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200000047

第47章 城下之盟(5)

张清波接着说:“再说了,你按时把钱还上,事情还有转圜。虽然是违规放贷,但摩天大楼毕竟是河州重点工程,我这也算迫于政府压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那跟一般的官商勾结还不同。不就是手续不完善吗?你按时把钱还上了,银行没有任何损失,我们到时想办法完善一下手续,又重新把钱放出来。有杨行长这层关系,加上我和吕市长一起做工作,应该很有把握。可要是你不能还上这笔钱,那方方面面都交代不过去。”

杜林祥半信半疑:“真能像你说的那样?”

张清波说:“当然!杨行长是总行分管领导,我又是洪西分行一把手,还有吕市长以地方政府的名义出面,问题不会太大。我的那位老同学,如今的常务副省长徐万里,他也同意,关键时刻省政府再出面协调。但违规放出去的贷款你要不能先还上,哪位领导都不好帮你讲话。”

杜林祥已没有选择的余地,他表情痛苦地说:“也只能这样了。对方的款一到,我就先还贷款。”

在张清波施加了巨大压力之后,杜林祥更是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着贺小军的购楼款。如今的他,已经站到悬崖边上,任何一步不慎,都会粉身碎骨。

约定的付款日期转眼就到了。贺小军却亲自打来电话,说资金调度上出现一些问题,付款期限不得已要延后一周。电话中,贺小军言辞恳切地说:“我也知道这样做是我方严重违约,但的确是没有办法。希望杜总无论如何宽限一周,一周之后,钱准时到账。”

杜林祥一百个不情愿也只好答应下来。他如今只有这么一根救命稻草,除了紧紧抓住,已别无良方。

偏偏在这时,北京一家不怎么知名的媒体刊发了一篇报道《资金链断裂,银行逼债,纬通集团命悬摩天大楼》。报纸上记者的署名叫袁凯。尽管这家媒体不是什么大报,但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出现这种文章,还是令杜林祥猝不及防。

有些债主,因为看到这篇文章,又气急败坏地跑来公司大闹。

正在杜林祥焦头烂额之际,却接到一个电话:“杜总,你好!我是《新信报》

的记者袁凯。”

杜林祥立即警惕起来:“袁记者,你好!你的大作我已经拜读了,总体来说很好,就是某些细节和事实有出入。我正想派人和你沟通一下,但又苦于联系不到你。”

袁凯说:“上次的报道推出之后,效果还不错。不过我也承认,那篇稿件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没能采访到纬通集团相关负责人,有些话难免是一面之词。

我准备推出一篇跟踪报道,为了做到公正客观,所以有些问题想直接跟你求证一下。”

杜林祥问:“什么问题?”

袁凯说:“这样吧,初稿我已经写好。就先发给你过目,如果当中有什么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们再联系。”

袁凯很快将稿件传真过来,杜林祥抓起来一看,肺都要气炸了。先说文章的标题就很耸动——纬通集团大限将至。仔细看内容,除了对于纬通集团目前的困境有许多细节描写之外,还翻出不少陈年旧账,包括杜林祥以土地开发起家,曾在强拆中闹出过人命,还有集团高管安幼琪,此前曾在政府任职,并与一位被查处的贪官卓伯均关系密切。在袁凯笔下,许多虚虚实实的事件串联在一起,简直要把纬通集团置于死地。

杜林祥对媒体界的内幕也略知一二,这位袁记者没有直接发稿,而是先打来电话求证,敲诈的意味十分明显。这年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算是大问题!

杜林祥亲自拨通了袁凯的电话,满面笑容地说道:“袁记者,文章中许多内容都不是事实啊。要不咱们见一面,我把许多情况当面向你说明一下。”

“见一面也好!”袁凯说,“只是我现在人在北京,没空来河州。”

杜林祥说:“没关系,我正好要去北京出差。到时咱们好好聊一聊。”宽限给贺小军的一周时间马上要到了,杜林祥原本就准备去北京催债。

袁凯说:“恭候大驾。”

