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8400000003

第3章 孟子

一、孟子生平事迹简介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孟子,名珂,字子舆,出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孟子是战国中期皱国人。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很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又一位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经历和孔子类似,同样是很坎坷的,孟子在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幼小的孟子与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可以说,孟母是伟大的母亲,是非常合格的母亲,为了孟子的教育煞费苦心。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怕孟子受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孟母曾经为了孟子能够有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母这次才感到满意。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到学宫附近,便十分认真读书,但是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为了教育孟子,让他幡然醒悟,孟母毅然决然地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让孟子懂得勤奋读书,锲而不舍,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否则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发奋图强,刻苦用功。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他的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孟子潜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孟子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训练精兵,目的是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膝国,膝国太子对孟子的仁政十分感兴趣,于是孟子准备一展宏图,希望能在膝国实行他仁政的思想,遗憾的是,膝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政思想,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后来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二、孟子主要思想

(一)“仁政”的思想。这是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孟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采取轻徭薄税,不能泛滥征税,不能让老百姓民不聊生。让老百姓有土地,有基本的生活资料,孟子以为“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二)“人之初,性本善”思想。在孟子思想中,性善论是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人们都有一种先天向善的能力。

(三)孟子人格修养方面的思想。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孟子重视人才的思想。孟子主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他认为“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五)孟子的仁义思思。“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和经济学说的出发点。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三、孟子的情操和人格魅力

我个人以为,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孟子思想,孟子的思想我们不能抛弃,即使在将来我们也不能舍弃孟子思想中的精华,孟子在古代被尊称“亚圣”,我个人以为有以下情操和人格魅力值得我们今天学习:

(一)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二)孟子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更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心。他赞扬禹稷的救世精神,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认为,生命与义,都是人所珍贵的,当生命与义不可兼得时,应当舍生取义。

(三)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最大的乐事。他认为“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他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和见解。

(四)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的恤民思想,对以后影响深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这个道理!

四、孟子名言精选

(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四)仁者无敌。

(五)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十一)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十二)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十三)其进锐者,其退速。

(十四)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十五)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十六)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十七)人皆可以为尧舜。

(十八)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十九)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二十)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

    名人传记丛书——成吉思汗——让地球颤抖的一代天骄:“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回忆王统照

    回忆王统照

    王统照(1897年—1957年),我国文学史上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本书由叶圣陶、老舍、郑振铎、刘白羽、臧克家等根据亲历亲见亲闻所撰写的回忆文章集纳而成,生动地忆述了王统照先生的一生,使这驰名中外的中国文坛作家、诗人的精神风貌、高尚品质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跃然纸上,是研究王统照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 驰骋疆场名震词坛的辛弃疾

    驰骋疆场名震词坛的辛弃疾

    本书介绍了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生平,内容包括:靖康耻后、政局飘摇,幼承家教、文武兼修,壮岁拥旌、起义南归,勇杀叛贼、扬名立威,三献奇策、志图恢复等。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本书分为西蒙·玻利瓦尔、赫尔穆特·毛奇、朱塞佩·加里波第等部分。
热门推荐
  • 藏金潭夺宝

    藏金潭夺宝

    一位年轻女士带着小孩和老人不远万里步行异国寻找自己的亲人,一个不惧生死、智勇双全的大英雄,面对死亡不禁留下了眼泪,也可以让一个没有丝毫信仰的、自私自利的人最后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忏悔。为了得到藏金,各色人等纷纷齐聚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之潭。印第安人大首领温内图轻轻触动了秘密机关,湖底开始显出本来的面貌,无数的黄金,让贪欲之人更加贪婪,一场生死抉择之后,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异域的风情、独特的文化、险象环生的故事,揉神话、探险、悬疑和哲理于一体,这些构成了卡尔 麦小说的永恒魅力。
  • 愿等夜归人

    愿等夜归人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从遇见你开始,我便做好了孤独一生的准备。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道之真形

    道之真形

    不知不觉,便到了五师弟和小师妹的大喜日子。二师兄满脸笑容道:“如果每一滴水都是一份祝福,那我送你们一片海洋。”华云霄想了想道:“如果每一朵花都是一点心意,那我送你们一个花圈。”五师弟:“!!!”小师妹:“!!!”
  • 痛苦收集者

    痛苦收集者

    初三女生田田的课桌里,出现了一枚断掉的手掌,原本宁静的早读课乱成一团。可惊悚还在继续,和田田同在校田径队的队友,相继被绑架去参加一个关于“选择”的恐怖游戏。失忆少年月川一直在寻找13岁前失落的童年,同是田径队的他,发现每个受害者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并且每一次有人失踪,自己的记忆就会隐隐浮现。
  • 异界承包商

    异界承包商

    方游承包了一个异界,成为了不死不灭的异界之主。运用知识与金钱,方游正不断的改造着异界,让异界成为他最大的依仗……总之,这是一个方游在蓝星与异界两开花的故事。
  • 毓老师说易经(第1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1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 我的世界·史蒂夫冒险系列第一辑(共6册)

    我的世界·史蒂夫冒险系列第一辑(共6册)

    《我的世界·史蒂夫冒险系列》以《我的世界》游戏初始角色史蒂夫为主人公创作的冒险故事。分别讲述了寻找钻石剑之旅、找出破坏者、对抗末影人、解救寻宝猎人、大战骷髅军团、对付苦力怕,故事与游戏贴合度高,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套书吸引沉迷于游戏的孩子打开书本、爱上阅读。
  • 思千年

    思千年

    等你千年,等你轮回,等到齐肩短发变为及腰长发,等到花谢了又开,树落光了叶又长出新芽……
  • 清江贝先生诗集

    清江贝先生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