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49000000001

第1章 一幅真善美的乡土画卷——读长篇小说《白牯牛潭》有感兼为序

(一)

作者是我爸,我是他女儿,唯一的孩子。

这部小说,是爸爸在我的伦敦家中完成的。那天傍晚,夕阳的余晖,从落地门斜穿过来。爸爸在平板电脑上划上最后一个句号,就手把电脑扔向一旁的沙发,瘫在坐椅上,身披斜阳,(请原谅我出言不恭)面如死灰,形如死猪。不难理解写作的煎熬与痛苦,据说路遥先生写完《平凡的世界》,直接把笔掷到窗外,瘫倒在地上。比起他老先生,老爸好不到哪去。足足过了半个小时,他醒过神来,第一句话说:“女儿,给老爸的书写篇序吧!”

我曾为他的散文集《湿热的南海风》(二〇〇三年海潮出版社)写过序。原以为如鲁迅先生所愿,人以书传,书以人传,哪知人与书均未得以流传,首版六千册后便打住了。我早已失去了为他的书作序的兴趣,建议他请名流作序,攀高枝以鸣其久矣,至少也可收狐假虎威之效。他断然拒绝,说权贵者不定哪天“留置”进了牢房,名流者偷税漏税,保不住东窗事发,更何况老爸历来对他们嗤之以鼻。

“因为有了你,才有这本书。孩子,写吧!”爸爸企求的目光,久久在我眼前打转。

是的,老爸的这本书,发端于我家,完成于我家。那是二〇一一年,爸爸退休脱密三年后,首次来伦敦我家小住。每有空闲,常给我讲起他的洪湖家乡,他的童年,他的家人的故事,讲到欢喜时,眉飞色舞;触到心酸处,悄然落泪;碰到怨恨点,义愤填膺。犹如打开了一坛陈年老酒,每舀出一勺来,都能品味到酸甜苦辣。我虽然为之动容,但因不熟悉乡村生活,并没有领会真谛,以为如斯大林所说,年青人总是向往未来,老年人常常追忆过去,老爸不过是发发思旧之幽情罢了,便随口说了句,“既然忘不了,何不写出来。”哪知他竟当了真,回国后,给我发来电子邮件,列了写作纲要,开始了他七年艰难的创作。

在此期间,他五次回洪湖老家,查阅历史资料,体察风土人情,寻访儿时伙伴,探望家乡父老。三次到大连旅顺,与他同时入伍的老乡战友赵启成叔叔等人,彻夜长谈,回忆往事。更有甚者,去年夏秋,他躲进四川青城山老林子,关了手机,中断与外界联系,闭门四个月,足不出户,潜心写作。一时间,家人不知所踪,险些发了寻人启事。今年六月底,他来到伦敦,下飞机见我第一句话,“我将百事不问,在你家里完成第三部写作。”如他所言,雨天在图书馆,晴天在泰晤士河边公园,提着他的平板电脑和资料,早出晚归,在电脑上手写,忘却了周围一切。往日视为心肝宝贝的外孙外孙女,除了晚饭后与他俩嬉闹片刻,一旦投入写作,再也不闻不问,直到划上最后一个句号,便出现了我前面所描述的那一幕。

并不全是因为这本书的起因与我有关,尽管老爸曾对他的友人多次说过,“女儿顶着我的脊梁骨,我才挺着腰写完了书,”而是我仔细打量我的爸爸时,发现他真的老了,白发苍苍,面容憔悴,老眼昏花,年近七旬,来日几何?我不忍心拒绝他的这个要求,也许是他人生最后对我的一个要求。于是,便有了这篇读后感兼为序。

(二)