杜林祥当晚就飞到北京,不过袁凯却推说临时有事,要第二天下午才有空。

袁凯也拒绝了去茶坊见面的要求,而把会面地点定在他的办公室。

袁凯的办公室就在宣武门附近的一栋普通写字楼里,办公室里除了《新信报》报社的招牌,还挂着文化传播公司的牌子。办公室的装修很简陋,里面坐着七八个着装随意的年轻人。袁凯是其中唯一拥有独立办公室的人,他把杜林祥迎进自己办公室,热情地沏好茶,并递上一张名片。

杜林祥瞟了一眼名片,除了印着《新信报》首席记者,还有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瞧这头衔,杜林祥已大体明白,这个袁凯,就是以新闻报道为幌子,要挟采访对象投放广告或公关费用的媒体混混。

杜林祥没话找话地说道:“袁记者年轻有为啊,不仅做新闻报道,还涉足文化产业。”

袁凯以一口标准的河州话说:“杜总,其实我们以前打过交道,只不过我这种小角色不太能入你法眼。”

杜林祥很惊讶,但绞尽脑汁也想不起何时见过这位袁记者,他说:“恕我眼拙,不知我们以前……”

袁凯说:“几年前我是《河州晚报》的记者。”

“《河州晚报》?”杜林祥自言自语道。这些年来,采访过自己的《河州晚报》

记者起码有十多个。这么多人,他一时实在记不清了。

袁凯说:“当时杜总在河州西郊的棚户区做土地整理,结果强拆闹出人命。

晚报派我去采访,回来稿子都写好了,却突然接到上面通知,河州所有媒体不准报道此事。后来我实在气不过,就把自己采访的文章发到论坛上。可是没过几天,我发到网上的稿子就被人删得无影无踪了。”

想起来了!虽然一直没有见过此人,但杜林祥与袁凯的确算是打过交道。当时在河州西郊棚户区搞拆迁,林正亮带人和拆迁户发生械斗。林正亮被人刺伤,对方则有一人丢了性命。杜林祥连夜去谈判,终于搞定了死者家属,可第二天还是有人把这事捅到网上。为此,吕有顺大发雷霆,还叫网监部门追查是谁发的帖。杜林祥和周玉杰也急匆匆赶赴北京,四处联系删帖公司清除网上信息。

杜林祥记得,当查出是《河州晚报》的记者把事情捅到网上之后,吕有顺还声色俱厉地表示要“严肃处理”。

尽管从未谋面,但袁凯留给杜林祥的印象可谓深刻。杜林祥好奇地问:“你怎么到北京来了?”

袁凯吸了一口烟:“中国的事情,喜欢层层加码。大领导发话要对我严肃处理,到了报社这一级,就变成了立即开除,而且河州的其他媒体也没人敢录用我。不得已,我先是流浪到广东,两年前又来到北京。”

对于自己,袁凯一句话便轻轻带过。其实,作为一个80后,袁凯的经历远比同龄人丰富。

袁凯的父母是工人,没什么文化,一辈子就知道老老实实干活。从为袁凯取的名字,就知道这二老憨厚到何种地步。袁凯刚出生时,父母到处向人请教,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好。有人存心戏弄他们,就说干脆让小孩叫袁世凯。这两人哪里知道袁世凯是何许人也,只觉得名字听上去还挺顺口,便欣然接受了。直到上初中时,袁凯实在不堪忍受同学的嘲笑,才去派出所改名,把中间那个“世”字拿掉。

袁凯从小便是厂区里出了名的淘气鬼。可就在他高考落榜的那一个月,父母竟双双下岗,全家生活陷入窘境。突如其来的变故刺激了这个聪明伶俐的少年。

袁凯跪在父母跟前,希望父母给自己一个机会,让他复读一年。

一年后,袁凯果然不负众望,以高分考入洪西大学新闻系。其实以他的分数,上复旦大学都不是问题。只不过父母再三叮嘱,家里经济条件只能供他复读一年,填报志愿时千万不能冒险,最后才选择了有充足把握的洪西大学。

靠着父母走街串巷售卖下岗牌茶叶蛋,袁凯勉强完成学业。四年大学生活,也彻底改变了袁凯,他变成了一个充满理想抱负的热血青年。毕业时,有许多成绩不如他的同学都到了政府机关,而袁凯却执意进入《河州日报》当起了记者。

