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9500000032

第32章 附录吴起与《吴起兵书》(1)

一吴起生平简介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书》,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曾经在孔子弟子曾参门下求学,在鲁国为臣。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就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吴起治军严于己而宽于人,与士卒同甘共苦,因而军士皆能效死从命。吴起率鲁军到达前线,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示之以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给对方造成一种“弱”、“怯”的假象,用以麻痹齐军将士,骄其志,懈其备,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一触即溃,伤亡过半,鲁军大获全胜。

吴起的得势引起鲁国群臣的非议,一时流言四起。鲁国有些人在鲁王面前中伤吴起说:“吴起是个残暴无情的人。他小时候,家资十全,他想当官,从事游说活动没有成功,以致家庭破产。乡邻都耻笑他,吴起就杀了30多个诽谤他的人。逃出卫国而东去。他和母亲告别时,咬着臂膀发誓说:‘不为卿相,不复入卫’。此后他就在曾参门下学习。过了不久,他母亲去世,他竟然没有回家。曾参为此很鄙视他的为人,和他断绝了关系。吴起这才跑到各国,学习兵法奉事鲁君。鲁君对他有怀疑,他就杀了自己的妻子以争取做将军。鲁国是个小国,一旦有了战胜的名声,就会引起各国都来图谋鲁国了。而且鲁国和卫是兄弟国家,鲁君用吴起,就是抛弃了卫国。”鲁君因而疑虑,就辞退了吴起。

吴起离开鲁国后,听说魏文侯很贤明,想去奉事他。文侯问大臣李悝说:“吴起为人如何?”李克说:“吴起贪荣名而好色,但是,他用兵司马田穰苴也不能超过他。”这样魏文侯就任命他为将军,率军攻打秦国,攻克5座城邑。

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就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部阳一带)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周威烈王十七年(公元前409年),攻取秦河西地区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元里(今澄城南),并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郑(今华县),筑洛阴(今大荔南)、合阳(今合阳东南),尽占秦之河西地(今黄河与北洛河南段间地),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别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5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12石指弩的拉力,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个,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劲之师。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名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材士以明法。

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哭。”

魏文侯死后,吴起继续效力于他儿子魏武侯。武侯曾与吴起一起乘船顺西河而下,船到中流,武侯说:“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他说:“国家最宝贵的是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边有洞庭湖(今湖南洞庭湖),右边有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但不讲求德义,大禹把它消灭了。夏桀所处的地方,左边有黄河和济水,右边有泰华山,伊阙(又名龙门山,在今河南洛阳南)在南,羊肠(在今山西晋阳西北)在北,施政不讲仁爱,商汤将他流放了。殷纣王的国家东面有孟门(古隘道名,在今河南辉县西),西面有太行山,常山(即恒山,在今山西洋源县东)在北面,黄河在南面流过,地势也无比险要,但施政不讲道德,周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治理国家在于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如果君主不讲德行,就是一条船中的人也都会成为敌国的人。”武侯说:“你说得很对。”吴起治军主张兵不在多而在“治”,曾严格考选步兵,创建有战斗力的常备军“武卒”。

