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7800000033

第33章 君道之——好君道造就好臣道(1)

为君者要想建功立业,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臣子。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永远依靠的,因为事情总在变化。所以,只能依赖自己,要不断地修炼提高自己品行修养,即让自己做一个有道之君。惟有自己有道,方能令臣子有道。君道好则臣道善;君道劣则臣道邪。为君者想拥有万世基业,必须掌握君臣之道。

一、管理要以人为本

治国安邦的道理要易记易守,方法应简便易行,更要符合人情事理,不能故作高深,故弄玄虚,应该以人为本。

刘安说:“日、月是最光明、最伟大的,然而仍有照不到的地方,是因为它们高悬在万物之上。灯和蜡烛虽然微小,但世上却不能缺少它,因为它的光明能照到日、月所照不到的角落,而且更为人们所需要。”

由此看来,治国之策,以能实行为贵,是由来已久的道理。所以古代圣君设置官吏,规范官吏,使他们各司其职,从而达到共同治理的目的。

《淮南子》说:“救助溺水的人,给他金玉,不如给他一根绳子。”韩非子说:“很多天吃不上饭的人,让他有了黄粱米饭和肉食之后再吃,饿着的人一定不同意。”所以说帮助饥饿欲昏之人,不能等待细烹的美味;溺水待救的人也等不得正步慢行。

这就是说,解决问题需以行得通为贵,才能把事情办好。

韩非子说:“所谓智谋之人讲的微妙之言,即使是智力较高的人也感到难以理解。现在为普通人立法,却尽讲智力较高的人也难以明白的道理,那么普通人就更弄不明白了。所以糟糠都吃不饱的人,是不会等待有了精米细肉后再吃饭的;连粗麻短衣都穿不上的人,是不会有了绣花的绸衣才肯穿的。由此说来,治理国家,急迫的事还解决不了的话,可以缓一步的事情就用不着去做。现在所要治理的是人间之事,村夫农妇都能明白的道理不采用,而去采用上智之人都难以理解的高深理论,这与人情相距太远了。所以,玄虚高深的理论不能治国。”

现在人们所说的非凡之士都是些与众不同、行为怪僻的人。他们推举恬淡的学问,讲些恍惚的道理。可是有人认为恬淡是无用的道理,恍惚是没原则的说法。人生在世,一定要侍奉君王,孝敬父母。而侍奉君王、孝养父母是不能用恬淡无为之人的,必须用讲究忠诚信义的人。而讲究忠诚信义就不能恍惚。可见恍惚的道理,恬淡的学问,都是不利于治理天下的无用之术。

对士人考察之后才了解任用他,不是明智的做法,因为人是考察不完的,有才德的人才能做的事,不能当作普遍的标准。

尹文子说:“凡是虽有道理却无益于治国的事,君子不去谈论它;虽然有能力但对具体事情没好处的,君子不必去做。所以君子所谈论的,不越出名法和权术;君子所做的,不超出种田务农,行军布阵的事情。”这就是说,有益的才去做。

所以说:小人所说的都是关于儒家、墨家孰是孰非的争论,所做的都是些固执、偏激、伪饰的行为。这不过是追求名声而已,所以英明的君王才诛杀他们。

虽然世上确有些人,品行想要比别人高,办事要比别人强,能言善辩的出群,勇力又能超众。但是,出众的品行却并不能教化人民;超众的办事能力不能解决当务之急;杰出的口才也不能去说服千家万户;过人之勇,却不一定能征善战,这四种超众之处,不过是产生祸乱的根源而已。

所以说,品行尽善的,使人不能随心所欲;弄巧的,使一般人不能插手。这独善、独巧的人,其实也未穷尽巧和善的道理。所以圣人所推崇的,不以一人独自治理为贵,以能和大家共同治理为贵。应推崇工匠的巧技,但不以一人独巧为贵,而以有和大家一样的巧技为贵。

文子说:“有先知远见,有过人的才华,但治理国家不能以此要求众人。有广博的知识,超人的记忆力,能言善辩的口才,这是人聪明智慧的流露,但明智的君王不能以此要求臣下。傲视一切,轻贱别人,不受流俗的污染,这是士大夫高尚的品行,但治理国家不把它当作教化百姓的标准。所以,那些高不可攀的表现,不能作为衡量百姓的标准。那些一般人比不上的品德,不能当作一国的风俗。所以国家太平,可以和愚人一起守成;军队强大,可以和怯懦的人并肩作战。用不着等待古代英俊杰出的人物出现而人可以自足的原因,就是按照他们现有的品质、能力兼容并用而已。”