他的理想就是成为法拉奇、邵飘萍那样的传奇记者。

三年《河州日报》的生活,袁凯却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面对那些“高度重视,强调指出”等八股味十足的官样文章,他感到十分厌倦。他主动申请离开《河州日报》,转而进入市场化媒体《河州晚报》。在那里,袁凯倒是写出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特别是暗访假酒窝点、乡干部截访致使一名孕妇流产等稿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他不仅成为河州的名记,甚至有不少市民称他为“袁青天”。

成功让袁凯个性中的桀骜不驯彻底释放。在采访杜林祥公司强拆闹出人命的新闻时,满腔热血的他,因为报纸不愿刊登他采写的稿件,而和总编辑拍桌子大骂。事后,他又把稿件放到网上,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这一回,袁凯可是惹恼了大人物。不仅砸了饭碗,在河州也失去了立足之地。袁凯并没有灰心,心中的新闻理想甚至燃烧得更加炽烈。他毅然南下广东,加入一家在业界具有极强影响力的媒体。

在广东的岁月,他笔下锋芒更盛。其采写的多篇稿件,不仅在全国范围引起震动,甚至让两名县委书记丢了乌纱帽。不过,当他把舆论监督的矛头指向上海一家大型企业时,却遭遇到空前压力。对方投入重金公关,封杀了他的全部报道内容。而且还以虚假新闻的名义,将袁凯告上法院。报社迫于压力,让他停职休假。恰在这时,袁凯的母亲遭遇车祸,送到医院抢救不及过世。匆匆坐火车赶回河州奔丧的袁凯,在母亲灵前长跪不起。

事业遭遇挫折,亲人撒手人寰,或许正是这一连串的打击,让袁凯的内心发生重大转变。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以正义的化身自居,可仔细想想,究竟得到了什么?无论是在河州还是广州,他当记者的收入,只够勉强糊口,根本谈不上去孝敬双亲。母亲直到过世前都还推着一辆三轮车,沿街叫卖下岗牌茶叶蛋。如果自己的经济实力足够宽裕,哪里还会让母亲受这份罪?母亲如果不是整天走街串巷,岂会遭遇车祸?

更令这个年轻人绝望的是,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在为何而战!曾经,他希望用手中的笔,来呼唤公平正义,推动国家的进步。可现实中,一个记者的力量是多么渺小。袁凯甚至开始嘲笑自己少不更事,不晓得天高地厚。

就算放弃这些远大理想,总可以用新闻来帮助一个个普通而无助的百姓吧?

想到这里,袁凯更是痛心地摇着头。采访河州强拆案时,王家兄弟一开始对他千恩万谢,称他是“青天大老爷”,可一旦收下杜林祥的钱,马上翻脸不认人。王家老三后来还给袁凯打过电话,质问他为何把事情捅到网上,并说,如果因此妨碍了杜林祥给他们钱,就要让袁凯好看。

和上海那家企业对簿公堂时,也是当初的受害者收下企业巨额赔偿,反过来出庭指控袁凯写假新闻。只不过,那个上海人比河州的王家兄弟稍微客气一些,还专门打电话给袁凯道歉,说“自己昧了良心,不是人”,“袁记者,对方开价是一百万啊!有了这笔钱,我一辈子吃穿不愁了。像我这种工薪阶层,不可能不动心”。

袁凯经常想起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小说中,华老栓与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样,既勤劳朴实又愚昧无知、麻木不仁,为了救儿子,他竟然拿馒头去蘸革命烈士的鲜血。鲁迅先生对人民大众是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这种态度,袁凯如今也有,但还要加一句“恨其不义”。

另外,那些整日把新闻理想、职业操守挂在嘴边的报社领导又如何呢?不论河州还是广州,一旦出了问题,袁凯总像替罪羊一样,被人毫不犹豫地扔出去。那些拿着高额年薪,甚至还有不菲红包收入的报社领导,却要月薪五六千、在采访一线风餐露宿的记者秉持职业操守,这不是扯淡吗!