吴起任西河的守将,威信很高。魏国选相,很多人都看好吴起,可是最后却任命田文(魏贵戚重臣)为相。吴起很不高兴,他向田文说:“请你和我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领三军,使士卒乐于为国牺牲,敌国不敢图谋进攻我们,你比我怎样?”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管理各级官员,亲附人民,使财力充裕,你比我怎样?”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镇守西河地区,使秦军不敢向东扩张,韩国和赵国都尊从我们,你比我怎样?”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这三方面,你都不如我,而你的职位都比我高,这是为什么?”田文说:“国君年少,全国忧虑,大臣没有亲附,百姓还不信赖,在这个时候,是由你来任相合适呢?还是由我来任相合适呢?”吴起沉默了很久然后说:“应该由你来任相。”田文说:“这就是我所以职位比你高的原因。”吴起才知道自己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任相,他妻子是魏国的公主,公叔对吴起非常畏忌,便想害吴起。他有个仆人对他说:“吴起很容易除掉。”公叔说:“怎么办?”仆人说:“吴起为人有节操,廉洁而重视声誉,你可以先向武侯说:‘吴起是个贤明的人,我们魏国属于侯一级的小国,又和强秦接壤,据我看,恐怕吴起不想长期留在魏国。’武侯必然要问:‘那怎么办呢?’你就伺机向武侯说:‘君侯可以把一位公主许配给吴起,他如果故意留在魏国就必定欣然接受,如果不愿留在魏国就必然辞谢。以此就可以探测他的想法了。’然后你再把吴起邀到你的府上,使公主故意发怒而轻慢你。吴起看见公主那样轻贱你,他想到自己也会被轻贱,就会辞而不受。”于是照计行事,吴起果然看见公主轻慢魏相就辞谢了武侯。武侯因而对吴起有所怀疑而不信任他了。吴起害怕武侯降罪,于是离开魏国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平素听说吴起很能干,吴起一到楚国就被任为相。他严明法令,撤去不急需的官吏,废除了较疏远的公族,把节省下的钱粮用以供养战士。主要目的是加强军队,破除纵横捭阖的游说。于是南面平定了百越;北面兼并了陈国和蔡国,并击退了韩、赵、魏的扩张;向西征伐了秦国。因此诸侯都害怕楚国的强大。原来楚国的贵族都想谋害吴起。到楚悼王死后,公族责成和大臣叛乱而攻击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旁伏在尸体上,意在以此或者可使作乱者有所顾忌,若作乱者无所顾忌,射我必中王,中王,自然就暴露他们是反叛的罪人。但追杀吴起的楚贵族还是射杀了吴起,箭也射到了悼王的身上。这一年是公元前381年。悼王葬后,太子(楚肃王戚)即位,就派令尹(楚国的最高军政官员)全部杀了因射刺吴起而同时射刺中了悼王尸体的人。由于射刺吴起被诛灭宗族的有七十多家。

吴起在政治、指导战争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把这些经验深化为军事理论。《汉书·艺文志》著录《吴起》48篇,已佚,今本《吴子》6篇(《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系后人所托。其主要谋略思想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他一方面强调,必须在国家和军队内部实现协调和统一,才能对外用兵,提出国家如有“四不和”,就不能出兵打仗;另一方面强调必须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吴起继承了孙武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在《料敌》篇中强调了了解和分析敌情的重要意义,并且具体指出了处于6种情况的国家,不可轻易与其作战。他懂得战争是千变万化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采取应变的措施。在《应变》篇具体论述了在仓促间遭遇强敌、敌众我寡、敌拒险坚守、敌断我后路、四面受敌及敌突然进犯等情况下的应急战法和胜敌的策略。

《治兵》《论将》和《励士》3篇主要阐述了他的治军思想。他认为,军队能否打胜仗,不完全取决于数量上的优势,重要的是依靠军队的质量。质量高的标准是:要有能干的将领,要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兵士;要有统一的号令;要有严明的赏罚。他重视将帅的作用,尤其是重视将帅的谋略,强调好的将帅应有优良的品质和作风。重视士卒的训练,提高实际作战能力。

强调赏功以励士兵。

二《吴子》的流传过程

吴起的兵书《吴子》在起初叫《吴起兵书》,史书均有记载。如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五蠹》中说:“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西汉时,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评论道:“《吴起兵书》世多有”。直到南朝的范晔在《后汉书·冯衍列传》中还说:东汉大将军鲍永“现孙吴之策”。由此可见,从战国末到东汉时期都有《吴起兵书》流传。

吴起的兵书原有多少篇?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吴起》四十八篇”,属“兵家权谋”类。这里所说的《吴起》就是指《吴起兵书》。

