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90400000010

第10章 选择一座城,活出自己的模样

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友人结伴读书、爬山、喝茶、聊文学……突然发现,在这个时代极端的、迅猛的、皮包骨头的进步中,如果没有诗意的滋润和祝福,人与机器或许将越来越难有区别。

——麦家

“不知道是我忘了关水龙头,还是房子越来越有感情。我一直以为它是最坚强的,没想到它哭得最厉害。一个人哭,你只需要给他一包纸巾,可是一个房子哭,你可要花很多工夫。”

当大家都在谈论北上广的住房限购政策的时候,阿谷君脑子里冒出来的却是电影《重庆森林》里警员663的这段独白。电影里的香港没有森林,年轻的警察663每天独来独往,他的同事阿武也很孤独,失恋后习惯每天买一罐5月1日到期的凤梨罐头……不知为何,阿谷君突然觉得,那些每天在大城市钢筋丛林里奔波的年轻人,就像无数个663和阿武一样,内心住着一只孤独的猫。

关于北上广的话题,网上的讨论实在太多: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北上广依旧相信爱情、逃离北上广……累不累?阿谷君生活在美丽的杭州,身处因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而名声大噪的杭州西溪湿地,四季风景变幻迥异,美轮美奂。

世界那么大,美丽而有故事的地方太多了。

分别总是在九月 回忆是思念的愁

深秋嫩绿的垂柳 亲吻着我额头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 我从未忘记你

成都 带不走的 只有你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 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 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一首愁肠百结的《成都》,不仅唱红了赵雷,还给原本闲适自在的成都添了几分伤感,好像随便那么走一走,就可以邂逅一场浪漫的爱情。

就城市而言,何止一个成都让人向往呢!还记得那首曾被摇滚青年传唱的歌曲《回到拉萨》吗?阿谷君曾在大雪纷飞的拉萨见到人到中年的摇滚歌手郑钧在布达拉宫广场声嘶力竭地唱起这首歌。在已经是年轻人纷纷奔向大城市打拼的年代,心心念念“回到拉萨”的那拨文艺中年们,也大多在大城市安家落户、成家生子,过得老怀安慰。

想得更远些,还有一个地方叫德令哈,如果你熟悉海子,那肯定知道这个地方。诗人海子已经离开了我们,他青春的记忆与灵感也早已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魂飞魄散,大概也想不到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来会被用到极致而失了原本寓意,成为都市人向往诗和远方的一句庸俗口号。而德令哈,这座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的小城,这个蒙古语意为“金色的世界”的地方,成了那些迷恋过海子的人们心头永远的痛。

而近几年文艺人士蜂拥神往的大理,也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悠然与宁静。安妮宝贝的小说《莲花》里,庆昭最后和曾经陌生的宋一起隐居大理,有了孩子,洗净内心苍凉,平静地过上村妇生活。在作者眼中,庆昭是这样的:

我看到一个女子,穿着和当地人无异的斜襟盘扣上衣,洗得发旧的深绿碎花棉布,手制绣花鞋。盘越南髻,戴一只式样复杂的银镯。皮肤粗黑,没有任何化妆。身边倒是非常热闹。撑着一把伞,伞下是个模样精乖的幼童男孩,一只金黄色大狗蹲在身边。她刚刚把一筐苹果搬到车子的后座,支起身在雨中给自己点了一根烟。

朋友说,庆昭,今天过来买菜吗?他的神情对她很尊重。

她说,是。她的声音很轻,眼睛看起来镇定沉着,但笑起来的时候,却又有一种孩子般的天真羞涩。很难当下感觉到她的真实性情。

十多年前的大理,真的是世外桃源。阿谷君曾在大理每天睡到日上三竿,醒来后坐在洋人街的一线天酒吧,或者漫无目的地巡街。初夏的午后日光强烈,小街上几乎不见人影,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只有懒散的猫猫狗狗路过,或者难得有几个穿麻布衣衫的青年走过,在石板路上留下夹趾凉拖鞋的拖沓声,飘过若隐若现的烟味。苍山洱海脚下,更是人烟稀少,那种空阔,衬得苍山的黛色愈发浓郁,洱海的蔚蓝也更加清湛。好像那完美的颜色,就是为忠贞的爱情而生,不容亵渎。

那时候也有不少从北上广去大理的精英分子或前卫人士,喜欢凑局,谈论些艺术话题。不过离开大都市的原因,倒没听说与房子有太多关系。他们多半不愁吃喝,小有富余,去大理是时髦的事,是追求精神家园。

如果离开北上广,你更想生活在哪里呢?不知道生于理想、死于欲望的当代人想去的地方是哪里,阿谷君只想站在一个文艺的角度聊发感慨。

如果是在中国,阿谷君喜欢香港。冬天,圣诞节的气氛总是浓郁温暖香喷喷;夏天,挂风球的日子,维港上空的乌云像电影画面一样诡谲而令人遐想。还有铜锣湾永远拥挤的人群,便于盲人过马路会“叮叮”督促的信号灯,开往那个有十二少和如花悲情故事的石塘咀的有轨电车,海风吹拂下的文化中心里的各种展览电影……香港从不会让孤单的你寂寞。