这些年来,一直有人劝袁凯:“三流记者写报道,二流记者收红包,一流记者拉广告。”还有人说:“你那些负面报道,不过是为你带来两三千的稿费,为你们部门主任带来万把块钱的红包,为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甚至删帖公司带来几十万的利润。仅此而已!”对这些话,袁凯一开始只是一笑置之。现在,他不得不仔细掂量。

任何一个行业的操守都需要人身安全与基本物质生活做保障!为什么宋朝士大夫最有风骨,人杰辈出?身为开国之君,宋太祖赵匡胤留下煌煌祖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这起码保证了士大夫群体的言论自由与人身安全,不用担心因为说错话而掉脑袋。此外,宋朝一直给予士大夫优厚的物质待遇。哪怕屡遭贬谪的苏东坡,到了岭南蛮荒之地,还能“日啖荔枝三百颗”,而不用像后世文人曹雪芹那样“举家食粥酒常赊”。

说到曹雪芹,袁凯自然想到了与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清朝。在那个曹雪芹尚且穷困潦倒,龚自珍只能徒唤“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时代,士大夫阶层已被精神阉割。没准哪天就家财散尽,脑袋搬家,此时谁还要去奢谈人格、尊严,只能是神经病。就说那个被电视剧吹得神乎其神的纪晓岚,其奴颜媚骨,实在比和珅好不了多少。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纪晓岚在上书房,因为他眼睛不太好,没发现皇上,他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老头子在哪儿呢?”结果乾隆皇帝从屏风后面转出来问纪晓岚“老头子”是什么意思?纪晓岚马上跪下来说:万寿无疆就叫作老,至高无上就叫作头,父天母地就叫作子。文人的马屁都拍到这水平了,夫复何言!

袁凯忽然觉得,让他这样的小记者去奢谈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实在极其荒谬。

在广州租住的小屋中,袁凯经常吃着泡面,抽着五块钱的白沙,不断在网络中找寻成就感。他在百度搜索栏中输入自己的名字,而后敲击回车键。很快,他的名字,还有那些名满天下的文章,就会在屏幕中出现。看到自己的稿件又被几十家网站转载,他会忘记贫困的现实,开心地笑起来。

在母亲的灵前,袁凯认为自己必须停止这种自娱自乐的游戏了。在追求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以前,他必须先改变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

袁凯随即离开广州北上京城,什么新闻理想、职业操守通通被扔在地下。他与几个朋友联手,将一家原本做老年保健品的行业小报,改头换面成一家财经媒体。当然,他们的财经新闻主要是揭露各地企业的黑幕,然后再以此相要挟。袁凯不仅是这家报纸的首席记者,还自己成立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如今的袁凯,已从“三流记者”蜕变为“超一流记者”。过去,袁凯是名副其实的名记,其采访作风在圈内以剽悍着称。

再难以采访的题材,交到他手上,很快就能获得突破。如今的他,敲诈作风同样以剽悍见长。什么龙潭虎穴都敢闯,单刀赴会的故事在他身上更是无数次上演。

袁凯常说:“我们的对手全是身家不菲的商人或者手握重权的官员,跟他们叫阵,就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我们大不了不当记者,那些人如果丢掉书记、董事长的头衔,损失却是难以估量。”

看来,“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后面还要加一句,“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同类推荐
  • 救赎(上)

    救赎(上)

    九年前,一场校园连环凶杀案,让十八岁的楚西辞名声大噪,也让十七岁的卿清身负重伤险些丧命。分别九年后,他们因为一起命案再度重逢,彼时,楚西辞是最年轻的解剖学教授,而卿清成了落魄的私家侦探。他为了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朝她伸出援手;她也为了寻找杀父真凶,做了他的助理。两人一同携手探寻惊心动魄的局中局、案中案,当他们一步步靠近真相时,才发现原来当年卿清父亲之死另有隐情……
  • 古龙经典:七种武器(全集)

    古龙经典:七种武器(全集)

