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24400000027

第27章 收麦

几阵西南风后,麦田变得焦黄,家家户户传出磨镰刀的声音。“哧啦哧啦”,“哧啦哧啦”,无论早或晚,磨具擦动镰刀的声音都在院子里回荡。

“明天去割麦,提前准备准备。”二爷从麦田里回来对父亲说。

父亲磨镰刀是一把好手,不知何时在集市上买了一块磨刀石,有砖头大小,有砖头的两份厚,在石面上蘸点水开始下手,他将镰刀的锋刃与石面呈10度角左右,在石面上前后来回拉动,“哧啦哧啦”的声音响彻整个院子,四五分钟时间内持续不停。我喜欢这声音,这是铁和石相遇后深情的音乐。磨着磨着,铁和石仿佛绵软了,由不情愿的“哧啦哧拉”的抗拒转为“沙沙沙沙”的低语。

父亲抬头擦擦汗,用拇指的指肚轻轻擦过锋刃,试探着镰刀的锋芒。他点点头,再磨另一面,直到两面光洁如镜,射着青光,几乎照出人影,让人望而生畏。

“别玩镰刀啊,它太快了。”父亲对我说。

第二天清晨,二爷套好车,载着二娘、建莹姐和哥哥,照例驶到我家门口,催促着刚掀锅吃饭的我们。

“咋还没吃饭……不是说好了要早起吗!”二爷抱怨道。我们全家无言以对。

“我先走着,你们随后快来……里里里……外外外……”二爷吆着牲口先行离开了。

“我让你早起你不早起,你看看都天多咱了还没吃饭……”父亲看二爷走远了,抱怨着母亲。

“那你咋不早起呢?咋不做饭呢?凭什么只是娘儿们做饭?你偶尔做个饭还能伤天理么!”母亲辩解道。接着,两人你来我往争吵起来,声音一句比一句高,将吃饭和割麦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远远望去,麦田里稀稀拉拉布满了人,每个人都热汗淋漓,热火朝天向小麦进攻,不规则的麦茬东西一块,南北一块,整齐的麦浪被破坏得千疮百孔。我不觉惋惜起来。麦田将熟时我见过麦地沐风的时刻,那种感觉令我神往。

当我们全家来到麦地时,二爷家已然收割了小半块儿地,捆好的麦秸整齐地沿着地垅摆放着。当然,哥哥没有割麦,他在收割后的麦茬里采野花,满地里追逐着翩飞的蝴蝶,将捕捉到的蚱蜢和蝗虫用狗尾草的长茎串了一长串。

“别动那镰刀,割着手就麻烦了!”当哥哥试图拿起镰刀帮忙割麦时,二爷训斥着他。

“我玩玩儿不行嘛!”哥哥抗议道。

“镰刀能玩儿吗!放下!愿意干啥干啥去!”二爷加大了音量。哥哥忿忿不平,扬起镰刀飞速斩断了脚下的一株打碗花,然后将镰刀一甩跑远了,边哼着歌曲边扑蚱蜢。

“咋放的镰刀!镰刀能扔吗!就没见过这样的孩子……”二爷被哥哥激怒了,起身归整好镰刀,再度俯身割麦,口中兀自喃喃自语。

“上一边玩儿去,别在这碍事儿!”当哥哥玩够了回来,试图抱起麦秸走向地排车时,二爷又训斥着他。哥哥乐得如此,把腿一蹬又跑远了,跟蝗虫在田野里一块儿自由地玩乐着。

快晌午了,二爷结束了自家麦地的收割,回头望望远远落后的我们,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疲惫地坐在田埂上,划亮火柴点了支烟,喝了几口水,拿起镰刀迈入我家麦地。我们的麦地仅一埂之隔,是有意抓阄抓在一起的。

终于收割完了,二爷再度套上车,他负责装车,我们负责搬运,成捆成捆的小麦在地排车上堆成一座小山。二爷鞭子一挥,“驾”,用力吆喝一声,大驴奋动四蹄,喷着响鼻向前奔去。

