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何为梦?
梦,也有梦想的意思。古人认为,做梦总有缘由,王符就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做梦的原因分为心理原因与生理原因,但人类在已知的这两方面,依然无法解释梦形成的机制原理。
梦境中所形成的人物、事件以及场景,来自于人们对大脑中已有的概念的东西进行加工后所产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感觉以及现存世界观等刻在脑海中的记忆,就是“原料”。
人们梦境中所出现的所有这些元素都是基于记忆基础的。
中国是最早对梦进行研究的国家,先于费洛伊德2000多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一本关于梦的著作——《周公解梦》。但《周公解梦》里对于梦的解释并非是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的,而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科学技术条件,故此书对于梦的解释具有相当大的历史局限性。其中将梦赋予能够解析人的未来祸福的能力,但是基于现今人类对于梦的认识逐渐科学,人们发现梦并不能预测人的未来祸福。
而这一观点最早出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
人在做梦时生理表现为眼球快速运动、伴有梦话或鼾声大起。有时还会有其他特点,磨牙、打嗝、放屁,更有甚者会起身扫地或拿刀切瓜(也就是梦游)。
《梦的解析》所讲,梦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是另外一次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在隐秘的梦境所看见、所感觉到的一切,呼吸、眼泪、痛苦以及欢乐,并不是都没有意义的。人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这种观点就是著名的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梦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研究使梦与疾病的关系渐渐清晰起来。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梦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自我调整和激励,以及对未来目标的设定。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梦的功能是探讨做梦者的人际关系,并帮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对梦做出比较科学认识的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研究发现,梦的发生与人在睡眠状态下快速动眼和非快速动眼的周期性相关。一般来说,梦发生在快速动眼睡眠阶段,梦的内容也有规律。在第一、第二次眼球快动时,梦大多重演白天的经历,第三、第四次快速动眼时,梦多半是过去的情景和体验;第五次快速动眼持续时间最长,过去与最近的事互相交织。人们在睡眠中感觉身体不适或疾病,大多发生在第一、第二次快速动眼时做的梦,而慢性病的感觉可能在第三、第四次快速动眼时做的梦里。
真正的做梦只有在人类身上被直接证实发生过,不过很多人相信做梦也会发生在其他动物身上。动物已经被确定也会有快速眼动睡眠,然而他们的主体经验却难以确定,平均拥有最长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的动物是穿山甲。哺乳类可能是大自然中唯一,或者至少是最频繁的做梦者,因为和他们的睡眠模式有关。
还有一些人认为上述有关梦的解释是不科学的,梦只是人睡眠时的一种心理活动,梦中的心理活动与人清醒时的心理活动一样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梦中离奇的梦境是因人睡眠大脑意识不清时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的错觉引起的。如,人清醒心动过速时产生的似乎被追赶的心悸感,在梦中变成了被人追赶的离奇恐惧的恶梦,人清醒心动过慢或早搏时引起的心悬空、心下沉的心悸感,在梦中变成了人悬空、人下落的离奇恐惧的恶梦。梦中经常能感觉到一些人清醒时不易感觉到的轻微的生理症状,是因人睡眠时来自外界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相对变小,来自体内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相对变强引起的。
现在人们广泛认同的是梦发生在人睡眠状态的浅睡眠状态,深度睡眠时不会做梦。
梦是一种意象语言。《庄子·齐物论》云:“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这些意象从日常生活到平行时空都有。梦境有时可以在多种方面激发出灵感,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Friedrich August Kekulé)宣称梦见一条正在吞食自己尾巴的蛇,从而最终悟出了苯环(Benzene)的分子结构。
那么梦是如何的产生呢?
人在睡眠时,脑细胞也进入放松和休息状态,但有些脑细胞并没有进入休眠状态,因此一些微弱的刺激就会引起他们的活动,从而引发梦境。例如,白天你参与了一件事,这件事在感觉,听觉,视觉,触觉强烈的刺激了你的大脑,晚上你就会由此做梦了。
再或者,有时你睡觉的时候,你的朋友在你身边看电视剧或者电影,声音还特别大,此时你的没有休眠的脑细胞就会根据所听到的各种声音,并根据这些结合你记忆中已经有的场景,来结合成一个新的你是故事主角的场景。
绝大部分的科学家相信所有人类都会做梦,并且在每次睡眠中都会有相同的频率。正如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在其著作《催眠与心理压力释放》中所阐述的:“当人们处于异相睡眠期间,如果将其唤醒,那么被唤醒的人往往会说他们正在做梦,所以人们一般认为,做梦是异相睡眠的特征之一,研究发现,人人都做梦”。
因此,如果一个人觉得他们没有做梦或者一个夜晚中只做了一个梦,这是因为他们关于那些梦的记忆已经消失了。这种“记忆抹除”的情况通常发生在一个人是自然缓和地从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经过慢波睡眠期而进入清醒状态。如果一个人直接从快速动眼睡眠期中被叫醒的话(比如说被闹钟叫醒),他们就比较可能会记得那段快速眼动期所作的梦境(不过并非所有发生在快速眼动期的梦都会被记得,因为每个快速眼动期之间会插入慢波睡眠期,而那会导致前一个梦的记忆消失)。
梦,既真实,又虚幻,这究竟是属于心理,还是属于想象,人们至今还无从解释。
不过我更赞同另一种说法:人进入睡眠之后,灵魂离开了肉体,独自去做了一些事,做那些事情时的经历就是梦。
为什么我赞同这种说法,因为我切身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