若是放眼世界,那当然是巴黎了!在每个文学爱好者心里,都憧憬过那场“流动的盛宴”。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一书里写道: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法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痴狂岁月”,那个时候的巴黎,文艺人士趋之若鹜。一拨又一拨心怀文学梦、电影梦的前卫激进人士涌入左岸,流连于花都浪漫、激情、喧闹的氛围,谁都想以才情一鸣惊人,在塞纳河畔谱写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那时,二十岁出头的海明威作为记者派驻于此,每天与文化名流交集,可想他有多么激动和兴奋。他的心情估计跟电影《午夜巴黎》里穿越到巴黎的好莱坞编剧吉尔一样,充满好奇与渴望,澎湃心潮难以遏制。在巴黎的六年时间里,自视甚高也渴望成名的海明威作诗、写书,与大自己八岁的妻子哈德莉·理察逊上演着爱恨情仇的戏码,折腾出两次婚姻,还写出了名留青史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

四十年后,他终于将那段美好记忆结集为《流动的盛宴》,回味都显得如此甜蜜美好。“虽嫌贫寒,但有好书读,有好饭吃,有好事忙,真如得了座大宝库一般。”而隔着悠长岁月和万水千山的我们只能痴望幻想,通过书和影像,捕捉诗坛教父埃兹拉·庞德、英国著名诗人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英年早逝的菲茨杰拉德、毒舌评论家葛特路德·斯坦因、“意识流”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电影大师布努埃尔这些传奇人物惊鸿一瞥的光芒。

当天使折翼于凡间,现实必定残酷不适。阿谷君曾在某个冬季逗留巴黎,迎着猎猎寒风乘塞纳河游船经过魂牵梦萦的新桥,瞻仰卡拉克斯与朱丽叶·比诺什经典之作《新桥恋人》的旧址,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的卢浮宫、凡尔赛宫、奥赛美术馆,还有,传说中不朽的莎士比亚书店……如果可以,谁不想生活在巴黎呢!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感慨的:“那时我的梦想是能离开秘鲁到欧洲去,特别是到巴黎去。很多有文学天赋、有艺术才能的年轻人,都梦想着能到巴黎去,巴黎给人的感觉是艺术、文学的殿堂。”这位大师曾在巴黎一住就是七年,这段宝贵经历也让他发现了拉丁美洲的神奇!

有了逃离的念头,内心必然充满焦虑与彷徨。当我们谈论逃离北上广的时候,我们真正关心或抱怨的,其实并不是高昂的房价、糟糕的空气、拥堵混乱的交通、充满争斗的职场、冷漠的人际关系……实际上,这些问题在二、三线城市同样存在。

在阿谷君看来,北上广的话题太多了,也毫不文艺了。有句话叫“心安即是家”,怪就怪在人们心里都住着一个不安分的恶魔,得到一样还想要另一样,欲望穷无止境,痛苦便堆积越多。

每一个离开故乡去大城市打拼的人,几乎都有一颗彷徨的心。但是,生活总是不够完美,故乡常常变成一个回不去的思念情结,一个忧愁符号。人有情感,所以左顾右盼,舍不得放下。留在北上广也好,离开北上广也好,这只关乎个人选择。你真正在乎的是什么?是追求精神家园的富足,还是物质生活的优渥,或是简单到仅仅为了活着?

人总是向往美好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地方。只是,选择大城市与否没有对错,你可以离开,也可以留下。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地方,阿谷君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过得更好,都能在自己待的城市活出自己的模样。

同类推荐
  • 呼啸而过

    呼啸而过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我在学校干得很出色,想不到却被学校无情地解聘了,我想去找校长理论,校长却连我的电话都不接,我异常怨愤,发誓活出个样子给他们看看,几年后,我真的成功了,当我再次来到学校,我才知道这是校长的故意安排,我从未体会到这种最特殊的关爱……给别人家的孩子担任高考保姆的中年妇女,忍受误解和屈辱,耐心地开导别人孩子的心灵,使她近乎扭曲的心灵变得健康而阳光,但是女孩自己的母亲却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当这位中年妇女,做完自己的工作回家之后发现孩子早已上学去了,原来她的孩子也上高三,她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出去打工,没时间照顾孩子……
  • 心安之处是故乡

    心安之处是故乡

    《心安之处是故乡》是一位海岛养兰人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数十篇散文,内容多是对于身边人、情、事、物富有哲理的思考记录,耐人寻味。无论是花鸟虫鱼、海边风物、自己的童年,抑或是身边亲人,在作者笔下无一不透露出淡定、智慧和心安,这是一种与现实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安宁与快乐。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江的边缘,海的边缘,是水的边缘。淡的边缘,咸的边缘,是生的边缘。边缘之人往往麻木。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于求生和毁灭之间,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人怀警惧,心无块垒,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边缘寂寞。边缘美丽。远离了神话之后,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平及暴烈之间,幸福与痛苦之间。空灵与物化之间,生存与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
  • 世界经典名著精选

