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3300000014

第14章 潜规则啊潜规则(2)

右校尉淳于琼是个很有名的人物。他一直追随袁绍,东征西讨。但官渡之战,淳于琼与曹操在乌巢遭遇。“操自领步骑五千人,夜往攻破琼等,悉斩之。”淳于琼一死,袁绍军粮草尽失,原本被派去攻打曹操大营的张郃、高览得知此事,顿觉大势已去,直接投降了曹操。结果袁绍功败垂成,自此河北皆属曹。

至于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和左校尉夏牟,史书上则鲜有记载,其最终结局也不好猜测。但乱世豪杰无善终,这三位仁兄的末路光景,可能也不会太妙吧。

情人是奢侈品——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710年),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14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710年,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唐王朝绝对是最为与众不同的一个。前后延续近七百年的唐王朝不仅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璀璨盛世,更开启了封建王朝历史上的“女权时代”。曾经低贱的女性在唐朝第一次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甚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女皇。女人的官场之路究竟是怎样一种别样光景呢?上官婉儿,唐代第一女官的浮沉经历应当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利益一定最大化

上官婉儿是唐高宗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因早前得罪武则天,遭奸人陷害,以“离间二圣、无人臣礼”的罪名被诛,全族获罪。上官婉儿当时尚在襁褓之中,随母亲郑氏被配入掖庭,成了宫女。郑氏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熟读诗书,闲暇之余便偷偷教育婉儿读书。掖庭诸人很多对武则天不满,同情上官家的遭遇,放任婉儿到后宫内文馆学习。婉儿“天性韶警,善文章”,在后宫颇有才名。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名声”的影响,婉儿14岁便得到武则天的青睐,提拔为宫官,掌管宫中诏令。

武则天是导致上官婉儿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婉儿虽然年幼但也应知道一二。她本应对仇人恨之入骨,却甘心为其驱使,当了武则天的贴身女官。这其实就是上官婉儿为官的第一条要诀,利益最大化。

对上官婉儿来说,上官家的衰落已是既成事实,自己已然无力回天。而如果因为记恨武后,出言顶撞,则可能引来杀身之祸,连母亲都有可能受到牵连,实属下下之策。婉儿作为宫女,是奴婢之身,地位低贱,想要咸鱼翻身,讨好在后宫说一不二的武后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为武后尽心竭力办事,赢得她的赏识是最有利的。放弃心中的仇恨,对自己是最有利的,对母亲也是最有利的,倘若有一天真的飞黄腾达,那对上官家也是最有利的。使利益最大化,便是婉儿做出的最好选择。

上官婉儿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武则天称帝之后,上官婉儿被委以重任,替武后起草各类公文,被称为“内舍人”。这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发展空间巨大。上官婉儿做得也非常出色,深得武则天信任。圣历元年(698年),上官婉儿受命处理百司奏折,参决政务,内掌诏命,外令朝臣,上官婉儿权势日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柱国重臣”,当真实现了自己当初委曲求全时的梦想。

看准时机换门庭

神龙元年(705年),拥护李唐宗室的大臣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位。在这场政变中,作为武则天心腹的上官婉儿居然没有受到任何牵连,依旧被委以重任。不仅如此,唐中宗先将婉儿封为婕妤,不久拜为九嫔之一的昭容,成了皇帝的小妾。这不仅令人怀疑,是不是早在武后掌权时期,上官婉儿就同中宗李显私通款曲了。

李显虽然复位,但依旧不理朝政。所有政务,全交由上官婉儿和自己的皇后韦氏处理。这样一来,上官婉儿的实际权力就被分走了一半。她当然不能坐视这种情况发生,于是开始暗中寻找支持自己的朝臣。这便是她为官的第二条秘诀:拉拢盟友。为此,上官婉儿选择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

武三思在政坛浸淫已久,性格跋扈,擅长奉承。早年差点被武则天选为接班人。他曾逼死多位李唐宗室,是武则天称帝的重要推手之一。中宗复位之后,武三思虽然遭到贬黜,但手中依旧握有实权。上官婉儿曾经是武后心腹,跟武三思素有默契,合作起来更容易;武三思权术高明,擅长构陷,对上官婉儿重掌大权助益良多;加上他还是中宗李显的表亲,身份显赫。选择这样的盟友,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在上官婉儿的运作之下,武三思位列三公,再次专权朝野。如此一来朝堂之上表面上呈三足鼎立之势,实际上上官婉儿却拥有武三思作为盟友,二比一,优势立显。

