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700000005

第5章 旧学宗师(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指天的运行,或天运行之规律。“健”即刚健不屈。意为:天的运行是不受人世的兴衰治乱的影响,按自身的规律,永恒不止地前进。因此,将刚健视为天的高尚品格。《易传?乾文言》盛赞这种品格:“大哉乾乎,刚健中正。”天具有刚健的高尚品格,因此企盼人效法天,刚健不已,自强不息,胜而不骄,败而不馁,不因艰难而阻,不因险境所挡,一往无前,努力进取,永无止境。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即柔顺之意,柔顺是“地”的性格,主要体现在:“地”幅员广阔,其体深厚,无所不包容,它生长万物,滋养万物,而万物并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因此,期望人在效法“天”的刚健的同时,还要效法“地”的柔顺,培养出博大胸怀、包容宽厚的高尚品格。《易传?坤文言》赞美坤的品格:“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因此,人的素质和境界要有风骨与志气、有风度与气概,具有这种天下为公、宽厚为怀的品德,就是“厚德载物”。

在清华的日子里,梁启超与学生们朝夕相处,“感情既深且厚”,“觉无限愉快”。自1920年12月开始,梁开始在清华以《国学小史》为总题系统讲学,并于1922年2月正式受聘为清华学校的讲师。1925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当时,著名作家梁实秋还在清华念书。他听过大师梁启超的一次演讲,印象十分深刻。梁实秋回忆说:“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话,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然后,开讲中国古代韵文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色,说到兴奋处,不禁手舞足蹈。在场的听众,包括梁实秋在内,也都随之如痴如醉。”

【大师小传】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持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在日期间,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病逝。

王国维:前清遗老与国学泰斗

作为中国近、现代之交的杰出学者,王国维学贯中西,博闻强识,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在近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同时,他也是第一个把西方美学引进中国,站在哲学、美学的角度进行文学研究的大师级人物。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方面,被人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鲁迅先生曾这样称赞他:“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郭沫若也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留给我们的是他的知识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笃志学术,谋办学堂

王国维笃志学术、热心教育,是一个具有先进教育思想的学者。1896年,19岁的王国维与同乡商人之女莫氏结为夫妻。此前,他已经在家乡担任过塾师,完成了成家立业的人生大事。此后,王国维便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次年,王国维再次前往杭州参加乡试,结果未中。他从此“弃绝举业,绝意仕途”,积极投身于“新学”,立志在教育事业上成就一番伟业。

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堂,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师范学校。而最早谋划创办师范学堂的人,正是王国维。王国维认为,若要救亡图存,应先兴办学堂,而且是师范学堂。1898年2月,王国维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在《时务报》谋求了一份司书、校对的工作。在《时务报》任职期间,王国维常常向报社书记许同蔺建议兴办学堂之事。他曾写信给许同蔺说:“海宁可设一师范学堂,以丝捐、湖北赈捐之款作为开学堂之款,绰有余裕,其益可递演于无穷。”许同蔺却不以为然。

后来,王国维又通过汪康年向杭州知府林迪臣递交文书,并且详述了兴办师范学堂的筹款事项。1898年,大清朝廷明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王国维深感快慰,并始终未忘兴办学堂之事。他当日写信给许同蔺:“诏废八股,实为数百年来一大举动,唯易以策论亦终无济,非学校贡举合而为一,终不能得人才而用之。”虽然兴办学堂的事最终没有结果,但王国维有幸在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任第一批教员,也算是圆了他毕生致力于师范教育的心愿。

在上海《时务报》工作期间,王国维经常利用公余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他在罗振玉的资助下赴日本留学,1902年因病归国,协助罗振玉编辑《教育世界》,翻译《教育学》等文章。1902年5月,张謇筹办通州师范学校时,曾函请罗振玉到通州任职。由于罗振玉有事不能脱身,于是向张謇推荐了王国维。1903年4月,民办通州师范学校开学,王国维正式应聘来通州师范,教授国文、伦理。