文子这些话,是认为圣明的君王不能用先知远见、博闻强记、傲视别人三事来教化天下百姓,不能让百姓把这作为行动的规范和风俗。如今只要随其风土人情,以务农耕稼、行军作战为教化,委婉地附和众人,随同流俗而已,而不是以独能独勇为贵。

所以,圣人顺应天地之道来通过险阻。

《淮南子》说;“能够体悟大道的就会安逸而不会陷入困境;依仗自己的一定劳而无功。离朱的眼睛,能看清百步之外的针,却看不到泉水中的游鱼。师旷的耳朵,能听出风的节奏却听不到十里之外的声音。所以,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能把三亩大的宅院治理好;但遵循大道的规律,依从天地之法则,宇宙六合也不难治理得均衡公正。”这就是顺应天地之道来通过险阻的意思。

树立法度来理顺各种差别。

尹文子说:“士、农、工、商,无论在乡里、在州县,都是有差别的。农民和农民谈论粮食收获;士大夫和士大夫谈论品行;工匠与工匠谈论技巧;商人和商人谈论货物价格。所以士大夫不会失去品行;工匠不会有做不了的活计;农民不会花费无用的气力;商人不会折损本钱。这就是立法度来理顺各种差别。使聪明的人和愚笨的人互不轻视,心能巧的和粗俗的互不抛弃,这是最好的治理国家的办法。

所以,叔孙通要制定礼仪,汉高祖说:“恐怕很难施行吧!”叔孙通说:“礼制只要是顺应时世人情而制定的,就应该能行得通。”

张释之对文帝讲论治国的道理,文帝说:“讲得简单些,不要有太高深的道理,现在可以施行的就好。”

文帝此言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如果治理国家不依从世俗需要的事去做,而以高深奇异为主,那就是犯了饥饿多日的人让他等待黄粱米饭和肉食,借给别人金玉珍宝去拯救溺水者一样的错误。

过去,楚国的公输般,宋国的墨翟,能使木鸢飞上天,但并无实际用途。汉代的张衡能使车的三个轮子自己运转。魏国的马钧能制出会吹箫的木人。但假如没有实际用途,做这些东西,就是废功损力、劳民伤财,害处太多了。《庄子》记载:朱汗漫跟支离益学习杀龙的技术,花费了千金的学费,但学成之后,却没有地方使用。

尹文子说:“治国的根本在于仁义、礼乐、名法、刑赏超出这些去弄别的,即使能统括天地,缠绕万物,却属于治国之外的道理,对天下众生来说,既不能吃,又不能用。所以圣明之君一定置之不言。”

故为君者欲立法行事,关键在于切合实际,不应好高骛远,否则,将是败事之举,只能离成就王业越来越远。

二、君王要善于应变

许多事情表面上看起来相似,但本质不同。这并不是事情本身怪异,而是由于时势变化造成的。君王成功的关键在于能经常的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而不拘泥于教条,抱残守缺。不懂得随机应变,就会出现同样的决策导致相反的结果的情况。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发人深省。

例1:秦末陈胜发动蕲地民众造反,攻占了陈地。陈地的豪杰父老们对陈胜说:“将军你披着坚固的铠甲,掌着锋利的武器,率领士兵讨伐无道的暴秦,光复楚国的社稷,以将军的功劳和德望应该成为帝王。”陈胜征求陈余、张耳两人的意见。他们两人回答说:“将军你怒目张胆,挺身而出,多次冒生命危险却不为自己的生命考虑,替天下人清除残暴的君王。现在刚刚攻下陈地便要称王,这就向天下人显示出了贪图富贵的私心。希望将军现在不要称王,而是迅速率兵前进,派人扶立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王室的后代,为自己树立朋党。如果能这样,就用不着继续在战场上战斗,就可以讨伐残暴的秦皇,占据咸阳,来号令诸侯,那么你的帝王之业便能成就了。如果在陈地自立为王,恐怕天下人便涣散了。”