不过,上官婉儿的所为却令一个人坐不住了,他就是太子李重俊。太子虽然是皇位继承人,但在皇帝不理朝政的情况下,太子的地位可以说是岌岌可危的。无论是韦皇后还是上官婉儿,对于太子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现在又多了一个武三思,一旦这三人哪天心情不好,说不定自己的太子之位就保不住了。于是,李重俊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兵变。武三思猝不及防,被李重俊杀死。但李重俊在进攻皇城时却遭遇失败,最终被杀。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上官婉儿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盟友,不得不另觅人选。

面子工程很重要

鉴于李重俊兵变的教训,上官婉儿开始逐渐远离韦皇后,加强同太平公主等李唐宗室的联系,回归正统。此举果然奏效,上官婉儿的地位更为稳定,上官家的冤案也得以平反昭雪。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其母郑氏则被封为沛国夫人。此时此刻,上官婉儿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实现了上官家族的复兴。剩下的,便是继续成就自己的不世功业了。这时,她又使出了为官的第三招:做面子工程。

古往今来,面子工程都是官员为自己粉饰政绩,捞取政治资本的好办法。恰逢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去世,被封为“节义夫人”。婉儿主动上书中宗,主动要求降级为母亲守孝,不久又官复原职。其实,这只是她为自己博取清名的手段之一。同时,她还建议唐中宗扩大书馆,广增学士。上官婉儿自己擅长诗文,主张“重文”当然是要突显自己的长处,作为天下表率了。果然,在皇室的推动下,朝堂内外吟诗作赋蔚然成风。而婉儿的诗作也红极一时,朝臣争相传诵。这样一来,上官婉儿名利双收,权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尽管一生都过得顺风顺水,但上官婉儿的好日子也就到此为止了。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突然驾崩,韦后大权独揽。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康龙之变,引禁军攻入皇宫,杀死韦后一党。上官婉儿率宫人迎接,并向李隆基表示自己实为李唐宗室的拥护者。欠的债多了早晚要还。李隆基对上官婉儿的所作所为早有耳闻,甚是厌恶,于是下令将婉儿处死。弄权一生,最终却因政治上的朝三暮四引来杀身之祸,上官婉儿实在有作茧自缚之嫌。不过,她所遵循的官场定律却为后人所传承并发扬光大,也算为厚黑官场学做出“贡献”了。

链接一:唐代女官知几何

女官,在中国已经存在了近千年。其制度经过逐渐地完善,到唐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女官体制。唐代的女官体制,承袭隋朝的“六尚局”制度,明确地分为内官和宫官两大类。

所谓内官,就是后宫嫔妃。这些是皇帝的正式配偶,分为妃、嫔、美人、才人四等,人数惊人。其中,四妃是正一品,位居首位;其下是六仪,正二品;再往下则是四美人,正三品;最末一位是七名才人,正四品。这21名内官职责各异,但都是虚领职衔,并不管事。真正鞍前马后伺候内宫诸事宜的,是宫官,也就是“六尚局”所属的女官。

六尚局的女官手握重权,司掌后宫诸事。其选拔和任用相对依靠科举制度选拔的朝官要更为随意和无序。一般,较有能力和才华的宫女均有可能被选为宫官。这其中:

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

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另外,除了六局以外,还有专门掌管内宫规矩的“宫正”一名。

宫官出身贫贱,即使“为官”,从事的也是侍奉皇室的工作,终日劳作,同内官不可同日而语。她们没有任何私生活,爱情、家庭、亲情这些字眼同她们的生活毫无瓜葛。宫内风云变化莫测,伴君如伴虎,宫官之命贱如草芥。生死两茫茫,血泪满愁肠,看似风光无限,背后心酸又有谁人能懂呢?

链接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说到上官婉儿,就一定不能落下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女皇身上存在太多的争议,但如果抛开感性的桎梏,武则天的发迹史着实是另一出精彩绝伦的“女权大戏”。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原本是山西的木材商,凭借隋末的乱世陡然富贵,成为李唐王朝的开国功臣,封太原郡公。尽管武士彟曾经手握重权,但一直不被出身高贵的同僚看好。武则天12岁那年,武士彟病死。两年后,武则天被选为唐太宗的才人,入宫奉上。太宗最初很喜欢这个伶俐的小丫头,赐名“武媚”,这便是后来人们称其为“武媚娘”的原因所在。

武则天入宫12年,地位一直未得提升。不过,她同太子李治的关系倒是很不寻常,颇为暧昧。太宗死后,武则天因没有生育过皇子,被送到感业寺为尼。但新皇李治一直对她念念不忘,经常前来私会。李治的皇后王氏对她自然恨之入骨。但不久,王皇后便遇到了更大的威胁。新来的萧淑妃美艳动人,很快俘获了李治,专宠一时。为了对付萧淑妃,王皇后招武则天入宫,打算“以毒攻毒”。工于心计的武则天当然不会放过这等好机会,入宫以后各种手段齐用,很快就把萧淑妃打得落花流水。李治见旧情人还复来,自然心花怒放,很快将武则天升为昭仪。不久,武则天又产下一子,更加得宠。王皇后这才发现自己引狼入室,但为时已晚,只好联合早已失势的萧淑妃同武则天周旋。这两人“同仇敌忾”,倒也给武则天造了不少麻烦。一时间,后宫“三足鼎立”,权谋攻讦不弱于朝堂争锋。