    世界经典名著精选

    一个人在少儿时期多阅读一些名著,不仅能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启迪智慧、激扬想象,更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好的品质。雨寻主编的这本《世界经典名著精选》选录的《小王子》、《爱的教育》、《绿野仙踪》三部作品,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影响深远,是孩子的经典。其中《小王子》用纯真的语言展现出人类的孤独寂寞、随风流浪的命运;《爱的教育》诉说的是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而教育使爱升华;《绿野仙踪》则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智慧、爱心和勇气。现在,就让我们翻开本书,去结识天真纯洁的小王子,去感受小学生恩利科的校内外经历,去体验聪明伶俐的多萝茜的冒险旅程吧!
热门推荐
  • 一算天下

    一算天下

    修仙界谁最纨绔?天机宗,顾道。顾道:我不就是长得帅了点,喜欢美人了点吗?拯救世界之后被天道踢开,到一个修仙世界,掌天机扛天命,随性潇洒。
  • 锦瑟华年是情痴:李商隐诗传

    锦瑟华年是情痴:李商隐诗传

    本书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传记。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他是唐朝行将灭亡时的一位诗歌巨星,他给唐朝诗歌画上了完满的句号。他的诗以细腻严谨、意境灵妙为长,千百年来深受后人追捧喜爱。本书以李商隐的诗歌为经纬,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李商隐沉郁多情的一生。作传者的文字十分精巧,富有韵律感,读来清风拂面,近于吟哦。本书成功地将纪实文体的严谨和诗歌的优雅结合为一体,能引人进入绝妙的美学佳处。
  • 沥青

    沥青

    倒霉的张决因为和受害人生前不睦,并在案发现场的凶器上有他的指纹、附近留有“疑似”鞋印而入狱。坚信自己可以正大光明出狱的张决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为此,张决计划了一次又一次的越狱……
  • 一寄沉客

    一寄沉客

    退役军人顾祁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一次冒险之旅,石林中的古老族人,沙漠上的奇幻过往……向前的步伐一步步推进,生死徘徊之间,一个隐世家族的兴衰历史慢慢展现,一个近千年的谜团慢慢揭开。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 活到天年:太阳养生祛病法

    活到天年:太阳养生祛病法

    我们都知道太阳运行的规律是东升西落,而且在天空中所处的位置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一天天,一年年,周而复始。同时,我们的身体随着太阳的轮回旋转,在一天的十二时辰,一季之中的二十四节气,一年之中的四季都有着不同的微妙的变化,探索研究这些变化,并跟随这些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和保养,是中医养生的精妙所在。中医养生学的要点在于顺从自然,即顺从时辰转换的变化,二十四节气气象的变化,以及……
  • 封神时光英豪3:时空

    封神时光英豪3:时空

    商朝的少年桑羊无欢,因为幼时的机缘巧合,在石窟中学得了超越商周时代数千年的旷世学问,也在这个绝对的乱世之中,卷入了西歧周族「伐纣」的惨烈战役,并得以和封神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姜子牙、哪吒等一起与商朝的神人部队展开一场空前绝后的神族战役。
  • 奥秘学会

    奥秘学会

    欢迎加入奥秘学会,从浩瀚大洋的孤独小岛,到南极冰原的无尽高峰,都有我们的足迹。
  • 耗子爬墙偷桃花

    耗子爬墙偷桃花

    爱管闲事热心肠的护士何桃,意外救了一位阿姨,得罪了玩世不恭、花心大少侯昊之,两人结下不解的仇,却得到了阿姨儿子的青睐,展开了猛烈追求,兜兜转转,花心大少不知何时由恨生爱,硬要当人家爱情的小三,坐在墙头等桃花,寻死觅活非要娶回家。某天,耗子:你和他睡了?到底睡没睡?歇斯底里的咆哮。桃子一脸迷茫:干你什么事?
  • 九雷剑神

    九雷剑神

    王羽,一个被家族认定的废物,遭各路嘲讽,一路颓废,却因一次意外,终于可以傲视群雄。“当我归来之时,是你们仰望之日。”
  • 血色残阳:西部的故事

    血色残阳:西部的故事

    彪悍男人与多情女人造出如许生动故事。独特乡情与现代意识结成耐品风味小说。西部,一个包含七情六欲的土地。男人、女人与山山水水都情感泛滥,处处充满奇闻轶事。血与泪、恩与仇、爱与恨、人性与野情,在冲突,在撞击。作者以获国内外大奖的《野山》《男人的风格》等等作品蜚声文坛。在此,又将以秦地那些劲朗的硬派故事及沉郁、苍凉的文风与深刻的哲理使你陷入沉思, 秦人贾平凹为此书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