例2:楚、汉相争的时候,郦食其为刘邦谋划如何对付项羽,他说:“从前商汤讨伐夏桀,推翻夏朝后封夏桀的后代在杞地。周武王讨伐殷纣,推翻商朝以后,封前王的后代在宋地。现在秦皇丧失仁德,侵夺了诸侯的领地,消灭了六国诸侯的后代,使他们没有立锥之地。陛下你如果真能重新扶立六国诸侯的后代,那么六国君臣以及百姓一定感激陛下的恩德,都会闻风仰慕,愿做大王的臣民。你的恩德与仁义一旦得到推行,就可以称霸诸侯,项羽也会老老实实地臣服了。”可是张良听说后,却对刘邦说:“如果真的采纳郦食其的计策,那么陛下就完了。”刘邦说:“为什么呢?”张良提出八条理由,他说道;“从前商汤讨伐夏桀,之所以把夏桀的后人封在杞地,是因为他估计能制夏桀于死命。现在陛下能制项羽于死命吗?这是不可以的第一条;武王攻伐殷纣,马上用特殊的标志把商容的里门标示出来,以示对贤者的尊敬;又把箕子从监狱放出来,整修比干的坟墓。现在陛下你能够去整修圣人的坟墓,标出贤者的里门,到智者的门前去致敬吗?这是不可以的第二条;周武王把殷纣存积在巨桥仓的粮食,储集在漉台库的钱货,赐给贫穷的百姓。现在陛下能够把你府库里的粮食、钱财散给穷人吗?这是不可以的第三条;伐殷的战斗已结束,把车改为普通车,把兵器倒转,头朝下放在仓库中,告示天下不再打仗了。现在陛下你能够放弃武装去从事文德教化,不再用兵了吗?这是不可以的第四条;周武王马归南山,告示天下不再演兵操练了。现在陛下你能够放马南山而再不操兵了吗?这是不可以的第五条;把牛群放于林野,向民众表示不再运输军需、屯聚粮草。现在你能够做到这一点吗?这是不可以的第六条;况且天下的谋臣说客,离别亲人,离开祖坟,告别故乡,来追随你的原因,不过早晚盼望获得一小块封地。现在如果恢复六国,立六国的后代,那么天下四方来的谋士说客,一定会各归其主,跟他们的亲人团聚,返回他们的故里。这样,还有谁来帮你夺取天下呢?这是不可以的第七条;况且楚国目前很强大,六国之后再归附它,陛下你又如何能使楚国来臣服你呢?这是不可以的第八条.假如你真采用了郦食其的计谋,,那么你的大事就完了!”这时汉王正在吃饭,听了张良的谈论,把吃下去的食物都吐了出来,大骂郦食其:“臭儒生,几乎坏了我的大事!”即刻把那些准备复立六国的印信销毁。

荀悦评论此事说:“制定决胜之策的要则有三:一是“形”,二是“势”,三是“情”。所谓“形”,是指对成败得失大体上心中有数;所谓“势”,是指具体事件发生时随机应变、把握时机;所谓“情”,是指当事者的心理素质。因此,尽管是策划同一类事情但结果差别很大,什么原因呢?三个要素不同啊!当时,张耳劝说陈胜复立六国的后代,为自己树立朋党。郦食其也采用这一主张劝说汉王,可结局是前者可能成功.后者必定失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陈胜起事的时候,天下人都渴望灭亡暴秦,而且楚、汉相争胜败局势还不明朗。天下人不一定都想灭亡项羽,况且项羽的能力可以统领六国之众,使六国诸侯都跟随他,但秦朝就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扶立六国的诸侯,对于陈胜来说,既增加自己的同盟又加速了秦朝的失败。又何况陈胜当时还没有占据全天下的地盘,这正是用自己没用的东西来给别人,施舍空头的恩惠却获得真正的利益。而对于刘邦来说,如果也要这样做的话,就是分割自己的所有去帮助敌人,虽有虚名却受到真正的祸害了。这就是类似的决策却得到不同的结果。

例3:战国时,秦惠王对陈轸说:“韩国和魏国相争,打了一年多了,还没有结果。有人告诉我应该解救他们,也有人告诉我不应该解救他们。寡人不能决定,希望你为我出个主意。”陈轸回答说:“从前有人要杀正在争食的两只猛虎,一个小孩却对他说:‘那两只老虎正要吃牛,吃得痛快时必会争夺。如果发生争夺,就必定会争斗。争斗的结果是大老虎会被咬伤,小老虎会被咬死。这时你再将那只受伤的大老虎刺杀,这样一举可得刺杀两只虎的名声。’如今,韩、魏两国互相攻伐,战事已连续一年还不停止,就犹如两虎相争。这一定会使大国损伤,小国破灭。那时大王再讨伐损伤的国家,便可一举灭掉两国,这和猎手刺老虎是一样的道理啊。”秦惠王听后说:“好极了,你说得太有道理了。”于是采纳了陈轸的意见,结果正和陈轸所预料的一样。