    《七种武器》中登场的经典人物:白玉京、袁紫霞、秋凤梧、高立、双双、段玉、华华凤、萧少英、葛停香、丁喜、小马、杨峥、狄青麟、朱五太爷、柳长街、龙五七个不平凡的人。七种不可思议的武器。七段完全独立的故事。真正的胜利,并不是你能用武器夺取的。无论多锋利的剑,也比不上那动人的一笑;无论多可怕的武器,也比不上人类的信心。此外……一个人只要有勇气去冒险,天下就绝没有不能解决的事!
  • 紫青双剑录(第一卷):侠女 神剑(经典系列)

    紫青双剑录(第一卷):侠女 神剑(经典系列)

    《蜀山剑侠传》为「天下第一奇书」,经过增删、续写之后,改名《紫青双剑录》,自成面目,情节曲折离奇,而在结构上,其大体上各自独立的特点,也使得每一本分卷独立成篇,不会有前后不连贯之感,都可以看得人津津有味。本卷开宗明义的「侠女」,可以是单指李英琼一人而言,也可以指许多侠女。本卷写她得紫郢剑的经过,热闹非凡;本卷故事中,还包含了十分奇特的天狐宝相夫人一对女儿寒萼、紫玲和苦孩儿司徒平的情缘交缠。全书之中最穷凶极恶的一个邪派妖人,绿袍老祖,也在这一卷出现,还有西方野佛、五鬼天王尚和阳、怪叫化凌浑等厉害人物,构成了这一部好看的小说。
  • 挣扎

    挣扎

    名牌大学毕业的朴博,蜗居在大都市——新安市,身处繁华喧嚣的大都市,也算是常人眼里的一名白领,为了生活过得好些,为了努力攒够买房的首付,从公立医院跳槽到了一家当下最火的移动医疗公司上班,经历了种种新奇、荒诞的故事,经历了种种想得到和想不到的痛苦和快乐,经历了世态的炎凉和百态的人生,然而,买房的首付,依然遥遥无期。为了生活,为了不确定的未来,为了将人生过得像样点,身处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的他,和妻子顾佳,努力地挣扎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挣扎在一个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大都市,不懈地奋斗,执着于相信生活总会好起来的信念,坚守在房价高不可攀竞争异常激烈的大都市,默默地守望着什么。
  • 谁是爱尔兰人?

    谁是爱尔兰人?

    小说讲述了六十八岁的华裔老奶奶四世同堂的故事。她母亲仍然用中草药治疗关节炎,她女儿不会讲汉语,早已融入美国社会、担任银行经理、嫁给爱尔兰人约翰·谢伊。老奶奶看女婿不顺眼,却对混血孙女索菲亚抱着中国式老人子孙绵延的爱,但索菲亚从不觉得那个遥远模糊的过去与她有什么关系。老奶奶试图运用“棒头出孝子”的绝技,被女婿阻止,但她终于成功地将中国式美食、服装和使用筷子的绝技传递给孩子。
热门推荐
  • 花落自有时放下是最后的决择

    花落自有时放下是最后的决择

    没有理由的人生,就像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孤单围绕着我
  • 三尺白剑踏峡谷

    三尺白剑踏峡谷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穿越到王者世界。神秘的面纱。努力探索,也不过揭开冰山一角。罪人?传承?遗迹?九重天?绿帽社,黑暗尊主,毒宗宗主,药……影棍宗,毒宗,暗黑盟,万兽盟,天道……幻盾,无敌绿帽,枪,剑,火炮,叉,刀,戟,锤……强化进阶,逆天改命。顺天道,还是逆天道?爱情?武道,体道,科技道,异道,毒道,人兽道,暗黑道……成王之道,如何走。这是一个异世界王者大陆的故事,有情有义,有人可以为了利益六亲不认,但总有人会为了情奋不顾身。冥冥之中有一种指引,指向自己心灵深处,顺心而为!逆天又何妨!谢谢支持。战斗场景较多,但绝不是敷衍水字。
  • 名门狂妃不好追

