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42000000002

第2章 荒石园

那儿是我情所独钟的地方,是一块不算太大的地方,是我的“钟情宝地”,周围有围墙围着,与公路上的熙来攘往、喧闹沸扬相隔绝,虽说是偏僻荒芜的不毛之地,无人问津,又遭日头的曝晒,却是刺茎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们所喜爱的地方。因无人问津,我便可以在那里不受过往行人的打扰,专心一意地对砂泥蜂和石泥蜂等去进行艰难的探索。这种探索难度极大,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完成。我无须在那里耗费时间,伤心劳神地跑来跑去,东寻西觅,不必慌急慌忙地赶来赶去,我只是安排好自己的周密计划,细心地设置下陷阱圈套,然后,每天不断地观察记录所获得的效果。是的,“钟情宝地”,那就是我的夙愿,我的梦想,那就是我一直苦苦追求但每每总难以实现的一个梦想。

一个每天都在为每日的生计操劳的人,想要在旷野之中为自己准备一个实验室,实属不易。我四十年如一日,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力,与贫困潦倒的生活苦斗着,终于有一天,我的心愿得到了满足。这是我孜孜不倦、顽强奋斗的结果,其中的艰苦繁难我在此就不赘述了,反正我的实验室算是有了,尽管它的条件并不十分理想,但是有了它,我就必须拿出点时间来侍弄它。其实,我如同一个苦役犯,身上锁着沉重的锁链,闲暇时间并不太多。但是,愿望实现了,总是好事,只是稍嫌迟了一些,我可爱的小虫子们!我真害怕,到了采摘梨桃瓜果之时,我的牙却啃不动它们了。是的,确实是来得晚了点儿:当初的那广阔的旷野,而今已变成了低矮的穹庐,令人窒息憋闷,而且还在日益地变低变矮变窄变小。对于往事,除了我已失去的东西以外,我并无丝毫的遗憾,没有任何的愧疚,甚至对我那消逝而去的光阴,而且我对一切都已不再抱有希望了。世态炎凉我已遍尝,体味甚深,我已心力交瘁,心灰意冷,我每每会禁不住要问问自己,为了活命,吃尽苦头,是否值得?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就是这样。

我放眼四周,只见一片废墟,唯有一堵断墙残垣危立其间。这个断墙残垣因为石灰沙泥浇灌凝固,所以仍然兀立在废墟的中央。它就是我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与热爱的真实写照。啊,我的心灵手巧的膜翅目昆虫们啊,我的这份热爱能否让我有资格给你们的故事追加一些描述呀?我会不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我既然心存这份担忧,为何又把你们抛弃了这么长的时间呢?有一些朋友已经因此而责备我了。啊,请你们去告诉他们,告诉那些既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朋友们,告诉他们我并不是因为懒惰和健忘,才抛弃了你们的;告诉他们我一直在惦记着你们;告诉他们我始终深信节腹泥蜂的秘密洞穴中还有许多尚待我们去探索的有趣的秘密;告诉他们飞蝗泥蜂的猎食活动还会向我们提供许多有趣的故事……然而,我缺少时间,又是单枪匹马,孤立无援,无人理睬,何况,我在高谈阔论、纵横捭阖之前,必须先考虑生计的问题。我请你们就这么如实地告诉他们吧,他们是会原谅我的。

还有一些人在指责我,说我用词欠妥,不够严谨,说穿了,就是缺少书卷气,没有学究味儿。他们担心,一部作品让读者谈起来容易,不费脑子,那么,该作品就没能表达出真理来。照他们的说法,只有写得晦涩难懂,让人摸不着头脑,那作品就是思想深刻的了。你们这些身上或长着螫针或披着鞘翅的朋友们,你们全都过来吧,来替我辩白,替我作证。请你们站出来说一说,我与你们的关系是多么亲密,我是多么耐心细致地观察你们,多么认真严肃地记录下你们的活动。我相信,你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是的,他写的东西没有丝毫的言之无物的空洞乏味的套话,没有丝毫不懂装懂、不求甚解的胡诌瞎扯,有的却是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的观察到的真情实况,既未胡乱添加,也未挂一漏万。”今后,但凡有人问到你们,请你们就这么回答他们吧。

