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2900000005

第5章 先生与我(5)

二十二

父亲的病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我赶到家时,只见父亲盘腿坐在地铺上。他说:“大家都不放心,我只好这么忍着不动。其实我可以起来活动活动了。”可是第二天开始,父亲便不听母亲的劝阻,执意让母亲把被褥收起来了。母亲一边极不情愿地叠着粗丝被褥,一边说:“你回来了,你爸突然逞起能来了。”在我看来,父亲的举动并没有怎么虚张声势。

哥哥远在九州供职,行动受限,难得回来与父母见上一面,除非万不得已。妹妹嫁到他乡,也不能随叫随到,除非发生了紧急情况。兄妹三个中,来去自由的只有我这个书生。我按照母亲的嘱咐,撂下学业在放寒假之前赶回来了,这对父亲来说,是个莫大的安慰。

“这么点儿小病就让你请假回来,难为你了。都怪你妈妈,信里写得那么夸张。”

父亲不光嘴上这么说,还让母亲把铺在地上的床铺收起来,显示自己健康如故。

“不能太大意,要不然就会老病复发的。”

父亲和颜悦色地接受了我的提醒,可又显得满不在乎。

“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和平时一样小心点就可以了。”

父亲的病实际上似乎并无大碍。他在家中随意走动,既不气喘吁吁的,也不感到眩晕,只是脸色远不及正常人。不过这种症状由来已久,我们也没有特别放在心上。

我给先生写了封信,感谢他借钱给我,还告诉他等到正月回东京时,我会把钱带上如数奉还。另外还写了我父亲的病情不如想象的严重,眼下没有大碍,没有眩晕也没有呕吐什么的。最后才问候了一句先生的感冒好了没有,因为我没有怎么在意他的感冒。

寄信时我并没有指望先生回信。信寄出去后我与父母谈论先生的事情,聊着聊着,我的思绪飞到远方的先生的书房。

“下次去东京,给先生带点香菇干什么的。”

“嗯,不过不知道先生吃不吃这种香菇干。”

“谈不上好吃,不过也没有人不喜欢吃吧。”

我觉得把香菇和先生联系起来很别扭。

收到先生的回信时,我略感意外。特别是信里没有包含什么特别的内容,这更让我诧异。我觉得先生给我回信,只是表达对我的情谊。这么一想,这么一封简短的书信足以让我喜出望外。当然这无疑是先生写给我的第一封信。

这里我说明一下。我说是第一封信,恐怕会让人误以为我和先生之间经常鸿雁传书,其实不然。先生生前我只收到过他两封信。一封就是这封简短的回信,另一封是先生临终前写给我的长信。

从父亲的肾病的特性来说,不宜随意走动。所以不再卧床以后,他也几乎足不出户。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父亲去院子散心,当时我一直紧随在旁边搀扶着他,以防万一。我不放心,让父亲把手搭在我的肩上,可父亲笑着不从。

二十三

我为了帮父亲解闷经常陪他下将棋[6]。我俩都是懒洋洋的性格。棋盘搁在被炉架上,手脚伸进被炉里,一边取暖一边下棋,每走一步棋都要把手从罩被中抽出来。时不时弄丢了棋子也浑然不觉,直到开始下一盘棋。棋子有时被母亲从炭灰中找到,用火钳把它夹出来,让人哭笑不得。

“围棋棋盘太高,还带腿,不能搁在被炉上下。相对而言,将棋盘正好,下起来很舒服,最适合懒人了。好,再杀一盘。”

父亲赢棋后一定会说“再杀一盘”,不过输棋以后也会说同样的话。总之,不论输赢都喜欢守着被炉下棋。起初我觉得新奇,所以这种隐居式的娱乐让我兴致勃勃,但是久而久之,这种程度的刺激便满足不了血气方刚的我了。当我攥着“金”[7]“香车”[8]棋子的拳头举过头顶时,有时会忍不住打个大哈欠。

我想起了东京,不禁感到心潮澎湃,从心灵深处仿佛听到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呼呼的鼓动声。在先生的感召下,这声音不可思议地在一种微妙的意识状态中变得越来越强劲。

我暗自把父亲和先生作了对比。在世人眼里,两人都是无足轻重的老实人;从社会认同度来说,两人都是零。然而热衷于将棋的父亲,即使只作为消遣的对象也不能让我称心如意。从未一同寻欢作乐过的先生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的“大脑”,这种影响远远超出了一起寻欢作乐的亲密。不过,“大脑”一词过于冷漠,我想改用“胸怀”这个词。先生的魅力渗入了我的肌体,先生的生命融入了我的血液。对当时的我来说,如此比喻一点不为过。父亲是我的生父,先生当然纯粹是个外人,把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我面前,我才如梦方醒,好像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

