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1200000200

第200章 好算盘

“阿娘,原先不敢喂它们生肉,是怕它们吃成习惯,然后偷鸡吃,但喂了一冬天,连鸡都不吃,况且是我。”

这两只豹猫白天很少出来,未引起太大关注,实际说起来它们比山上的锦鸡还要神奇。刘昌郝也不敢多站,一是痛,二是想早点结疤,回到房里,又趴在床上。

“还说打的不重。”

“阿娘,就算打的重,也值得了,至少报了仇。”

小叔一家至今没有消息,估计情况很不好了。若不是这次契机,如何能将花谷久拉下马。谢四娘虽在大伙劝说下,未去县城,却源源不断地听到县城里传来的消息,连陛下都关注此案,还刻意派开封府尹与皇城司使下来查案,花家老二也被高家的人捆着送了过来,花谷久十之八九是死路一条了。故刘昌郝说报了仇,这才是最大的,之前根本就未想到过的意外之喜。

“还有,莫小视了刘四根,这下子不但村里安静了,也少了一块大患。”

真的不能小看了这家伙,幸好是窝在刘梁村,拘束着刘四根的眼界,若是生在县城或京城,说不定就会成为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货色。即便如此,这次刘昌郝也差点翻了大跟斗。若不是他种了棉花,又“保卫河东”,引起赵顼关注,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村里说他一家人会弃市。”

“阿娘,不会,我朝是宽法,弃市的可能是刘仲高与刘仲平,其他几人只会是徒流,但不是他家,花家那边牵连的人会更多。”

“陛下欲让你做官?”

“阿娘,是棉花成熟后有功,会让我参加制科试,才会授官。即便授官,我也不能做,那叫技术官,若想做官,必须去科举,以后才能有前途。”刘昌郝说道,对外是说养母,也不仅是养母,经义方面的学问跟不上,真正的作诗词赋的能力也不行,一当官便会露马脚,还有万亩锦绣,因此只能沉淀几年再说。

实际只要以后能一样样地往外掏好东西出来,能给自己披上一件保护衣服,当不当官也无所谓,至少刘梁村这生活让他感到比较舒坦,况且越往后,特别是元佑时,官真的不大好当。

谢四娘也不懂,只能听儿子蒙,她说:“我替你做饭去。”

谢四娘走了,两只猫跳上床,翻起肚皮,意思是说,快点撸。

官府开始放人了,新换上来的魏知县显然是一个很知趣的人,先释放了刘昌郝的大伯大妈四爷爷与八叔,能重判,终是刘昌郝的长辈,重判了,对刘昌郝名声有影响,故释放了,但也是杖得七死八活扶回来的。特别是刘昌郝大妈,打的才叫惨,是抬着回来的。同理,梁永昆父子由于父子大义,也是杖得七死八活后,将其释放,但又将梁得友妻子、两个姐姐姐夫拘到县城里,杖了几十下释放回来。

继续拘,继续放,当年几户做伪证的人,也陆续抓了起来,杖了几十下后释放回家。大娃也被拘了进去,然而未释放。刘梁村这边脉络清晰,主要还是花谷久那边,得要查许久了。

刘昌郝让韦小二骑马送一些书稿去开封府。

讲了几件事。

一是瘴疠,其实多是疟疾,不过刘昌郝又写了一件事。为什么南方城市人口多,不会发生疟疾,原因简单,各城市皆有发达的下水道,每天早上又有掏粪人与扫拉圾的将粪便、厨余以及生活拉圾拉到城外当肥料肥田,不会污染环境。还有,为何大型旱灾之年会爆发瘟疫?旱灾多在春夏秋三季爆发,旱灾规模大,死的人多,无人收尸,尸体腐烂,由蚊虫传染,导致瘟疫爆发。

这是中国的,若是放在现在的欧洲,情况更糟糕,不要等未来的黑死病了,即便城市规模稍大一点,因为卫生与配套工程跟不上来,便会爆发瘟疫。欧洲的未写,只用了旱灾与城市做比较。