另外,我亲爱的昆虫朋友们,如果因为我对你们的描述没能让人生厌,因而说服不了那帮嗓门儿很大的人的话,那我就会挺身而出,郑重地告诉他们说:“你们对昆虫是开肠破肚,而我却是让它们活蹦乱跳地生活着,对它们进行观察研究;你们把它们变成了又可怕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是让人们更加喜爱它们;你们是在酷刑室和碎尸间里干活,而我却是在蔚蓝色的天空下,边听着蝉儿欢快的鸣唱边仔细地观察着;你们是使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则是在它们各种本能得以充分表现时探究它们的本能;你们探索的是死,而我探究的则是生。因此,我完全有资格进一步地表明我的思想:野猪把清泉的水给搅浑了,原本是青年人的一种非常好的专业——博物史,因越分越细,相互隔绝,互不关联,竟至成了一种令人心生厌恶、不愿涉猎的东西。诚然,我是在为学者们而写,是在为将来有一天或多或少地为解决“本能”这一难题作点儿贡献的哲学家们而写,但是,我也是在,而且尤其是在为青年人而写,我真切地希望他们能热爱这门被你们弄得让人恶心的博物史专业。这就是我为什么在竭力地坚持真实第一,一丝不苟,绝不采用你们的那种科学性的文字的缘故。你们的那种科学性的文字,说实在的,好像是从休伦人[1]所使用的土语中借来的。这种情况,并不鲜见。

然而,此时此刻,我并不想做这些事。我想说的是我长期以来一直魂牵梦绕着的那块计划之中的土地,我一心想着把它变成一座活的昆虫实验室。这块地,我终于在一个荒僻的小村子里寻觅到了。这块地被当地人称之为“阿尔玛”,意为“一块除了百里香恣意生长,其他植物几乎没有的荒芜之地”。这块地极其贫瘠,满地乱石,即使辛勤耕耘,也难见成效。春季来临,偶尔带来点雨水,乱石堆中也会长出一点草来,随即引来羊群的光顾。不过,我的阿尔玛,由于乱石之间仍夹杂着一点红土,所以还是长过一些作物的。据说从前那儿就长着一些葡萄。的确,为了种上几棵树,我就在地上挖来刨去,偶尔会挖到一些因时间太久而已部分炭化了的实属珍稀的乔本植物的根茎来。于是,我便用唯一可以刨得动这种荒地的农用三齿长柄叉来又刨又挖了。然而,每每都会感到十分遗憾,据说最早种植的葡萄树没有了,而百里香、薰衣草也没有了。一簇簇的胭脂虫栎也见不着了。这种矮小的胭脂虫栎本可以长成一片矮树林的,它们确实长不高,只要稍微抬高点腿,就可以从它们上面迈过去。这些植物,尤其是百里香和薰衣草,能够为膜翅目昆虫提供它们所需要采集的东西,所以对我十分有用,我不得不把偶尔被我的农用三齿长柄叉刨出来的又给栽了进去。

