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71000000013

第13章 《庚子西狩丛谈》的口述者与执笔人

历史学家翦伯赞在《义和团书目解题》中认为众多有关义和团的历史文献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庚子西狩丛谈》,他还高度评价该书为记述“西逃”诸书中最佳之著作,可见其史学价值之高。一九三五年,美国传教士浦爱德更将《庚子西狩丛谈》译成英文,由美国耶鲁大学刊行,之后更有德文、日文的译本。中外推崇,视为信史。该书若以现代的说法,是真正名副其实的一本“口述历史”。口述者是吴永,而笔录者是刘治襄。

吴永(1865—1936),字渔川,别号观复道人。祖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西昌县。清光绪四年(1878)父殁,次年随母徙成都。因家贫无力延师,从亲友处借书攻读,刻苦自励。涉猎经史之余,还工于绘书,精通音律,特别对金石颇有研究。光绪十年(1884),法军入侵中国云南,吴永投笔从戎。次年,清政府与法国议和,遂解甲归田,客居长沙。光绪十三年(1887),吴永由湖南入京师,经侍郎郭嵩焘推荐,到户部侍郎曾纪泽家教书。因勤于职守,颇得器重,曾纪泽以次女曾广珣嫁之。婚后纳资捐得知县,分发直隶候补。或许是因为与当时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弟弟李鹤章第四子李经馥(曾纪泽长女曾广璇丈夫)是连襟关系,成为李鸿章幕府中一员不可多得的干才。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吴永曾随李鸿章赴日本商谈“和约”,任“办约文案委员”。光绪二十三年(1897),经李鸿章的大力推荐,补授直隶怀来县知县。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慈禧携光绪微服仓皇出走,首站就到了当时隶属怀来县的鸡鸣驿。吴永得知慌忙接驾,他任职的怀来县非常贫瘠,又加之当时兵荒马乱,鸡蛋、小米粥、玉米面、窝窝头就已经是倾其所有了。尽管食物简陋,但饥寒交迫的慈禧仍然非常高兴,对吴永心中顿生感激之情,又得知他是曾家女婿,又与李鸿章世交,见驾时应对从容,对朝廷的忠诚溢于言表,自然更加地赏识。之后,吴永又随慈禧西行,担任前路粮台会办,日夕召对,故对当时诸多事宜,深知内情。回京后,慈禧就将吴永官职升至五品,连升三级。但李莲英等宫廷幕僚忌恨心泛起。慈禧为了历练也为了保护吴永,最后就把他“下放”到西安做了一个四品的道台。不久,又将他“下放”到了更远的广东雷琼道。

刘治襄(1869—1936),名焜,谱名振书,字芷芗,晚号甓园居士。浙江兰溪官塘乡厚同人,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十月二十三日。才华横溢,雅博宏深,曾受业于俞曲园(樾),光绪二十七年(1901)乡试第一,会试得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北京京师大学堂教授、省议会副会长、国务院参议、内务部总务厅厅长等职。民国八年(1919)七月,屈映光(文六)署山东省省长,刘治襄是他的秘书长。这时吴永刚在山东任胶东道尹,因有事进省,屈氏宴之于省署西园,并要刘治襄作陪。两人因同属浙江,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席间畅谈庚子“西狩”故实,合座倾听,屏息静气没有一点动筷子的声音,刚说到紧要关头,忽报某镇帅到,主客纷纷离席,一番酬应,故事便中断了。一断便是七八年,直到一九二七年,因潘复入京任内阁总理,刘治襄和吴永一同入枢府任记室,两人同处一室,这才重续八年前未完的“传奇”故事。刘治襄形容当时的心情说:“此次所谈,……予既温旧闻,复偿新愿,胸藏宿块,顿尔消解,欣慰殆不可言喻。最可异者,区区一夕谈,发端于八年之前,而结委于八年以后。假当时稍延片刻,一气说尽,亦不过晓此一段历史,茶前酒后,偶资谈助,反不觉如何注意。乃无端画成两橛,神山乍近,风引舟开,偏留此不尽尾声,悬悬心坎。直至今日,言者听者,乃复无端聚集,完此一桩公案。地隔数千里,时阅六七年,以万分渴望之私,当十九难偿之愿。本非绝对必需之事,已作终身未了之缘,成日蓄之意中,而一旦得之意外,便觉得一字一语,皆成瑰宝。奇书残本,忽然足配完编,一如荡海萍花,既离复合,西窗听雨,重话巴山,此岂非人生难得之快事耶!”