我们的打麦场在村西池塘的南沿,经过多年的使用,硕大的圆形麦场平整结实,泛着青光。几天前,二爷已经仔细地清除打理过了。我们七手八脚将小麦卸在打麦场。

所有的小麦集中到场上后,二爷从家里搬来一只大铡刀,父亲负责下铡,二爷负责填麦秸,将每一捆麦秸拦腰斩断。

“为啥要铡断麦秸呢?”我问。

“这样晾晒小麦时好翻动,也能节省碾麦时的时间和力气。”父亲回答。我得到答案,也去帮忙,大家齐动手,将铡开的麦穗部分摊到场内,将麦秸推在场边。

之后,铡好的麦穗在场内被均匀摊开,开始了一两天的暴晒。手爷手执长长的三戟铁叉,在烈日下来回翻动那些麦穗。为防止丢麦,父亲通常要看场,拉一只蚊帐搭在场边,一连睡几个晚上。

“嗯,可以打场了。”接近正午的阳光白得耀眼,将麦穗晒得似乎要着起火来,二爷捏着又干又脆的麦穗满意地说着。

午饭后,二爷拉来了一只大碌碡,汗流浃背,盯着场内的麦穗喘着气。碌碡,一种由整块石头凿刻而成的圆柱形,直径约有20厘米左右,长60到80厘米不等,两边有眼,通过两边的眼儿套上外框,以便拉动。要么人拉,要么依靠畜力拉动碌碡,反复碾压着麦秸,迫使麦粒脱壳。

父亲扛来一根五米左右的长杆,细端缚在碌碡上,自己握着粗端,靠近碌碡两米处拴着那头被蒙着眼睛的大驴。“外外外……啪……”二爷一挥鞭子,碌碡、大驴和他开始了场中的循环转动,二爷掌握着方向,大驴狠命地拉着那只碌碡,那些麦穗在碌碡的碾压下渐渐被压扁、压碎,一颗颗金黄的麦粒脱落下来。

一轮过后,大家用三戟铁叉逐渐挑走上面的麦秸。经过几轮的碾压,场上最终剩下细碎的麦秸,麦糠和麦粒。大家将其堆在一处,二爷看看风向,拿起大木锨扬场。他从麦堆中铲起一铲,“刷”一声扬向天空,那些麦糠和麦粒的混合体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后,麦粒整齐地散落成一线,麦糠则软绵绵地落在一旁。父亲手执大扫帚小心地清扫区分着麦粒和麦糠。

优美而节奏的动作,悦耳的响声,渐渐成堆的金黄麦粒,交织着丰收的喜悦,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一幅画。

麦子终于扬净了,我们拿过准备好的鱼鳞袋,将扬净的小麦悉数装进袋子,一趟趟运回家去。麦收过后,挑几个晴朗的日子,我们再将小麦悉数搬出去,放在阳光下暴晒,直到麦粒缩小,咬到嘴巴里“嘎嘣”一声脆响时,才悉数归仓,储存起来。

这是全年的粮食,一定要妥善保管。

我们每家每户都有一只只大陶缸,将晒干的麦粒带着午后阳光的焦热倒入大缸里,摊平压实。母亲再找一小撮棉花,塞入一只小酒盅内,再将几滴“敌敌畏”倒入酒盅,把酒盅放在摊平的麦粒上,嵌入麦粒中,最后在缸顶盖一只厚重的木板,上面压上砖石。

“啊!”我叹道,“你怎么把‘敌敌畏’放在麦子里?”我知道“敌敌畏”是一种毒药,也看到过它淋在棉花叶上棉铃虫纷纷披靡的样子,况且母亲一再告诫我不要碰触“敌敌畏”,否则我的小命儿就玩完了。

“朝孩子,”母亲漫不经心地说,“我没把农药撒到麦子里,是放在酒盅里,毒气挥发,虫儿、老鼠就不敢来糟蹋粮食了。”

