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000000121

第121章 唱给豆腐的颂歌

忆明珠

燧人氏的钻木取火,有巢氏的构木为巢,神农氏的教民稼穑,这类造福世人的大发明,史书上不过挂一漏万。会不会有一位叫做有磨氏的呢?神农氏只懂农业生产,不懂粮食加工。若无有磨氏想出了利用两片厚而圆的石片来粉碎颗粒,神农氏的高徒们便只好囫囵吞食自己种出的麦和豆了。

我这里的一支颂歌是唱给豆腐的。因为豆腐的出现,毫无疑问,也是属于中国人民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之一。可惜,没听说有个什么专门研究豆腐的豆腐学会,似乎连个学术讨论会也不见开过。更可惜的是,第一个豆腐师傅的名氏已湮没无考。然而,豆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一直在继续发挥着。

豆腐带给这世上的不仅仅是它的本身,同时还带来了豆腐浆,豆腐脑、豆腐皮、豆腐棍、豆腐干、豆腐乳、豆腐果、豆腐圆,……这是个成员众多的豆腐家族,形成了一种几乎无所不及的豆腐势力。甚至还造就了像“豆腐西施”或“豆腐东施”那样的美人,还造就了像《双推磨》那样上了戏本的豆腐姻缘,还造就了像“雷公打豆腐”、“关公卖豆腐”之类数不清、说不完的绝妙的豆腐语汇,简直可以为它编成一部词典。怎能设想在生活中勾销了豆腐呢?

有些事物,压根儿不曾出世也罢,一旦出了世,它便在这世上生了根,要铲掉它,须连同铲掉它生根的那块土壤。而你自己也站在这块土壤上,你能铲掉自己的立足之地而不踏空吗?豆腐,便是在人民生活的土壤中生了深根的。广大农民对豆腐似乎尤为器重。在我们这一带,农民过年有三大壮举:一曰“杀猪”,二曰“蒸糕”,第三便排上“做豆腐”了。能否全面实现这三大壮举,标志着这户人家是否达到了小康水平。豆腐这种食品极细嫩,易吸收它味,与肉搭配烹调,便具有肉的鲜美。

而豆腐更大的美德,似乎还在于它的不摆架子。我们只听说有什么“官架子”、“老爷架子”、“太太架子”、“臭老九架子”,却还没听说有什么“豆腐架子”。就同人里头有“臭老九”,豆腐之中凑巧也有“臭豆腐”。然而,“臭豆腐”跟“臭老九”又终不一样,“臭老九”确实有点“臭老九架子”,“臭豆腐”却没有“臭豆腐架子”。论起来,豆腐是最有资格摆架子的。它在副食品中的地位,虽处肉类之下,却居蔬类之上,既可上而为肉类的辅佐,又可以下而为蔬类的强援。有些人只能上不能下,豆腐若学人们的榜样,完全可以因它是显赫的肉类的辅佐,而向居于其下的蔬类大摆其“豆腐架子”了。不,豆腐不是这样。它有时与肉类共处于一个锅里,一个碗里或一桌盛宴上,那大半出于成人之美的仁者之心,或不得已的随和世俗,终有点像强陶渊明为彭泽令,非其本志。豆腐跟蔬类中的蚕豆瓣、豇豆角、黄豆芽等等,皆姓豆,本是一家人,与别的瓜果、芋薯、葱韭、姜蒜、青菜、萝卜等等,则是近邻。所以豆腐回到蔬类之中,便如鱼得水,投合无间。又因它是经过了一番加工制作的豆食品,有较高的质量,与蔬类结合,可冲淡蔬类的寒酸,使之有所充实而保留其山林风味,这就是为什么说豆腐可以下而为蔬类的强援的缘故。有这样好的品性,农民对它情深意长自是理所当然的了。即使城市里的人,也对它普遍怀有好感。有些人是从营养学角度考虑的,更多的一些靠低工资维持生活者,似乎主要是从实惠出发;一样的家常便饭,有几块豆腐在碗,光景大不相同。有什么不速之客,逢在饭时来了,另备饭菜不及,也可以将就着吃下去,主人并可以借豆腐引出一些让客人听来感到亲切的说词——

对较熟悉的客人,主人可以说:“‘至亲好友,豆腐老酒’!……”

对不甚熟悉的客人,主人可以说:“没什么好吃的,‘豆腐打滚’了!……”

如果在冬天,北风窗外呼呼直响,一碗热豆腐上桌,主人可以说:“来,‘吃块热豆腐烫烫心’!……”

如果在春天,燉豆腐碗里配衬着碧绿的菠菜,主人可以说:“尝尝新鲜,‘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客人简直会以为主人在唱优美的田园诗了。