然后写军中的情况,军中卫生情况也很恶劣,肯定没掏粪人,多是随地大小便,这种环境便容易产生疟疾病菌,只要有一个人患上,蚊子飞来飞去,便迅速传染整个大军。

北方还好一点,只有春末夏天秋初几月有危险,但大军到了岭南,四季皆有蚊子。唯一解决的办法,先派斥候、先行修桥铺路,探听情况,随后大军浩浩荡荡南下,与潘美一样,不做停留,才能以最小的伤亡击败交趾。一做停留,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以前刘昌郝一直畏惧吴充,不敢说,不过这次赵顼帮了他,权当是回报,另外,眼睁睁地看着吴充与郭逵害死了二十万军民,刘昌郝也心不安。只能说到这份上了,郭逵不是一个好人选,刘昌郝万万不敢说的。

然后说,若有士兵患了疟疾,请狠心,将之隔离,此外,当地的生水也不要碰,更不能下河洗澡。

二是烧酒。

已经解封了许多资料,包括烧酒的资料,但不是做烧酒。

刘昌郝仅手绘了一套精密的蒸馏设备,用此反复蒸馏,直到酒变得“如烈火于喉中烧,辛辣难以下咽”为止,到了这程度,一般超过六十度了,用之消毒。

刘昌郝还说了破伤风的原理,特别是带铁锈的兵器,最容易让人患上破伤风,若用此酒消毒,南下时,至少可换来近千官兵的性命,且一套设备,几千斤烧酒,用费也不多。

是用来消毒的,但当酒喝,那就没谱了。

三是伙食,不是方便面,军中也有一些简易速食,如炒米粉之类,多是粮食。刘昌郝写了如何做肉松与鱼松,既美味又有营养,且容易携带,后来蒙古人南征北战时,肉松可立了不小的功劳。

最后是一个小要求,没有写,是让韦小二带的口信。

若是朝廷蒸出来烧酒,赠送几斤给他,没办法,他屁股有的地方发炎长脓了……

“对脓也管用?”陈绎哭笑不得地问。

“小民也不知,会管用吧,不然少东家也不会刻意讨要。”

“病菌?”

“少东家说是很微小的物质,肉眼很难看到,如处理肥料,便需要大量有机质与微生物,只是这些细小物质是有益的,然许多病情,包括猪瘟皆是病菌,且是有毒病菌经过蚊子、爬虫或老鼠之类传染的。刘四根家猪得瘟病,已传染到刘梁村。”

“刘有宁不相信瘴疠之说?”

“小民正要说,少东家托我转告陈公,若陛下问之,陈公可代答。瘴气是有的,一是在水流静止,风力较小,环境封闭,腐败物较多之所,容易产生毒气,或曰瘴气,其气构成皆不一。或如他所制之沼池,其会产生沼气,然人只嗅沼气,不让呼吸空气,亦会死,一些深矿坑亦是如此,然又是另外的气体。”

“二是纯石叠成的山岭,无树木呼吸,雨淋日炙,湿热重蒸,加以毒蛇、毒物的痰涎、矢粪,洒布其间,容易形成瘴气,然也易辨认,其溪水或绿或红或腥秽逼人,颜色很不正常,甚至有异味,其易生瘴气。”

“然这样的场所终是不多,大军也勿需经过,故不会在文中描述。若说恶劣,交趾临近大海,受海风影响,空气活泼,除了湿热让北人无法忍受外,真正恶劣的环境并不多,或有之,于大理之南,交趾之西,一些山区风力小,腐败物多,会有许多毒蛇、毒蚊子、毒蚂蟥,一旦大军陷入进去,那怕是十万大军,也会是一场恶梦。”

“然进入交趾需注意,交趾四季不明显,仅分旱季与雨季,旱季乃深秋自仲春,余下则是雨季,雨季虽湿热难当,蚊子未必会多,冬春看似气温适宜,反正蚊子最多之时,北方人抗体差,这个时季反易感染疟疾或其他传染性疾病,或谓冬春瘴疠易发,实则错矣。”

“抗体是何?”

“如人生了伤寒后,人体自我修复,以后则不易患伤寒,久而久之,会遗传统给下一代,便谓抗体。棉花驯种亦是如此,一年一代,四五年则是四五代,要的便是其抗寒进化能力。”

“刘有宁懂的真多。”

这个韦小二便不敢接话了。韦小二回来,说是陈绎承诺会亲自将它交到赵顼之手。

刘昌郝挠了挠头,心想,希望它起到作用吧。

忽然刘仲臣婆娘闯了进来。

“你也想作死!”韦小二喝道。

“韦二哥子,我是来卖地的。”

“卖地?”