《庚子西狩丛谈》一书,凡五卷,共七万余言。初稿就在三个晚上写成,可见刘治襄的才思敏捷,他说:“因率就灯下援笔记述,取案头日报,用寸草涂抹其上。初意数纸可竟,乃引而愈长,既尽一纸,更取一纸,直至晓钟将动,尚未罄其十一。”可见当时他在记叙此书时是如何的兴之所致,一发而不可收。后来经过两次增补修正,又经吴永看过,根据吴氏日记增订了名物时地,方才完稿。

吴永对刘治襄赞不绝口地说:“笔致纵横,词采磊落,事皆翔实,庶可传信,先生记忆强密,精力滂魄,即此可见。”以十天工夫写成这样的传世之作,可见刘治襄的才华横溢之一斑。

《丛谈》既毕,刘治襄又写了一段颇长的模仿“太史公曰”的评述,提出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庚子一役,衅自我起,衡情量理,我们当然不对。但既已到宣战阶段,那就不必论理而论势了。他们的联军,从千万里外而来,以当时的交通工具,后继的援军,一定赶不上来的。他们集合了“风习各殊之众”,携“猜嫌互异之情”,勉强推定了统帅,号令决难一致。联军总数,不过三万余人,“悬军深入,冒百忌以赌一日之得失,以兵法论,实处于必败之势,所谓‘越国鄙远,吾知其难者也’”。当时,中国军除禁军不计外,所号“北洋六军”,环列于京津间,为数当在十万以上。“以众御寡,以主敌客,以逸待劳,赚之登陆而断其后,八面犄角,一鼓而覆之,固非甚难事也。否则,围而锢之,勿加杀害,杜绝接济而使之自屈。”孰料竟等而下之,“乃既不能战,并不能守,京津三百余里间,一任其从容驰骋,长驱突进……”刘氏这些论点已不是书生谈兵,纸上作论,他清楚地提出“坚壁清野”的战术,“长期抵抗”的战略,他认为八国联军并不可怕,只要韧性抵抗,洋人一定要失败的。

刘治襄又进一层推寻构成“义和团”事件的社会因素:一则民智之过陋,二则生计之窳薄。因为老百姓缺乏教育,以致迷信于仙道鬼神之魔法。因为长期失业而贫而困,靠着一些侥幸的机会混吃混喝,终至恣意烧杀抢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存着万一侥幸的希望以逃过法网。因愚而顽,因游而暴,适有民教互阋之问题以作导线,遂轰然爆发而不可复遏。

《丛谈》是由吴永口述,刘治襄记录并加以自己的评述,是一本记录当时义和团动乱、清廷腐败、外国军队入侵、慈禧光绪西逃及回銮的真实历史写照。该书从作者对李鸿章的肯定,对清朝官宦之间的尔虞我诈的揭露,乃至对慈禧的过失的微词,均可见他有清醒的政治看法。而且由于此书为当事人的经历,又与事件经过不久,自是应当可补正史之阙的。

同类推荐
  • 周作人论鲁迅(套装共三册)

    周作人论鲁迅(套装共三册)

    《鲁迅的青年时代》为鲁迅去世二十周年时,周作人应报刊之邀所写纪念文字的结集,除了他写过的《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还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周作人,鲁迅二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最了解鲁迅的人之一,因此,本书有别于其他关于鲁迅之作,更为系统地介绍了鲁迅早年生活情状、学问兴趣所在、思想形成根基等,让读者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

    本书节选不同领域大师的演讲原文,倾听来自世界一流学府的顶尖智慧。史蒂芬·霍金、布莱尔、丘吉尔等科学巨匠、政界要人、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对话。 演讲者的精彩原文,展现智慧的光芒和魅力。
  • 迷失日本

    迷失日本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几万中国农村妇女远嫁日本乡村,生活好了,但普遍受到歧视,有的遭到了虐待、暴力,杀夫、自杀的事件也多次出现,在日本引起强烈的影响,这本书有几个故事就叙述的是这些事件。十一位赴日新娘的情感实录。
  •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朗读者系列)

    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朗读者系列)

    本书是朗读者系列之一——《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收录了60多位中外作家的文章,泰戈尔、叶芝、林徽因、朱自清、圣埃克苏佩里……《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适合表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对孩子降临的喜悦、给孩子呈现世界的渴望、让孩子成为更好自己的期待、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的遐想……《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一书除了收录著名作家的经典文字,对作者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也对文字所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还给读者提供了不少朗读的建议,让读者更立体地了解文字的内容,更顺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 苦水塔尔拉