如果客人是老同事,老朋友,或已告老,或将下台,或有“休休”之意,或怀“咄咄”之感;主人想宽慰、开导一番,一时苦于找不到适当的言词,这时不妨含糊地应付说:“吃吧,吃吧,豆腐是好东西,‘青菜豆腐保平安’嘛!……”但只有将青菜与豆腐扯在一道,才能扯上“平安”二字。若说作“青菜烧肉保平安”,或“青菜萝卜保平安”,虽没什么不通,总觉不那么妥帖而隽永似的,这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无需从大处着眼,单从这些生活琐碎,便可看出豆腐的必不可少了。也许会有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硬要追问:如果少了呢?如果生活中缺少了豆腐会形成怎样的后果呢?别的不敢说,我能够预见到的第一后果是生活中也必将失去豆腐渣。豆腐渣,是做豆腐时被剔除下来的糟粕,然而它可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跟民间保持最后一点连结的圣物。传说赵匡胤早年穷无立锥,流落江湖,曾经当过讨饭花子。及至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山珍海味,任他享用厌了,却觉得全不如当年有次讨饭讨来的一碗饭甘美可口。那碗饭的样子都是好看的,外边一圈白,当中一点红。他不知这碗饭用什么做成,便叫它是“白边红心饭”,吩咐御厨房重做来给他吃。厨师们翻遍菜单、食谱,也请教了学士、宰相,都搞不清这碗“白边红心饭”的做法。最后降下圣旨,寻访到原来舍饭的人,才知道这是一碗豆腐渣,所以看上去白花花的;碗头上又刮上了剩下的锅底的小半勺红高梁面粥,这就形成了当中一点红。使得帝王念念不忘的竟是这样一碗东西!不知赵匡胤在捧起这碗“白边红心饭’时感觉如何,这该是他的一碗忆苦饭了!人们只知道赵匡胤是大宋王朝的开国之君,他还可能身兼着忆苦饭的创始人呢!

由此倒推上去,幸福的后来人要吃忆苦饭,最好吃那种具有出典的,豆腐渣即是具有出典的忆苦饭之一种。如果说,我们不是赵宋的皇子皇孙,才不必去追怀他们老辈如何地创业艰难,更没有去吃那种“白边红心”的忆苦饭的义务。但豆腐渣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后来的民间文学工作者若收集整理这个传说,竟不知豆腐渣为何物,怎能体会到在那“白边红心”的鲜丽色彩对比中蕴藏着一种什么滋味呢?豆腐渣是做豆腐时剔除下来的糟粕,它既是不可不有的,豆腐自是不可不做的了。

那么,我们就来种豆吧,这是神农氏老早教会我们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手中有豆,就有了做豆腐的原料。其次,还要施出被史书遗漏了的那个有磨氏教会我们粉碎颗粒的本领,把豆子磨制成浆。再其次,也是最主要的,还必须向豆浆里点卤,才有可能使它凝聚成豆腐。这教给我们点卤的第一位豆腐师傅是谁呢?他是一位伟大的点化者。我们生活中有多少流散着的智慧,在等待着像给豆腐点卤那样地给予点化成材啊!我又想起了一句豆腐语汇:“豆腐点卤,各管一行。”即使种出了智慧之豆,磨出了智慧之浆,但缺少了智慧之卤,仍不能造就出智慧的成品。这一行确实非别一行所能代管的,固然社会的通力协作很要重,却并不否定“各管一行”。若没个岗位责任制,大家都越俎代庖起来,岂不乱了套?掌握着智慧之卤的点化师们,可要当仁不让啊!

[鉴赏]

忆明珠(1927年生)、山东人。著有散文集《墨色花小集》,诗集《春风啊,带去我的问候吧》。

作者不写松柏不写梅,却为不登大雅之堂的豆腐大唱颂歌,题目便引人。读完之后,觉得颂扬的似乎不是豆腐,而只是借豆腐来发议论,构思奇特,不落前人窠臼。

作者思路广阔、想象丰富。文章开头,作者由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想到会不会有位与它们相提并论而被史书遗漏的有磨氏呢?“若无有磨氏想出了利用两片厚而圆的石片来粉碎颗粒,神农氏的高徒们便只好囫囵吞食自己种出的麦和豆了”,这真是一个石破天惊而又合乎情理的大胆想象,使人不得不由衷折服,并以极大的兴味读将下去。就这样,作者由豆腐想到豆腐家族,想到豆腐美人、豆腐姻缘、豆腐语汇、豆腐美德,想到吃豆腐渣的大宋开国皇帝,想到做豆腐时的点卤……一路林林总总、错落有致写来,让人感到平常的豆腐是那样的丰富与伟大,为它唱颂歌实在是理所应当的。