王国维讲授的国文,彻底改变了过去的灌注法,分为讲读、阅看两种形式。讲读的书目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以及群经大要,书目由学校指定,教师负责分析讲解其义;阅看的书目则由教师指定,包括《曾文正公家书》、《求阙齐日记》、《阳明传习录》、《四史》等,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辅讲。当时,王国维只有26岁,比有的学生还要年。,但由于他具备扎实的古文功底,深得学生钦佩。当时,伦理学属于新设课目,没有完整的教科书,需要教师自编教材、讲义。王国维在教授论理学时,所写的讲义大多时从日文翻译过来的,自然不能像讲授古文那样得心应手。因此,有一些贡生、监生出身的学生对他很不服气。但王国维胸有成竹,他在讲课之余,阅读了大量心理学、论理学方面的著作,在心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执教之余,王国维还曾两度登临狼山,留下了两篇清新秀丽的诗章:《登狼山支云塔》、《重游狼山寺》,为南通的山水增添了光彩。

1904年初,罗振玉出任苏州师范学堂的监督。王国维结束了在通州8个月的教学生涯,由通州师范学校转任苏州师范学堂教习,继续教授国文、论理学等课程。1907年,31岁的王国维经罗振玉介绍,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编译局编译,编译、审定教科书等事,撰《教育小言十三则》、《教育小言十则》等文。

而立之年的王国维,相继遭受了人生中的巨大打击,先是父亲王乃誉去世,后是妻子莫氏去世,次年初继母叶氏又去世。这连续的打击,严重影响了王国维的人生观。他开始将全部的人生乐趣转向文学,将钻研知识、寻求真理视为自己的生命。对于王国维说来,读书、思考、搜集资料、探求历史真相就是他全部的精神生活。对传统文化,他充满了热爱,毕生埋首于学术领域,孜孜不倦地研究经典史料。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逃居日本京都,以前清遗民处世。尽管仍然与溥仪小朝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仍是用在学术研究上。

1916年,身处不惑之年的王国维,应英籍犹太人富商哈同之邀回国,到仓圣明智大学任教。实际上,这所大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只相当于教人识字的小学或初中。但因哈同对中国文化怀有真诚的兴趣,加之王国维在日本已麻烦罗振玉多时,迫切需要新的经济收入,所以答应应聘。但他拒绝大学教务长的职务,只包办《学术丛编》,从而发表了许多关于金石、考古、音韵、文字学等方面的文章。1918年,王国维正式担任该校教授,编写《经学概论讲义》。

从1918年开始,蔡元培多次委托马衡邀请王国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但王国维不愿接受北大的新潮,更不愿牵扯北大的派系问题,他希望保持学者的独立自由,因此接连婉拒。其间,王国维还拒绝了日本京都大学的任教邀请。直到1922年,他才应允担任北大国学门通讯导师。1925年,王国维接受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一职,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

王国维讲课非常细致。在清华讲《说文》时,用的材料多是甲骨金文,并用三体石经和隶书作比较。王国维要解决一个问题时,先要把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材料找齐全,然后才下第一部结论;而后,再把结论和有关问题归纳一下,最后才对问题下终论。

1922年夏天,胡适在日记中写道:“现今中国学术界真是凋敝零落了。旧式学者只剩王国维、罗振玉、叶德辉、章炳麟(太炎)四人;其次则是半新半旧的过渡学者,也只有梁启超和我们几个。内中章炳麟在学术上已半僵了,罗与叶没有条理系统,只有王国维最有希望。”

外冷内热,恩泽弟子

王国维性格淡泊,不喜欢与人交游。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他每天除了讲书授课以外,一般不到学生住的地方去跟学生交流,从来都是上完课就走,回到自己的西院住所,钻进自己的书房研究学术。但是,如果有学生登门拜访或致函,不管是求教或辩论,他从来都是一律接待,不分老幼尊卑,而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时,有一些从东南大学特意赴京求教的学生,就住在王国维先生的家里。在王国维看来,学术为天下之公器,不应该有门户之见。所以,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门下弟子,即使自己治学很忙,他都是有问必答。在执教清华的2年时间里,不知道有多少学子领受了王国维先生的恩泽。

