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9500000014

第14章 治兵篇(1)

本章综述

这里讲治兵,即治理军队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立“信”,没有“信”,再多的士兵也没有战斗力,甚至连训练习战都成效不彰。

什么是“信”?“信近于义”,“信”就是一个群体、组织包括军队的合乎道义的信用、信念和信心,是群体、组织、军队赖以生存的源泉。《论语》上记载了一则故事,子贡向孔子问领导政治的道理,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足食”就是大家有饭吃,有衣穿,生活富裕。“足兵”就是国防巩固,兵力充足,除了这两项,还要做到使人民信赖自己。子贡又问:假使由于某种原因的限制,不得不在这三件事中间少做一件事,应该先去掉哪一样?孔子说:“去兵”。就是先裁减军队,缩小军费预算。子贡又问:万一碰到这种情况,国家非常贫穷困苦,把军事经费撤销了,还不能维持,对于“足食”与“立信”这两项,又应该先去掉哪一项?孔子断然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亦即,宁可牺牲经济建设,就算大家穷到没有饭吃都还可以忍受,可以另外想办法解决,唯有政治大原则中的“信”必须坚守,如果人民对政府的信心都没有了,这个政府就失去了立足的基础。

我们常常有一种误解,以为国家是靠军队支撑的。其实军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国家不受外敌的侵犯,和对内支撑国家的概念不容混淆。国家的支撑,即国家的建立、形成,正像一切组织、团体的建立和形成一样,是基于全体内部成员的意志、信念、信心和相互团结的要求。一个国家首先要靠“信”从内部建起来,才谈得上依靠军队来保卫它不受外敌的侵犯。

所以对于国家的建立来说,军队并不是最根本的东西,而军队的建立如同国家一样,也需要“信”的基础,因为军队也是一种团体、组织。因此,只能说国家产生军队,而不能说军队产生国家,或国家依靠军队的存在而存在。

当然,我们不能以形而上学或教条主义来回应孔子“民无信不立”的理论,而要从根本上理解这个理论的深刻意义。任何一种社会性群体或组织,都不是靠物质和强权可以长久维持的,否则“酒肉朋友”和“武士黑帮”就是最有生命力而能成大气候的人际关系了。

中国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信即诚实无欺。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一个有道德的正派人,必须“主忠信”,“敬事而信”,“谨而信”,“言而有信”。“信”,信用。人要讲信用,说过的话,就必须做到。有子说过“信近于义”。这个“义”字可能只有中国文化中才有的。义者,侠义也。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信近于义”,答应的话一定做到。我们历史上有“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守信用的人不可讲空话。一个人有“信”这种品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一明知险易,则地轻马

【原文】

武侯问曰:“用兵之道何先?”

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

曰:“何谓也?”

对曰:“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战。明知险易,则地轻马。刍秣以时,则马轻车。膏锏有余,则车轻人。锋锐甲坚,则人轻战。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审能达此,胜之主也。”

【注释】

轻:轻便、轻捷。

刍秣:刍,牲口吃的草;秣,喂马的饲料。刍秣,泛指喂养战马的粮草。

膏锏有余:膏,油脂。锏,车轴上的铁杆。膏锏有余,意为使车轴经常上油,以保持润滑。

【译文】

武侯问道:“用兵打仗,首先要注意哪些问题?”

吴起回答说:“首先要懂得四轻、二重、一信。”

武侯又问:“这话怎么讲呢?”

吴起回答说:“所谓‘四轻’,就是:地形便于跑马,马便于驾车,车便于载人,人便于战斗。熟悉地形的险易,就便于纵马奔驰;饲养得时、战马健壮就便于驾车;车轴常保润滑,就便于载人;武器锋利,铠甲坚固,就便于士兵战斗。所谓‘二重’,就是:勇敢前进就有重赏,怕死后退就要重罚。所谓‘一信’,就是:施行赏罚必讲信用。如能认真做到以上几项,那就能主宰胜利了。”

【心得】

这是“治兵篇”的第一段。在这段论述中,吴起首先指出用兵作战必须充分利用地形。他认为“四轻”之首,就是要“使地轻马”,要选择平坦的地方作战场,以便战马奔驰,使战车便于操纵。其次,吴起还指出,要克敌制胜,必须要增强武器装备。