关于《吴起兵书》的流传情况,因(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和(晋)陈寿《三国志》都缺艺文志,均无记载。而据北宋初年编定的《册府元龟》所引的“《魏(艺)文志》”:载:“吴起有兵法四十八篇”。由此看出,它在东汉末甚至三国魏时还流传于世。但魏晋南北朝时均无记载,大概已经散失。

到隋、唐,吴起兵书虽有记载,但已不是原书的48篇了。如《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都记载《吴起兵书》一卷,是东汉贾诩作注。贾诩生于东汉,魏文侯时曾做过太尉,可见这一卷《吴起兵书》是吴起原48篇散失以后刚出现的。

这种新出现的《吴起兵书》在唐宋以后大都把它称做《吴子》,肯定了作者是吴起,但卷数有各种说法,据《新唐书》、《宋史》中《艺文志》记载,有一、二、三、五卷不同的说法,此外,篇名据南宋晁公武和王应麟所见,都是6篇,但篇名和篇序及各则文字排列曾有差异或不完全相同的情况。由此可见,今本《吴子》来源于贾诩的注本,贾诩的注本来自先秦的《吴起兵书》。

今本《吴子》的各种版本,基本上出自《武经七书》系统。《武经七书》是宋朝元丰三年(1080年)宋神宗诏命校定的,其中包括《吴子》、现存北宋上下二卷六篇白文本(在《武经七书》内,原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金朝施子美著有《吴子讲义》(在《武经七书讲义》内)。重要的版本还有明吴勉学刊《二十子本》、明翁氏《武学经传三种》本、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清乾隆《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等。明清以后,注家蜂起,比较有名的有明·刘寅《吴子直解》(在《武经七书直解》内)、李清《重镌吴子集注》(在《重镌武经七书直解》内)等约50多部,清陈裕《吴子全题汇解》(在《武经全题汇解》内)、朱墉《吴子汇解》(在《武经匕书汇解》内)等30余部。

在宋代以前,没有人持异议,都认为《吴子》是吴起所作。到了清代,姚鼐认为是“六朝人所伪托”,现代有郭沫若提出“西汉中叶时人”所伪托的说法。他们的主要论据是“笳笛”作为军乐是魏晋以后才出现的,吴起那个时代还未使用,还认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词语是从《曲礼》、《淮南子》中抄来的,以“四兽之为物”也不是吴起那个时代的东西。以上论据不足为凭,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史书、典籍的源流考察

从史书、典籍的源流考察说《吴子》是“西汉中叶时人”或“六朝人”所伪托,找不出充分的根据,相反,记载吴起撰写过兵书而且广为流传的史料却俯拾皆是。如《韩非子·五蠹》、《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直到《后汉书·冯衍列传》中均有记载。由此看出。从战国末到东汉都有《吴起兵书》在流传,根本不存在“西汉时人”所伪托的问题。

从三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无经籍志记载《吴起兵书》的流传情况,然而却记录了众多军事家学习、运用“孙吴兵法”的大量事实。如《三国志》注引《魏书》说:曹操行军用师,依“孙吴兵法”。又《晋书·李玄盛传》说;李玄盛“诵孙吴兵法”等。以上事实说明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吴起兵书》仍在流传。诚然,此时《吴起兵书》可能有部分散失,到隋唐时,只有一卷传世,是三国时贾诩作注的版本,所以不存在“六朝人伪托”的问题。