我开始阅读全文。

读完第一遍,我以为看到了一幅素描画。

第二遍,还是一幅画,碳墨画。

第三遍,仍然是一幅画,水粉画,会动的传神的水粉画。

于是,我想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二〇一〇年,我回国参加上海世博会,在中国馆第一次见到平面动态的她,近两年从网络上又见了三维智能动态的她。我深深的震撼了,一千多年前的这一天,五百多个人物,五十余头牲畜,二十多辆车船,或栖息或劳作在庐舍楼阁之中,或穿行或滞留在驿桥道街之间,神态可掬,呼之欲出。虽然她只是一时一地的横断面的场景,却精确传神地表现出北宋初年经济社会的繁荣面貌,堪称历史画卷。《白牯牛潭》与这幅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作品取材于江南水乡一个偏僻村庄的发展变化,时间跨度二十年,但是作者并没有记年谱式的列流水账,而是以十年为期,截取了三个横剖面,分别描述了四九年、五九年、六九年,这三个极具典型化的年份发生的故事。故事中的地点,聚焦在白牯牛潭边的窦曾台,犹如潭中掷下一块石头,激起连漪推向四方,波及到谢仁口这条街,曹家嘴这个镇,洪湖县城新堤这个市,并由此推及全国。与此相衔接,故事中的人物,聚光灯照在窦先智曾先炳这两个人物头上,他俩的情感和命运,自然牵动了窦曾两家人,继而照亮了全台上各具性格特点的人物,同时把公社书记,区委书记,县长等引入了画面。

如此看来,这部小说中截取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典型化,同时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面貌,一滴水见太阳,是不是与那幅著名画作异曲同工呢?我以为是的。

所不同的是,画作表现了封建时代都市风情,无愧为一幅历史风俗长卷。而这部小说,则表现了建国以来前二十年的乡村面貌。在这里,有翻身农民改天换地的艰辛与收获,也有日常生活的乐趣与忧愁,还有各类人群间的矛盾与冲突,涉及从乡村到城镇,从老人到孩子,工农商学兵,婚丧嫁娶,吃穿住行,林林总总,无不囊括其间。因此,我斗胆一言蔽之,这部小说是一幅乡土历史画卷。

当然,我深知,老爸的书,就其历史地位与价值,不可与《清明上河图》同日而语,这里不过作个比喻而已。

(三)

在这幅乡土画卷中,我看到了真善美,真善美的统一。

先说真。

近三四十年来,从宋丹丹女士在小品中一句嗲嗲的“真的么”开始,国人言谈和影视文学戏剧小品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口头禅:“真的吗?”“说句实在话,”“老实讲,想听真的吗?”似乎说假话成了常态,讲真话反而成了偶尔为之的尴尬事。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甚至出现集体失真,社会出现诚信危机。单个自我的失真,往往以己推人,质疑外部世界的真实性。在这种社会氛围中,《白牯牛潭》出世,国人首先会问:这是真的吗?我应该第一个回答:这是真的。

文学是求真的艺术,用巴尔扎克的话说,文学“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所谓真实,首先是作者对生活现实的客观的直接的原型化的描述,即对人物事件环境本来面目的反映,艺术加工为“历史理性”的真实。小说的轮廓,勾画的是一个贫苦散乱陋塞的乡村,走向富裕团结文明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剧烈动荡,屁股上带着不同烙印的人物,各自不同的表演和归宿,都是真实的再现,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身上,都可以找到原型。所以,作者在扉页题词,“谨以此书,献给新中国翻身农民、农村干部,以及那个年代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说到那个年代,历事之人,也许各有各的体验和感受,但是在小说中的窦曾台这个乡村,尽管人们有怨恨有苦恼有忧愁,但究其主流来说,历史的真相摆在那里,总不能把窦曾台从历史上抹掉,把他们的后人湮灭了吧?

还有,阶级斗争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作为小说的客观反映,作者也没有回避。一个国民党营长,潜伏多年,从李老伏到伏老木,犹如《西遊记》中白骨精三变化人,主人公窦先智紧追不舍,小说结尾时,他还没有露出原形,暗示斗争还将继续。这绝不是作者的臆造,不过是生活源泉流淌的痕迹罢了。

小说用不少的篇幅,记载了一些冰冷的枯躁的数据,特别是第二三部社员分红,从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单价总价,到人头工分、日工、收入等,读来乏味。我曾问爸爸,小说不是史料,留它何用。爸爸说,他查阅了县志镇志,甚至找到老会计的原始账本,才取得这些宝贝,丢不得。如此看来,还真的是秦始皇不在而长城永存呢,会说话比不上不说话的。