后来,诸侯反叛秦朝。秦朝的将军章邯率兵把赵王包围在巨鹿。楚怀王派遣项羽、宋义等人率兵去救赵王。他们到了安阳,就不再前进。项羽对宋义说:“现在秦军在巨鹿围住赵王,我们应该尽快带兵渡河,楚兵从外围攻打,赵兵在城中做内应,内外夹攻,一定能击破秦军!”宋义说:“不行,要拍死牛背上大的虻虫,不可以杀牛身上小的虮虱。现在秦军正在全力地围攻赵国,如果秦军得胜,就一定疲惫不堪。我们就正好趁们疲惫之际灭亡秦朝;如果秦军失败,那么我们就引大军长驱西进,一举灭秦。所以不如先让秦赵相斗。若论身披甲胄,手持兵器,冲锋陷阵,我不如你。但若论运用谋略.你就不如我了。”项羽说;“您奉命率军攻秦,现在却按兵不进,今年收成又不好,百姓穷困,士兵们吃的蔬菜,其中一半掺杂着豆类,军中没有半点存粮。尽管这样,您还要饮酒大会宾客,不肯引兵渡河去赵国取得粮食,和他们合力攻打秦军,却说等着秦军失败。像秦军那么强盛的国家,攻击新建立的赵国,势必破赵国,赵国破亡而秦朝更加强盛,哪里还有什么秦军失败的机会可乘!况且我们楚军新近失败,楚怀王坐不安席,把境内全部兵力都交给你一人独自统领,国家安危,在此一举。现在你不顾念国家,不体恤士兵而徇私情,你不是能够安定社稷的臣子。”于是项羽当晚便闯入大帐杀了宋义,然后统领全军渡过漳河。部队过河之后,便把船敲破,沉入水中,又把饭锅和蒸饭的瓦甑都打碎,然后向士兵表示,如果失败,就没有逃生的希望。因此军士都没有后退之心。于是项羽率军大破秦军。

对此例荀悦评论说:“宋义等着秦、赵双方疲惫,这件事与猎手刺虎一事看似相同,其实二者的实际形势是不同的。为什么呢?在战国时候,邻近国家互相攻打,暂时对自己的国家没有威胁,当然可以坐山观虎斗。战国时七国已经形成很久了,一次战役的失败未必遭致亡国。这种趋势并不能使敌对的国家一下子灭亡。进则有利可图,退则可自我保全。所以说积累实力,等待时机是正确的。而当今楚国和赵国是新形成的国家,他们的实力和秦国相比,情势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危险随时会发生,进取就会取得成功,退后就必败无疑。这便是说事情类似而形势不同的道理啊。”

同类推荐
  • 遇见最真的自己,唤醒灵性的那朵花

    遇见最真的自己,唤醒灵性的那朵花

    生命究竟为了什么?人类对生命的两大疑惑,一个是起源处,一个是归宿感。往往,我们以不停地行动来麻痹自己,想把这两个扑朔迷离的黑洞谜团抛诸脑后,不想来处也不想去处。生命呈现出奔跑跳跃的质感,却忽略了内心的定静。这是一本心灵治愈书,是都市心灵修行的指南。它将告诉我们,如何以定静的心思,拆穿世俗的幻相,赎回灵魂深处的力量。如果,你还在为自己的情绪空洞得不到救赎而痛苦。如果,你还在为亲密关系的去向而忧心。如果,你在为选择或者得失而苦恼。那么,让我们收敛起浮躁,翻开这本灵修书。学会内省,学会定静,向宇宙的最高层赎回智慧和力量。找到真我,找到灵性。只要能够参悟灵修,我们就一定会找到那个心想事成的自己。
  • 更好的你,更好的我

    更好的你,更好的我

    有个更好版本的你,蓄势待发。本书的想法更容易贯彻在你的生活里,可以产生奇迹。你可以更快乐,你的身体会更健康,你的想法会变得灵活,创造你梦想的生活。成功和财富尽在你的掌握,你的情感关系也会更深入更有意义。你将对生活所给予的丰盈充满感激,是时候拥抱这个“新的你”了。
  •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本书将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两大类:有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和倾向于失败的思维模式,透过对“成功模式”和“失败模式”的系统性对比,论述了成功与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如同绿灯行(油门)、红灯停(刹车)的交通指令(操控系统),指导着我们启动“生产成功的流水线”以创造成功,提醒着我们关闭“生产失败的流水线”以规避失败。
  • 品读李叔同的人生智慧

    品读李叔同的人生智慧

    他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是宗教泰斗,更是博古通今的国学大师。通过他,人们可以看到一个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和文学于一身的全才,更能找到获得智慧人生的航向,他就是李叔同,法号弘一大师。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是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也是温暖人生的智慧之光。弘一大师一生风雨历程,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其品格、处世之道、为人之道、学习之道、人生态度等,皆是智慧的光芒,能让我们与幸福相近,与成功携手。
  •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