作者行文上的一波三折,曲尽其妙。从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想到有磨氏,自是一个奇峰的叠起,而在细细叙述豆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时,忽地冒出“一样的家常便饭,有几块豆腐在碗,光荣大不相同”的绝妙文字,由“青菜豆腐保平安”的俗语想到“若说作‘青菜烧肉保平安’或‘青菜萝卜保平安’虽没有不通,总觉不那么妥帖而隽永似的,这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显出一种感情的回流,笔致的起伏,真让人叫绝。而在对豆腐在生活中的必不可少详加叙写后,又突然提出“如果少了呢?如果生活中缺少了豆腐会形成怎样的后果呢?”这无疑又在平静中陡然掀起了一个巨浪……这样起伏有致的叙写,显示出作家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力。

作者把豆腐与人生世情巧妙地结合起来。作者由在人民生活中生了深根的豆腐,想到“有些事物,压根儿不曾出世也罢,一旦出了世,它便在这世上生了根,要铲掉它,须连同铲掉生根的那块土壤。而你自己也站在这块土壤上,你能铲掉自己的立足之地而不踏空吗?”这样的关于人情事理的哲理思考能不引人深思吗?作者还从人类中的“官架子,老爷架子、太太架子、臭老九架子”,看到豆腐在副食品中的地位本是最有资格摆架子的,可偏偏不摆架子的美德。说“有些人只能上不能下,豆腐若学人们的榜样,完全可以因它是显赫的肉类的辅佐,而向居于其下的蔬类大摆其‘豆腐架子’了”,这里不仅反语微讽,令人解颐,而且巧妙地批评了一些人身上的某些痼疾。作者并由教给我们点卤的第一位豆腐师傅这一伟大的点化者,发出“我们生活中有多少流散着的智慧,在等待着像给点豆腐卤那样地给予点化成材啊”的感叹,进而发出热切的呼吁:“掌握着智慧之卤的点化师们,可要当仁不让啊!”这真是促人警省、发人深思的话语。

知识是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掌握智慧之卤的点化师——知识分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进步的速度,但是他们却屡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虽然作者在文中一句也没有提到,只用幽默诙谐的语调大谈豆腐经,但细心的读者不难体会里面所蕴含的辛酸眼泪和沉重的感情。

同类推荐
  •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

    这是追忆当年西南联大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汪曾祺、李建武、闻一多、王景山、贺连奎、朱光亚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西南联大八年期间的课堂趣闻、名师风采、社团活动……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西南联大校园里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大学里的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 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

    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

    足坛扫黑并非自今日始。早在2001年,在“5·19”黑哨事件和“甲B五鼠案”后,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等人即掀起一场“打假扫黑”风暴,结果却出人意料,中国足协贪官和众多“黑哨”仍逍遥法外。于是乎,足坛腐败日益深化,贪污受贿、赌球“黑哨”猖獗。针对2010年开始的新一轮“打黑反腐”风暴,陈培德说,南勇之后还会有大鱼出现。本期推出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朱晓军的力作《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再现了体坛高官陈培德所策动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打假扫黑风暴,不可不读。中国足坛犹如龙门山断裂带,地震不断。
  •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文学精读·老舍

    文学精读·老舍

    老舍是我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本书收录了他一生文学创作的精华之作,分为散文、小说、戏剧三辑,收录散文《我的母亲》《我热爱新北京》等,小说《不成问题的问题》《断魂枪》等,以及戏剧名作《茶馆》。老舍将自身的爽朗、幽默、质朴和热情都倾注在这些作品中。它们都是进入老舍文学世界的精品。
  • 无数灯火选中的夜(中国好诗·第二季)

    无数灯火选中的夜(中国好诗·第二季)

    说到冯娜,作为阅读者很容易会想到——云南(出生地)、广州、少数民族、图书馆、女性、“85后”。冯娜的诗歌淡然但非寡淡,或者像她在诗歌中所说的像“偏狭的桉树”。那种俭省和留白的话语方式总是让人想起藏区的道歌。冯娜懂得放也懂得收,很多诗作的结尾仿佛一个人的手掌在有水汽的玻璃板上停留。具体来看,冯娜近期的诗歌主要分为四个空间区隔,而实际上它们彼此间又是相通的——出生地、南方、北方、精神生活的空间。从空间角度来说,冯娜的诗歌是有具体指向的,但是反过来看这些空间实际上是互相穿连、交织起来的。它们一起呈现出来,恰好又是彼此关联而又相互分开,呈现了现代性经验的复杂性与可变性。
热门推荐
  • 盛世暖婚:傲妻乖乖入怀

    盛世暖婚:傲妻乖乖入怀

    “老婆,听说有男病人给你送花,我吃醋!求安慰。”“老婆,今天刚签了九千万的合同,养家太累,求喂饱。”“老婆,我都十个小时没见到你了,太心酸,求补偿。”面对他无休止的要求,她顶着一双熊猫眼,将一张纸拍在他胸膛上,白纸黑字,“我怀孕了,自己看着办..。”
  • 快穿:宿主是只吸血鬼