在这儿大量存在着的,而又不必我去亲手侍弄的是那些开始时随着风吹的土粒而来的,尔后又长年积存起来的植物。最主要的是犬齿草,那是十分讨厌的禾本植物,三年的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都没能让它们灭绝,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数量上占第二位的是矢车菊,全都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浑身长满了刺,或者长满着棘,其中又可分为两至生矢车菊、蒺藜矢车菊、丘陵矢车菊、苦涩矢车菊,而尤以两至生矢车菊数量最多。各种各样的矢车菊相互交织,彼此纠缠,乱糟糟地簇拥在一起,其中可见一种菊科植物,形同枝形大烛台似的支棱着,凶相毕露,被称之为西班牙刺,其枝杈末梢长着很大的橘红色花朵,似同火焰一般,而其刺茎则是硬如铁钉。长得比西班牙刺要高的是伊利大刺蓟,它的茎孤零零地“独立寒秋”,笔直硬挺,高达一两米,梢头长着一个硕大的紫红色绒球,它身上所佩带的利器,与西班牙刺相比,亳不逊色。也别忘了,还有刺茎菊科类植物。首先必须提到的是恶蓟,浑身带刺,致使采集者无从下手;第二种是披针蓟,阔叶,叶脉顶端是梭镖状硬尖;最后是越长颜色越黑的染黑蓟,这种植物集缩成一个团,状如插满针刺的玫瑰花结。这些蓟类植物之间的空地上,爬着荆棘的新枝丫,结着淡蓝色的果实,枝条长长的,像是长着刺的绳条。如果想要在这杂乱丛生的荆棘中观察膜翅目昆虫采蜜,就得穿上半高筒长靴,否则腿肚子就会被划得满是条条血丝,又痒又疼。当土壤尚留下春雨所能给予的水分,墒情尚可时,角锥般的刺和大翅蓟细长的新枝丫便会从由两至生矢车菊的黄色头状花序铺就的整块的地毯上生长出来。这时候,在这荒凉贫瘠的艰苦环境下,这种极具顽强生命力的荆棘必定会展现出它们的某些娇媚来的。四下里矗立着一座座的狼牙棒似的金字塔,伊利里亚矢车菊投出它那横七竖八的标枪来。但是,等到干旱的夏日来临时,这儿呈现的是一片枯枝败叶,划根火柴,就会点着整块的土地。这就是我意欲从此永远与我的昆虫们亲密无间地生活的美丽迷人的伊甸园,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一开始拥有这片园子时,它就是这么一座荒石园。我经过了四十年的艰苦努力,顽强奋斗,最终才获得了这块宝地。

我称它为美丽迷人的伊甸园,看来我这么说还是恰如其分的。这块没人看得上眼的荒地,可能没一个人会往上面撒一把萝卜籽的,但是,对于膜翅目昆虫来说,它可是个天堂。荒地上那茁壮成长的刺蓟类植物和矢车菊,把周围的膜翅目昆虫全都吸引了来。我以前在野外捕捉昆虫时,从未遇到过任何一个地方,像这个荒石园那样,聚集着如此之多的昆虫,可以说,各行各业的所有的膜翅目昆虫全都聚集到这里来了。它们当中,有专以捕食活物为生的“捕猎者”,有以湿土“造房筑窝者”,有梳理绒絮的“整理工”,有在花叶和花蕾中修剪材料备用的“备料工”,有以碎纸片建造纸板屋的“建筑师”,有搅拌泥土的“泥瓦工”,有为木头钻眼的“木工”,有在地下挖掘坑道的“矿工”,有加工羊肠薄膜的“技工”,还有不少干什么什么的,我也记不清了。这是个干什么的呀?它是一只黄斑蜂。它在两至生矢车菊那蛛网般的茎上刮来刮去,刮出一个小绒球来,然后,它便得意扬扬地把这个小绒球衔在大颚间,弄到地下,制造一个棉絮袋子来装它的蛋和卵。那些你争我斗、互不相让的家伙是干什么的呀?那是一些切叶蜂,腹部下方有一个花粉刷,刷子颜色各异,有的呈黑色,有的呈白色,有的则是火红火红的颜色。它们还要飞离蓟类植物丛,跑到附近的灌木丛中,从灌木的叶子上剪下一些椭圆形的小叶片,把它们组装成容器,来装它们的收获物——花粉。你再看,那些一身黑绒衣服的,都是干什么的呀?它们是石泥蜂,专门加工水泥和卵石的。我们可以在荒石园中的石头上,很容易地看到它们所建造起来的房屋。还有那些突然飞起,左冲右突,大声嗡鸣的,是干什么的呀?它们是砂泥蜂,它们把自己的家安在破旧墙壁和附近向阳物体的斜面上。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壁蜂。有的在蜗牛空壳的螺旋壁上建造自己的窝;有的在忙着啄一段荆条,吸去其汁液,以便为自己的幼虫做成一个圆柱形的房屋,而且,房屋中用隔板隔开,隔成一层一层的,俨然一幢楼房;有的还在设法将一个折断了的芦苇那天然通道派上用场;还有的,干脆就乐享其成地免费使用高墙石蜂空闲着的走廊。让我们再来看看:那是大头蜂和长须蜂,其雄蜂都长着高高翘起的长触角;那是毛斑蜂,它的后爪上长着一个粗大的毛钳,是它的采蜜器官;那些是种类繁多的土蜂;此外,还有一些隧蜂,腰腹纤细。我就先这么简要地提上一句,不一一赘述,否则我得把采花蜜的昆虫全都记录下来了。我曾经把我新发现的昆虫呈送给波尔多[2]的昆虫学家佩雷教授,他问我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捕捉方法,怎么会捕捉到这么多既稀罕鲜见而又全新的昆虫品种?我并不是什么捕捉昆虫的专家学者,更不是一心一意地在寻找昆虫、捕捉昆虫、制作标本的专家学者,我只是对研究昆虫的生活习性颇感兴趣的昆虫学爱好者。我所有的昆虫全都是我在长着茂密的蓟类植物和矢车菊的草地上捉到的,也是我喂养着它们。真是天缘巧合,与这个采集花蜜的大家庭在一起的还有一群群的捕食采蜜者的猎食者。泥瓦匠们在我的荒石园中垒造园子围墙时,遗留下来不少的沙子和石头,这儿那儿地随意堆放着。由于工程进展缓慢,拖了又拖,一开始就运到荒石园来的这些建筑材料便这么遗弃着。渐渐地,石蜂们选中石头之间的空隙投宿过夜,一堆一堆地挤在一起。粗壮的斑纹蜂遇到袭击时,会向你迎面扑来,不管侵袭者是人还是狗,它们往往选择洞穴较深的地方过夜,以防金龟子的侵袭。白袍黑翅的脊令鸟,宛如身着多明我会[3]服装的修士,栖息在最高的石头上,唱着它那并不动听的小曲短调。离它所栖息的石头不远,必定有它的窝巢,大概就在某个石头堆中,窝巢内藏着它的那些天蓝色的小蛋蛋。不一会儿,这位“多明我会修士”便不见了踪影,消失在石头堆中了。我对这个脊令鸟却是颇有点怀念,而对于那长耳斑纹蜂,我却并不因它的消失而感到遗憾。

