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0100000001

第1章 我的先驱

读《旱魃》杂感

莫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我的小说《红高粱》发表后不久,有一次遇到阿城,他对我说:“你一定要读读朱西甯。”我听了,也没太往心里去。过了两年,我的小说《白狗秋千架》获得联合报小说奖,那奖座上刻着的决选委员的名字,第一位就是朱西甯先生。但我还是没有读他的书。后来,在新加坡见到天心小姐,温良恭俭让,有大家闺秀风范,又知祖籍是山东临朐,与我的故乡高密百里之距,于是更感亲切。后数次赴台,均见过天心小姐,但我一直没敢提出见见朱先生或是讨要一本朱先生著作的请求,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二〇〇二年冬,应台北国际艺术村的邀请做驻市作家一个月,期间又见天心,并见天文,得其赠送朱先生大作三本,一为《铁浆》,一为《旱魃》,一为《华太平家传》。当晚就读了《铁浆》,颇为震撼,也就明白了阿城让我读朱西甯的原因。在台的数次演讲中,都提到读朱先生作品引发我的深切感慨。

回北京后曾接受《诚品好读》编者电话采访,让我谈谈对朱先生小说的看法。我说:“《铁浆》虽是短篇,但内涵的能量足可以扩展成波澜壮阔的长篇巨著。小说中两家人为争夺盐槽对身体的伤害和铁路这个西方怪物对乡村自然经济的破坏让我震惊。而《华太平家传》则是编年史式的浩瀚巨制,小说中的故事、传说、风俗习惯以及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都让我备感亲切……朱先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写出来这样优秀的作品,可惜我读得太晚。若能早些读到他这几本书,我的《檀香刑》将更加丰富,甚至会是另外一番气象……”

在台期间因为忙乱,没来得及读《旱魃》。二〇〇三年春天,天文小姐来信,问我能不能为新版《旱魃》作序。为朱西甯先生作序?诚惶诚恐。我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在大陆引起轰动的作品,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没有超过朱先生早我二十多年写的那批作品。朱先生是我真正的先驱。作序不敢,但写一些读后的感想还是可以的。于是就读《旱魃》。当我刚读到三三丛刊版《旱魃》的第十八页,小儿八福对他的母亲说“林爷爷还讲,哪家坟土要是湿的话,坟里就有旱魃……”时,我就猜到了这小说的结局。这并不是说我高明,而是说明我与朱先生使用的小说资源是那样相同。我在家乡听说过的故事,朱先生早我几十年就听说了。我使用的素材,朱先生早我几十年就使用过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故乡务农,连续十几年大旱,春播秋种,都要挖井、担水、浇灌,美其名曰“抗旱”。在艰苦的劳动间隙里,我们像朱先生《旱魃》中的老农那样仰望着播火的太阳,传播着某地出了旱魃的谣言。说得有鼻子有眼,不由你不信。我曾经动过把旱魃写成小说的念头,现在看来,幸亏没写,因为我还没听到这些传说的时候,朱先生的《旱魃》已经像一座丰碑,屹立在那里了。

《旱魃》是一部洋溢着现代精神的伟大小说,至今读来,依然是那样地朝气蓬勃,那样地活力充沛,那样地震撼灵魂。作者使用的素材虽然是乡土的,但作者注入到小说中的思想,却大大地超越了乡土。小说着力塑造的人物尽管是上个世纪初叶的人,但他们的精神,至今值得我们敬仰。作者使用的语言,尽管具有故乡的方言色彩,但由于精雕细琢,剪裁得当,并不会造成异地读者阅读时的障碍。

