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4600000013

第13章 对生命的探索(12)

1989年,在科学界的倡议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命名1990年1月1日开始的10年为“脑的10年”的提案并由总统签署实施。这是美国国会首次对一个具体的科学领域做出有效期长达10年的决议。

这一议案很快得到国际科学研究组织的强烈支持,并且希望世界各国的脑研究机构能赢得政府的支持,从而使“脑的10年”成为全球性行动。

如今,轰轰烈烈的“脑的1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这样,脑科学研究仍然面临着重重疑难。

首先,人类仍然无法解释大脑活动的机理,即大脑的工作原理及其微观机制。

起源于19世纪的现代神经科学,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全面地研究神经系统。

在此之前,神经科学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领域。

多年以来,尽管人们对人脑的许多区域中的神经细胞的功能特性已经有了透彻的了解。但是,人脑又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呢?是序列式处理还是并行式处理?它们又是怎样进行的?科学家们仍然无法做出阐释,对于由这些特性产生的人类所特有的思维、理解力和感情等高级功能仍是一知半解。

对于科学史上屡次提到的重要思维活动——人在创造性思维中的顿悟和直觉的自然发生则知之甚少。

其次,关于脑功能和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问题。譬如会产生思维障碍、幻觉、妄想、精神活动与现实活动脱离等症状的精神分裂症。

世界上大约有1%的人口患此病。但是,科学家们仍然找不出它的病因;再就是癫痫和老年性痴呆,尤其是后者,在病人脑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沉积。这种蛋白质是如何产生的?它在发病过程中起什么作用?仍然是未知数。

对于这三种侵蚀着全球15%~20%(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健康生命的无形杀手,人类却束手无策。

再次是关于脑的精神活动与人体免疫力的关系问题。有些疾病似乎与脑并无直接关系。如肿瘤、感染等。

但是,它们的发病往往是由于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时,机体的反应能力发生变化而诱发的。

科学家们通过动物实验表明:癌症的发生虽然不直接来自神经系统的紊乱,脑的精神活动却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使机体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降低,间接引发癌症。

一些精神因素(过度劳累、缺乏睡眠、悲伤、紧张等)作用于神经系统,也可导致机体免疫力的降低,从而诱发感染。

另外,高血压、溃疡病等也都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

倘若人类能破译大脑的秘密,这些疑难将会迎刃而解。

最后,人类尚没有适当的模型来表述自己的思维活动,更不用说把它们模型化了。

然而,对人脑的认识和模拟是依赖于这样的模型的。

在《皇帝新脑》一书中,彭罗斯指出:任何计算机都不可能具有人脑的所有功能。那么人脑什么时候才能完成认识自身呢?

人类生命中的核反应探索

这个科学探索,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兴趣。

早在1958年,法国斯特拉斯大学药物研究所的梅茨和哈塞尔曼等人,对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油井工人作生物化学统计,他们详尽地分析了工人们的食物成分和排泄物成分后,又有新的发现:几乎全部元素的摄入量都比排泄量要大,但是其中的镁,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量是263.8毫克,排泄量却是380毫克。

也就是说,镁的排泄量比摄入量多出116.2毫克。这就意味着镁的排泄量比摄入量多44%。假如这个差额是依靠原先储存在人体内的镁来补偿的话,那么经过整整6个月的排泄,人体骨骼组织的镁就失去80%,但是经过医学检查,结果并非如此。那么,人体中这么多的镁是从何而来的呢?

法国的克尔符兰也对此一直进行研究。他认为,人每天的食物数量与质量都是有变化,为了满足人体本身营养物质的需要,人的生命作用可能具有把过剩的元素转换成所需元素的功能,其中人的生命细胞质就是“原子反应堆”。于是,在1959年11月,克尔符兰向法国医学会提交了一篇题目叫《生命和原子转换》的论文,首先提出了存有这种现象的“生命原子转换说”。

为了解开那个人体内多出的镁的谜。克尔符兰坚持了10年严密的科学实验。到1968年又报告了令人鼓舞的成果:由于给老鼠的饮食中添加了过量的镁,结果使它们体内的钙和磷的百分含量跟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33.3%和34.8%,而且它们的体重还比对照组平均重了15%。

1969年,他又报道了对龙虾等的实验,得到了跟老鼠实验类似的结果。他认为的确是由于细胞质在生物体内进行了使原子核转化的工作,使体内过剩的镁转换成磷和钙。

这些实验结果的确是令人感到新奇的:在生物体里,除了真正的化学变化以外,在原子核里还在不断地进行着无休止的变换。这个发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生命的秘密也许就隐藏在原子核里面!