沙堆却是另一类昆虫的幽居之所。泥蜂在那儿清扫门庭,用后腿把细沙往后蹬踢,形成一个抛物形;朗格多克飞蝗泥蜂用触角把无翅螽斯咬住,拖入洞中;大唇泥蜂正在把它的储备食物——叶蝉藏入窖中。让我心疼不已的是,泥瓦匠终于把那儿的猎手们全都给撵走了,不过,一旦有这么一天,我想让它们回来的话,我只需再堆起一些沙堆来,它们很快也就归来了。

居无定所的各种砂泥蜂倒是没有消失。我在春季里可看见某些品种的砂泥蜂,在秋季里又可看见另一些品种的砂泥蜂,飞到荒石园的小径草地上,跳来飞去,寻找毛虫。各种蛛蜂也留在了园中,它们正拍打着翅膀,警惕地飞行着,朝着隐蔽的角落,去捕捉蜘蛛。个头儿大的蛛蜂则窥伺着狼蛛[4],而狼蛛的洞穴在荒石园中则有的是。这种蜘蛛的洞穴呈竖井状,井口由禾本植物的茎秆中间夹着蛛丝做成的护栏保护着。往洞穴底部看去,大多数的狼蛛个头儿很大,眼睛闪烁发亮,让人看了直起鸡皮疙瘩。对于蛛蜂来说,捕捉这种猎物可是非同小可的事啊!好吧,让我们观观战吧。

在这盛夏午后的酷热之中,蚂蚁大队爬出了“兵营”,排成一个长蛇阵,到远处去捕捉奴隶。让我们不妨忙里偷闲,随着这蚂蚁大军前行,看看它们是如何围捕猎物的吧。那儿,在一堆已经变成了腐殖质的杂草周围,只见一群长约一点五法寸[5]的土蜂正没精打采、懒洋洋地飞动着,它们被金龟子、蛀犀金龟子和金匠花金龟子的幼虫吸引住了,那可是它们的丰盛的美餐啊,所以便一头钻进那堆杂草中去了。