我看到一些台湾的论者注意到了《华太平家传》中的宗教思想,其实,早在《旱魃》中,朱先生的宗教思想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问题激起我很大的兴趣。在大陆五十多年的小说中,一直没有宗教信仰。近年来有西北地区的少数作家开始在小说中贯注他们的宗教,为此我多次表示赞赏。我认为没有宗教精神的小说,很难成为经典。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我在《丰乳肥臀》中,曾经写了一个瑞典籍传教士和一个中国女子的深挚爱情,并借此宣扬了基督教的救赎精神。对此我颇为得意,但看了《华太平家传》和《旱魃》后,我只能感叹自己的肤浅。基督教对于我,是传说和资料,但对于朱先生,则是家传,是亲历。差距之远,何异天壤。写成小说,又怎可同日而语。《旱魃》这部小说,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土匪头子和一个女人的故事,但从深层里看,却是基督拯救两个迷途羔羊的神迹。朱先生想用这部书,传播基督的精神,也彰显信仰着基督精神的他的先人们在那个愚昧黑暗的时代里建立的功勋。这样的书写不好就成了赤裸裸地说教,这是大陆文学几十年的痼疾。但朱先生的生活积累实在是深厚无比,对他所要描写的人物和事件感同身受。我想朱先生对他笔下的每棵树木、每块石头都怀有深情。形象牢牢地控制着他,人物按照自己的逻辑发展。朱先生就像一个高明的骑手,顺着他的人物走。因此,他的思想就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人物表现出来的。因此他就避免了借小说说教,而是让小说自己表现出来原本就包含着的宗教精神。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圆满的,但都不是完美的。因此对宗教的质疑就成了小说现代性的重要表现。这有时候并非是作家的本意。我猜想朱先生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是不会对他的宗教提出质问的,但因为他顺从了小说中的人物,顺从了小说的根本定律,所以他的小说中也就出现了尖锐的质疑。当皈依了基督、散尽了财宝、收束了身心、勤恳地劳动着的唐铁脸被他的仇家打死在油坊的榨槽上时,他的妻子佟秋香,撕毁了那幅“宽窄路途”的立轴中堂,“好像撕毁了半个天,把上帝的裤子撕了下来”。然后,对着她们的引路人金长老大发雷霆:“难道说,主就不长眼睛?人也悔改了,什么都舍掉不要了。做了多少好事,行了多少善,还要他怎么样?天哪,作恶不得恶报,行善倒得了恶报。哪里还有天理!就这么个公道吗?教人寒心哪……”当然,笃信基督的朱先生让金长老把佟秋香说服,并让她为自己与主讨价还价的行为感到了羞愧。但她在激愤之时喊出的质问,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一般的读者,也不会轻易地被金长老说服。这大概是朱先生料想不到的。这是一个基督徒与一个小说家的矛盾,而这矛盾,恰也是小说的福音。

《旱魃》之所以能如窖藏的美酒,历久弥香,还在于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几乎个个鲜活地表现出来自己鲜明的个性。那个寄托了朱先生全部理想的金长老,那杀人如麻而又能迷途知返的土匪头子唐铁脸,那勇敢泼辣、有胆有识的佟秋香,那虽然穷困落魄但依然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尊严的杂耍班主佟老爹,连杂耍班子里的皮二爷和油坊里的把式林爷爷、强老宋这样的次要人物,也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从塑造人物的功力上看,《旱魃》又是一部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宝贵的白描传统的杰作。人物的话语,都是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样的功力,不是那些所谓的“先锋派”作家具备的。这样的功力,建立在饱经沧桑的人生阅历的基础上,建立在对生活的丰富占有上,建立在对所写人物极端熟悉的基础上。

《旱魃》还展示了朱先生强悍、饱满、意象丰富犹如激流飞瀑的语言风格。我大概地可以想象出朱先生用这样的语言,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坛上造成的震荡。他的语言犹如乱石砌成的墙壁,布满了尖锐的锋芒。他的语言如光滑的卵石投掷到铜盘上发出铿锵的回声。这样的语言需要奔跑着阅读,这样的语言扔到水中会沉底。朱先生善用比喻,而且是他独创的比喻,别人无法重复。他异想天开,视万物皆有灵。正像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说:“所有的事物皆有生命,问题是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