地形之于战争,得其利则有助于取胜。在古代,由于战争的特点是短兵相接,地形自然可以作为重要的屏障。秦国据崤山、函谷关的险阻而消灭六国;三国时期,孙权凭长江天堑,刘备依蜀道之险阻,而与曹操抗衡;东晋、南宋也是乘地利之便,与少数民族政权划江而治,偏安江南。

不单地形影响战争的胜败,就是“地气”也同样会制约战争的进程。曹操大军因不适应南方气候而生疾病,以致无法求得速胜反致失败。后诸葛亮渡泸水之时,将士中瘴气之毒而缺乏战斗力,以致几次无功而返。

当然,地形、地气不是万能的。“崤函之固”没有一点变化,秦却迅速亡国;长江天堑从来如此,南宋却未能据江而遏制住元军的攻势。商业经营活动中,同样会受地形、地气的影响。地理位置优势明显的沿海地区,由于交通方便,近年来其经济发展的速度是举世共睹的。

也就是说,地形、地气对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古人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确“人和”才是关键的因素,如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积极性,再有利的地形、再适宜的地气也不会对经济建设或商业活动起任何作用。

的确,在军事活动中,地理位置的形势,决定着部队的部署与谋略,优秀的将领通晓这个道理,而不为兵法所拘,所以往往能大建奇功。

韩信攻打赵国,先派1万人背水列阵,赵兵望见哈哈大笑。然后汉军擂起大鼓,冲出井陉口,与赵军大战;战不多时,汉兵诈败,连旗鼓都丢掉了,逃回背水之地。按兵法来说,背水列阵本来就很危险,又丢掉旗鼓逃跑,更是失败的征兆,韩信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对手陈余是赵国的老将军,深通兵法,若不装出真被打败的样子,不能诱使他全力进攻。果然陈余上了当,全力攻击韩信背水摆列的阵势,此时汉军却都抱着必死的决心战斗,久攻不乱,而这时的赵军再想回营,已不可能,因为营垒已被韩信派人占领了,于是赵军受到两面夹击,大败。

韩信自称是用了“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的兵法。其实,他之所以敢大胆用险,主要还是因为他了解陈余,知道陈余谋略不如自己,所以才采取背水而战的策略。如果陈余稍稍比韩信狡黠一点,识破其计,韩信岂能得手?这就叫“量敌为计”。后来的将领不懂估量敌人的实力,依样画葫采用韩信的计策,必然招致失败。

除了善于利用地形外,吴起还主张将领应灵活机动,在战场上如果能随时因势应变,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梁的军队渡过淮河南下作战,在可以涉水过河的浅水处立下标志。霍丘地方的守将朱景,暗中将标志移到深水处。当梁兵败仗撤退,行至淮河边,纷纷按标志指示的位置渡河,结果淹死了一大半。

朱景不动一兵一卒,就使敌军付出了惨重代价,梁兵死得不明不白,只怪做将领的大意,不懂标志原来是会被人移动的,立它何用呢?

善于作战的将领,往往都能不拘泥于“兵法”的限制,充分发挥灵活机动的特长,从而取得胜利。像赵括只会“纸上谈兵”,马谡只能死记兵书,于战事皆无补,到头来终是害人害己。

地形对作战来说,只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因素,所谓的“天险”,并不就是真的“万夫莫开”,所谓的“弹丸之地”,也并不就是无险可守。险与不险,关键还在“人”,看人是否能够根据客观的地理条件,制定出相应的战术策略,以己之长来制敌之短。若单纯想依靠险要的地形来阻挡对方,是不足取的。

同时,在这段文字中吴起还提出“二重”、“一信”的治兵原则,强调赏罚分明,言必有信。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赐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明朝嘉靖年间,阿向占据凯口囤反叛,宣慰使安万铨率领1万多人的军队,前来攻打。凯口囤方圆十几里,高40丈,四面都是陡峭的悬崖,只有一条尺把宽的小路,曲曲折折地通向山门。山顶有天然湖泊,大旱时也不会干涸,而存储的粮食足够叛军用5年。安万铨大军在囤下相持3个月,看着陡峭的岩壁,毫无办法。