第二、从出土的文物考察

考证《吴子》从一书中出现的“器物”是否战国时代就有,除了根据史料以外,还有新出土的文物是有力的佐证。如《吴子》中的“笳”,杜佑(公元前735年~812年)的《通典》在记叙“前代杂乐时”说:“应劭汉卤薄图,唯有骑执箛,即笳也”。战国末或秦汉间成书的《六韬》也有“夜则火云万炬,击雷鼓,振鼙锋,吹鸣笳”的说法。由此可见,在汉代或汉代以前,“笳”已在军中出现,并非如姚鼐所说到魏晋以后才以笳笛为乐。至于《吴子》中提到的关于青龙,白虎等“四兽”之说,不仅见于《曲礼》、《淮南子》等,而且也见于出土文物。1978年夏,在湖北随县出土的一件战国漆器上,就有二十八宿的名称,并绘制了跟它相对应的青龙、白虎等图象、这件文物的出土,确凿地证明了“四兽之为物”的起源、配以方色,不仅是战国初,甚至是更早的事了。因此,以“四兽之为物”来否定《吴子》的成书年代,把它说成是“西汉中叶时人”所伪作就站不住脚了。

第三、从流传过程考察

从《吴子》的流传过程中得知,它的前身是《吴起兵书》,因《吴起兵书》流传久远,经过南北朝时的战乱,部分内容已散失,唐宋间流传的本子大多称为《吴子》,那么《吴子》和原来的吴起兵书《吴起兵书》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如上所述,《吴子》既然不是伪作,那么另一个可能就是辑佚。

首先,从今本《吴子》的内容看,大部分比较简短,各则文字的内容和形式都独立而且较完整,即使同一篇中的两则文字也不连贯,因此可以说《吴子》大部分是吴起的军事语录。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吴起原来的48篇兵书散失以后,有人把散见各处的吴起军事语录收集起来,并按其内容排列成篇,但因某些内容已缺,所以造成有些内容不系统,不连贯。

其次,《吴子》曾有过篇名、卷数、和篇序及各则文字的编排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情况,这种现象说明了吴起兵书的辑佚者可能不只一人,辑成之书也可能不只一本,自然就会出现上述不一致的现象,否则,就不能理解《吴子》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情况。

三吴起变法

同类推荐
  • 伪装之王

    伪装之王

    他是我党隐蔽战线上的一名斗士,代号“墨鱼”,为了信仰,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象深海中的墨鱼一样,时时处处伪装着自己,喷射墨汁迷惑敌人,规避着来自深海的各路强敌,周旋于各色鬼魅之间,他被出卖,被抛弃,被误解,这些都未能改变他的初心,有朝一日,当真相大白,一代谍王令人敬仰!
  • 抗日之特战兵王

    抗日之特战兵王

    徐锐,共和国有史以来的超级兵王,又在某军事学院指挥系深造了三年,在一次对抗演习中意外穿越到了1937年的淞沪战场。此时,淞沪会战已经接近尾声,中国军队已经全面溃败。且看徐锐如何凭借超强的军事素养以及超越这个时代的指挥造诣,在抗日战场上力挽狂澜,并最终成为了日军挥之不去的梦魇。是的,这是一部纯粹的战争类爽文。
  • 战争至上

    战争至上

    特种兵魏可,东部某岛执行任务,遇伏身亡。死后,惹怒阎王,却因此得到一只神奇左手。重回人间,召集往日战友,在金三角创建境外武装,欲杀回外海复仇。在此过程中,一个惊天的阴谋逐渐被展开……这是一场华夏民族崛起西太平洋的现代战争!无关美色,无关金钱与政治,唯有战争!YY之作,请勿对号入座。
  • 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上)

    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上)

    本书讲述非洲二战转折史。前期,由隆美尔所带领的非洲纳粹军团,一路获胜,进逼开罗,危难时刻,英国蒙哥马利将军走马上任,他通过一系列措施迅速扭转时局,并在阿拉曼战役中重创隆美尔军团,从而彻底改变非洲战争局面,导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垮台,间接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进程。
  • 新特工学生