不过,武则天的心狠手辣是任何女人都无法企及的。为了除掉王皇后,她设了一条毒计。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王皇后过来探望。王皇后前脚刚走,武则天就把女儿活活掐死!之后哭天抢地说是王皇后下的毒手。高宗李治大怒,欲废王氏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当时外廷势大,元老重臣皆反对高宗此举。高宗对这些老臣的“多管闲事”早有微词,一直想要打击元老重臣的势力。武则天深知这一点,积极为高宗出谋划策,成为其“政治盟友”。经过反复的权力较量,武则天终于登上皇后宝座,同时也在朝中拉拢了一批大臣为己所用。

当上皇后之后,武则天开始逐步插手政务。高宗体弱,不愿埋头朝政,于是就把军政大权交给武则天。此举无疑是让武则天“垂帘听政”。原本是母亲为了辅佐幼子而设的制度此时却用在了夫妻之间,为日后的政治乱局埋下了伏笔。

高宗病重后,武则天成为实际上的执政者,大权独揽。高宗隐约感觉到了武则天的野心,想要废后,结果被武则天化解。不久,她又撺掇高宗自称“天皇”,自己进封“天后”;还提出“建言十二事”,免除百姓徭役,笼络人心,通过种种“惠官优民”之法,成功建立了自己的权威。高宗死后没多久,她便鸩杀太子,自立为帝了。

武则天的成功,在于她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身为“女人”的优势,使苦肉计,用情欲控制当权者,最终取而代之。这种方式为后来无数女性效仿,最终形成了“权欲交易”的独特游戏规则。

链接三:探秘红梅妆

在今人的印象中,额前一点红是上官婉儿的标志。这抹胭脂印清丽娟秀,宛如怒放梅花,因此得名“红梅妆”。至于“红梅妆”的来历,还有两段截然不同的典故。

第一种说法,是上官婉儿同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私相授受,被武后撞破。胆敢在武则天的“后宫”偷腥,实在罪该万死。上官婉儿虽是武后宠臣也知难逃一死,吓得如筛糠一般。幸亏张昌宗拼死求情,上官婉儿才逃过一死。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有关红梅妆的传说在此分岔。武则天虽然看在张昌宗的面子上对此事不做计较,但依旧耿耿于怀。她顺手掏出随身配饰的金刀,狠狠砸在婉儿额头之上。尽管血流如注,婉儿依旧磕头如捣蒜一般。不过,这一下在婉儿的额头上留下了一道很深的疤痕。为了遮丑,婉儿在额头用胭脂画了一朵梅花。

而在另一个版本中,上官婉儿厌恶武则天男宠对自己的调戏而关闭甬道,致使皇权象征的明堂因此被毁,武则天大怒,下旨欲杀之。在宫内临刑前,武后改了主意,免了婉儿的死罪,但在她额头上刺了“忤旨”二字。一般来说,黥面都是刺在面颊上的。那样一来,上官婉儿就等于毁容了。聪慧的她受到妇女在额头贴花黄的启发,便求行刑者在自己的额头上刺字。之后,上官婉儿用同刺字颜色相近的胭脂盖住了这丑陋的痕迹。不过,仔细想来,行刑者是不可能违逆武则天的圣意来帮上官婉儿的。而武则天如果看到用来羞辱上官婉儿的黥面化作一朵梅花,不气死才怪。因此,这种说法实在有些荒谬,浪漫得一厢情愿了。

不管怎么说,红梅妆令上官婉儿愈加妩媚动人,宫内女官深以为美,纷纷效仿,使这种妆容蔚然成风。用来遮丑的红梅妆居然成为流行趋势,相信上官婉儿自己也很难相信吧。

链接四:婉儿真的很淫乱?

有关上官婉儿的记载,最权威的大抵就是《旧唐书》和《新唐书》了。这两部正史对婉儿的评价都不高,认为其“淫乱宫闱”。《旧唐书》说婉儿:“婉儿既与武三思淫乱,每下制敕,多因事推尊武后而排抑皇家”;“婉儿又通于吏部侍郎崔湜,引知政事。湜尝充使开商山新路,功未半而中宗崩,婉儿草遗制,曲叙其功而加褒赏”。而《新唐书》则称:“婉儿与近嬖至皆营外宅,邪人秽夫争候门下,肆狎昵,因以求剧职要官。与崔湜乱,遂引知政事。”左一个淫乱,右一个私通,仿佛上官婉儿的成功是靠身体换来的。后人受此影响,都以为上官婉儿是个旷世淫娃,对其很是鄙夷。

上官婉儿真的如此淫乱吗?