    知错就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知错就改的美德故事。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热门推荐
  • 佛说申日儿本经

    佛说申日儿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波波奇人在地球

    波波奇人在地球

    来自波波奇星球的外星人贾西雅,身负重建家园的重任,在地球开始了穿越做任务的生活。
  • 花栽二首

    花栽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燕都日记

    燕都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I) 艾德温·德鲁德之谜/德鲁德疑案(英文版)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I) 艾德温·德鲁德之谜/德鲁德疑案(英文版)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is the final novel by Charles Dickens. set in Cloisterham, a lightly disguised Rochester, the novel begins as John Jasper leaves a London opium den. The next evening, Edwin Drood visits Jasper, who is the choirmaster. Edwin confides that he has misgivings about his betrothal to Rosa Bud. The next day, Edwin visits Rosa at the Nuns' House. They quarrel good-naturedly. Though the novel is named after the character Edwin Drood, the story focuses on Drood's uncle, precentor, choirmaster and opium addict, John Jasper, who is in love with his pupil, Rosa Bud. Miss Bud, Drood's fiancée, has also caught the eye of the high-spirited and hot-tempered Neville Landless, who comes from Ceylon with his twin sister, Helena. Landless and Drood take an instant dislike to one another. Drood later disappears under mysterious circumstances. The novel was unfinished at the time of Dickens's death (9 June 1870) and his ending for it is unknown.
  • 路漫漫其修远兮呀

    路漫漫其修远兮呀

    腹黑清冷电竞男神x蠢萌傲娇萝莉画师暖萌甜宠x热血电竞从小时候起就爱上的电竞和软萌少女,对陆修远来说,他的荣耀不仅仅只有冠军。还有他的小姑娘。///微博热搜头条#震惊!电竞圈神话弥神竟喜欢画师“漫漫长路”!#某人看完热搜,淡定的发了条微博:MH-弥漫:最近有谣言说我喜欢漫漫长路,我来澄清一下,这不是谣言。我喜欢我的小姑娘一辈子。@漫漫长路完蛋,一向清冷微博除了转发战队官博的男神自从谈了恋爱,微博连连刷屏。内容如下:MH-弥漫:今天老婆主动亲我了。MH-弥漫:老婆画的我,我爱老婆。MH-弥漫:我老婆好可爱,我老婆是人间珍宝。……弥粉们纷纷痛哭:弥神你还记得你的清冷人设吗!!///漫漫,我没有取悦你的天份,但我比谁都认真。——陆修远
  • 诸天众道

    诸天众道

    混沌之初,演化万物,皆为生灵,本源所化,是为大道,大道之下,众生平等,可当本源大道演化出灵,妄图以天命众生,以万物为刍狗,囚众生为蝼蚁时,众生又该何去何从!且看身负重任的少年,如何在这混乱的时代,帝道争雄,带领众生划破黑暗,迎接那破晓的黎明!
  • 非凌不可淇逢对手

    非凌不可淇逢对手

    在八岁生日时,晚冰淇吃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冰淇淋,从此,她对这个给她冰淇淋的小邻居有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以后,她认出了他,而他却因意外失去了从前的记忆。再次相见,她决定:哼!我名字中的另一半,绝不能缺少,敢忘记我,我让你吃冰淇淋吃到怀疑自己是谁!(治愈+青梅竹马+双重人格)
  • 今天夕佬暴走了吗

    今天夕佬暴走了吗

    十八年的苦难,原本只是一个受尽欺负的孤儿,一朝之间成了白家流落在外的大小姐,还成了那个圈子里顶尖的男人苏姜的未婚妻?当这不可思议的美梦落在白夕夕头上的时候,一纸离婚协议落在她头上。“哪怕半月后你我成婚,你都不会是我苏家的女主人。”白夕夕:“……”呵。(当一只妖艳贱货驻进了豪门狗血圈……(#?Д?))
  • 相见恨晚

    相见恨晚

    苏小魂一脸深沉的坐在办公室里,抽着烟,茶杯里还有半盏没喝完的茶水,从敞开的杯口里向外冒着一点点热气。窗外正是春天,桃树刚刚开了粉红的花朵,三三两两点缀在乌如墨画的枝头,显得清新自然。状如老翁的垂柳早已经发芽,纤细的枝条交错着,碰撞着,在微风中被吹动,远远看去如烟雾般朦胧,别有一番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