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王兰9月1日开学,升到了三年级。父母也打算明年将王林送去上小学了,这个落后的小山村是不存在幼儿园,学前班的,读书直接从一年级开始,五年级升初中。直到2000年以后三个村才终于办起一个幼儿园,也没几人孩子,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到后才有六年级,王林都没赶上。
整个暑假,姐姐王兰倒是没有疯玩,而是认真的帮做家务,洗衣服,做饭。王林觉得自己真的还小,这些还真棒不上忙。姐姐做作业时,王林也在边上看,不过一般都不会说什么。王林觉得还是不要表现得太出格,否则将来要是到初中高中成绩一塌糊涂时不好交代,平时说话也都尽量注意着。
小妈(叔母,大妈,二妈,三妈…小妈)怀孕的弟弟,王林记得要等年后才会诞生。姐姐上学后也没人陪自己玩,王林又进入每天瞎跑和观察空间的无聊状态。
这天王林无聊着观察空间时发现,空间里竟然下起了蒙蒙细雨。“的确是小雨,不是其他的。”王林意思带出一些雨滴观察着。
“难道空间里有水后,会自动循环,要是这样的话就方便许多了,以后可以不用补充太多的水了。”王林沉思着。
空间里的水循环对空间的影响不大,植物依然正常生长,昆虫也都活的好好的。王林放心了,“空间以后肯定会一直观察着,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其他情况发生。”
王林一直关注着空间,其后也没发现其他情况发生。
转眼冬天到来,家里蘑菇房也在建造,小大也弄来了蘑菇菌种。王林也不知道蘑菇养料怎么配,只能等着家里配的时候,装一些到空间去。不过还得先弄一个暗室出来,空间里虽然阳光不强,但好歹是光线啊。
王林没办法带大东西进空间,只能利用空间的泥土,做了洞。洞口用从家边上找到的香蕉树叶遮盖,空间里香蕉树冬天依然生长良好,树叶繁茂,不过不知道是移植的原因还是别的,没结果。
蘑菇房建好,两间房都搭起了菇床,四层。看起来就是个架子,放上木板,铺上混有菌种养料土,常洒水,就完了?王林觉得这也太简单了吧。
王林也弄了一些养料土进空间,放在洞里,洒水简单的很。
养料土,王林觉得自己也能配,空间里就有稻草,玉米芯,石灰是少了点。草木灰空间里烧就是了,王林试验过空间里火柴能烧起来,不过意识靠近火苗的时候,明显从心里出现不能靠近的意思。灭火方式也多的很,直接盖上泥土就很好。
蘑菇的确是长出来了,家里的蘑菇房里,每天也能出个几斤,远没达到期望,而空间里每天也能摘几个。家人都愁眉苦脸,王林估摸着,这次家里应该是拿卖牛的钱买来的菌种,总投资不算修房子也得有两三百,就这点蘑菇肯定亏本了。
王林也觉得不好受,但也没什么好的办法,空间又不是万能的。
新年到,现在的王林也和那些小孩子玩不到一起去,再说王林也是独门独户,正月里除了走亲戚还是走亲戚。人们也把王林当小孩子,王林也没办法,比他大的都是大六七岁,同龄亲戚家全是表姐表妹,熟悉的表弟们要么还在襁褓要么走路歪歪扭扭要么还没出生,且等吧。
二月份熟悉的弟弟终于诞生了,王林一家都充满了喜悦。王林知道这个弟弟,将来比自己强多了,高中上了一半就跑出去打工了,几年闯下来,还成立了个小公司。虽然公司效益不好,但将来弟弟家可是比自己家条件好多了。
自己这一生可要开始筹划了,将来怎么也得要比上一世好。王林现在的梦想是当一条宅着的咸鱼,千万别有人来给咸鱼翻身,不然看到的就是腐朽坏掉的另一面。
年初时,小山村迎来了连接外面世界的丝线,终于要通电了。输送民用三相电的线路由县供电局承担,通往各生产组的低压线路村里也会承担一部分,但还得各自安装,供电局在各村设有一个配电房,一台变压器。线路规划由供电局测量设计,虽然毛山乡不属于李河镇,但供电线路是从李河镇接过来的,县里和李河镇供电局人员,在忙活了三个月后线路全部划定,然后各村安排挖洞按桩。
低压线路只是供200V电压的两根线,电线桩就是用水泥浇筑的方形桩,4米多长。安装时,洞要挖近1米深。没有任何机械工具,电线桩运输全是人力,挖洞也是手工。王林也和家人一起到处跑,抬桩的人每天有10块的工钱,这可是体力活,山路不好走,安装地点还都在一些半山上,更是没路,四个人一天有可能只抬一根桩到安装点。
王林倒是能挖洞,跟着家人每天到山上去,其实有时候发现,在划定的安装点挖洞不容易,也会稍微往旁边挪动,反正哪里容易挖就挖哪里,挖洞也给钱,三个洞10块钱,一天基本也就挖三个了。
乡里和村里也都选出了电工,负责村供配电的一切事宜,包括各家线路布置,公共线路维护,事故处理,电费收取等等。家里线路布置,王林也会,毕竟以前学的就是这个,不过现在的自己还太小。又想到以前家里也没出过什么事故,也就没在意了。
虽然有电了,但电器一样都没有,电灯不算,除了晚上亮一点其他还真没区别。
今年在家里购买稻种的时候,王林终于弄到了稻种,籼稻2号,小半袋有一斤左右。装进空间里,育秧后,分插了一亩多的空间,反正空间地方多,插得稀疏。估计着空间里,虫害应该不大,只要没有其他病症就能成熟了。这让王林高兴,今年家里粮食应该能小有缓解吧。
王林发现空间里,季节区别不大,基本都是全年生长。可惜是杂交水稻,种子不好弄,要不就能种两季了。王林也打算今年留一部分种子试试,不能遗传高产高抗性的特征,应该能成活。
同时王林也找到了家里留下来的以前的糯稻,这个还不是杂交水稻,留种没问题。以后空间里可以大量种植这个也不错。
现实情况限制了王林的活动,王林只能听之任之了。
在电力进入小山村后,村里人终于觉醒了。要时时根据时代的步伐,小山村要发展,公路必须及早修建,便利的交通是发展的关键。三个村联合会议决定,修通从乡到永乐村的主干道,道路沿着河堤修。确保利于大部分人和经济基础,道路主体大部分在小河南岸,尽量少修建跨河的大桥。
修路的规划,王林是从家人的言语中知道的,每家每户都要出工出力,家人也要上工的。不过王林知道,这个路要等明年年初才会动工的。虽然只有4公里,但道路修建需要的前期准备工作还不少,测绘线路,计算合理,所占的土地的赔偿计算等等,各村都还要很长时间的商议的。修路时,王林记得还去工地上玩过的,就是一群人挖挖挖,没有挖掘机推土机,全人工,钻眼放炮炸山石是人工,凿石头,抬石头砌坝是人工,截河修石拱桥也是人工。
这个夏天就在大人们大力谋划发展,小孩们跟着热闹中过去,酷暑炎热丝毫都没影响到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