对于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科学家们正在向纵深方面探索,总有一天会彻底解开这个谜的!

人体自燃探索

人体自燃是人们所耳熟的疑问。明清笔记丛书《书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实:有一对年轻夫妇,一日睡到半晌都不见起床。家人有事急呼不应,遂推门而入,但觉烟气扑鼻,味如硫黄。定眼一看,不禁魂飞魄散:这对夫妇除两足外,其余皆化为灰烬。经查,此案与任何人无涉。因而悬而未解……

曾几何时,人们以为这是无稽之谈。然而今天,当我们放眼世界,便会发现,这种被科学称为“人体自燃”的蹊跷事,早已屡见不鲜。

1951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得斯堡的一座豪华别墅里,发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大案:美国上流社会中,备受尊重的玛丽夫人被活活烧死。

这年7月1日的清晨,玛丽夫人的儿子像往常一样来到母亲房里请安,当他打开房门,立即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玛丽夫人连同她昨夜睡的躺椅都不见了,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焦臭味。惶恐的儿子四处寻找,终于发现在原先放躺椅的地板处,一个烧焦的人头骨和几块椎骨七零八落地躺着,此外,还有一只完好的左脚和几支变形的发卡。景象惨不忍睹。

儿子含泪仔细端详着那只左脚,终于号啕大哭起来。闻讯而来的警察对玛丽夫人之死作了周密的调查。认为死者生前乐善好施,与世无争,并没有树立任何敌人;周围的人也没有丝毫作案动机和其他可疑之处,因而排除了谋杀。通过对室内进行搜寻,并未发现任何火源及易燃化学物品,又排除了自杀。

那么,玛丽夫人为什么会被活活烧死呢?究竟有没有凶手?如果有,又是谁呢?

通过现代传媒,这起无头惨案立即传遍了美国的大街小巷,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爆炸性新闻。人们纷纷向新闻媒体出谋划策。有人指出,凶手使用了美国最新发明的火焰喷射器,它能在短时间里将人化为灰烬。这种新型喷射器的发明者则振振有词:火焰喷射器所到之处,皆成火海,它会吞没整座别墅。可是,距玛丽夫的躺椅仅半米的几张报纸却保持完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们各抒己见,却又百思莫解。

就在玛丽夫人神秘烧死后的一年零两个月,即1952年9月2日,又有一条消息从伦敦夜总会传来:19岁的女大学生安娜黛卡突遭火焚致死。惊骇的人们发现:火焰好似是从姑娘体内冒出来的,一下子从后背、前胸窜到头上,然后蔓延到下身……

1973年12月7日,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位年约50岁的妇女不幸死于煤气中毒,谁知道就在下葬时,一股烈焰突然冲天而起。送葬的人们不知所措,一心想着扑火。然而,不一会儿,火焰渐渐缓去,终于自行熄灭了。惊慌的人们打开棺木一看,尸体已化为灰烬,棺木却依然如新。

据统计,全世界约发生200多起人体自燃事件。其中也不乏幸存者:1980年3月28日,德国的一位女教师突然自燃,不过只烧光了眉毛、头发,身体其他部位却安然无恙,甚至连头皮也丝毫未损。1985年5月25日,荷兰的一位青年也只烧焦了右手,并在胸部和背部留下一个个深孔。

那么,这种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几百年来,人们围绕这个话题争论不休。

有的专家指出,所谓人体自燃其实是球状闪电所致,并非真正的人体自燃。球状闪电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它既可以出现于雷雨天气,也可以在阴晴时节出现。它能高能低,能快能慢,能大能小,并能在门窗的缝隙里自由出入。它爆炸时释放出的能量,大约等于10公斤TNT炸药。所以,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摄入体内者化为灰烬。

这种观点一出来便遭到反驳:球状闪电使人致死的成功率只有1/7000,且能量远不及一般天然雷电。

另有研究者指出,当人体内含有过量的脂肪或过量的酒精、过量的磷时,即有可能发生自燃。并举出1673年巴黎的一位自燃者拥有连续三年酗酒历史的例子。

对此,科学家们也颇不以为然:脂肪、酒精或磷燃烧时能达到那样的高温吗?为此,他们还作了试验。分别给动物投以过量的脂肪、酒精和磷,使其体内的积累大大超出正常值。结果并没有自燃现象发生。何况,被烧致死的玛丽夫人是个滴酒不沾的精瘦老太太。