也是,一年的身家性命全系在这几缸小麦上,怎能不慎重对待。

至此,农忙并未结束,还要赶在小麦收割后的田地未被夏日的阳光晒裂之前套种玉米。二爷搬出单眼木楼,套上大驴,他扶楼,父亲撒种,将一粒粒玉米播种在麦茬与麦茬之间的土垅内。

几天后,最好是来一场雨,大家就会惊喜地发现,那些麦茬之间,闪耀着碧绿的秧苗,那是玉米已经在茁壮生长了。那些碧绿,仿佛焦黄的麦茬生发的新芽儿。

也有人在麦茬间播种了高粱,这些高粱成熟之后,不仅可以做好吃的高粱饭,它的穗亭还可以用来缝制盖垫。

同类推荐
  • 我是碧草十二楼

    我是碧草十二楼

    高山重重,深涧暗渡,幽谷径入。一日,来了一个年轻男子,并不向村里人介绍自己,也不把自己当外人,怪异、简单却说不出的舒服的衣着,清瘦却健壮、温文尔雅的举止,如一道阳光,照进了眼前这个不过几十户,数百人的小村落。随后村里老人家们发现,他并不是不想告诉大家,而是——他真的忘了自己叫什么,以前是干啥的,来自于哪里,怎么就走到了这里。他也不是不讲从前,而是特别愿意讲,只是他讲的,没有人能听得懂,那完全是陌生的、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世界的事情。村里的一位多少念过些“四书、五经”,堪称有些文化的长者从他嘴里常出现的一句话“十二楼前生碧草”中,给他挑拣出一个诗意的名字“碧草十二楼”,姓碧草,名十二楼。这个名字曾经让村里的孩子们“疯狂”了很久,一个有着五个字的名字的人,太有趣了。关键是“十二楼”喜欢这个名字,他欣然接受,莫名的喜欢,谁叫都答应。日子就这样溜光水滑地过去了。直到有一天,随着村里唯一一个出去见过世面,却又忽然回来的大学生——旺仔的回归,“十二楼”现象激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在旺仔“上窜下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十二楼也在一点点地记忆回归,只是,事情却变得越来越不尽人意,甚至惊心动魄······
  • 规培医生

    规培医生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这是梁博和他的同学们经历生死离别之时感悟到的哲理。健康与病痛相连,生命与死亡并存,每天有很多人拖着一身的病痛走进医院,又有很多人从医院里治愈后健康地走出医院。肝胆外科规培医生梁博和他的研究生同学们都怀揣着梦想与希望,带着医生的使命进入医院这个神圣的殿堂。即使曾经有过迷茫与困惑,即使遭受生命的威胁,他们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以及时常萦绕着心中的那个苏格拉底誓言。规培这些年,梁博终于懂得了什么才是医生真正的使命和职责,决心在医疗这条路上砥砺前行。
  •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

    国内首部以乡村振兴、土地“三权分置”为主线故事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三个人物,一个是开展“三权分置”工作的村支书赵夏莲,一个是在城市从事黄酒酿造工作的李进前,一个是在农村搞土地流转的种田大户张天远。通过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三人各自的爱恨情仇、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来表现“三权分置”工作从农民们开始不接受,到接受再到欢迎最后积极参与的过程。故事的结局,是在赵夏莲“三权分置”工作的组合下,李进前和张天远合作起来,走上了一条工农业联合发展的道路。
  • 您好我的爱人

    您好我的爱人

    陈炜和他的“爱人”,每天工作中的喜怒哀乐
  • 亿万富婆日记

    亿万富婆日记

    又名:《宝妈加油!》或《宝妈发财了》假如你忽然一夜暴富,拥有了万亿人民币(1兆),你的人生会如何变化?哈哈,2019年8月31日,一觉醒来,苦B职场宝妈我——林小静,忽然成了亿万富婆。决定写写日记哈。我的人生会出现什么变化么?我身边的人会如何待我?我的结局如何?来来来,关注下我的《亿万富婆日记》。莲若粉丝福利扣扣群:797602975
热门推荐
  • 诡画之陵城纪事