我开始感到百无聊赖,几乎与此同时,在父母眼里原本很稀罕的我也变得腻味了。暑假等假期回到故里的人谁都能体会到同样的心情。起初的一周左右被奉为上宾宠爱有加,好吃好喝地热情款待,而按照惯例,一过这个期限,家人的热情就逐渐降温,最后就不受待见,沦为可有可无的人了。我待在家里已经过了这个期限。并且每次回家,我都从东京带来一些父母迷惑不解的“异味儿”,正如以前有人把天主教的气味儿带入儒教之家。我带来的气味儿与父母格格不入。当然我注意掩饰自己,可身上已经浸染了这种气味儿,再掩饰也会被父母嗅出来。我终于感到乏味了,决定早日返回东京。

父亲的病情幸好还是维持原样,丝毫没有恶化的迹象。慎重起见,特意从远处请来了一位名医,仔仔细细地做了检查,结果没有发现什么新的异常。于是,我决定寒假结束前就离开这里。人情这东西说来也奇怪,我提出要走,父母都极力反对。

母亲说:“这就要回去了?不是还早吗?”

父亲说:“再住上四五天也赶得上开学呀。”

最终我还是没有改变自己决定的出发日期。

二十四

回到东京,“松饰”[9]不知何时已经拆除了。街上寒风瑟瑟,看不到什么过年的热闹景象。

我立即去先生家还钱,顺便带上了老家的香菇。就这么送上去有点突兀,于是将香菇摆在夫人面前时,我特地声明是妈妈让我转交的。香菇是装在一个新的点心匣子里的。夫人客气地道过谢,提起匣子要去隔壁房间。也许是没有想到匣子分量这么轻,这时夫人诧异地问:“这是什么点心呀?”夫人在熟人面前会流露出这种天真无邪的童心。

关于父亲的病情,俩人不停地问这问那,显得很担忧。其中先生问道:

“据你所说,你父亲眼下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可毕竟是病,千万马虎不得。”

关于肾病,先生了解的知识远比我丰富。

“这种病的特征在于自己得了病还蒙在鼓里,根本不当回事。我以前认识的一个军官就是这样丧命的。他死得非常离谱,太突然了,睡在身边的妻子还来不及照料他。他深夜叫醒妻子,说身体不适,第二天一早就断气了。妻子还以为他睡着了呢。”

一向乐观的我突然间沉不住气了。

“我父亲也会这样吗?难免会和他一样吧。”

“医生怎么说的?”

“医生反正是说治不好了,不过还说暂时不用担心。”

“既然医生这样说了,那还算好。我刚才说的那个人是没有察觉自己得了病,并且是个非常鲁莽的军人。”

我心里踏实一点了。先生一直观察着我情绪的变化,接着补充了一句。

“可是,不管生不生病,人都是很脆弱的。死于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什么方式,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先生也在思考这种问题吗?”

“我即便再健康,多少也会思考的。”

先生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影。

“不是有人自然而然地猝死吗?也有人刹那间死于非自然的暴力吧。”

“什么叫非自然的暴力呢?”

“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自杀就是采取非自然的暴力吧。”

“这么说,被杀也是出自非自然的暴力吧。”

“被杀的情况我没有思考过,说起来也算是吧。”

那天说到这里我就回去了。回去后父亲的病也没怎么让我牵肠挂肚。先生所说的自然死亡、非自然性暴力死亡这些词语也只是当时给我留下一些淡淡的印象,后来就在我脑海里荡然无存了。这时我想起了几度着手又几度放弃的毕业论文,现在要静下心来正式开始撰写了。

二十五

我应该在那年的六月毕业,按照规定必须在四月底之前完成毕业论文。二月、三月、四月……屈指一算剩下的时日,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胆子太大了。其他人很早以前就开始收集资料,整理归纳笔记,看上去忙得不亦乐乎,只有我还迟迟按兵不动。我曾下定决心过年后准备大干一场,在这个决心的驱使下马上行动起来,可是没多久就写不下去了。以前我凭空拟定一个大题目,觉得基本框架大致已经形成,可是现在却抓耳挠腮了。后来我缩小了题目,而且系统性地归纳提炼出观点太费劲,为了贪图省事,我决定只罗列一些书上现成的资料,适当地下个结论。