    苦水塔尔拉

    说桑那镇的古朴,是有好多朴素的民风一直还沿袭着。比如像叶尔羌河边的渡口,摆渡的木船是不收费的。至于船工姚栓栓摆渡的工钱,是谁给的,没有人问过,也没有听姚栓栓自己说过。从姚栓栓的上辈,再到上上辈,一直都是这样传下来的。叶尔羌河到了开春,冰雪一融化,水渐渐就多了,这时候需要过河,就得有人摆渡,不然,是没法从河床里涉水过去的,倒不是河水有多深,主要是淤泥深,水淹不死人,淤泥却能把人吸进水里呛死。
热门推荐
  • 天音少女:超完美恋人

    天音少女:超完美恋人

    在艾加拉斯学院里,有三位翩翩美少年,一个是只交女友不谈感情的花心王子,一个是外表看起来温柔,实际上却很腹黑的殿下,另一个是行为古怪的少爷,他的出场每次都是笑料百出,超级的无厘头。她是一个酷而霸气的少女,是那飚车界的后起之秀。当她陪同那个帅气的阳光男孩,闯入了他们的领地,威胁到了他们在学院的地位,于是一场保卫尊严的战斗在学院里面华丽丽的上演了。他说:侵我领地者,必受我制裁。她说:想制裁我者,必败我脚下。他和她之间,究竟谁才会是胜利的那一方......
  • 仙缘莲生

    仙缘莲生

    在浩瀚的银河畔,有一居所。名叫“莲居小筑”。有一天,“小筑”的莲花全部盛开了,莲香四溢,“小筑”的上方有无数的光华溢出。在“小筑”的莲池中,一朵青莲,缓缓的绽放。随着光华流转,一位身着淡绿色荷叶边下摆长纱衣,内穿白色衣裙的仙子浮立水中。身上的淡绿色纱衣随着微风拂……这朵青莲,幻化出人身后又将经历什么呢?从仙界辗转到人间,从仙子到凡人。这一切的一切,真的就是上天冥冥中的注定吗?如果是,那么青莲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 逍游录

    逍游录

    随着汉中镇通镖局的镖车神秘失踪,武林中,短短数月间几条命案的发生。两位年轻人无故受其牵连,在江湖中不断寻找着蛛丝马迹,却掀开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和一个惊天的阴谋......
  • 女配逆袭之脱离轨迹

    女配逆袭之脱离轨迹

    (此处因一些原因章节不完整)她一直都在他身后等待,等他有一天回过头看她。什么鬼!她又不是那个为爱疯狂的女配,同名同姓是因为作者跟她爸一样才华横溢!但也不至于一睡醒就穿越成了恶毒女配吧?!想想女配的凄惨下场,她不禁身冒冷汗。女主光环太强大,得罪她者不是残就是死,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她决定远离女主男主,最好半毛线关系都不要扯上!(不定时更新,内容大幅度修改,希望更合理化,不喜勿跳。)
  • 若是爱有天意

    若是爱有天意

    女主魂穿到1998年,受了重伤,被杀手追杀,好端端的看下风景,被不长眼的活生生弄的痛晕。好不容易抢救过来,莫名其妙和一个孤傲严肃,帅气耀眼,阴晴不定的军少结了婚。分分钟被吓到心脏跳动加速。苏悦溪:“我上辈子倒了血霉遇到了他。”某帅气军少:“缘分天注定,你逃不掉。”你以为这是一本正正经经的军少,军嫂文。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不存在的。
  • 惹火甜妻:总裁温柔点

    惹火甜妻:总裁温柔点

    珠宝设计是她此生执着的珍宝,而她自己却是他顾景之此生的珍宝。选择了他,虽然身后是峭壁悬崖,永无退路,选择了她,虽然有太多难以跨越的鸿沟。既有坎坷,又怎会缺甜蜜。
  • 谁能让我忘记(原创经典作品)

    谁能让我忘记(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陕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雨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笑典故事

    笑典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独家记忆》作者温情佳作合集(共5册)

    《独家记忆》作者温情佳作合集(共5册)

    人气作家木浮生十年雕琢,十万读者验证的温情浪漫言情佳作,每3个言情读者中,就有2个人的心被木浮生牵动!精选木浮生所有知名作品:《独家记忆》《世界微尘里》《原来我很爱你》《良言写意》《犹待昭阳》,让你一次看个够。你眼中流转的无声的爱,全世界,只有我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