如果这部小说,仅仅停留在对生活机械的描述上,倒不如翻拍几张那时的老照片,晒出来看看。可贵的是,作者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毛泽东所说的“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例如,作者塑造的典型人物窦先智,身上多出六个眼,国民党军一枪在屁股上留下四个眼,掉到沟里叫毕尔尖扎了一个眼,抱病抓盗树贼到医院动手术留下一个刀眼,集中的强烈的表现了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遭遇,超越了生活的真实,但并没有损害人物真实的合理性。此外,小说运用夸张、变形、虚幻的手法,描述姑奶奶还魂,徐先生算命,白牯牛还阳等,扩充了生活真实的张力,读者不仅可以在想象中还原现实生活,而且受到助推而接近“本质的真实”。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近年伦敦街头流传的一则笑话:一位英格兰帅哥,娶了一位H国美女,生了个丑小孩。帅哥怀疑美女在外有染,提议给孩子做DNA检测。美女被逼无奈,取出儿时照片,说我小时候就这样。此后,英国小伙如娶H国姑娘为妻,必先问你是真的,没整形吧?可见,真是善与美的基础和前提,失真便谈不上善与美。当今国内的一些文学作品,特别是网络小说地摊文学之类,为了迎合低级趣味,胡编滥造,睁眼说瞎话,比拼谁比谁更能造假。多么希望返璞归真呀,但愿这部小说能给出洪荒之力。

物真则贵,为文何尝不是如此。

(四)

再说善。

善,藏在作品的内核,是蕴含的品格,需要发掘,不能像超市里的商品,挂了功用、品级的“善”“恶”标签,一看即知。它是文学的道德取向和价值判断,表现为作者主观倾向性和作品客观形成的倾向性。

虽然善不是靠贴标签展现的,但通过对客体的形象描述,善便在其中,尽管有时藏得很深。小说开篇,主人公窦先智并没出场,兄弟闹分家,他人言行反射出他敬老人,恤兄弟,爱家小,敢担当的作为。待他登场后,作者描述了他一系列活动,抓逃除奸,送钱寻亲,闹神堂,闹逼婚,以及后来的瞒产,送粮,抓盗,追逃等等。读者从这些活动中,看到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背后支撑这个形象的,就是传统文化中的善。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大的善,莫过于利他主义。窦先智的善行善为,就是内在的不争私利的利他主义的外化表现。这一鲜明的伦理取向,还贯穿在区委书记刘小牯,支部书记曾先炳身上,同时映射到窦曾台人这个群体,成为五六十年代社会风尚的缩影。

善与恶,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小说的矛盾冲突,贯穿始终的,有三条脉络,以窦先智为代表的贫苦农民,与富裕中农曾善明,围绕为集体还是为个人的矛盾;刘小牯与洪少谱等农村干部,围绕走什么道路的矛盾;翻身农民与伏老木曾老大等敌对势力,围绕复辟与反复辟的矛盾。铺陈渲染这些矛盾的冲突和斗争,作者没作概念化脸谱化的处理,而是开辟了一条人性中善恶之争的通道,用现今时髦的话说,即正能量与负能量的较量。一面是利人诚信正直勤劳,一面是利己虚伪狡诈懒惰,既有邪不胜正的喜剧效果,也有小人得志的悲剧效应。而且,当人性的善,被恶所算计所打压所胁迫的时候,如窦先智签收据被骗,窦为香曾先炳窦先智被撤职,后秀跳潭等,作品扬善惩恶的价值取向,在读者中引起的情感共鸣则更为猛烈。

俗言之,这部小说,能够让读到的人学好走正。我知道,此话一出,会招来一些人的嘲讽谩骂,讥讽我在重弹文艺动员教育武装群众的过时老调。多年来,西方这个主义,那个流派,已经在文艺舞台层林尽染,鲁迅批评过的民国初年的鸳鸯蝴蝶们,四处乱飞,早已容不下我这种话。但是,我还是想说,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这个大方向,没有错。文艺的教育认识审美功能,没有过时。应当承认,时下有些作品,为了顺应社会弥漫的铜臭味和迎合无聊的低级趣味,或明或暗地干些诲淫诲盗、羡富笑贫的勾当。与这些下三滥的东西比起来,这部小说的格调无疑已处于高山之巅。

(五)