“饕餮了整一个长夏的馋老阳,仍然不知还有多渴,所有的绿都被咂尽了,一直就是这么嗞嗞嗞嗞地吮吸着弥河两岸被上天丢开不要了的这片土地。”“唐家宅子前的大水塘,已涸得板硬。黑深的裂缝,该已裂进阴间去了。塘底上卷翘起干鱼鳞一样的土皮。那里残留着冬腊天里暖鱼的枯辣椒秧子,草草乱乱,团团的狼藉,脏黑里翘起白骨一样嶙嶙的老茎子,倒像整堆子糜烂的鱼尸骨。”“屋草缮得切糕样整齐,叫春的猫子都不曾到那上面踢蹬过。”“那一对松当当的眼皮,不知断了哪根吊筋,低垂着,脸要仰得很高,才看得到天。”“可天是死了。天是石女,生不出一朵云,一滴水,决计不给人一点点回生的指望。庄稼户认命地一再退让,一直退让出一百个火毒的太阳。”“坚韧的盼望是一根愈缫愈细的生丝,临到不曾断绝的边口儿上……”不需例举了,这样的语言在书中比比皆是。这样的语言是诸多小说家梦寐以求的,这样的语言与温文尔雅的朱先生形成了多么巨大的反差啊,由此可见,朱先生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瑰丽而丰富。我感到朱先生的语言是从李长吉那些“石破天惊逗秋雨”的诗里化出来的。对一个少小离家、浪迹天涯的小说家来说,他用语言寻找故乡,他用语言创造故乡,语言就是他的故乡。

《旱魃》的结构,也显示了朱先生不愿意按部就班地、轻车熟路地讲述一个故事的艺术雄心。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件,镶嵌在一个线性发展的故事当中。这样的结构,也正是我的《红高粱》的结构。我庆幸现在才看到《旱魃》,否则我将失去写作《红高粱》的勇气。正因为我至今才读朱先生,所以我才能在不知不觉地沿着朱先生开辟的道路前进的同时,因为与朱先生个性、学养等方面的差异,而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了一些个人的特质。

前面我说,很遗憾没有见过朱先生,其实何需见,书在犹人在,读他的书,犹如聆听他的教诲。朱先生的道路,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以前是无意识地走在了这条道路上,今后就应该自觉地沿着这条道路义无反顾地前进了。

二〇〇三年八月三日

同类推荐
  • 柳树堰(中篇小说)

    柳树堰(中篇小说)

    在女邻居被人非礼的那个傍晚,我和大多数邻居一样,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名字叫锦绣,听起来很乡气、一琢磨又大气的名字。听到人喊她,我脑子里就蹦出大好山河、大好前程这些图景来。人长得也开阔,没有从农村来的做派。几年前住进柳树堰,租住的是菜场卖肉佬的房子。看不出年纪,听不出口音,她的普通话来历不明地标准。说的时候有点咬牙切齿,下颌骨就有点摇摆不定,把脸相的宽厚柔和弄出一股子娇媚来。我经常在下班的时候,遇到她出门。她手里挽个包,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结成一个髻。那发髻光溜溜的,打得结实、雅致,我摸索了几回也没学会。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欢喜冤家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是张恨水创作高峰期著名作品,展现当红女伶追求真爱却抽身不得的可悲命运。她敢恨敢爱,贤惠勤劳;他勤奋谦卑,大度宽容,郎情妾意,你侬我侬,双方家庭却各有矛盾、无法容身,一场悲欢离合的家庭伦理大戏,就此上演……
  •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死魂灵,钦差大臣(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

    本书是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代表作的合集。《死魂灵》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小说描写了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为了发财致富想出一套买空卖空、巧取豪夺的发财妙计,廉价收购在农奴花名册上尚未注销的死农奴,并以移民为借口,向国家申请无主荒地,然后再将得到的土地和死农奴名单一同抵押给政府,从中渔利。《钦差大臣》描写了纨绔子弟赫莱斯达阔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在一筹莫展之际,从彼得堡途径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鼻子》《外套》展示了生活在专制制度下“小人物”的悲剧。
  • 蓝孔雀