值得观察研究的对象简直是太多太多了,而且光是这里,也只是提到了一部分而已!这座荒石园,人去楼空,房屋闲置,遗弃,地也撂荒了。没有人住的这座荒石园,成了动物的天堂,没有人会伤害它们了,它们也就占据了这儿的角角落落。黄莺在丁香树丛中筑巢搭窝;翠鸟在柏树那繁茂的枝叶间落户安家;麻雀把碎皮头和稻草麦秆衔到屋瓦下;南方的金丝雀在它们那建在梧桐树梢的没有半个黄杏大的小安乐窝里鸣叫;红角鹗习惯了这儿的环境,晚间飞来唱它那单调歌曲,声似笛音;被人称之为雅典娜鸟的猫头鹰也飞临此地,发出它那刺耳的咕咕声响。这座废弃的房屋前有一个大池塘。向村子里输送泉水的渡槽,顺带着也把清清的流水送到这个大池塘中。动物发情的季节,两栖动物便从方圆一公里处往池塘边爬来。灯芯草蟾蜍——有的个头儿大如盘子——背上披着窄小细长的黄绶带,在池塘里幽会、沐浴;日暮黄昏时,“助产士”雄蟾蜍的后腿上挂着一串似胡椒粒似的雌蟾蜍的卵;这位宽厚温情的父亲,带着它的珍贵的卵袋从远方蹦跳而来,要把这卵袋没入池塘中,然后再躲到一块石板下面,发出铃铛般的声响。成群的雨蛙躲在树丛间,不想在此时此刻哇哇乱叫,而是以优美动人的姿势在跳水嬉戏。五月里,夜幕降临之后,这个大池塘就变成了一个大乐池,各种鸣声交织,震耳欲聋,以致你若是在吃饭,就甭想在饭桌上交谈,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成眠。为了让园内保持安静,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不然又怎么办?想睡而又被吵得无法入睡的人,当然心就会变硬的。

膜翅目昆虫简直无法无天,竟然把我的隐居之所也给侵占了。白边飞蝗泥蜂在我屋门槛前的瓦砾堆里做窝;为了踏进家门,我不得不加倍小心,否则,一不留神,就会把它的窝给踩坏,正在忙活的“矿工们”将会遭灭顶之灾。我已经有整整二十五年没有看到过这种捕捉蝗虫的高手了。记得我第一次看见它时,是我走了好几里地去寻找的;其后,每次去寻访它时,都是顶着那八月的火热的骄阳前去的,忍受着那艰难的长途跋涉。可是,今天,我却在自家门前见到了它们,它们竟然成了我的好芳邻了。关闭的窗户框为长腹蜂提供了温度适宜的套房;它那泥筑的蜂巢,建在了规整石材砌成的内墙壁上;这些捕食蜘蛛的好猎手归来时,穿过窗框上本来就有的一个现成的小洞孔,钻入房内。百叶窗的线脚上,几只孤身的石蜂建起了它们的蜂房群落;略微开启着的防风窗板内侧,一只黑胡蜂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小土圆顶,圆顶上面有一个大口短细颈脖。胡蜂和马蜂经常光顾我家;它们飞到饭桌上,尝尝桌上放着的葡萄是否熟透了。

