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2400000013

第13章 李自成的登基大典

王简逃出京师已过去了二十日,李自成命人在武英殿掘地三尺也未找到王简等人的尸骸,他恼怒不已,杖毙了好几名值守武英殿的太监和宫女,而后昭告天下,要在皇极殿中登基称帝。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十,盛大的登基仪式开始。李自成满面春风的由内侍扶着步入了皇极殿,此时的他只觉恍然如梦,仿佛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整张威武的国字脸都笑开了花。宫中的礼乐奏起,他刚坐上龙椅,正准备接受群臣的道贺和跪拜,突然,他感到头顶一股黑影砸了下来,还好他功夫了得,急忙从龙椅上跳起来躲在一旁,只听“嘭”的一声,他屁股下面还没坐热的龙椅便被砸得四分五裂。他回首一看,“偷袭”他的是一颗乌漆嘛黑的巨大龙珠。

原来龙珠内的轩辕镜正是卡住龙珠不坠的关键,没了轩辕镜,再加上热闹的礼乐一震,龙珠便掉了下来。

大殿内的众臣也被这场变故吓得目瞪口呆,纷纷交头接耳。

“皇宫中哪来的这么大的暗器??!”

“什么暗器,不懂不要瞎说,那乃是龙珠,传闻龙珠能辨真假天子!”一名官员忧心忡忡道。

他的话立刻得到了身边的一名同僚的证实:“是啊,我也听说过,确实有这么回事,传闻明代宗皇帝就从来不敢坐皇极殿的龙椅,上朝都是在太极殿。”

一时之间,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对各自的命运忧心起来,传闻如果是真,那无疑他们跟错了君主。

刚刚还笑容满面的李自成此刻的脸色要多黑有多黑,他眼神阴森森的扫过正在交头接耳的群臣,众人自觉脖子上一股凉风吹过,都吓得缩了缩脖子。

原礼部侍郎陈演阴深道:“皇上,或许礼部定的日子出了什么纰漏,今日不吉,不若择日再举行登基大典。”

然而礼部尚书魏藻德急忙跳了出来道:“姓陈的,你什么意思?”这魏藻德毫无礼义廉耻,不惜送上自己的亲生女儿,甚至花了许多银两上下打点,好不容易又在新皇帝面前保住了官位,他没日没夜的测算吉日,定出登基的礼仪,规范,好不容易策划了一场盛大的登基大典,李自成也极为满意,不想还是出现了变故,而陈演又把屎盆子扣在了他的头上,如何能忍。

魏藻德此人品性低劣,自然没有好人缘,又有官员接连甩锅道:“李尚书,确实你的不是,你们礼部定的吉日出了这么大的岔子,你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姓魏的,你娘的定的什么狗屁规矩,又是让俺这啊那的,弄得俺浑身不舒服,俺早就瞧着不对,你说,你他娘的是不是崇祯的奸细,想要谋害皇上?!”一名官匪模样的将领抓住魏藻德的衣领就是一通臭骂。

李自成的人马早就对这些降臣不满,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结果反而被这些前朝旧臣摘了桃子,占了朝堂一大半的官职。

魏藻德顿时被气的上气不接下气:“你,你们...”

李自成眼看着原本庄严肃穆的登基大典,因为自己原来的手下没有规矩,在加上跟降臣之间的矛盾,变成喧杂的菜市场,个唱个的调,个甩个的锅。

“好了,都他娘的别吵了!”李自成原本就看这些人降臣不爽,现在又在气头上,他怒声道:“将魏尚书拖下去,打入大牢,着助饷十万两,否则杀无赦!”

眼见被气得吐血的魏藻德被拖了下去,宋献策这才站了出来,道:“常言道,天意难违,仪式不可中断,否则是对上天不敬,皇上不若换个大殿继续?”

李自成黑着脸点头应允,他这几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独独进了这紫禁城怪事连连,先是跑了崇祯,而后又是龙珠天降差点砸死自己。想到崇祯,他心中一悟:肯定是他搞得鬼!