    快穿:宿主是只吸血鬼

    本文1v1欢迎各位美人们入坑!小奶狗少年抬起水汪汪的大眼,“别离开我。”“可以,拿血。”霸气威武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把她禁锢在怀中,霸道命令:“不准离开孤,一分一秒也不行!”“好说好说,给血。”高冷帅气的校草大人把她逼至角落,一个壁咚“敢离开我,你就死定了。”“不敢不敢,只要你有血,一切好说。”[宿主!我们的任务是攻略男主!不是吸他的血!]茳然看着一旁喝血喝的正欢的行月,语气抓狂。“血族的天性,难道你想我饿死吗?”“可你为什么不吸别人的血?”“因为……我挑食。而且他的好喝。”行月超级认真。“……”茫然卒。
  • 焦土坡下

    焦土坡下

    一名立志考上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官,走上了与预想不一样的路。兄弟姐妹们,新书《重生从代理饮料开始》上传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点个收藏,投个推荐票啥的,谢谢诸位!
  • 囧囧仙妻

    囧囧仙妻

    轻松种田文,狗血家庭剧。古装版家有仙妻,看麻辣小仙女调教憨夫成龙,戏耍金枝欲孽!******************************************************不就是牵错根红线点错对鸳鸯吗,为啥她就要被上司踢下来顶缸一个月?啥?天上一月,人间30年?天,要让她在这个错综复杂勾心斗角的大家庭里跟人过30年?!还要她跟个痴痴呆呆的相公生儿子?!囧囧囧,这呆夫仙妻,日子可怎么过啊!
  • 精灵梦叶罗丽之随你

    精灵梦叶罗丽之随你

    由于对精灵梦叶罗丽的意见进入世界开启神秘之旅,新的人物出现,仙境又会发生什么。王默几人又会和苏陌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竟然和爱豆恋爱了!

    我竟然和爱豆恋爱了!

    饭了五年的爱豆竟在初识时向她表白了!幸福来得太忽然,本以为捡了个高冷男神,接触下来,帅气男神忽然变成了粘人小奶狗..还不停的给她买买买,这这这萌反差,让她一个小粉丝有些招架不住。(生活已经不尽人意了,何不来点超级甜的文呢~甜过初恋哈哈~)
  • 一个娃娃两个爹

    一个娃娃两个爹

    白天,她是可爱八岁娃娃黑夜,她是妖媚妙龄娇娘是遭受诅咒,还是身患奇症白日的单纯可爱夜晚的婀娜妖娆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哪个才是心中的她午夜化身为狼,爬上美男大床送去处子身,带走腹中宝遇上那个邪魅的男人,是其幸,还是其不幸爱上或恨上,只是一线之间的事大娃娃生小娃娃娃娃成娘亲为爱而重生【娃娃语录】*1*、“古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爹爹难过娘亲关,娃娃不是美人不过关!”*2*、“娘亲,你好漂亮,我们私奔吧,不要管那个糟老头子了!”(糟老头子乃其父东方仕南)*3*、“哇,娃娃好可怜,亲爹爹不要,养爹爹不疼…”(某日东方仕南要责罚娃娃时,娃娃猜想自己不是其亲生之女,劲爆开口)【伊月语录】*1*、“把衣服脱了,让我生个宝宝!”(某午夜,伊月潜入一美男房间,冷冷道)*2*、“是男人就快点,不是男人就去给我找个真男人来!”(躺在美男床上,看着眼前一动不动的人,伊月微微眯起好看的水眸)*3*、“宝宝生下了谁要谁拿去,我只是想回家而已。”(十月怀胎后,伊月看着站在眼前的几个性格外表迥异的男人,淡然道)视频地址——http://m.pgsk.com/deux_m.pgsk.com【妖自己的文】【狂女】——穿越女强文【豪门童养媳】——豪门虐恋文【王爷,走着瞧】——温馨穿越文【养个奴隶做老婆】——都市虐恋文【一个娃娃两个爹】——新奇架空文
  • 我是最强辣鸡

    我是最强辣鸡

    九岁的陈有余,因为师傅的去世,被逼成为青云宗第十二代掌门,那一年他刚满十六。然后天降一个只会睡觉的假系统说是要帮他超神。 就这样,他肩扛重任,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那条,宗门复兴之路。 路上有搞笑,也有热血,但他始终记得自己的目标。 “我是个掌门,莫有钱,也莫得感情。”
  • 今天她也在脸红

    今天她也在脸红

    新婚第二天,凌家少奶奶就被抓进监狱——这一判就是三年!本以为回来以后就可以摆脱过去的梦魇,但......凌少卿怎么会让她这么如意呢?“你这么珍惜和她的孩子,那我们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