最后说美。

作者并非十分老道精湛的笔触,居然把美渲染得如此震憾,如此温润,使人在审美体验中深陷美的享受中,获得难以忘怀的愉悦,这让我多少有些吃惊。

美不美,家乡水。作者笔下,家乡的水土草木,鸡犬狗牛,是这样的美不胜收!四百里洪湖,“天际间,一缕青丝挽不住远处的湖水,似乎随时就要溢出去。”中府河,“盖上一床厚厚的丝绒被,静静的睡去,轻风送来它甜美的气息。”他的田“带着香味,带着喘息,在他耳边喃喃细语。”河边的树林,“托不住厚厚的积雪,轻轻地扭动身子,把抖落的雪花慢慢地安放到大地上。”即使是赶去卖的猪,也是“红通通的鼻唇与上嘴唇,完美的揉和在一起,不时的翘一翘,发出哼哼嗯嗯的声响。圆圆的两鼻孔,在冬日里不时的喷出两股热气。白毛掩饰下稍带粉红色的细长尾巴,悠闲地晃动,时不时的打个圈。”作者大篇幅地描写了那头著名的白牯牛,尾如钢鞭,肌健如束,眼如深潭,全身皆白,“让人联想到红土地上初冬的白雪”。就是它,敢与更大更壮的大老青抗争,并最终制服了对手。就是它,把雨中迷路的牛群带回了牛栏,一声怒吼,赶走了提媒逼亲的曹老大伏老木。还是它,带着后秀哭祭老奶奶后,默默死去。作者把大自然的美,揉进了故乡的美。即使是地球人共享的日月星辰,蓝天白云,作者也要移来增添故乡的美,大有“三分天下明月夜,无奈二分是故乡”的偏爱与执着,令人心向往之。

这里的民风民俗是美的。江南水乡,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那块《民约碑》,记载的就是古朴沧桑的美。女人生了孩子,旁人送来“祝米”,主人回送染红了壳的鸡蛋,何等美妙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作者用数千文字,完整的描述了一场婚礼的全过程。求婚时“六媒六证”,秤杆算盘剪子镜子等用来证婚。报期求娶,焚香拜祖,媒人一诵二诵祝词。婚期三天内,十姑娘酒与十兄弟餐,新娘开脸上轿,拜堂入洞房,每一项伴有祝词、颂歌,说的是乡村俚语,唱的是民间歌谣,一幅热闹喜庆的场景。人处其间,想烦恼也难,只有愉悦,这就是美的魅力。第二部的最后一节,作者描绘了大年初三,水乡人特有的划彩船的情景,七八个男子,化妆为采莲姑娘、撑篙老汉、摆梢婆子,一路唱一路行,敲敲打打,逐家送恭贺,见到什么唱什么,送给读者一桌美的佳肴。

这里的劳动场景也是美的。麦田里,割麦的女人排成雁阵,偶尔撩衣擦汗,露出白花花的小肚皮,胆大的小媳妇,干脆解开衣扣,仼一丝凉风吹拂她的半边山丘。夯土打硪,与泥土混为一色的汉子,只有胯间一块破布遮丑,淌汗的肌肤,如河水暽暽,汗水干了的肌肤,如白灰晔晔,一堆堆黝黑的手臂,高高抛起石硪,伴着高亢的硪歌号子,一步砸个坑,吓得飞鸟不敢临空。还有堆麦成垛,连枷打场,稻田褥秧,砍界边,锄杂草,捡棉花,以及榨坊打榨、粉坊漂粉、篾铺编筐等等,几乎所有农家活儿,书中均有描绘。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告诉读者,劳动是美的,劳动人民是美的,尽管他们身上有污垢,腿上有牛屎。

这里的爱情更是美的。作品表现了三代人不同的爱情生活,徐先生为爱瞎了眼,摸黑敲杆,隔三岔五往返二十多里,只为与白大姑见上看不见的一面,说几句话。白大姑晚年离家出走,只为与徐先生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以致媳妇们叹服,“老人相爱如出麻疹,越老越厉害。”独梅尝试自由恋爱,看上了邮递员“蹓机蹬”,哪知碰上了负心郎,躺在丢娃背上吐了苦水,才收获到真正的爱情。世豪与后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真心相爱,却又不得不分手,视如陌路。后秀为了爱自己心上人,强作笑颜迎合一个不爱的人。正是这种曲折而不落俗套的爱,更加强烈地展示了爱情的纯美。

美,不仅是对美的确认与赞扬,同时又是对丑的界定与摒弃。作者深刻的理解美与丑的关系,因此,小说剔肉见骨地表现了丑,例如“皮筲箕”曾善明,躲在被子里数瓷罐里的钱,二黄婶菜刀剁砧骂人,行事不靠谱。但是作者并非苍蝇逐臭似的描写丑,而是为了鞭挞丑而写丑,所以,才有了后秀画符,曾善明砸罐掏钱,鸡飞蛋打。所以,才有了二黄婶蚊帐中遭人戏弄,不靠谱遇上荒唐事。

(六)