不过,东北角离地20来丈高的峭壁上,长着一棵大树,枝干弯曲纠结。看来,攻打凯口囤的突破口只能落在这棵巨树上了。但谁能爬上去呢?一不小心掉下来,性命难保。安万铨便在军中下令:“能爬上峭壁者,赏千金!”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天就有两名壮士应命,于是打造铁钩,绑在手脚上,大概类似于今天的“登山靴”,带上长绳、刀剑,约定他们爬到巨树上时,就放绳下来拉人上去。

等到夜雨初歇,漆黑一片时,2人开始向上爬。过了一会儿,突然听到轻微的悉率声,然后一团黑影像石头一样重重地掉了下来,原来是其中的一人,失足掉下来摔成了肉泥。再过了一会儿,等到长绳放了下来,他们才知道另一人已爬上了树,于是士兵们沿绳而上;接着,壮士又爬到囤顶,藏在草丛间,放绳下来,把树上的士兵又拉上去,就这样,很快就上去了二三十人。他们到处放火,大声嚷叫:“天兵上囤了!”叛军在惊慌中,自相残杀,死了几千人,生还者争相逃往山下,失足摔死的将近1000人。至黎明时分,凯口囤叛军终于土崩瓦解了。

纵观此役,若非以重赏征集两名壮士,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悬崖,恐怕不会如此轻易地取得胜利。

事实上,我国历代许多著名的军事家也都很重视透过奖励来鼓舞士兵的斗志,李牧和岳飞就是典型的例子。

李牧是战国时代赵国人,乃著名的抗击匈奴的边防将领。他曾经驻扎在雁门关一带,把收入的租税都用作军费开支,经常杀牛宰羊犒劳士卒,对战士待遇优厚,并下令说:“匈奴人前来抢掠,我军士兵赶快退回。有敢追击匈奴者,斩!”这样过了几年,匈奴人都认为李牧胆小,就是赵兵也私下以为自己的将军太胆小。由于经常得到嘉奖而没有立功报答的机会,所以士兵们都纷纷要求与匈奴人决战一场。李牧见群情激昂,士气饱满,于是选了300百辆战车,1.3万匹战马,因战功卓著得过百金之赏的勇猛战士5万人,神箭手10万人,加以训练之后,诱使匈奴大举进攻。李牧则整好队伍,摆开阵势,以左右两翼突入匈奴军,往来冲杀,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单于逃走,后来有十几年不敢再犯边境。

所以说,对士卒越好,士卒的回报便越大;激励和鼓舞士兵的斗志,一旦开战,便能勇猛向前。赵国军队经常被匈奴人打败,李牧却能大获全胜,难道他所指挥的,不是赵国军队吗?军队是一样的,只不过他善于激励和蓄积士兵们的斗志罢了。

著名的抗金战将岳飞,也非常善于治军,士兵有拿了老百姓几根麻绳的,立刻依军法处死。军队即使冻死也不拆百姓房屋,饿死也不抢劫百姓。但士兵生了病,岳飞却亲自调药。将士远征时,他还让妻子去慰劳他们的家属;有战死的,必痛哭哀悼,抚育他们的后代。凡是朝廷的奖赏,都分给士兵,自己丝毫不取。每立战功,都归于将士,自己毫不居功。所以他的军队令出如山,勇猛善战,常常以五百人、八百人打败敌人十几万人,敌人哀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奖励能激发士兵的斗志,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内心普遍存在的一种渴望,即战斗或工作业绩得到认同、肯定和表彰的渴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示,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到他人重视,有特殊的重大意义时,才能充分挑动起主观能动性,潜在的能量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运用。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实践“人本管理”。然而,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人本管理理论中的人才概念,仅仅把有无较高的学历或职称,作为判断某个人是否为人才的标准。其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能够把知识、技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利润的“能人”。事实上,知识经济的浪潮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其具体表现就是“人本管理”升华为“能本管理”。

在现代西方社会,人们对物质享受的兴趣趋淡,而对自身创造能力的关注程度则日益加强。作为人的最高需要之“自我实现”(即按照自身的兴趣、能力从工作中取得成就),正成为西方人追求的重要目标。面对人类为实现现代工业文明而付出的沉重代价,许多西方学者开始从人性和文化价值观上思考人的发展问题,期望通过“人的革命”来推动人的“自我实现”,以此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把人塑造成既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又能在自我实现中得以升华的“能力人”。

二进有重赏,退有重刑

【原文】

武侯问曰:“兵以何为胜?”