“我们将我们家的地卖给你家。”

韦小二与刘昌郝对视一眼,眼神皆变得诡异起来。

“你家皆是良田,卖易买难,为何要将它们卖掉?”刘昌郝试探地问。

“你买不买?”

“让我想想。”

刘仲臣婆娘走了,韦小二搓着手:“少东家,买了会有许多好处。”

关键刘昌郝想继续并田,还是大棘溪的田,如果将刘四根家的地买到手,难度会下降多少。

“然,他家为何要卖地?”

韦小二想了一会问:“刘四根家有多少钱?”

刘四根家有多少钱呢,桑园子、租子、高利贷,特别是高利贷,一年合起来毛收入最少能达到三四百贯钱,当然,还有花销,房子、娶儿媳妇、交际、买地等等,但一年也能攒下两百贯钱,这是近几年的,前面的一年可能不到一百贯,但他发家历史有十几年时间了,家里最少有两千余贯钱。

“然这是一笔糊涂账,他家人不说,谁也不清楚。”

“少东家,会不会县里胥吏、牢头听到后,借机勒索……”

韦小二的说法似乎也能成立。

刘四根夫妇、四个儿子与大孙子,关在大牢里,案子直通开封府,靠县里胥吏、牢头,是不可能影响到最后判决的,刘四根也会清楚。

问题是这些人皆知道刘四根有一些钱,勒索是谓必然。

不给可以,牢房里可以稍虐待之,不死也要送到远方流徒配役,路上又可以虐待,只要不虐死了,就能交代。但不死,只要蜕层皮,进了配役地进一步虐待“劳改”,多半也会死了。

给一些甜头,牢房里能稍稍善待,路上也能善待,甚至能替家人稍带一些好处给当地配役的军头,至少一条命能保住。平时有什么风吹草动的,也可以通风报信。

但他已经失势了,女婿都被他牵连着要倒大霉,给多少才能喂饱这群如狼似虎之辈?

于是刘四根想出一个主意,我给你们一些钱,再卖地,看,我将卖地的钱都拿了现来贿赂你们,应当满足了吧。不这样,不能解释刘仲臣婆娘好生生地卖田,要知道他家多是刘梁村难得的好田,有许多是以前刘四根用不法手段谋来的,换成他人,或换成以后的刘四根,想治办这么多良田,皆是不可能。

“然他这样做,便会起到丢车保帅作用,命也保住了,家里还有不少钱,以后回来,说不定会东山再起。且有地的本身……”

同类推荐
  • 三国种子王

    三国种子王

    新书都市复制大先生上线希望大家支持袁熙,只有一个神奇的种子口袋,有各种各样的农作物的种子,玉米,土豆,辣椒,西瓜等等这不是这个世界的产物,甚至可以种出增加武力,智力等等的属性果。不喜欢征战杀伐,也不参与世子的争夺,讨要了一块封地,自己种地当起了农民,被袁绍所嫌弃,被天下的谋臣武将嘲笑,不重要,靠着自己的发展,管你什么曹操刘备孙坚,甚至天子都得向本小爷借粮食,想抢,不好意思,小爷组建了全三国最牛的私人军队。
  • 大宋地仙

    大宋地仙

    谁曾想,他会被一款仙侠游戏给炸到宋朝;谁曾想,来到北宋末年的他,把那款仙侠游戏也带来了;谁又曾想……
  • 唐贾

    唐贾

    李想魂穿至贞观五年,步入商途,结识长孙冲,爱上晋阳公主,“预言”皆被证实,为了大唐国运昌盛,究竟能有何作为?
  • 三国之变身关银屏

    三国之变身关银屏

    汉建兴十一年诸葛亮正在准备第六次北伐。孙权封公孙渊为燕王。著名史书《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出生了。也是在这一年,一个2000多年后男子,来到了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他正准备在这个时代大展身手,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女人,好吧,虽然变成了女人,但是自己好歹也穿越成了官二代,可以不愁吃,不愁喝,大富大贵的过一辈子,可是没成想天不遂人愿,自己竟然连官二代都当不成了。
  • 同治帝陵历史之谜