于是他不顾众人的劝阻,执意要在化为废墟的武英殿内登基,就是想证明自己是干掉大明龙脉的真命天子,可以镇住这紫禁城的邪气!

也就在李自成登基的同一日,北京城破的消息也传入满清,诸多王公大臣齐聚盛京商讨对策。

四大贝勒之首的代善缓缓道:“关内乃汉人的天下,我等满人不事生产耕种,又不能固守,取之无用,不若如同前几次那般,趁着李自成立足未稳入关大肆抢掠一番罢了。”

他的建议自然得到了绝大多数大清贵族的响应,他们只想要牛羊和奴隶,从来没想过能够入主中原。

“礼亲王,万万不可啊!”范文程一听就急了,汉人的地位在大清朝堂中很是尴尬,似奴非奴,似臣非臣。如若不能进取中原,而是继续偏安东北一隅,那么他们这些汉臣始终只能算作是“外人”,甚至连家奴都不如,下场可想而知。只有进取中原,他们才会成为后金的依仗,受到重用!

范文程道:“二位摄政王,李自成进京之后肆意凌辱明朝重臣,大肆抢掠,更是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导致京城民心尽失,此时我大清出征讨伐,定可一战而破之啊!”

洪承畴也附和道:“范先生说的极是,现今李自成立足未稳,此时不取,他日他李自成站稳京师,而后吞并天下,又会成为下一个大明,到时我大清又会被锁在关外,就算想要偏安一隅也不可能了。”

代善冷冷的鄙视道:“哼,他李自成难道比大明还难对付?!本王老矣,只想过几天安生日子,你们这些奴才,休想让我等大清男儿为你们的富贵前程卖命!”

被当场斥作奴才,范文程等几名汉臣一时间羞愤交加,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进言道:“摄政王,如今我大清上下同心,兵甲富足。况我大清兴兵入关,非是与大明争,而是与闯贼争,替大明肃清贼寇,必会得到关内百姓的拥护,定然势如破竹,平定天下如探囊取物啊!”

在座的满清将领之中不乏远见之士,颇为意动,虽赞同范文程等人的话,可碍于摄政王代善的权威,并未发表意见,就等着另一位摄政王多尔衮拿主意。

多尔衮年少时就深受努尔哈赤的赏识,本来极可能继承皇位,可惜皇太极在他之前修炼出玄色真气,在皇位争夺战中他败了下来。相传他年少时母妃患病,急需极寒之地的一尾千年鲑鱼作为药引。于是他独自一人去往长白山天池寻找,不想被困雪山七天七夜。在饥寒交迫的绝地,他不甘死去,也因此感悟到了天人之变,得窥帝皇之境的门径。而后皇太极逼死他的母妃殉葬,又在极度的不甘与愤懑的双重打击之下,他指天怒吼:天若灭我,我便刑之。从此正式踏入帝皇之境,他的“只手刑天”与李自成的“无罪国度”并列为乱世两大无上绝学。

踏入帝皇之境的多尔衮还是选择了继续隐忍,本来待皇太极死后他好突然发难一举夺得帝位,可惜苍天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李自成攻入北京城。这也彻底打乱了他的夺帝计划,只得与豪格等皇子派和解,被尊为皇叔父摄政王。也是乱世三皇之中唯一的一位有实无名的帝皇之境高手。

在众多汉臣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等也极力的鼓吹之下,多尔衮又早有顶鼎中原的雄心,他真气一吐,玄色龙气瞬间充斥着整个大仗,他一锤定音道:“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凭什么他汉人就该坐享天下间最富饶的土地,最美丽的女人,而我满人就该受困于这苦寒之地。这天下最丰美最富饶之地,当归强者居之。”

“玄色龙气!”在场的满蒙王爷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万万没想到,原来多尔衮才是天命之人,同时被他的气势所镇,就连同为摄政王的代善都不敢多言!