起对曰:“以治为胜。”

又问曰:“不在众乎?”

对曰:“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注释】

金:钲,军乐器,古代作战用鸣金表示收兵的信号。

鼓:军乐器,古代作战以击鼓为进军的信号。

麾:同挥,令旗也。

【译文】

武侯又问道:“军队怎样才能打胜仗呢?”

吴起回答说:“管理好军队就能打胜仗。”

武侯进一步问:“不在于兵力多少吗?”

吴起回答说:“如果法令不严明,赏罚无信用,鸣金不停止,擂鼓不前进,虽有百万之众,又有什么用处呢?所谓管理好,就是平时守礼法,战时有威势,前进时锐不可挡,后退时不可追击,前进后退整齐不乱,左右移动服从指挥,即使被截断联系仍能阵脚不乱,即使被冲散仍能恢复行列。官与兵之间,同安乐,共患难,团结一致而不可离散,连续作战而不觉疲惫,无论将它投向任何地方,谁都不能抵挡。这样的军队叫做父子兵。”

【心得】

吴起在这段论述中,更加深刻地指出,用兵打仗必须“以治为胜”,否则即使是百万大军,也只是乌合之众,缺乏战斗力,不能克敌制胜。

在吴起看来,要治理好军队,必须严守礼义,要有威势和勇气,服从指挥,全军上下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唯有如此,才能训练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精锐部队。

吴起本人就是根据这几项要求来训练军队的,由他治理出来的魏武军、楚军,在当时都是有名的常胜军,打起仗来总是所向无敌,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训练有素且纪律严明的军队才会战无不胜,吴起认识到了这一点,对此也理解得颇为透彻。在吴起看来,使自己军队混乱而导致敌军获胜,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法令不明”,二是“赏罚不信”。

同类推荐
  • 壮烈的开端:南昌起义研究

    壮烈的开端:南昌起义研究

    本书分析了南昌起义对我军建军思想、作战理论的形成、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对起义的背景、决策、过程、转移等事件作了重点描绘。
  • 最强超品兵王

    最强超品兵王

    高手唐龙遭人陷害,因祸得福娶了一个冰山女总裁当老婆,从此开始了一段开挂人生!兵王群:256175618老书结束了,新书已经上传,名字叫:超品战神系统。请大家多支持。
  • 豪横的爱国者

    豪横的爱国者

    小龙就是生于农村的大山里人,在大山里给地主老财家放羊,由于机缘巧合被少林寺慧文大师相中,传授了一身的功夫,学业完成,刚好赶上抗战暴发,师傅派他去上海支援静慧师太,在哪里,他从日本人手下救下了乘巧漂亮的灵儿,并结识了八路军游击队的王保国队长和王倩倩指导员以及军统的冷美人、小田、阿娇等人。从此便步入上海,与日本人周旋。灵儿的父亲是上海大亨顾老爷子,由于受日本人相逼,无奈隐退香港,让小龙打理顾家生意,小龙利用顾家势力,很快在上海拉起了一支支抗日队伍,杀日寇、除汉奸、救百姓,干着轰轰烈烈的抗日大事。后来小龙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受命潜伏,担任中日联合商会的会长,明着为日本人做事,实际受共产党的领导,背负着汉奸的骂名,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从日本人手下救出不知多少的抗日志士,为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军队提供了多少别人根本无法获取的情报,为抗日大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 第一重装

    第一重装

    璀璨的星河中,守护家和民族希望的身影,从未因为炮火的肆虐而退却。(新书《从八百开始崛起》已经上传,风月重回抗战,喜欢风月的书友请支持!)
  • 世界军事百科·第三卷