按照一般作文要求,表达完主题思想和主要内容,我的序应该打住了,以免画蛇添足,然而,我却意犹未尽,因为突然发现,这部小说的情节结构别有风味,值得特别关注。

绘画的构图布局,是一幅画作的骨架,当色块与线条覆盖之后,骨架隐而不见,但就是它支撑着画的生命。小说如同此理,没有情节结构即无小说,只是一堆文字堆砌。只有与内容相统一并美感四射的结构,小说才赋有生命。《白牯牛潭》的情节结构就是这样的。

这部小说的时空,划定在一个乡村的二十年。此类题材,如李六如先生的《六十年的变迁》,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倒也不少见,但这些作品运用传统的线型结构,按时间顺序,从开端到发展、高潮,至结尾,脉路淸晰可见。而《白牯牛潭》几乎看不出开头结尾,也没有明显的高潮,它只是三个年份的截图,每幅截图,处于同一空间,却没有时间的直接连贯。因此,它也不同于六十年代法国“新小说”派的画面结构,更区别于各种“意识流”的网状、放射状结构等。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情节结构呢?我给它取个土名:“竹签竖串糖葫芦”。

小说的主线,大潭子两侧的窦曾两家人,在乡村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矛盾冲突,这是“竹签”。它按时间顺序,竖串了三个”糖葫芦”。从时空观上分析,故事发生发展的地点是确定的,都在窦曾台,人物是确定的,都是窦曾台那几个人。但时间却是流淌的,事件也是变化的。这倒有点像《清明上河图》的构图,首段郊野农舍,中段汴河码头,后段市区街道,同一个时间组合在一起,可谓“横穿糖葫芦”。

这种情节结构,对于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强化艺术感染力,恰到好处。

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按照他们在乡村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书中的人物,大致可分为四组:翻身农民窦先智与他的伙伴,农村干部刘小牯洪少谱,乡下娃儿窦世豪洪光灿后秀后道,破坏或落后势力曾老大伏老木及曾善明等。在每一个年份的截面,这些人便放到了探照灯下,成了特写人物,犹如CT片强化了各自性格特征。“竹签”串上他们,通过倒叙补叙等手法,找寻轨迹,追溯渊源,这些人物形象便更完整丰满。

有利于增强吸引力。伴随“竹签”体现的主线,还有两条副线或叫着暗线,对待群众的立场态度不同,刘小牯与洪少谱之间的矛盾;翻身农民与破坏势力之间的斗争。这些线索与高铁线路不同,它们时隐时现,相互交织,在三个“糖葫芦”中才被放大出来。在这样的结构中,照应、伏笔、铺垫、对比等手法运用起来,便如鱼得水,使情节一波三折,悬念诱人,读起来难舍难弃。

有利于展现时代面貌。跨度二十年的农村面貌,单靠“竹签”白描,翻豆腐账,难以奏效,仅凭每个“糖葫芦”断面反映,也难免以偏概全。因此,作者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一个生动鲜活的时代,便展现在读者面面前。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七)

我把爸爸的小说,定格为一幅乡土画卷,还得说画。画是颜色的艺术,《清明上河图》用冷色调勾勒出都市风情。小说是语言的艺术,《白牯牛潭》应该用适当的语言,表现它的乡土特色。果然如此,这部小说的语言特点,便是乡土气息。

读小说,首先接触的,是它的文字,组合起来,便是语言。读着这部小说,你会觉得有一股青草味和赤脚踏石的感觉,它来自小说的语言特色,如春天刚冒头的青草,清新简明,不枝不蔓;如溪水中的鹅卵石,质地硬实,却又圆润无棱。具体说来,从语言的形态和内质看,有以下特色:

白话朴实,简洁明了。满篇大白话,几乎用乡下人口头语写成。大食堂门边对联:“今日吃明日吃日日有吃;男人喜女人喜人人都喜”,横批:“人民公社好”。看看这一段,“公鸡叫累了,低头发蔫,母鸡却不安分的咕咕叫,老黄狗到处逛。窦为新打开鸡窝门,朝地上撒了一把稗子,鸡们争抢着,老黄狗蹲在一旁看热闹。”寥寥几笔,勾画出一幅清晨喂鸡图。“二黄婶剁菜板骂人:“遭天雷劈的,占老娘的便宜!我剁,剁碎你骨头喂狗子,剁碎你个狗日的根子蛋子,叫你来世生不出娃儿来!”