我选择的题目和先生的专业颇有缘分,以前就论文的选题我请教过先生,先生说还行。我心里有点慌张了,匆匆赶到先生家,询问他应该读哪些参考书。先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并且还说借给我两三本必读书。但是先生丝毫没有指导我写论文的意思。

“近来我不太看书,不了解新的知识。最好还是问问学校的老师吧。”

这时我忽然想起夫人曾经对我说过,先生一度曾特别热衷于读书,后来不知什么缘故,这方面的兴趣不如以前了。我把论文的事情撇在一边,窃窃地问道:

“先生为什么不像以前那样对读书感兴趣了呢?”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觉得书读得再多也没有什么长进吧。然后……”

“还有其他什么吗?”

“也算不上什么其他的理由。以前吧,在人前显得无知或被人问倒了,我就会有羞耻感,怪难为情的。可近来即使不知道什么,也不觉得怎么丢人了。最终没有气力勉强自己读书了。说白了,就是老了。”

先生说话时心平气和,并非带有悲观厌世者的苦涩,正因为如此,他的话对我没有什么触动。我并不觉得先生已经老朽了,但对他的态度也不敢恭维。于是就向先生告别了。

打那以后,我就被论文折磨得活像个精神病患者,眼睛都熬红了。我向早一年毕业的学长打听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其中一位学长告诉我,他是等到论文提交截止期才驱车奔到教务办公室,总算赶上了。另一个学长是比截止时间的五点整晚了十五分钟提交的,差一点被拒之门外。幸好主任教授为他说情,才勉强受理了他的论文。我感到惴惴不安,同时又振奋起斗志。我每天不是伏案奋笔疾书直到精疲力竭,就是钻进昏暗的书库,在高高的书架间来回张望,眼光贪婪地从书脊上的烫金字上扫过,如同古董爱好者挖掘古董时一样。

随着梅花绽放,寒风转向南边刮去。过了一段时间,我对樱花的花讯开始有所耳闻了。我像一匹辕马一样在论文的鞭策下勇往直前。终于在四月下旬按时完成了论文,在那之前我一次也没有跨入先生家的门槛。

二十六

初夏到了,八重樱凋谢的枝头绽放出嫩芽,树叶朦朦胧胧地逐渐长大。这时我也从学业中摆脱出来。我像是一只出笼的小鸟,眺望着广阔的天地,自由地振翅翱翔。我马上去了先生家。枸橘树篱黑乎乎的枝头上绽出绿芽,干枯的石榴树干新长出了油光闪亮的茶褐色叶子,沐浴着柔和的阳光,沿途的风景让我赏心悦目。我好像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似的,觉得这景致充满着新鲜感。

先生看着我笑嘻嘻的脸说:“论文已经提交了吗?不错嘛。”我说:“托先生的福,总算完成了。再也没有什么事了。”

当时我的心情别提多自在,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接下来可以尽情地玩了。我对自己撰写的论文心满意足,充满了自信。我在先生面前滔滔不绝地讲述论文的内容,先生回应着“有道理”“是吗”,语气依旧那么平稳,可就是不加任何评论。我感到意犹未尽,更感到有点扫兴。然而那天我在兴头上,心里产生一种冲动,想对先生老气横秋的态度发起反击。时值大地复苏,万木滴翠,我想把先生带进这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

“先生,去哪儿散散步吧。去外面走走,心情非常舒畅。”

“去哪儿?”

对我来说,去哪儿不重要,只是想带先生去郊外散散心。

一个小时过后,我们如愿离开了市区,漫步在一个城乡不分的幽静地方。我从石楠树篱上摘下一片柔软的嫩叶,做成笛子吹着。我有个朋友是鹿儿岛人,我经常模仿他吹树叶笛子,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而且吹得像模像样的。我得意洋洋地吹个不停,先生佯装没有听见,朝别处走去。

走了一会儿,前方出现一座树木葱茏的小高楼,像是完全笼罩在绿叶之中。楼房下面有一条小路,门柱上钉着一块标牌,上面写着“某某园”,一看就知道这不是私人住宅。先生望着长坡上的入口说:“进去看看吧。”我马上应答说:“这是个苗圃吧。”

我们沿着灌木丛拐过去往里面走,左边有座房子。敞开着的拉门里空无一人,只有房檐下摆放着一个大金鱼缸,金鱼在里面游来游去。

“好安静啊。我们擅自闯进来不要紧吗?”