同类推荐
  • 明末之虎

    明末之虎

    崇祯六年夏,后金吞并明朝辽南金州后,现代大学生李啸,魂穿成金州一名普通乡下猎户。一文不名,不带系统,不带空间,没有任何特殊金手指的草民李啸,该怎样在这明末乱世,走出自已的生存与发展之路。战辽西,征宣府,据山东,筑高城,拓海疆。。。。。。在这明末的黑暗时刻,且看穿越而来的李啸,如何为神州社稷,为华夏百姓,立下这昭昭功业,打拼出朗朗乾坤!男儿只手将天补,刀马所至皆汉土!
  • 戏诸侯:把历史活成段子的春秋狂人们

    戏诸侯:把历史活成段子的春秋狂人们

    春秋年间,不管是英雄还是恶棍,都有把历史活成段子的特殊技巧。仅仅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周幽王就在烽火台点火忽悠诸侯前来救驾?然而不作死就不会死,被幽王赶走的正宫申后从娘家搬了救兵收拾渣男和小三儿。这回狼真来了,再喊可没人信了……于是,列国争霸的春秋乱世就此开始。倒了血霉的郑庄公“难产”,妓院祖师管仲,爱上哥哥的文姜公主,丧家犬重耳、为了称霸天下装了九年孙子的“楚装王”……说尽春秋时期奇葩人、奇葩事,这些极品风云人物决定了历史!
  • 霜寒十六州

    霜寒十六州

    易少乐,天云大学最强学霸,在校园里,易少乐十分受学生们欢迎也深受各位老师们的喜爱,临近毕业时,已有许多大企业预订他,可,就是这一天,他出了车祸,天无绝人之路,他重生入大唐,起初,他得到了自称系统的绝美女子,可经过一系列事件,让易少乐知道,没有什么系统,这一切都要靠自己……
  • 盛世九州卷

    盛世九州卷

    一朝盛世之下,暗藏着杀意和争斗,是谁一心为国,又是谁觊觎着权力巅峰。清浊之间,阴阳之合,九州寰宇,共组一朝盛世。且看这一朝盛世故事,尽在此卷中。
  • 猿岛

    猿岛

    一支边境建设船队在暴风雨的影响下,绝境之时,意外飘到一座猿人文明的岛屿——猿岛。看林枫,林涛,林胤三兄弟如何在危机与机遇中崛起。
热门推荐
  • 叶叶倾心

    叶叶倾心

    三年的高中生活,三年的经历,它是否能够改变一个人?(本文基于个人经历进行改编,想给三年的高中生活留下一点痕迹,不喜望涵)
  • 黄庭仙道

    黄庭仙道

    黄庭存思,道德无为,楞严五蕴,华严十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正觉智慧……这是一杀手修行的故事,是一个求法证道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本书综合了古人今人做人做事的精华,立足现实,取材于我们熟悉的事例,告诉读者做人、做事必备的生活哲学。
  • 在日本看中国

    在日本看中国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在日本看中国》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末世殇途

    末世殇途

    一种被命名为“S”的病毒爆发,传染像互联网一样扩散开来,这种具有极强侵略性的病毒将九成动物和人变为行尸走肉,它们具有食人性,我们称之为——丧尸。
  • 末日之我不是好人

    末日之我不是好人

    唐年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实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一路上。唐年被现实和人性逼的不得不让自己变的心狠手辣。终有一日站在世界之巅的唐年欲哭无泪道:“我不是,我没有!都是你们逼我的。。。”
  • 宅之崛起

    宅之崛起

    新书《宅之方舟》飘荡在茫茫大海之中的宅之小舟,游离在权力纷争之外的逍遥人。永不消逝的电波,传递着永不消失的2次元。宅系列成年人的童话,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幻想。
  • 快穿逆袭任务

    快穿逆袭任务

    双主角/快穿/言情/耽美她生前家破人亡,为了复仇在忘川河里等了100年,最后终于等来一个机会……他因为出柜跟父母决裂,直到死后才知道父母为了他行善积德一生只为了给他求得一个名额……
  • 我做的游戏穿越了

    我做的游戏穿越了

    吴宇,手游公司金牌制作人,奈何行业所迫,再加上公司经营不善,公司倒闭,意外带着游戏穿越到了一个神奇的平行世界。在这里,居然和他设计的游戏世界观一模一样。不同的是,这里不是一个游戏世界,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好巧不巧的是,他居然是GM账号。没钱了?敲一个命令,钱来!没装备了?敲一个命令,装备来。没有美女了?敲一个命令,美女天上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