国学大师姜亮夫于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先生。姜亮夫去清华参加补考时,王国维是他的主考官。当时,王国维出的题目都是关于“小学”的。由于姜亮夫读过章太炎的书,便用章太炎书中的见解作答。王国维看过卷子之后,问姜亮夫是不是章太炎的学生,姜亮夫回答不是,王国维便问他为什么卷子上都是章太炎的话。姜亮夫说:“因为假期要升学,所以我突击地看了一部《章氏丛书》。”王国维问:“《章氏丛书》你看得懂吗?”姜亮夫说:“只有一二篇我看不懂,别的还可以看得懂。”王国维听后连声说好,当即决定录取姜亮夫。

姜亮夫入学后,王国维有一次把他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你的声韵、训诂都学得不错,但是文字方面还不够,今后怎么办?”姜亮夫请王国维指点。王国维说:“课题要自己选定!”过了三天,姜亮夫把选定的题目送给王国维看。王国维问道:“广韵如何研究?”姜亮夫的回答没有令王国维满意。沉默片刻后,王国维说:“我看你还是搞诗骚联绵字考吧!”接着,王国维把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拿给了姜亮夫。多年之后,姜亮夫对王国维先生的谆谆教诲依然铭记在心。

1926年12月3日,正值王国维先生50岁生日。清华研究院国学门的研究生们,特地来到王先生家拜寿。7天后,王国维在工字厅设宴招待弟子们。席间,他还向学生们展示了他所收藏的历代石经拓本。弟子们竞相发问,他辩答如流,欣悦异常,充分展示了这位冷峻的国学大师激情热情似火的一面。

泪洒挽诗,追忆良师

中国语言学家王力于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他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王国维先生讲的《诗经》。在此之前,王力曾经读过王国维先生的不少著作;特别是《人间词话》,别开蹊径,创诗词意境之说,令王力深感钦佩。连书中的章节,王力都能随口背诵。因此,他刚到国学研究院,就迫切渴望见到这位仰慕已久、满腹经纶的老先生。在王力的想象中,能写出像《人间词话》那样才气横溢、词句清丽的文章的人,必定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大学者。可是当王国维踏进教室,为王力他们讲第一节课的时候,王力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位国学大师竟是个小老头:头戴瓜皮帽,帽子下面拖着一条小辫子,身穿长棉袍,腰间还系着一条蓝带子。看他这身打扮,俨然一个“清朝遗老”。王力未曾料到,在推翻清王朝十多年之后,王国维竟然还保留着清朝的服饰,可见封建意识对王国维的影响之深。

尽管王力并不赞成王国维的政见,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王国维先生的尊重。王力觉得,王国维学识渊博,气质纯真,比起一些表面趋时而思想保守的人来,王国维显得更加天真可爱。王国维的这节《诗经》课,讲得很朴实,见解精辟新颖,王力闻所未闻,深感受益。此后,王力又听了王国维主讲的其他几门课,都有同样的感受。

论讲课,论学识,论见解,王国维都是第一流的。他讲课逻辑性很强,凡经他做过精深研究的课题,都有严谨的分析、肯定的结论。但是,当他碰到某些疑难的问题时,又常以一句“这个我不懂”一带而过;有时一节课下来,他竟说了几个“我不懂”的问题。起初,王力感到不满足。他想,老师是传道解惑的,怎么常说“我不懂”呢?后来王力才慢慢体会到,这正是王国维治学严谨的表现。做学问的人,不懂就是不懂,万万不能不懂装懂。

王力决心遵照先生的教诲,在治学方面刻苦钻研,勇于探索,锲而不舍,以期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突破。

同类推荐
  • 北洋文流:六君子传

    北洋文流:六君子传

    1915年,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成立筹安会,支持当时的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公开支持恢复帝制,实行君主立宪。8月23日,杨度亲自起草的筹安会宣言公开发表,大声疾呼道:“我等身为中国人民,国家之存亡,即为身家之生死,岂忍苟安漠视、坐待其亡?用特纠集同志,组成此会,以筹一国之安。”此六人被称为“筹安会六君子”。《北洋文流:六君子传》从筹安会六君子入手,重现了自民国建立到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历史。
  •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讲述了,亚伯拉罕·林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第16任美国总统,首位美国共和党员总统,也是历史上首名遇刺身亡的总统。其与乔治·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被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英国《泰晤士报》组织了一个由8位英国和国际顶尖的政治评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排名,在最伟大的总统排名中,林肯名列第一。
  • 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国画大师张大千