这儿的昆虫确实是又多又全,而我所见到的只不过是一小部分。如果我能与它们交谈的话,那么,我就会忘掉孤苦寂寥,情趣盎然。这些昆虫,有些是我的新朋有的则是我的旧友,它们全都在我这里,挤在这方小天地之中,忙着捕食,采蜜,筑窝搭巢。另外,若是想要改变一下观察环境,这也不难,因为几百步开外便是一座山,山上满是野草莓丛、岩蔷薇丛、欧石南树丛;山上有泥蜂们所偏爱的沙质土层,有各种膜翅目昆虫喜欢开发利用的泥灰质坡面。我正是因为早已认准了这块风水宝地,这笔宝贵财富,才逃避开城市,躲到这乡间里来的,来到塞里尼昂[6]这儿,给萝卜地锄草,给莴苣地浇水。人们花费大量资金,在大西洋沿岸和地中海边建起许许多多的实验室,以便解剖对我们来说并无多大意义的海洋中的小动物;人们耗费大量钱财,购置显微镜、精密的解剖器械、捕捞设备、船只,雇用捕捞人员,建造水族馆,为的是了解某些环节运动的卵黄是如何分裂的。我直到如今都没弄明白,这些人搞这些有什么用处?为什么他们偏偏就对陆地上的小昆虫瞧不上眼、不屑一顾?这些小昆虫可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它们向普通生理学提供着难能可贵的资料。它们中有一些在疯狂地吞食我们的农作物,肆无忌惮地在破坏着公共利益。我们迫切地需要一座昆虫学实验室,一座不是研究三六酒[7]里的死昆虫,而是研究活蹦乱跳的活昆虫的实验室,一座以研究这个小小的昆虫世界的动物之本能、习性、生活方式、劳作、争斗和生息繁衍为目的的昆虫实验室,而我们的农业和哲学又必须对之予以高度的重视。彻底掌握对我的葡萄树进行吞食、蹂躏的那些昆虫,可能要比了解一种蔓足纲动物的某一根神经末梢结尾是个什么状态更加重要。通过实验来划分清楚智力与本能的界线,通过比较动物系列的各种事实,以揭示人的理性是不是一种可以改变的特性等等,这一切,应该比了解一个甲壳动物的触须有多少要重要得多。为了解决这些大的问题,必须动用大批的工作人员,可是,就目前来说,我只是孤军一人在奋战。当下,人们的注意力放在了软体动物和植虫动物的身上了。人们花费大量的资金购置许许多多的拖网去探索海底世界,可是,对自己脚下的土地却漠然处之,不甚了了。我在等待着人们改变态度的同时,开辟了我的荒石园这座昆虫实验室,而这座实验室却用不着花纳税人的一分钱。

同类推荐
  • 月夜孤舟:庐隐作品精选

    月夜孤舟:庐隐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伯希和北京日记

    伯希和北京日记

    《伯希和北京日记》是伯希和的义和团运动亲历记录。1899—1901年,伯希和在越南、中国各地游历,义和团运动爆发时,他恰好在北京,亲历了使馆区被义和团围攻的全过程,随时局的发展,他抽零碎的时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在小纸片上。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写出的日记是零散的、碎片化的,然而极具现场感。法兰西学院的编者将日记手稿详加辨认、整理,原样呈现出来,并且补充了伯希和第二次在远东地区生活时的日记,尽可能完整呈现这位学术大师青年时代充满冒险性的东方学术之旅。
  • 朱自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陈思和文集:新文学整体观

    陈思和文集:新文学整体观

    全书分为《中国新文学整体观》《新文学整体观续编》《我们的学科》三辑,收录了作者19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新文学史研究的专题文章。作者打破一元化视角的研究方式,重构现当代文学史。其研究另辟蹊径,见解独到,曾在学界产生过很大影响。这是一部难得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佳作,也是一部出类拔萃的高校中国新文学史教材。
  • 你的委屈,终成治愈(精装纪念版)

    你的委屈,终成治愈(精装纪念版)

    每两个人之间就有一场博弈,每一场博弈都在寻求平衡。我们和熟悉的、陌生的人构成纵横交错的网,我们同时在和无数人玩跷跷板。54个小故事,54次和另一个自己从博弈到言和的内心体验。这里的冲动、不平、失望、心慌、委屈,你都有过。时间的大风吹走砂砾,剩下闪着光的治愈和希望,正是留给你的。有一天,蓦然发现,那个给你委屈的人也悄悄给了你治愈,那个和你博弈的人也自始至终陪伴你。这才是真相,也是生活的希望。
热门推荐
  • [星际]另类婚约

    [星际]另类婚约

    地球星人桑知知参加新开发的星际旅游项目,结果因为意外娶了个外星忠犬男回家过年。爸爸:有了个可以将车子从排水沟里抬出来的女婿又是欢喜又是愁,女儿要受苦了!妈妈:有个能抗着四袋大米气不长出上六楼的女婿,女儿要幸福了!哥哥:谁敢和我抢妹妹?啪,一把刀叮在他耳边,吓得某哥动也不敢动。妹妹:亚门,我的衣服洗了没,明天要穿。亚门:家主,已经洗好叠好,我马上给你找出来。
  • 我有一双竖瞳

