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02400000039

第39章 天师出二徒丧命

上回写道天师羽化,那么,天师晚年生活以及后来羽化的地点又是哪呢?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建和发展,逐渐扩及全国。晋代以后,山中道教渐盛,极盛时有道观七十余处,胜景一百零八处。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关于青城山,这里还有一段极为有趣的故事。

上回有写到,据传,张道陵有弟子三千人,真正得其传的只有三人:一为王长,一为赵升,一为其子张衡。但门徒千千万万。在他的努力之下,道教初见规模。

要说道教名声不断扩大,普通人自然,有什么大事都会前去帮助。要说这日,突然有一人前来求助于张道陵。说是青城山被妖邪占领,百姓深受其苦,希望天师可以前去相助除妖。话说当时,道教张道陵的居住传道之地在鹤鸣山,而出事的地方青城山离此地极近,于情于理,张道陵都不会袖手旁观,但是,因为并没有明确的消息说这是什么厉害的妖物,同时,也希望手下的徒弟可以多加历练,更快的掌握除妖之法,于是,天师决定这次自己不出手,让手下的徒弟前去除妖。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张道陵的三个徒弟了。其一为王长,长长期跟随师傅,擅长天文之学,精通黄老之术,深得张道陵赏识。其二赵升能得师父教授道法,却有一段来历的。相传张天师在鹤鸣山炼丹,有了一些成果,并服了半剂丹药,修成“地仙”之后,他看到身边弟子,多为俗态未除,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不足以担当的起传教卫道的重任,一时之间也是有些忧愁,不知道将要如何在自己成仙之后,找一人接下这道教的重任,于是便游历河山,想要觅得奇人,交付此重担。后来,有一年上令之日,从东方来了一位冰胎玉质、道貌安然的青年,名叫赵升,天师一眼看出定是奇人,欲收为弟子。又经历了多次考验,发现此人道心稳固坚定,是个修道的好苗子,于是便收为了弟子。而其三张衡,他乃是张道陵的儿子,也是后来的第二代天师,史称嗣天师。当时天使的职位是采用的世袭嗣的制度,当然,这张衡的故事,又是另一段极为精彩的传说,这里暂时不提。

书接前文,天师决定让三个徒弟前去历练,当然,三个徒弟跟随师父多年,自是也修得了不少功夫,素日里没有用武之地,也是心中有些苦闷的。于是,听到师父交予了这项任务,也便没有什么恐惧不安的想法,只是满满的兴奋与好奇,高兴的便应下了。那求助之人见此,虽然有些可惜天师不出手,但也是知道此三人乃是天师最为得意的弟子,自然也是有些本事的,于是也便应下了。

临别之时,天师也是心疼三个弟子。又觉得这是他们第一次做任务,且情况不是很明了,于是郑重的嘱咐道,徒弟们,如今那青城山的情况不明,你们又是第一次独立完成任务,切记量力而行,如果不敌,回来向为师求助,切记不可逞一时意气,性命最重要。三个徒弟也是连连称是,说道,师父放心,徒儿们省的。

三人于是便随着去求助的人一起踏上了前往青城山的路途。

要说众人刚靠近青城山,便见到了青城山外围被黑雾包裹,一阵有一种冲天的妖气向外扩散,三人学道多年,自然都是开了天眼的,从哪雾气之中,透露出来的是压制也压制不下来的怨气,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生命命丧于此才会有这样大的怨气。这个场景的严重程度已经超过了以前他们随师父经历的鬼怪之事的怨气许多倍了,是继续前进还是回去找师父前来帮忙,一时之间三人陷入了分歧。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以他们现在的能力是一定解决不了这样的事的,但是这是他们第一次独立的降妖除魔,他们几个又是年轻气盛,不服输的年纪,因此,都不想就这么回去。

最后几人也没有达成统一意见。王长与赵升都想前去试一试,如果解决不了再回去找师父寻求帮助,但是张衡确是认为,妖物力量如此之大,如果以我们的实力进去,恐怕难以找到机会逃出去,最后,三人还是决定,王长与赵升进入青城山去一试,张衡回去找师父帮忙。

这边,王长与赵升进入青城山之后,张衡就回到了鹤鸣山。待他回到山中,与父亲说了青城山外围的状况之后,张道陵也是着急,对他说你们这里遇到的恐怕是鬼王一类的妖物,以你们的实力,进入之后,根本就没有什么反抗的余地啊。就在这是,摆于大殿的王长赵升俩人的名牌突然破碎,这也意味着俩人已经死亡.正在说话的俩人见到这突变,心头是说不出来的感伤。

虽说天师刚听完以后就觉得自己这俩位徒弟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但是,真正看到这番场景,还是心中难以压抑的悲凉,这是自己给予厚望的徒弟啊,就因为一时的意气,丢了性命。不由得长叹一句,造孽呀,造孽呀。那张衡的感伤也不比父亲少,几天前还是活生生的人,突然就离去了,尸体恐怕都找不回来,也有一种如果当时自己可以坚持一下,不让师兄进去,会不会结果就不一样了,虽然是个人选择,各安天命,但是,他的内心还是无法心安理得的说这件事我一点责任都没有。于是,大殿之中,一时陷入了沉默。