美国教授比契于是提出另一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如气候干燥的冬天,人在地毯上行走,几乎每个人的静电荷都会达到2万伏特左右。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对人体有损伤。但是,大约每10万人中有一个人会带静电达3万伏特,假如这个人身上潜藏有某种现代科学尚未发现的元素,便会导致自燃。

有人于是循着比契教授的思路提出,人体中有碘,因而人体每天都要排出一定的碘来,而人尿中有许多氨、碘和氨的混合物恰恰就是烈性炸药。这种由碘与氨构成的烈性炸药非常敏感——一只苍蝇落下也会引爆。人体自燃便是这样发生的。

人们似乎也不能认同这种观点。

那么,人体自燃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生命螺旋探索

“螺旋——生命的曲线”,英国着名科学家柯克在研究了螺旋线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后,曾感慨地说。此言不谬。

假若你是个有心人,你便会发现在生活中,应用螺旋线的例子俯拾皆是。

许多瓶与盖子的结合,靠的就是螺旋;欲开启一瓶法国干红,你必须借助一件带有螺旋线的工具;节假日去游乐场,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对高大的盘旋式滑梯很感兴趣,而那盘旋的轨迹便是螺旋;枪膛中的膛线、自来水龙头、钢笔、手电筒,以及自行车上的螺杆、螺钉、螺母等连接件和紧固件,也都离不开螺旋。

早在2000多年以前,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就对螺旋线进行了研究。1638年,着名数学家笛卡儿首先描述了对数螺旋线,并列出了螺旋线的解析式。这种螺旋线有很多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则是它的形状,无论你把它放大或缩小都不会改变。就像我们不能把角放大或缩小一样。

这种螺旋线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一只蚂蚁以不变的速度,在一个匀速旋转的唱片中心沿半径向外爬行,蚂蚁本身就描绘出一条螺旋线;一个停在圆柱表面上的蜘蛛,要扑食圆柱表面上的一只蚊子,它在圆柱表面上的最佳路径也是一条螺旋线;蝙蝠从高处下飞,却是按着另一种空间螺旋线——锥形螺旋线的路径飞行的。甚至星体的运转轨迹,有的也是螺旋线。

在对银河系中的气体密度进行为期三年的观察研究之后,日本国家天文台的中井直政博士认为,银河系是呈螺旋形的,即星体以圆心呈螺旋状向外扩展。

倘若你留心,你该知道牵牛花的藤总是向右旋转着往上爬的。科学上把这种右旋叫做“顺时针方向”。车前草的叶片也是螺旋状排列的,其间夹角为137°、30°、38°,这样的叶序排列,可以使相同的叶片获得最大的采光量,得到良好的通风。

其实,植物叶子在茎上的排列,一般都是螺旋状。此外,向日葵子在盘上的排列也是螺旋方式。

牛角同蜗牛壳一样,它们增生组织的几何顺序,竟是标准的对数螺旋线。奇怪的是,它们新增生出来的每一部分,都严格按照原先已有的对数螺旋结构增生,从不会改变,就像地球固定轨道围绕太阳旋转一样。

人的头发是从头发主囊中斜着生长出来的,它循着一定的方向形成旋涡状,这就是发旋,且有右旋和左旋之别。实际上,发旋是长在体表的毛旋,能使毛发顺着一定的方向生长。在野生兽类动物中,发旋(毛旋)具有保护自身和适应环境的作用,它可以使雨水顺着一定的方向消掉,就如披上了一层蓑衣,它们排列紧密,可避免有害昆虫的叮咬。此外,还有良好的保温作用。人类头发的这些作用虽然已经退化到微不足道的地步,其形式却保留了下来。

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微观的生命螺旋需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方能看到。像我们平时吃的糖,无论它是用甘蔗汁制成的,还是用甜菜汁做的,它们的分子几何形状都是右旋的。近年来,人们合成了左旋糖,说也奇怪,这种糖只有甜味,却不产生热量。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为我们揭开了这一秘密。原来,我们身体里的代谢酶只接受存在于自然界的右旋糖。

在人体内,一切氨基酸分子均是左旋,而淀粉分子则是右旋。传递生物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它巨大的分子有着盘梯式的双螺旋形状,这种螺旋从底部到顶端,一路都呈右旋。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沃森,曾绘制出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成为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难道螺旋线同生物的生长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为什么自然界中有这么多螺旋状的物体?它们为什么不能是其他形状?