    世界军事百科·第三卷

    本书全面介绍军事学科中兵器的发展延革、历史上的典型战例、军事经典名著。内容包括:中外军种兵制的历史发展、现代军事高科技的发展变化等。
热门推荐
  • 名曲:十大古典名曲

    名曲:十大古典名曲

    《阳春白雪》相传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后来流传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阳春白雪》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 极望之城

    极望之城

    神族少女路简(陵水路氏长老之女)自幼便拥有强大的神力,小小年纪便已登入四级(共七级)灵观,且收服了流光森林中的一品灵兽流光兽。本有能力突破五级极视,却因贪玩,将众神合力封印的饕餮从天宫地牢中放了出来,酿成大祸,遭到众神降罪。最后在其父亲的恳求下,贬去神籍,坠入人间,投胎成一个襁褓婴儿,最后被人族岚帕奇将军所救,成为其养女。在人间体味七情六欲,生老病死的她最终会在人间掀出怎么的风浪呢......
  • 让双翼遮蔽天空吧

    让双翼遮蔽天空吧

    地球如一个大蛋糕,无数异时空如一个个芝麻粒,附着在蛋糕表面。这是一个城池林立的地球,这是一个时间混乱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停在毁灭又重生的时空。且看未来的人类领袖,是否能再次张开双翼,遮蔽整个天空!(暂停大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记忆巡踪

    记忆巡踪

    漫漫人生路,回蓦成篇章。作者毕生的职业生涯,都是肩扛录像机,把镜头对准他人与社会,用胶卷、胶片、录像带、储存卡,留下了社会变迁、七彩人生、壮丽河山、国际友谊等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卷,那时的他,几乎是忘我的。退休离岗后,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而后蓦然回首:终于把镜头聚焦自己,追溯昔日的人生足迹,把已逝去的春花秋月、功过得失、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定格在这本自传体的回忆录——《记忆巡踪》中。
  • 这是今日份喜欢

    这是今日份喜欢

    这是今日份的喜欢喔,请注意查收~高中刚开学第一周就有人“追求”?我翻了个白眼删除好友…心里有一个从初中开始就喜欢的男生,某天我躺在床上回想着过去,脑海里满是他的身影,突然想起一句话“有些人沦为平庸浅薄,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可不经意间,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从此以后,其他人就不过是匆匆浮云。”
  • 卿本帝姬:奈何为魔

    卿本帝姬:奈何为魔

    她,夙玥转世,仙界公主,携带真神之力转世,身份高贵;但出身便引发仙妖大战,就此流落人间。他,神族死神,后沦为魔界之尊,爱她,等她千年,犹是不悔;他在人间偶然寻到她,只想陪着她,走过漫漫岁月。却不料,因果轮回,物是人非,阴谋诡计,再生爱恨,俩人被迫分开。身边遇见一个又一个,似乎每个人都有难以启齿的秘密,真相被揭开,她如何抉择?曾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可她的心已碎,要如何复圆?最后她终于明白,她的一生肩负苍生大义,却不包括自己的爱恨情仇。当一切尘埃落定,她是人人仰望的强者,他却消失了,她要如何寻他?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作品。书中讲述了善良忠厚的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替朋友巴萨尼奥向冷酷无情的犹太商人夏洛克借高利贷,并以自己的商船作为抵押,夏洛克想乘机割取安东尼奥的肉便答应了。但安东尼奥的商船却出事了,夏洛克把安东尼奥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聪明的鲍西亚答应夏洛克可以割取安东尼奥身上的任意一块肉,只是若流下一滴血的话(合约上只写了一磅肉,却没有答应给夏洛克任何一滴血)就用他的性命和财产来抵换。最后安东尼奥获救,除了夏洛克之外,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你许我一生,我诺你三世

    你许我一生,我诺你三世

    喜你所喜,恶你所恶,没有自己,只为你活。可,直至生命尽头方知是场骗局!被自己爱到骨子里的男人毫不犹豫地亲手送入地狱。她恨!只有恨!对男人的恨!然,老天终是有情,她,异世重生了!心成石,泪已干,她的路,要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