“不要紧吧。”

我们继续往里走,可是仍然看不见人的踪影。怒放的杜鹃花像燃烧的火焰,先生指着其中一株高出一截的红褐色杜鹃说:“这可能是雾岛[10]吧。”

这里还种有一大片芍药,足有十坪[11]多。由于还没有到季节,没有一株开花的。在这片芍药花圃旁边有一条长凳,先生四脚朝天躺在上面,我坐在另外一边抽烟。先生仰望着碧蓝如洗的天空,我在嫩叶的环抱之中,一片绿意让我流连忘返。仔细观察嫩叶的颜色,竟然没有一片是相同的。即便是同样的枫树,每根枝头上的树叶颜色也各不相同。先生的帽子随手挂在细细的杉树苗顶,被风刮落在地。

同类推荐
  • 花儿与手枪

    花儿与手枪

    著名诗人、小说家成都凸凹中短篇小说集《花儿与手枪》,系作者近三四年发表在全国专业文学期刊上的中短篇小说作品的精选合集,由三个中篇小说和五个短篇小说构成。
  • The Killer

    The Killer

    二月四日,立春。方太家最近在翻新,装修队进驻了一个多月了。麻将房啊、后花园啊都乱糟糟的,还有工程队的工人住在树林木屋里,客厅的规模随之大大缩水,家具上多盖着白布,更夸张地搭起了遮挡灰尘的挡板。放眼整座半山别墅,只有电视机前一片四四方方的空间将将摆得下一张麻将桌。林太问方太怎么不去住酒店,酒店套房也能打麻将呀,住在这里不仅有生人不说,还要平白多吃灰尘。方太撇撇嘴,不太情愿,她认床认枕头,当初和方先生度蜜月的时候就是因这缘故把床分拆了,加上床垫枕头被单被套一并载在私人飞机里运去了土耳其。
  • 去往松花镇

    去往松花镇

    《去往松花镇》是“宁波青年作家创作文库(第3辑)”中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青年作家符利群*创作的《去往松花镇》《水上花生》《木槿只开一回花》等十部中短篇小说,大多记录了普通人的生活百态,文笔细腻,可读性强。
  • 沙海迷锦(谜宝藏系列之一)

    沙海迷锦(谜宝藏系列之一)

    青河三道海子石堆墓与神秘的麦田圈居然拥有同样的图案。世界上真的存在所谓‘轴心时代’吗?在阿尔泰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受到了空前挑战。鹿石上刻绘了鹿腾空飞翔的图案,有人说那是斯基泰人的信仰,也有人说:那是鹿遭到猎杀时的真实写照,那么,谁是真正的猎鹿人。斯基泰人,这个崇拜黄金的民族在‘国王谷’里埋藏着怎样的秘密?世界上真的有“独目人”吗?这个传说中的远古种族为何会出现在大量的史前岩画中?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传说中:独目人生活在新疆极北的阿尔泰山系,可是为什么,刻有独目人形象的古老岩画会出现在神秘的罗布泊?
  • 德宝其人

    德宝其人

    德宝一直怀疑自己跑特区来是不是生命中的一个错误。“我生命中的一个错误”是他在深圳黄田机场买的一本畅销杂志上的一个栏目。专栏下面的文章一般般,可是这个专栏名吸引了他。他觉得很矫情,很做作,同时很滋润,也很熨贴,使他不由得想起种种难忘的往事。德宝读大二的时候,暑假去黄山,从九华山去黄山的途中,邻座是一个模样俏皮的姑娘,爱说话,但始终没跟德宝说,而是不时反转身去与同伴搭话,只在转过头来的一瞬,快速地扫了德宝一眼。德宝登时就脸红心跳。他几次想开口跟她说话,到底是没打起勇气来。车到黄山,终于连姑娘的姓名地址都没有搞到手。
热门推荐
  • 一剑乱天机

    一剑乱天机

    她本是笑容明媚,慧黠灵动的无忧少女,奈何造化弄人,一朝穿越,等待她的竟是这样沉重的使命。族姐暗害,母亲疯癫,她筋脉寸断,跌落无回之谷。因祸得福,习得三煞鬼剑,看她如何回归,一了恩仇。先师遗命,回归之愿,她一路前行,天魔宫前,雪山之巅,她墨发飞扬,三煞鬼剑,剑指天阑……天机乱,生灵将覆,天宫出,鬼剑纵横。是谁的手,掌这天下棋局?是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天下人血祭天魔?天宫魔典,引血雨腥风。天下江湖,谁主浮沉?
  • 使命的传说