科学家们尚无法解释,他们正从不同角度对自然界中的生命螺旋进行探索。

同类推荐
  • 面对危机我不怕(家庭篇)

    面对危机我不怕(家庭篇)

    本书内容涉及用电安全、防火、饮食安全、煤气安全、家庭防盗、家庭卫生、外力安全等多方面的安全教育指导,对于家庭突发事故,注重防治结合,强调要消除隐患,最大程度地方便青少年的生活,使青少年的生活更安全。
  • 一个少年的笔记

    一个少年的笔记

    《一个少年的笔记》收录了叶圣陶的小说及散文作品中的名篇,包括《小铜匠》《潘先生在难中》《没有秋虫的地方》《我坐了木船》等。其中,小说多以讲述故事的形式,揭示现象,阐明道理,通俗易懂,又寓意深刻;散文则多表现作者对故乡和自然的热爱,趣味性和教育性兼具。他的作品看似平淡,却隐藏着独具的睿智与明见,值得仔细品读、慢慢感悟。
  •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

    来自意大利的四年级小学生恩里科,在十月的一个清晨开始了自己的新学年。在这一年的学校生活中,恩里科经历了许多有趣的或感人的小故事,在朋友的陪伴、老师的教导与父母的关爱下,他逐渐懂得了“爱”的奥义……全书以一个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从开学到一学年结束共10个月里,所发生的各式各样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在“爱”的教育下,恩里科终会成长为一个善良温柔、懂得感恩的人,而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孩子,也将会因此而受益终身。
  • 藏在书包里的大象

    藏在书包里的大象

    给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写的故事。这本书其实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一个是《藏在书包里的大象》,另一个是《三张秘密的纸条》,大象怎么能藏在书包里,三个秘密的纸条上写的都是什么?还是别说了,你自己看完了就明白了。故事中传达了自信、乐观、善良与勇敢等美好的精神特质,感动了全世界千千万万的孩子和大人。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好书。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影响你一生的100个音乐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影响你一生的100个音乐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
热门推荐
  • 陈情令之濯心

    陈情令之濯心

    陈情令后传(作者为电视剧剧情粉,原著党不喜勿喷)封棺大典四年后,天下一片祥和,几乎无人在记得四年前的灾难。然而阳光下总有阴影,夷陵乱葬岗上,一群魔头正蠢蠢欲动
  • 初中九题

    初中九题

    小学六年级的第二学期,班主任杨老师告诉我们说,小学考初中叫初考,初中考高中叫中考,高中考大学叫高考。这些,我们以前是不懂得的。以前我们只知道小考和大考。杨老师还说,初考,学生不填写志愿书。成绩一般的,是按家住址就近分配。成绩突出好的,都被大同一中录取。成绩突出地不好的,哪也不录取你,你就回家坐着吧。常吃肉说,站着不行吗?非得坐着?杨老师一点也不为常吃肉的这句话生气,她笑着说,站着也行,常吃肉你能站行你就好好儿站着,站乏了再坐。同学们都笑。杨老师真是个好老师,跟学生开玩笑。
  •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一本适合在午后的阳光下,伴一盏香茗细细感受的美文集。作为一本美文精选集,本书包含了作者对温暖亲情的记述,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对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和思索,以及旅行在外行走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
  • 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

    本书是高尔基三部曲之三,讲述了青年阿廖沙奔赴喀山,上大学未果,进入社会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最终成长为一位坚定的战士的人生历程。从这个被真实记述下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 本法官萌萌哒

    本法官萌萌哒

    “我是你未来的丈夫,你必须无条件信任我!依赖我!迷恋我!打赢这场官司,你会得到完美的婚姻、可爱的孩子、无以伦比的幸福人生!”——鹿微微等男人说完,迟疑问道:“如果,输了呢?”男人沉吟片刻,回答:“那我只能回家继承千亿家产了。”林琛爱鹿微微,就像中了邪,恨不能粉身碎骨、肝脑涂地奉上一切。上辈子他竭力为她打造避风港,不料落得惨淡收场;这辈子他决定换一种爱法——就是把她送上最高最耀眼的那个位置。本文深刻描绘了一位宠妻狂魔重生后的追妻历程,甜爽可口,老少咸宜,请安心享用。
  • 云之美