方言俗语,脍炙人口。初稿采用了大量的方言俚语,为此,作者专门列了注释表,后来大部分删减,现存的这些,虽然土腥味浓,却并不涩口,趣味无穷。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的外号,“铳气”、“苕果子”、“皮筲箕”、“溜光苕”等,见号如见人。形象生动的俗语,有的直接用来做了标题,如“拔了萝卜窟窿在”“石头甩上天也要落地。”特别是几十首的民歌民谣和渔鼓词彩头词,有哲理,有嘲讽,有训导,深入浅出,不在泥土里滚进滚出,哪能信手拈来。听听这首民谣:“乡下人苦,捡块泥巴擦屁股,泥巴一散,屁股沾满”。农人的无奈窘迫,跃然纸上。再看看这首彩头词:“不妙不妙,点火上灶,烧了眉毛,自己好笑”,活脱脱一幅时运不济,自作自受的漫画。

细腻入微,传神传情。姑奶奶去世,咽气前的时刻,作者不惜笔墨,精雕细刻般的,描写了老人垂死的表情言语微小变化:睁眼,喘息着说;想招头,却只能动一下,喉咙里挤了话来;眼睛溢出一丝光亮,嘴唇嚅动,发不出声;眼皮动了动,脸上再无动静;手指松开,闭了眼,咽了气。眼睛和嘴唇的一步步变化,不仅客观的记录老人进入死亡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这些细小变化,与床前各人的表情联系在一起,抒发了老人惦记期望的诸多情感。像这样细腻的语言,作者用来表现细节,描写人物场景,如玉珍的竹耙子,白大姑的苦楝树,池塘里的刺儿荷等,让人伸手可掬。

夸张浪漫,煽情夺理。使用夸张的语言,强化某种景象,渲染某种气氛,扩充某种主张,往往收到滴水见太阳,杯水起风波的效果。在作者笔下,云,“如炸了窝的黑蜂,狂奔聚集,聚成一顶锅盖,悬在空中,锅下顿时黑了”。雨,“成串成堆的珍珠,大把大把地洒在地上”。风,“一群野马脱缰,在树梢狂奔,在田野践踏。”太阳,“被缠住了腿,一步一回头,天就是黑不下来。”尽管读者不会相信这些描述是真的,但也绝不怀疑这景象是假的。还有对人的夸张,“他饿了,想吞下一头牛”,“你把我吃了,我也不告诉你。”这个倒霉蛋,“走路踢掉趾甲壳,揪把鼻涕牙齿落。”强词夺理,呼呼煽情。

还有幽默轻松,即使在紧张危急或大悲大怒气氛中,作者遣词造句,同样显得不慌不忙,缓中藏急,不失趣味。例如,“他很生气,气得不行,细细想了,却想不起来为么子生气。”“你是怎么长得呀,长成这么个丑样,丑得叫人恨不得咬两口。”“我会想你的,在我记不住你的时候。”等等,不一而足。

(八)

孔丘有个“三隐”论,其中一个说:“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唐宋时写入了法律条文,我大不以为然。所以,我要谈谈爸爸这部小说的缺憾,吹毛以求疵。

整体谋篇布局,似乎缺少中心事件。《三国演义》由分到合,国家统一。《水浒》则是上山聚义,下山造反。《西遊记》便是西天取经。乱糟糟的《红楼梦》,也能看出四大家族走向衰落。它们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中心事件。爸爸的小说,则缺少或者不明确,因而显得情节有些散碎,相互衔接的内在逻辑不够强大。单个章节读来,扣人心弦,但总体回顾,如鸡爪不成拳,少了凝聚成团的气势。

个别的人物关系处理得不够连贯紧凑。窦曾两家三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融合,脉络清晰,这是小说成功之处,但是这个过程中有脱节游离的现象,如窦家四兄弟相互之间,以及他们与曾善明之间,矛盾的纽带时断时续,而且松散,缺乏搓麻为绳的功力,比起《红楼梦》中,荣宁二府人物间矛盾弥久不散,要逊色一些。

人物口语缺乏个性化。虽然支部书记丢娃,有“可但是,”“但可是”的口头语,但只是表面的形式,缺少内在的性格支撑。其他人,似乎分不出口语的差别。不像《水浒》中,“洒家”如何如何,知道鲁智深来了。“俺砍了他鸟头”,一听便是李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塑造人物性格的多样化典型化的不足。