    同治帝陵历史之谜

    同治帝作为大清国短命的皇帝,却出生显贵,可是他天生厌学,最终他的皇权被生母慈禧皇太后掌管。19岁的同治帝得病死去,死因有争论。由于生前未建陵,他的生母以权为情打破“昭穆相建”的祖制为他在东陵建造了陵寝。建好的同治帝陵寝,规制虽然简单、规模简朴,可建筑质量却丝毫不含糊,号称“铜梁铁柱”;选陵风水繁复,可建陵的过程则是一招一式按照规定严格办理。笔者以正史和清宫档案为基础,通过实地考证和社会调查,结合当今史学研究成果,运用通俗、娴熟的笔触,向您讲述同治帝本人及其陵墓的鲜为人知的秘密。
热门推荐
  • 极致宠婚:孟先生先娶后撩

    极致宠婚:孟先生先娶后撩

    两年前,姥姥住院,需要支付一大笔手术费,刚毕业的夏瑾无力支付,就在这时他拿了一大笔钱,条件是结婚。夏瑾答应了,本想着这一辈子就这么完了,没想到他消失了,再见时已是两年后……
  • 将门闺秀

    将门闺秀

    艳阳高照,满架的金银花下,一袭湖绿色长裙的女子,专注的看着那一朵朵金色的花,潋滟的眸子中柔情密布,几乎溢出水来。噙着她嘴角的那一弯笑,满满的都是幸福。忍冬,又名金银花,是解毒的圣药,可谁又知,她还有一个名字叫鸳鸯藤。传言凡是在她架下定下盟约的恋人,必能天长地久,白头偕老。鸳鸯藤,鸳鸯藤,鸳鸯藤,他送给她的鸳鸯藤!“猜猜我是谁?”正当女子看的出神的时候……
  • 长生元记

    长生元记

    忙忙碌碌的在平凡中漂泊,突然重生回生命伊始的时刻,上天终究待她不薄,从此走上了一条虽然荆棘坎坷,但是气运加身,始终无怨无悔的修仙之路,长生渺渺,吾将上下而求索!
  • 羽化浮

    羽化浮

    电闪雷鸣之际,一红一绿两团卵形巨物从天而降,坠于吐蕃境内,致其周边恶蟒异兽丛生。后有火魔现世,祸乱人间...
  • 叶紫小说集

    叶紫小说集

    第一次以叶紫为笔名发表短篇小说《丰收》,随后写了一些散文、小说、诗歌、杂文、评论、日记、书信等。收入本书的九篇短篇小说,内容大多是以农民运动以至土地革命作背景的,也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农村中的阶级剥削与阶级对立。叶紫也十分重视现实社会上的妇女问题,通过自己的笔锋来竭力塑造历史潮流中涌现的新女性形象。叶紫在作品中,也正面反映了两军对垒的阶级搏战,暴露统治阶级、侵略势力及其鹰犬爪牙鱼肉人民的劣迹恶行。
  • 沩山警策注

    沩山警策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

    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

    本书从孩子最基本的心理活动入手,用实例再现情景,因而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特点,使年轻的父母们一读便能轻松的和自己的孩子对上号,进而掌握孩子每时每刻的想法,以满足孩子的真正需要,让其健康快乐成长。
  • 易经的预测

    易经的预测

    据史籍记载,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学习过《易经》:伏羲、周文王、孔子、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苏轼……更令人称奇的是,足巨今300多年前,德国数学家菜布尼茨看到了一本《易经》,通过研究卦爻,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二进制计算机;瑞士心理学家古斯塔夫.琼认为《易经》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内尔斯。波尔甚至把太极图印在自己的衣袖上……通过一代代密室暗传下来的易经预测学,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运用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人生的计划怎样才能成功?怎样增进与我所爱的人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工作能给我带来最大的满足和经济收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尺雪锁魂刺

    尺雪锁魂刺

    长安城最近不太平。但,有个地方的生意特别好。“你来鬼门关?”说话的是个少妇。“是啊,你也来鬼门关?”答话的也是个少妇,“我怕我男人突然大肚子生出娃娃来!只好来找戚神医。”戚神医姓戚名鬼,他的医馆叫鬼门关。一个郎中,给自己的医馆取这么个鬼名字,多少是有点变态的。不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老头子的鬼门关里还从来没有死过人——那些病不重的、症状不奇怪的,都被他一脚踹出去了,心情不好的时候顺带一顿胖揍。可是长安最近流传的奇怪瘟疫,恐怕连戚神医也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