998628
  • 帝国大权臣

    帝国大权臣

    没有金手指,没有老师傅。但是我依然要做那个权倾天下的人,只是这路太难,任重而道远。
热门推荐
  • 撕天

    撕天

    神通与法宝的碰撞,各种世所罕见的天才汇集。神族,天魔族,远古大能,共同在荒古大世界上演一场波澜壮阔的争战史诗。一个充满热血激情的爽文,希望大家会喜欢!
  • 一起穿越的大冒险

    一起穿越的大冒险

    父子俩一起穿越,时而要回到过去帮助老爸追老婆,时而要拯救岳飞,居然还会跑到吃鸡的游戏里面,更有到未来的火星之旅,路途中还会遇到其他穿越者,是友是敌?各种有趣惊险单元剧串在一起,等待这对父子的还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呢?第二部回到1945年的北平,发现了日本鬼子的惊天大秘密,父子俩能否力挽狂澜?
  • 八十天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的永恒经典(未删减),著名翻译家陈筱卿全新译本。影响刘慈欣的科幻经典、影响人类150年的大师名著,入选2018年教育部新课标必读书目。《八十天环游地球》菲利亚·福格先生跟朋友打赌能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他带着仆人万事达从伦敦出发途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一路游历了香港、日本、美国等地最终回到伦敦,原本以为晚了一天却因为时差实际上提前了一天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印度贵妇的五亿法郎》法国医生萨拉赞和德国化学教授舒尔茨分别获赠了一位印度贵妇人的五亿法郎遗产,前者在建立了一座法兰西城,提供给居民幸福快乐的生活,后者则建立了一座兵工厂,专门生产毁灭性武器。舒尔茨的阴谋被深入兵工厂的工程师马尔塞破坏了,而他自己也被冻死在兵工厂中。
  • 盛世嫡妃之惑乱天下

    盛世嫡妃之惑乱天下

    他,尊贵的夜王爷,恐怖的魔界少主,大陆少有的全灵根天才;杀伐果断,长相妖孽,实力逆天。她,穿越魂归的丞相府嫡三小姐,异世大陆又一全灵根天才,毒医高手,长相绝美,实力同样逆天。曾因身无灵根,被大陆耻笑,但却有两个爱她如命的亲哥哥和一位实力强悍而独宠她的爷爷。异魂归位,凤格定命,亦然崛起,震惊大陆。“我要一生一世一双人,你给的起吗?”我坐在房顶上看着夜空中的星星,徐徐问道。“我以天下为娉,许你万里红妆。一生一世一双人。”他宠溺地抱着我,温柔地说道。金戈铁马,等你凯旋归来,许我青丝白发。彼岸花开半夏,奈何冥月入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寒鸳记

    寒鸳记

    傲娇腹黑王爷vs铁石心肠女官冷傲俯瞰江山皇帝x疏离独想辞官小姐在司空王朝中,这名为‘南空’的国家,已是暗波涌动,可是偏偏男主又遇那个扰乱心弦的人......一朝被封女官,辞官之路路漫漫,心念全家归隐,她的背后又有谁的助力?!林瑾鸳旧时于司空寒的改变,性子为何大改,不同往前?一切的一切,都无法平定眼前的危机,还一江山为聘礼!
  • 带着宝可梦的无限旅行

    带着宝可梦的无限旅行

    “名字”“K”如同蝼蚁般的你,带着宝可梦在这无限的世界生存下去吧,这里,你能相信的只有你手中的宝可梦。他们将会是你最后的伙伴。
  • Dombey and Son(IV)董贝父子(英文版 下册)

    Dombey and Son(IV)董贝父子(英文版 下册)

    Dombey and Son by Charles Dickens, published in 1848. "Dickens started writing the book in Lausanne, Switzerland, before returning to England, via Paris, to complete it. The story follows a powerful man's callous neglect of his family triggers his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downfall, showcases the author's gift for vivid characterization and unfailingly realistic description. As Jonathan Lethem contends in his Introduction, Dickens's "genius … is at one with the genius of the form of the novel itself: Dickens willed into existence the most capacious and elastic and versatile kind of novel that could be, one big enough for his vast sentimental yearnings and for every impulse and fear and hesitation in him that countervailed those yearnings too. Never parsimonious and frequently contradictory, he always gives us everything he can, everything he's planned to give, and then more."
  • 网游之一枪成名

    网游之一枪成名

    2030年秋,一个颠覆传统的大型网络游戏‘战神世纪’伴随着开学季正式开服。混迹于无数枪战类竞技游戏的路人王李青云随波逐流的进入了这款游戏。当他枪指wxg总冠军的时候,注定会与两个mm结下一段不解之缘。
  • My Life in Pink & Green

    My Life in Pink & Green

    Twelve-year-old Lucy Desberg is a natural problem-solver. At her family's struggling pharmacy, she has a line of makeover customers for every school dance and bat mitzvah. But all the makeup tips in the world won't help save the business. If only she could find a way to make it the center of town again—a place where people want to spend time, like in the old days. Lucy dreams up a solution that could resuscitate the family business and help the environment, too. But will Lucy's family stop fighting long enough to listen to a seventh-grader? In a starred review, Kirkus said this novel "successfully delivers an authentic and endearing portrait of the not-quite-teen experience," and Booklist called it "a warm, uplifting debut." Readers everywhere have responded to Lucy's independence and initiative—not to mention her great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