    我有一双竖瞳

    异世界的灵气复苏,融合现代科技与克苏鲁元素的奇幻故事。世界暗面侵袭,邪恶古神回归,刚刚经历战火的人们还未抚平内心的伤痛,又将迎来更大的挑战。科技,异能,原力,能否对抗邪恶的怪物?三方角逐下谁又是最终的胜者?当我睁开神秘的双瞳,第一次打量这个世界,传说就此上演。
  • 我不要当牧师

    我不要当牧师

    新书《愿为教书匠》已上传,第一次写书,知道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牧师会抓紧完结的。大家把票票投到新书上吧。我的读者们,晋世道歉,对不住了。
  •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无非是机遇时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自身的修养、学识、能力、阅历、性格等。在内在因素中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又取决于内在困素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说内在因素的其他方面决定了这种方法,而这种与外界沟通交往的方法又是一个人内在因素的体现。其实,这种方法就是;做人办事的手段、方法对了,自然办事效率就高了,事也办得顺利了。
  • 祭忘

    祭忘

    习沐:“我喜欢你,很喜欢很喜欢你,可那又怎样,我们都长大了,不再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了,不能自以为一切都没变。”齐宸:“为了你,我甘愿变成流星,哪怕只有一次我也希望你能再看我一眼,如果没有你,我的荣华富贵没有任何意义。”沈逸:“我叫沈逸,可我这一辈子过得并不安逸,我的世界充满了黑暗,你的出现让我的世界有了光,所以我怎么能轻易放手,你只能是我的。”张芸:“以后你有你的锦衣玉食,我有我的粗茶淡饭,我们桥归桥路归路。”卢生:“我卑微地像地道里的鼹鼠,渴望走出黑暗,没想到最后迎接我的是烈焰的灼烧。”立洋:“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为了你抛弃原则,背弃信仰,从天堂堕入地狱,万劫不复。”洛瑶:“太阳东升西落,就像我对他的爱一样,浮浮沉沉,永远不会改变。”K:“从我开始恨这个世界,我就没有未来了。”…………纵使时光变迁,岁月流逝,我们之间就像日月星河,遥望彼此。时间渐渐磨去了我们的年少轻狂,留下残忍的回忆,让我们余生苦不堪言。祭忘,祭奠我们逝去的青春,忘记我们故去的年华。
  • 人不好绝望,但也不可乱希望

    人不好绝望,但也不可乱希望

    《一绿色之候鸟》是陈映真小说中高度难解的一篇,它在隐晦的寓言形式中包含着政治与思想的批判性。“一绿色之候鸟”不只是泛泛的希望,而有一个更具历史性的所指。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代表了1960年代台湾知识分子的三种可能的主体状态和面对“未来”的方式。关于赵公的勾勒隐藏着对国民党统治的批判以及对知识分子精神与人格状态的悲叹;年轻的陈老师缺少主体性,一心只想生活在远方来日,是作者批判的对象;低调的季公是小说的核心角色,承载了作者关于出路的探索。
  • 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

    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机甲之死神星空

    机甲之死神星空

    以高达为蓝本的机战类科幻军事小说。人类的战线上,巨大的机甲将主宰战场的主旋律,成为交战双方攻城略地的利器。这些人造的巨型武器将把战争拖入到一个新的局势。在庞大而激烈的战场上总是会有英雄引导着士兵,雷。迈克斯威尔,作为联邦第一机甲王牌,和自己的死神小队同联邦普通的士兵一起,战斗在战场的第一线。
  • 江湖愁歌

    江湖愁歌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这个世界已经被移除真正的历史另一范围之外,存在于地球的反面虚空,有着跟地球历史差不多的一段历史,但又不是真正的地球历史,在这片神奇的镜面世界,如今正处在一种火热朝天的黑暗历史中。……在黑暗历史之中,吴胜遭遇从平凡,到不凡。
  • 无影魔君

    无影魔君

    江湖上,做了坏事的多半是好人。什么都没做,却会被人称为魔君。苏陌雪遭人陷害,神剑山庄被灭,从此远走漠北。等他回归江湖的时候,江湖中渐渐掀起惊天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