有的情节的设置显得牵强。例如第二部中的窦先智劫粮夺船,看起来,一环扣一环,惊险,抓人眼球。但掩卷回想,读者会质疑李老伏等人会这么愚蠢吗?问题出在铺垫不够,没有穷尽可能,没有造成“曹操必走华容道”的定势,给读者留下了挑剔的空隙。

就这些吧,给老爸找出的缺憾不少了。但是,我要说,这些,并不妨碍《白牯牛潭》成为有影响的优秀作品。而且,我把这些不知是否成为问题的问题,向老爸提出后,他欣然接受,表示将进一步作通稿修改。也许定稿出版时,这些缺憾已大刀阔斧改正过来。那么,我的这段话便多余了。

(九)

其实,这部小说整体上并没有完成。按照爸爸的设想,他还将继续写作后几部,如果能够如期完成,作品展现的真善美的乡土画卷,将进一步伸长,离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近。读者所关心的人物,在下一个十年,乃至二十三十年中,将会是何种命运与遭遇?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但是,爸爸还没有动手写作第四部,他想安排前三部先行出版,投石问路,试探社会的反应。

显然,他对出版发行信心不足。因此,他并不急于出版,他会观望,他会等待,甚至做好了生前不出版的准备。

何以见得呢?因为,爸爸在底页上写了这句话:“谨以此书,留给我的中国女儿崔薇崴、英国儿子罗伯逊·邓肯,以及外孙女崔小薇外孙子孙小圣”。

我猜想,爸爸的意图可能是:如果国内不能出版他的书,就作为遗产留给他的后人吧。假如是这样,我则大莫喜焉。我们夫妇和孩子将继承一笔贵比金山的遗产,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为此,我感到自豪。

崔薇崴

2018年9月于伦敦

同类推荐
  • 原路返回

    原路返回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春生的故事》、《村道通了》、《电话停了》、《调上来了》、《红桔甜了》、《年猪肥了》、《雪梨熟了》、《最后一个猎人》、《自杀》等。
  • 可爱的机器犬

    可爱的机器犬

    一只可爱的机器犬,是巴图夫妇和羊群的好朋友,但它体内却潜藏着狼性病毒,每晚零点会凶恶地扑向羊群。
  • 天津卫双烈女案

    天津卫双烈女案

    公元1916年3月,直隶省天津卫发生了一桩轰动津门的惨案:南皮县张氏族人张春姑、张立姑,二位烈女,为反抗直隶省高等审判厅的无理判决,以死抗争,被逼殉节。消息传出,津门哗然,知情者无不为之动容!在津的南皮张氏族人,认为这是张氏家族的奇耻大辱,遂联络天津的各界名绅,出面报打不平。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省高等审判厅不得不推翻原判,发拘票辑拿肇事凶手,为双烈女出殡建祠,以示抚恤昭雪。演出了中国现代史上绝无仅有的官为民“赔情”的闹剧。
  • 被掩埋的巨人(双语版石黑一雄作品)

    被掩埋的巨人(双语版石黑一雄作品)

    公元六世纪的英格兰,本土不列颠人与撒克逊入侵者之间的战争似乎已走到了终点——和平降临了这片土地,两个族群比邻而居,相安无事地共同生活了数十年。但与此同时,一片奇怪的“遗忘之雾”充盈着英格兰的山谷,吞噬着村民们的记忆,使他们的生活好似一场毫无意义的白日梦。一对年迈的不列颠夫妇想要赶在记忆完全丧失前找到此刻依稀停留在脑海中的儿子,于是匆匆踏上了一段艰辛的旅程。他们渴望让迷雾散去,渴望重拾两人相伴一生的恩爱回忆——但这片静谧的雾霭掩盖的却是一个黑暗血腥的过去,那是一个在数十年前被不列颠人的亚瑟王用违背理想的手段掩埋的巨人。一个神秘的撒克逊武士肩负使命来到这片看似平和的山谷,他那谦逊的外表背后隐藏着怎样秘而不宣的动机?他的使命带给这个国度将是宽恕的橄榄枝还是复仇的剑与火?而亚瑟王最后的骑士高文则决心用生命守护国王的遗产,因为守护它就意味着守护最后的和平。记忆与宽恕,复仇与和平,四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了一处,而结局只有一个。
  • 年年有条小鲤鱼

    年年有条小鲤鱼

    年泡泡是一条享年250岁的小鲤精,毕生梦想——跳龙门,于是她为了成全自己的梦想,毁掉了所有人的梦想。
热门推荐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一切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分为机器猛于虎、不敢生病、大踏步地走向不可避免的危机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机器PK工人、机器一改进, 工资就降低、巨无霸等。
  • 闪来的暖婚