    诡画之陵城纪事

    在陵城的最西边,有一个画馆,馆主是一个极其美艳的男人,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每逢阴雨天,哪里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
  • 神迹古界

    神迹古界

    一介凡人之躯,竟敢弑神?哥!雪儿的呐喊声歇斯底里,久久不能平息。我已经死了吗?东方语疼痛万分的身体好像随时都要破碎一般。“雪儿?是雪儿吗。”东方雪儿的声音就像是唤醒东方语生命的救命稻草。什么?你还没死啊...
  • 网游之大神一起飞

    网游之大神一起飞

    殊沐最近被室友给带入坑了,她怒喷室友:辣鸡爪子,说好这游戏好玩的,说好带我泡大神,入排行榜前十的,狗队友!后来,妈呀,这游戏太好玩了,这宠物太可爱了!再后来,她成了大神!exm,我这样子还怎么泡大神?!然后某位大神中的战斗机来找她结婚了……
  • 济扶岛

    济扶岛

    当海浪与海岸狂热纠缠之后,就会冷却,面如土色的海岸就会袒露无遗。到了下午六点钟,暂时的路面就会消失的。就像第一次一样,我望着那条路,看过了一会儿,然后就小心地把车碾上那条路。退水后露出的小石子,被车轮胎碾轧而过,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音。已经是很旧的车,一边折腾,一边还是勇敢地顺着水泥地上爬过去。此时,从前方慢慢地开来了一辆耕耘机。当经过我车旁边的时候,耕耘机上的男人一边挥挥手,一边吹起了俏皮的口哨。那个人的头发随着口哨声飘起来。虽然路面上什么也没有,但是在我看来路面上似乎还覆盖着海浪。
  • 外省教师

    外省教师

    另类“穿越重生”的现实题材。本书讲述一无所有的大学生来到外省的乡镇中学任教,历经心灵的煎熬,终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成为当地可呼风唤雨的人物。正能量是本书最大的亮点。主人公以极其正派的做人做事的态度,渡人渡己,辅助教育出了一大批的社会精英,成就了他个人魅力无比巨大的能量。本书力争真实,大部分为作者亲历,被读者誉为可在《十月》、《钟山》这类大型期刊上连载的小说,是网文海洋中突然涌现的一股现实的清流。更有读者评论:好的作者不会迎合读者的口味,而是走在读者的前面,网文中竟有这种现实类写实书,实在是太难得了。
  • 我真不是黑客

    我真不是黑客

    “我真不是黑客,我是一位绿帽子……啊不对是白帽子!!”白帽子,漏洞,黑客大赛还有……暗网,黑产。带你走进最真实的网络安全世界,揭开那些网络世界的黑暗。
  • 我不想当演员

    我不想当演员

    王阳有一个特殊的能力,他能沉浸在剧本世界中,去体验角色的真实感受。野路子出身的他在触电之后收获了爱情和事业,本来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的工作,却慢慢被表演的魅力所吸引。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演员梦。大银幕或者小屏幕上,一样的脸却饰演着不一样的人生,光怪陆离的剧本让人体会着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欢迎进入我的世界原创剧本,我将根据一句话想象出一个故事。《看不见的恋人》《猎物》《新时代》已完结。
  • 倾骨

    倾骨

    身为将军的女儿风琳洛,因皇命嫁与楚国公之子楚倾尧,二人从相互抵触到相爱相知,楚倾尧父亲觊觎风家兵权,风琳洛家中变故,风承越带她离开楚家,心有不甘的她成为皇妃,利用权力一步一步击败楚家……
  • 海壑吟稿

    海壑吟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御医

    女御医

    原本是医科大的双优毕业生,转眼就成了地府的怨魂。抵不住实习小鬼差甜言蜜语,可是,当她投生后才发现全都是鬼话连篇!相依为命的病弱的娘,尔虞我诈的深宅大院生活,步步艰辛,处处小心。然,双优毕业生的头衔可不是盖的!看她如何从一个身世凄苦的丫头,摇身变成一代传奇女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