    使命的传说

    父母双亡,让一个五岁的孩子从小就把报仇埋在心中,但是他的爷爷却告诉他,他要去完成父母的使命而不简简单单的报仇,国家的使命,家族的使命,这才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 德鲁伊的树屋酒馆

    德鲁伊的树屋酒馆

    作为从新世界而来的旅客,陪着自己偷渡的只有那条能够掌控时空的魔术师,对于科勒来说,异世界的生活,是一次未知又有趣的旅途。一个异界旅者,一个话痨时光龙,再加上一棵具有冒险精神的巨型古树,一本充满着山海妖怪的异闻录,这样的酒馆,你会来吗?这是个复杂的世界,有着不同种族的客人,也有着不同身世的客人,科勒都没有拒绝他们的道理,只有他们讲理,如果还能够带来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故事就更好了。“老板,对你来说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生活吧。”科勒如此说道。
  • 绝色保镖:龙少的小娇妻

    绝色保镖:龙少的小娇妻

    16岁的她离奇穿越到现代,被一群混混调戏,怒杀之。然而,不知哪里冒出一冷面美男,径直将她拖回了家。他不仅对她的怪异不闻不问,还帮着她适应这里的一切,并利诱她答应做他的贴身保镖。然而,就在她正式就职的第一天,她便被他一把拉入怀里吻了个七荤八素。“你混蛋!这个保镖我不当了!”“想都别想。没有我,现在的你哪儿都去不了。”“你!”她恼恨不已,却深知自己的处境。罢了,不就是两年吗?以她的功夫难道还怕他不成?然而,她却没有算到,他霸道的温柔是她最难防难敌的毒药......【本文为《绝色尤物之杀手太冷》的续集】
  • 天下一家:网络联通世界(科学新导向丛书)

    天下一家:网络联通世界(科学新导向丛书)

    《天下一家:网络联通世界》一书从网络的基本知识出发,详细地介绍了网络科技的发展与用途,还包括校园网络对普及教育的重大作用。本书内容翔实、结构清晰、图文并茂,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网上冲浪参考书。
  • 炮灰安若一世

    炮灰安若一世

    语苏十年婚姻抵不过初恋一句后悔,带着儿子净身出户,才发现当年风光无限的大学生,也不过是比别人多一张纸,一次次的求职被拒,快到绝望之时,无意中进入心愿工作室,只要帮助原主多活一年就能有一万的提成,看看那些奇葩世界,语苏一闭眼,为了儿子拼了!
  • 叙说微风

    叙说微风

    踮起脚尖,伸展双臂,感受自由,微风吹过,是你的诉说
  • 五脏气血通补手册

    五脏气血通补手册

    气血的调和为健康之根本。那如何判断自己身体中的气血是否充足,出现气血虚弱的原因,以及用何种方法调补气血呢?《五脏气血通补手册》针对大家关心的一系列有关气血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告诉大家,治疗疾病之时必须先调理气血,将气之降浮理顺,这样疾病不治自愈。《五脏气血通补手册》的内容简洁明了,容易理解,能够帮助广大读者充分了解调养气血的方法,在健康身体的同时远离疾病。
  • 他生而耀眼

    他生而耀眼

    有一种人,生而耀眼。在别人眼里,江寂辞高冷在林妩眼里,没有人能比他更温柔。那个只对她笑,只对她露出虎牙,会摸她脑袋的男人,只有江寂辞。“江寂辞,我依旧……”喜欢你江寂辞:“很巧,我也是。”
  • 偏执总裁替嫁妻

    偏执总裁替嫁妻

    “秦六月,这次,你跑不掉了!十八年前的那笔账是不是该算一下了?”宗铭皓将秦六月压在了墙壁之上,邪气一笑:“用一辈子偿还,怎样?”秦六月惊慌失措的看着这个霸气如魔王的男子,实在想不起来她十八年前到底欠了他什么......宗铭皓鹰隼的目光落在秦六月的手腕上,疤痕清晰可见。有这个证据,她这辈子都休想从自己的掌心逃脱!拽着秦六月宗铭皓掉头就走,秦六月顿时急了:“你......你要对我做什么?”“先收个利息————生个娃!”魔王陛下霸气的回应。秦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