    独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国画大师张大千

    《中华魂》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余年间的96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名人传记丛书:华盛顿

    名人传记丛书:华盛顿

    名人传记丛书——华盛顿——一个让世界为之改变的大国之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活在梦里2

    活在梦里2

    梦是什么?现实又是什么?人生如梦,梦就是人生。碧绿的草坪,飘满白云的蓝天,我躺在你的身边,悄悄地睡下了……
  • 汽车精兵

    汽车精兵

    新书《最强侦察兵》上传,求支持推荐投资!这是一个关于汽车兵的故事!在所有人的眼中,汽车兵都是最舒服的,吊儿郎当的模样,但恰恰就是汽车兵,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之一!这是一群平均年纪二十出头的少年,连续二十小时不间断极限驾驶、特种车辆驾驶、平板漂移、穿越塔克拉玛干、翻过新藏线······上车能驾驶,下车能战斗,是他们的口号。只是为了,当那一天来临,能够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建了一个汽车团企鹅群:621965978,不定期会发一些新藏线车队行军照片以及练车的照片,欢迎有兴趣的进群探讨呀。
  • 我在地球做月老

    我在地球做月老

    世上没有追不到的女人,男人也一样,如果有,请来找我,我叫周游,是个——咳咳,说错了,我,周游,是个爱情咨询顾问。
  • 万灵奇医

    万灵奇医

    我叫江淼,虽然我是一个普通人,但是我拥有一双洞察人体构造和病灶的亢瞳,还有能够医治一切疾病的金豆子。在这个有普通人、御灵师、灵、亢植、亢兽混杂的世界里,想知道我是如何利用它们,一步步踏上这个世界的顶峰,成为世界上最神秘的,最厉害的,能救万灵的医者吗?那就跟我来,一起看看我的人生传记《万灵奇医》。
  • 继承神话中的潜在能量

    继承神话中的潜在能量

    14岁少年岩晋迷落荒山,巧救灵狐,得隐居长须老者300年真气相传,25岁炼就不死不老仙身,山洞、海底、天空、随处入定。隐身、瞬移、穿墙、甚至时光倒退,身随意动四处飘飞无所不能。如何对外星美女藐动凡心,差点失去所有真气,回归凡人…m星球为得到他体内不老不死基因,将使出什么龌蹉卑鄙手段?其间坠入金三角收获时间禁止远古仙术…且看地球上唯一成神岩晋跌宕起伏的一生。
  • 东汉演义

    东汉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朽女天尊

    不朽女天尊

    方颜病死之后,穿越到了一个被金色液体砸死的重生大佬身上,拥有了重生大佬记忆的方颜,将长生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方颜不止想要长生,她还要永生。PS:大女主修仙文,沉迷修仙不可自拔,没时间谈恋爱。
  • 名门秘爱:陆总,宠上瘾!

    名门秘爱:陆总,宠上瘾!

    订婚当晚,乔辞被继妹和继母陷害。差点被继母安排失身的乔辞向电梯里的男人求救,因为中了迷药,她没有认出面前的人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陆白焰,一场错综复杂爱恨交织的秘恋就此展开……
  • 我的腹黑男友是学霸

    我的腹黑男友是学霸

    抚琴浅吻揽南风,弹歌挽手赏紫藤。一次意外匹配两人成了好友,父母认识,偷偷定亲,谁想居然是同高中同学,竟然还是一个班的,两人的花火,真是越擦越亮,其中的缘分,大概是上辈子的情。
  • 脱口秀的技巧与方法

    脱口秀的技巧与方法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秀”出真我。脱口秀也是其中的一种“秀”。它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难,简单点说,就是把自己的话搬到舞台上,以有趣、有料、有味的方式说给更多人听。本书不是简单的说话技巧,而是以脱口秀为立足点,囊括演讲、演说、访谈、主持、评论、表演等各种脱口秀类型,并结合古今中外广为人知的名人脱口秀案例,详解表达技巧,旨在切实提高你的表达功力和脱口秀水平。帮助你轻松进入社会群体,用说话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迅速提升你在生活、工作中的魅力与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