    云之美

    《云之美》辑录了苗族诗人原嶂的一百余首诗歌,分云之美、情之美、悟之美、景之美四个部分。诗作题材广泛,诗思开阔,语言优美,时见哲思。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作者简介原嶂,本名熊荣元,苗族,1968年12月出生于中越边境一户贫困家庭。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传播学硕士,现供职于文山学院。曾做过中小学教师、共青团干事、政法干警、纪检干部、大学教师,历任丘北县纪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富宁县县长、县委书记,文山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出版有政论随笔集《感动》、诗集《云之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 绝恋之至尊运道师

    绝恋之至尊运道师

    她带着前世的记忆投生在这个以修炼灵力为尊的世界,发现她比前世还不如,缺钱、缺势、缺本事……哎!唯一不缺的就是不屈不挠的精神。看着只剩一年时间的母亲,她叹了口气,在这个世界上不能修炼灵力,跟弱鸡一样的她该如何挽救母亲的命?她就不信了,前世天才的她会在这个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世界窝囊一辈子!不会,学!没钱,赚!学炼药、修灵力,带着她的奇葩灵宠,为了救母亲,寻父亲的初衷,她踏上了一条荆棘与幸运并存的路!一件件光怪陆离的事发生在她身上!没有灵力却能血契灵宠!这是好事吧?可是这灵宠却是一棵树,一棵树也就罢了,为毛什么本事也没有,偏偏还很能吃!能吃也就罢了,偏偏还吃的很挑剔!终于能修炼灵力了,可是为嘛她的本命灵宠是个跟她小拇指那么粗细的一条小蛇,估计掉在地上都找不到,是个蛇也就罢了,它头上那根诡异的草是怎么回事?见过蛇头上顶着王冠的,可你们见过蛇头上顶着一棵草的吗?最悲催的是,她忽然间看向路上行人的时候,他们身上都围着一层雾气,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她的眼睛出问题了?是运道?人的运道也可以主宰的吗?唯一觉得安慰的是能修炼灵力后身体里出现的空间,简直是敛财外加保命的神器。不过这个看上去仙气飘飘,实则腹黑奸诈的妖孽什么意思?“你自己下去?还是我扔你下去?”“啊!”不就是因为他长得芝兰玉树、俊美如仙的多看了一眼吗?呃,还因为他天赋卓绝、修为逆天流了点口水,而这口水好巧不巧的正好落在了他翩然若仙的白袍上了。那也不至于霸道的把她从悬崖上扔下去吧!虽然从悬崖下爬上来后,她的修为大增!哎,惹不起,她还躲不起吗?事实证明,她的确躲不起!好吧,看在有他在小命比较安全的份上,就忍了吧!可是他变本加厉,又开始霸道的威胁她了。“我去云海大陆的时候,你要是不能跟我一起去,我就掐死你,据说灵魂是可以带走的。”他笑的如仙如画,说话声音也充满磁性很好听,可是她却吓的从头麻到脚趾头!她默念着,自己绝对不是因为怕他,她本来就是要去云海大陆寻找父亲的!忍,等自己的实力超过他了,一定扬眉吐气把他虐成小乖猫!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她与他的牵绊早在千年前,她从桃树枝头落入他掌心时就注定分不开了!注:阳光只写一对一的宠文,稀罕亲们收藏加留言,永远不删除!推荐阳光的完结文:《婿谋已久之闲王宠妻》http//www。xxsy。net/info/777074。html
  • 宠妻101,pick百亿小甜妻

    宠妻101,pick百亿小甜妻

    千年前,大婚当日,他将红线系在长嫂腰间。从此,恣意妄为,像个不懂事的孩子一样,凭她宠爱娇惯闹翻了天。战场上以一当百杀伐决断的男人,被她困于四方床榻间,与她殊死搏弈,至死方休。千年一叹,纪恒然终究是娶到了寤寐难求的姑娘。只,再不敢任性对待,自甘捧如掌上明珠。从古至今,他执意去寻她的手,终究圆了失足恨。从姬然到纪然,她冠以他的姓,成全了两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