    蓝孔雀

    蓝羽儿和韦一平约好办离婚手续的这天风和日丽。蓝羽儿出门前看着外边明媚的阳光,甚至想好好捯饬捯饬自己。她对着镜子看了半天还是忍住了,毕竟是离婚,还是低调一点,以免让外人觉得自己是蓄谋已久的。前一天他们约好,第二天上午九点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蓝羽儿赶到民政局时,韦一平几乎与她同时到达,两人就像相约着参加一个重要会议那么准时。彼此互看了一眼,然后,一起走入了民政局大厅。韦一平和蓝羽儿的离婚手续办得非常顺利,就像去电信部门交话费或去银行取一次款那么简单快捷。
  • 1977年的百姓家书

    1977年的百姓家书

    亚平:好!你几次来信我都看了,对你这次外出的见闻和收获感到高兴,我希望能经常看到你的来信。自你走后,你妈妈和你弟弟都很好,也很想你。现在已放假了,亚林分担了不少家务,身体、生活都蛮好的,这方面你就不用担心了,有什么事情青岛这么多人是不会不帮忙的。哈尔滨的生活可能是很艰苦的,好在你们还不是“长居”,艰苦上几个月就回来了,不管怎么说比下乡好吧?青年人过过艰苦日子是有益无害的,以后回青后就会感到满足了。天气还太热,想捎点儿面食、肉类的东西看样子是不行的,先给你带上两盒鱼罐头,解解馋,以后有机会能买上肉的一定再给你捎去。
热门推荐
  • 无心剑锋

    无心剑锋

    谁说那书生不杀人?谁谈那朝臣无忠良?谁言那世间女子不如男?谁道那乞儿无傲骨?陈晓生飞狐城剑斩兄弟情,醉仙翁演武台一笑度生死。黄将九紫荆城提刀不问路,陈乞安长安城屠得三十万!梅花山庄庄主一剑祭出天下知,孟雁起芦苇荡杀了天下第二秦白鹿!那好做人肉包子的顾惜朝,那活死人肉白骨的赵龙阳,那屠了自家上下的燕云惊先,那为奴三十载的韩三归……醉里看花,花还未醉人已醉。醉的是那江湖恩仇!醉的是那往事幽幽!来来来,提刀问那孟婆依不依?!来来来,拔剑问那蜀山敢不敢?!来来来,提笔写那江湖看不看?!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 苏女与三郎

    苏女与三郎

    苏夏辛容皆是他今生最爱,生在帝王家,生来就是要卷入权利纷争,后宫算计。婚恋由不得他选择,身不由己只能眼看着身边的最爱一个个离自己远去……
  •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我能召唤魔王

    我能召唤魔王

    李明重生成为了第三代魔王。魅魔妹妹想要学习新的知识召唤了李明,数百G福利一夜消失,老司机纷纷泪奔恨透了魔王。混沌之王感到无聊召唤了李明,某站突然变成了404,还让混沌之王学会了一句口头禅:你出招的样子很像练习生。财富女神想体验挥金如土的生活,DNF让她有了一万种破产的可能:“我套死你猴子的,给老娘上去……”……直到有一天,一个充满圣洁的女孩找到了李明说:“魔王大人,我想体验一下堕落的感觉。”“滚,老子这里不做月老的生意……但是嘛,你可以考虑一下我。”李明忽然变得很不正经了起来。
  • 倒着写的故事

    倒着写的故事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倒着写的故事》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代表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他们的作战经历,以及走向失败的过程。
  • 佛说迦叶禁戒经

    佛说迦叶禁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惑君心,盛世绝宠

    惑君心,盛世绝宠

    淡定,优雅,与世无争。燕国将军府二小姐,年芳十八,待字闺中。燕国君主轩辕灏许她一生尊荣母仪天下之后位,她不愿。商国太子商君于许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之誓言,她拒绝。幽国摄政王幽予胥柔情似水一颗赤子之心只为她,她不要。她说,她愿意成为任何一朵红梅,唯独不愿意成为他掌心那一朵。其实,她要的不过是风雨同舟的一个可以依靠的臂膀,何须誓言,何须承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