    闪来的暖婚

    一场宿醉,醒来以后,她竟然成了有夫之妇,对方是一个比她大了整整十岁的男人!用陆吉祥的话来说,她的婚姻,就是她闪来的!当初若不是她胆子大,她怎么可能嫁给这个牛逼哄哄的男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马友的上下五千年

    马友的上下五千年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马友发现给儿子买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变异了。当他抚摸书上的章节名时,就能看到高清画质avi,并能虚化双手进入书中世界。于是,一大波骚操作来袭……秦始皇:“荆轲,你是在给地图擦灰吗?”荆轲:“谁偷了老夫的匕首?”……“卖剑了,卖剑了哎!正宗秦始皇配剑大甩卖了哎!”“老板,你这秦始皇佩剑太新了吧?十块钱卖吗?”“我卖你个大头鬼,走开,走开,不买别捣乱!”“城管来啦~~~”“老板,你传国玉玺掉了。”“撒手,不跑来不及啦,东西我送给你行了吗……”“我靠,正宗和田玉送我?老板你混哪的?跟我局子里走一趟吧!”“*@#~$¥………………”
  • 又见道生

    又见道生

    天下不变,人族安康许久。上古年间,万族争竞难得。没有竞争,怎会有进步,没有血的教训,人族哪能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寂静了许久许久的道脉,如今再度苏醒,本来迁移到各个大千世界的本土修士,以及各个世界的万千族群又岂会放过这么好的机缘。时代剧变,万类霜天竞自由,且看陈霄带着人族杀出一条天路。古有西游释厄证道传,今有众生争道炼心录,作者以诚心写书,想留一部好书给大家。
  • 咖啡总裁加糖妻

    咖啡总裁加糖妻

    “老婆,你到喜欢什么?”男人懊恼的扶住额头!“我喜欢你离我远一点!”某人无奈大叫!男人却扯唇一笑“这辈子绝对不可能!下辈子貌似也不可以!”哎,她只是一个怕虫子,怕风,怕打雷……蓝惜儿什么都怕!更怕花言巧语的男人!会跟这个男人有意外更是意外中的意外,却没想到意外之后,生活却翻天覆地的变化!出门一排豪车,大群的人围着她,就像是牛皮糖一刻也不能离开她!只是因为他说要保护她!可是又亲又抱,这tmd是保护她吗?
  • 玥华如练

    玥华如练

    欲望与权谋中,简单可否拥有爱情?伤害与挫败后,她是否还选择简单?路不由她时,还要不要守灵心破局?——感觉不光清晰了,还十万分的敏锐,刺的全身都在发痛,而爆增的阴冷魂力涨的全身的肌肤似要绽开。她觉的自己一定要做些什么,于是她动了,她一把抱起刚刚睡去的倪祈,一飞冲天。瓢泼大雨中,她白色的衣裙如将死的睡莲在空中绝望展开。正邪之争纠缠其中的情路,非小白文,非爽文,谨慎入。
  • 陆家三少甜心小娇妻

    陆家三少甜心小娇妻

    Z市陆家有三位少爷大少爷陆以琛是外表高冷内心闷骚的霸道总裁二少爷陆以恒是外表内心都超风流的健身教练三少爷陆以末是外表温柔内心很脆弱的西点师某天,陆二少把陆二太太惹生气了陆二太太负气的带走陆大太太和陆三太太连带着婆婆一起带走去潇洒,胡吃海喝陆大少爷回到家,找不到陆大太太,恼火的瞪着陆二少。陆三少没有小娇妻的陪伴,可怜兮兮的控诉“二哥,你快去哄哄二嫂,我想吃我老婆泡的泡面了。”陆老爷坐在沙发上一脸惆怅的抽着烟,闷闷道“你们三个以后再把媳妇惹生气了能不能让她们别把我老婆带走?”真是躺着也中枪。
  • 大唐女装大佬系统

    大唐女装大佬系统

    贞观元年。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此时李二陛下初登大宝。此时薛仁贵还在长安城混着社会,绰号飞猪。此时的王玄策还是终南山中一个贪财的小胖子。此时在长安城常乐坊里,一个穿越到唐朝地狱模式开局的宅男叶小娘……开始了他没羞没躁的女装大佬人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