    名门狂妃不好追

    别人穿越是特工牺牲,她穿越是挖坟诈尸。小小嫡女,上朝堂,女子做官她很狂;左手治女人,右手斗男人,为平反父兄冤屈,女儿身男儿志。可她却被一个比杀人狂还变态比后宫女人还缠人的妖孽盯上了!她躲到学堂,一进课室就看到他道貌岸然地立于堂前:“欢迎我的新学生。”她走到府衙,一进停尸间就看到他笑得比杀人狂还变态:“这么巧,我是这个案子的主审官。”她钻进青楼,就不信这个有洁癖的男人还能跟来!事实上,她一进厢房就看到俊美如他斜躺床榻上对她搔首弄姿:“小姐,本公子恭候多时~”一场绑架过后就黏在她身边的这只腹黑狐狸,有钱有权有脸蛋,她不放在眼里!可得知他真实身份和背景后,她只想仰天长啸,“草泥马!!!”
  • 星芒与尘埃

    星芒与尘埃

    陆尘埃第一次懂得自卑是初次见到许星芒的时候,许星芒人如其名,就像一颗星星一样光芒万丈。所以无论她发自内心的觉得他多优秀,她都不喜欢靠他太近,但是他们偏偏越靠越近。直到她离开家乡,他们没了联系,她也以为从此再也不会与他有交集。不料几年后归来,他们竟在同一所初中重逢。
  • 换个角度人生更开阔

    换个角度人生更开阔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 政府与市场: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政府与市场: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本书从历史、现在、未来三个视角和理论、实践两个方面,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建设成就和教训,以事实论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论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要意义;而后分析当前政府和市场关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2013—2020年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指导方针、目标和主要政策进行阐述。
  • 身有芊芊劫

    身有芊芊劫

    认识白芊芊的人都知道,她爱墨沉渊,爱到一点自尊都没有!所有人都以为她嫁给了墨沉渊,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结果。殊不知,他娶她,是为了一步一步将她逼进见不到低的深渊!直到,她想放弃他的时候,他画地为牢,将她死死地束缚在深情里!
  • 玄月错Ⅰ:花妖新娘【完结】

    玄月错Ⅰ:花妖新娘【完结】

    简介:上邪Ⅰ:花妖新娘(1章—163章)玩转XX的军火走私商,医术超群的神秘阴阳眼女子。他说:为什么觉得离开你心跳都不完整了?她说:幸福就是能和你一起历经轮回劫难。----------------------------------新文推荐:《花嫁:潋潋夜未央》文/夏熏http://m.pgsk.com/a/195487/段熏独爱桃花,在桃花盛开之时墨玄在断壁残垣上将她带回了那为她准备了十年的家,在桃花落尽之时段熏入宫为后,只因为新皇墨夏以墨玄的命要挟。步步为营,处处心机,墨皇以墨玄性命要挟段熏入后宫,她要凤临天下。新婚之夜百般刁难得熏美人一句:仅仅狭路相逢而已。唐氏族长与墨夏以物易物,墨国皇后,成了他墨夏续命的筹码!族长一见倾心万般迁就,熏美人指尖茶色沧桑抹瞎自己的眼,亦不多言。昆仑国蛮夷男子视她为女神,用自己的半只臂膀换得熏美人的双眼安好,换得熏美人浅笑转身折桃花一枝和一句“这桃花真好看!”。墨玄看着段熏一路走来,步步准备,落棋声声震耳。她段熏以为墨玄给不了她要的自由,墨玄放手让她离去。墨玄只想带她策马狂奔逍遥天下。一如多年来,墨玄一直在段熏身后看着她。待时光再次静默,回头看年少轻狂,待光阴落尽,段熏才发现,她要的自由只有墨玄能给。既然如此,那么,趁着潋潋之时,夜还未央,我要与你策马狂奔看遍天下美景!
  • 甜妻契约:慕少的软萌妻

    甜妻契约:慕少的软萌妻

    相恋六年的未婚夫和上司女儿劈腿,她跑去买醉……小妖精,我们之间的约定.......慕容衍:这是我第n次帮你,可是你连第n-m次的承诺都还没有兑现。洛颜兮:这个……能不能一次把前账一笔勾销?慕容衍:你说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镜仙缘

    神镜仙缘

    山村小子,偶然得到一枚镜子,从此开启新世界大门。在镜子的帮助下,他勤奋努力,改变命运,开创未来,成为史上最强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