    新特工学生

    【火爆作品】”我是赵炎!“赵钱孙李的赵!炎黄子孙的炎!这是一个华夏顶级特工重生回到18岁的故事,他将使用自己的能力重新走上巅峰!
热门推荐
  • 道,将行

    道,将行

    云下红尘三寸人间烦恼几多纵使佛陀轻琢磨不过一场因果
  • 31岁小美女的幸福经

    31岁小美女的幸福经

    一个幸福的女人无论走了多远,走得多累,眼神中、仪态里、言语中,永远都抹不掉那种优雅、那份灵秀,仿若一场婉转、一泓深情。内心幸福的女人无论那时多辛劳,别人觉得有多苦,她都能安之若素,最终重返自在安逸。一种途径获得一种幸福,一种幸福洋溢一种气质。幸福的气质是温暖的气质,是迷人的气质。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满足安然的感觉。有时候,平安健康地活着,自由自在地呼吸,身边有珍惜自己也值得自己珍惜的人,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 山河有影

    山河有影

    文案:“曾经,我想做一代名臣,辅佐明君,开承平盛世。”“后来呢?”“后来,我想活着。”简介:卫闲庭在皇位上坐了一年零一个月,他放手的毫无留恋,可惜很多人都认为他活着是个威胁。裴音活了三百一十三年,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可是见到卫闲庭的时候,她感慨:这孩子活的真惨。
  • 一瓮醍醐

    一瓮醍醐

    凡世俗之人皆饮酒,无非多少;凡酿酒之人皆多情,无非深浅;世人离不开这酒的,无论开心也罢,伤怀也罢,只要情绪来了,多少都会喝上一点,而醍醐酒,从酿制起便注定口感浓烈,且回味悠长。未历人生者,不得其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名人传记丛书:卢梭

    名人传记丛书:卢梭

    名人传记丛书——卢梭——不堪的人生,伟大的思想,传世的杰作:“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倾天下:神偷妖后

    倾天下:神偷妖后

    当一代神偷的她,穿越到奇丑无比的废物身上,沉寂?还是崛起?当厌恶她的他,明言要娶她,嫁,还是不嫁?谁人能知,她已非她,携手宝宝,翻云覆雨。神不容,屠神;天不容,弑天。眸开繁华,连城天下。
  • 寻月疏缓节兮安歌

    寻月疏缓节兮安歌

    安歌因为不满小说男二的结局,通过南柏公司的制作的机器来到小说世界,时空珠寻月也变成了月牙印记留在了安歌左手腕,敢作敢当机灵皎洁的女主游羊,冷酷无情有点腹黑的天选之子夜戾,温润如玉的男二洛神医洛尘,商人之子一袭蓝袍顾慕词,东临太子女主师兄东方曜,苍白羸弱北歌太子顾长亭,善良女配沈羡好,而总是在身边怼天怼地怼安歌的“温柔”小老鼠竟然是青梅竹马安南柏。安歌怀着一腔孤勇来到小说世界闯荡,以小老鼠的血为药引的鼠界独家秘方“未桉”拯救了枯死,从而成为与洛神医齐名的安神医,受万人爱戴,一诗成名成了南域最赋有诗情画意的才女,爱惨了一个人却终不得人意,安歌该怎么办呢?别急,他们的故事正娓娓道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簌簌花落满庭芳

    簌簌花落满庭芳

    女主向:雪越下越大,让人视线有些模糊。沈若瑾挺直脊背,迎着飒飒风雪。她前世看不清,这世不会了。男主向:“我想娶……”“哪家的姑娘?”“……沈家二姑娘。娶她回家,好好待她。”—————————————————————————————她重生而来,再不敢用情至深,唯恐大梦一场。他待人疏离,唯倾心于她一人,只愿求仁得仁。破迷局、拨云雾,终得她一句:“我心悦你。”他清浅一笑,似是有暖阳化开眉间霜雪:“此生足矣。”“近日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神思恍惚,做事尚不能专一,遑论研习兵书兵法。”她展开信纸,提笔写下:“何故?可是身体有疾?”“无他,思你而已。”且执手一人,看陌上花开花寂,坐看云卷云舒。世间人烟寒,双木栖惊雀。择枝共终老,比翼连理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