要问这几天发生了什么?让我们视线转向那日三人分道扬镳,张衡离去后,一起随着王长与赵升二人看一看这青城山的内部。

那日分别后,王长与赵升二人也是没有耽搁时间,立马就进入了青城山。进入之后,他们俩也马上发现了不对。要说青城山,一直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绿树蓝天美景,向来有许多游人。它既是上古神仙眼中的洞天福地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四川已经因为都江堰的修建而文化昌盛,经济繁荣,时无荒年,不知饥馑,想来这里就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但是,他们进去这么久,一个人都没有看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死亡的味道。此刻正是白天,太阳高高的悬挂在天空,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不知为何,确是没有一丝的暖意,一阵阵的阴冷不断涌上心头。其实有的时候,人的第六感是极为正确的。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却可以帮助你躲过一些危险。此刻他们的阴冷,其实应该是上天给予他们最后的警示罢了,但是二人没有明了,只是强压了心头的不安继续向前探寻。

俩人走了不知道多久,突然发现前方的光亮完全消失了。俩人也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刚刚进入这里的时候,虽然光线比较暗,但是还是可以看得见阳光的。但是,现在一点光亮也没有了。一定是那怪物来了。俩人接受能力也是极强的,稍一惊讶,便镇定下来,拿出法器,摆好阵势,大喝一句,何方妖孽,还不快快现身。

只见黑暗之中慢慢显现出一个身影,待那身影完全出现后,二人只感觉到一个字,强。不是那种可以一战的强大,而是一种从内心深处就升不起一丝一毫反抗的想法的强。当对手比你强一点的时候,你会努力,会鱼死网破。但是当对手与你差距甚远的时候,你所剩下的也就只有仰望了。

当他们看到这个怪物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们最初打不过还可以逃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

只见那怪物张开嘴,阴测测的笑着,说道,今日竟然来了俩个修道之人。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修道之人了,他们的血液含有的灵气是最让我沉醉的了。今日你们既然没来了,就不要再走了吧。哈哈哈。

俩人虽然心中恐惧,但是,还是强打起精神迎战。俩人在生与死的关头,也是爆发出了极大的潜力。俩人摆开阵型,使出了师父平日交予他们的降魔大阵。但是,这个阵法本来就是三人才可以催动的大阵。而且此阵极难,他们三人也不是此次使用都可以成功的。此刻由俩人使出,所需要的灵力消耗自然是非同一般,但是,幸运的是,竟然成功的用处了,要说此阵的威力自然是不容置疑的。只见天空中白光一闪,一个大网就朝着那怪物袭去。如果是鬼王以下的妖物,必然是避无可避的。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阵法都是没用的。俩人见阵法成功的喜悦还没有消失,突然感觉颈间一痛,到死都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

同类推荐
  • 往哲先贤

    往哲先贤

    希罗多德:“喂,冈比西斯,你把居鲁士的国旗拿反了。”斯帕科:“真不让人省心。”冈比西斯:“嗯。”在短短的十年后,这个把国旗拿反了的年青人凭借着胆识和智慧彻底颠覆了这个国家。从此人们的生活就像平静的大海一样变得波澜壮阔。后世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人们把他当做上帝一样看待。他的名字被翻译成二百多种语言。他的故事伴随了每一个青少年的成长。他的人生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的闪烁着光彩。一个偶然的巧合,人们发现了埋藏已久的真相。原来,他那被世人称赞的伟大思想其实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骗局。人们心中的上帝原来是最可怕的恶魔……
  • 明朝大博弈

    明朝大博弈

    本书是作者章宪法继《明朝大败局》之后又一研究明史的力作,将目光从朝堂之上转向更广阔的天地,民间富商、风流才子、航海先行者、旅行家等不一而足。尽可能立体地探索、还原明朝的细节与暗面,发掘最后一个汉人王朝鲜为人知的特质。以更为陌生的视角,重现历史人物跌宕人生;以显微镜式的剖析,还原历史细节与暗面,另辟蹊径再现大明王朝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
  •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中国人的教训(上册)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国文20多年来专心于通俗历史文化笔耕,从当下着眼,书写中国古代个人历史得失的代表作。本书在熟读大量史料——正史野史稗史、史札丛著笔记的基础上,读史品人,以古知今,以史为鉴,为今天中国人的现实人生提供足以可操作的借鉴。它按历史顺序排列,以历代各类人的生存状态、心路历程、命运遭际、为人处事、才华成就、时代影响为依托,既写了他们的努力耕耘、人际关系、开拓创造、实至名归、名垂青史,也写了他们的一波三折、起落跌宕、苦心经营、艰难成功,从而组成中国人宏大的往事历程。它告诉读者中国人应该把个人的历程、往事视作珍贵的财富,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在今天及以后的现实人生中,生活得更轻松、更幸福、更明智一些。本书更顾及大众的阅读习惯,语言不失幽默、诙谐,看严肃的正史作品犹如看小说那样淋漓酣畅。本书在“历史大散文”里独树一帜,俨然一大家之作。它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富有人生智慧的畅销书。本书让读者在认识中国古人生存智慧的同时,更多地认清今天每个人的活法。评论家名高度评价:“这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作品之一。”
  • 三国能

    三国能

    换一个角度去看三国的故事,既有正史也有坊间传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名留青史者固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但那些失败者也绝非泛泛之辈。
  • 乌衣同袍

    乌衣同袍

    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也不过是过命的交情罢了
热门推荐
  • 细胞修神

    细胞修神

    新书《混沌盘古道》已发布,求支持! …… 以细胞为丹田,细胞核为金丹。丹田无限,金丹无限。分裂无限,分身无限。每一个丹田都是一个世界!每一个金丹都是一个星球。当所有世界融合时,那便是宇宙。 熊猫书友群;661024783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见钟情:傅太太用情至深

    一见钟情:傅太太用情至深

    传言,宋南音在傅知斐最落魄的时候嫁给他,成了有名无实的“傅太太”。人人都说她居心叵测,贪慕虚荣,可实际上,她心底藏着一个不能言说的秘密。后来,傅知斐把一份离婚协议书带给她,宋南音却淡淡浅笑。“其实我早就对傅先生一见钟情,你不要和我离婚好不好?”本是一句无心的借口,不料却成了傅知斐束缚住她的枷锁。她被记者围攻,是他出面替她解围;家里出了事情,也是他主动开口,“傅太太,需不需要帮忙?”甚至于后来她同意了离婚,他却将她揽入怀中,轻声呢喃,“傅太太,我对你可是日久生情,离婚的事情免谈。”直到这时,她才发现,她是他眼中逃脱不掉的猎物。
  • 火爆魔妃之紫魅妖瞳

    火爆魔妃之紫魅妖瞳

    当紫眸再次睁开,她,21世纪的异能A级特工,穿越在异世废材七公主身上。她,是天生强者,怎肯容忍至亲一次次践踏。她与他,前世今世再次相遇,又会是怎样的结局
  • 群侠烈影

    群侠烈影

    在凡人的武侠世界里,武功究竟能高到什么程度……这是一场武林的选秀,每十年一次的武林盛会,群侠聚集于子玄山天鼓台,这场盛会吸引了整个华夏大陆乃至外域的绝顶高手不远万里而来……群侠烈影,群星闪耀……主角却是一个丝毫不懂武功的小少年?不过没关系,不仅主角惹人爱,配角也各个惊艳,你甚至可以在里面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主角。但是最终的核心还是简介里的第一句话,这正是关系到主角一生命途的一个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也让他后来的江湖生涯如开挂一般的存在……
  • 你的余生分我一半

    你的余生分我一半

    元景非人非神非仙非魔非鬼,游离在六界之外,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存在。真佛怜悯她,给了她一只往生瓶,告诉她去人界寻八苦,说届时她自会明白。元景用往生瓶带走八苦,而被施惠者需要交出余生寿命的一半作为代价。实现互易的途径是拥抱,但元景不能明说,而且只能在被施惠者心甘情愿的拥抱下互易才能成功。提醒:元景是线索,她不是唯一的主角。每一篇都是不同的故事,在别人的故事里元景只是个旁观者,故事的背景有现代也有古代,结局有喜有悲,对于这点作者个人表示:结局无法控制只能看剧情走向来安排。基本保证:日更,可以放心收藏。最后排雷:就现有的安排来看,有故事是BL向,不想看的可以跳过,不会耽误主剧情。
  • 蝼蚁的姓名

    蝼蚁的姓名

    这是一个跨越千万年、执念深重的故事,请查阅~
  • 回到南宋搞事情

    回到南宋搞事情

    人到中年的张韵因一起交通事故穿越到了南宋,成为了循王张俊的五世孙!赵扩:他们说我是昏君!张韵:官家不是昏君!大金:我们很厉害!张韵:本将喜欢狩猎于辽东!蒙古:我们是BUG!张韵:老子才是BUG好不好。欧洲各国:路途太远,我们很穷!张韵: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去看看!我叫张韵,他们都叫我六郎,“六郎将至,请勿动,动责灭国!”
  • 天命灵女

    天命灵女

    蓝逸尘作为蓝家家主,身负重任,身边跟着一名冷酷无情的女杀手:岑钰,,岑钰自小就跟着蓝逸尘长大,在她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保护蓝逸尘,就算是死,也不悔,蓝逸尘从来没有将她看作属下,只想要对她好,给她全世界……一场又一场的阴谋中,蓝家和岑钰都深陷其中,岑钰突然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一切又是那么的扑朔迷离,而这一切背后有掩藏了什么?
  •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