于是多尔衮决定亲领十五万满八旗精锐,汉旗三万,蒙三旗七万,十二旗共二十五万大军从喜峰口入塞。

满清大军经过十五日的急行军到达遵化城,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这座空城,而后兵分两路,一路由肃亲王豪格率领,大明降将祖大寿为前锋共三万攻滦州,永平二城,以断山海关守军后路。另一路多尔衮亲率主力南下直扑京师。

此时的滦州城,百姓只知关宁军在此休整,却不知道大明天子也在其中。

滦州行宫御前军事会议。

“皇上,军情急报,建虏的豪格三日前拿下永平,此时正向滦州而来!”一大清早,王承恩就急匆匆禀报。

“来人有多少兵马?”王简听说这么快满清就入关,吓了一跳,连忙问道。

“回皇上,豪格本部不过三万人马,前锋乃是叛逆...祖大寿,不过三千人,距此十五里。”吴三桂顿了一下,说道。这祖大寿是吴三桂的亲舅舅,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抢先答道,以示与其划分界限。

王简一听不过三万来人,与己方兵力差不多,况且来的还是老熟人祖大寿,顿时放下心来。

“皇上,估摸着闯贼封锁了天子尚在的消息,所以建虏只知京师已破,才会分兵来此。”孔师孟沉吟道。

王简眼前一亮,这就表示豪格以为这也是一座空城,走马观花般顺手拿下,正可以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嗯,既然如此,那朕就让他有来无回!”王简杀气腾腾道。

同类推荐
  • 战国第一公子

    战国第一公子

    (新书:《唐末春秋》已发布,欢迎各位过来围观!)春秋无义战,三家分晋,春秋之末。赵襄子薨,赵国乱。历史的夹缝中崛起了一个名为鲜虞的部族。华夏民族有容则大,鲜虞变中山,融入华夏,置身动乱。小国偏安一隅,中山公子坠马“重生”。“入城则天下平,安居则一方兴。”无所不能的公子羽能否挡住历史的滚滚车轮?
  • 鼎明

    鼎明

    新书大明最后一个暴君已经上传,求收藏,求推荐。鼎,天下之器。明,日月光明。
  • 超神老公你惹不起

    超神老公你惹不起

    扮猪吃老虎是我骨子里的特质,嚣张机智是我最菜的优点,帅破天际是我迷倒老婆的低级杀手锏……谁叫我是自带开挂器的超神老公!
  • 穿到大宋探个案

    穿到大宋探个案

    霍浪从小痴迷探案有关的事物,却在一个夜晚遭到连环杀手的杀害,穿越到宋朝……在宋朝的探案之旅就此开始。
  •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局道中的历史博弈

    本书撷取了57个最著名的历史片段,依据局中所反映出的核心要素,分类探查其中所包含的“规则”,认知其中所体现的"局道"。不只是历史故事,也是我们现代生活的典范。
热门推荐
  • One from Many

    One from Many

    A beautiful blend of history, biography, and philosophy, One from Many not only challenges the way we think about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and our relationship to the natural world, it's a rollicking fine story as well.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福运娘子山里汉

    福运娘子山里汉

    季妧第一次出嫁,花轿临门新郎就挂了。季妧第二次出嫁,吉时刚到新郎的坟被雷劈了。一而再被退货,凶名传遍了十里八乡,眼看是要砸手里。重男轻女的奶奶拍腿恸哭:“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哟,你一两银子都卖不掉!”季妧:“……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将来要有大福运。”咿!还有“年十七不嫁者使长吏配之”的规矩?不怕不怕,找个假夫君应付一下就是。那个村口的流浪汉收拾收拾还能看,就他了!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长生修仙录

    长生修仙录

    不求富贵,但求长生。继盘古开天,神魔争霸后,天界神道消失,仙界魔界妖界都人才凋零,各界为补充新血,增强实力。仙魔特此向人间界散播修仙修魔功法。并定下七大境界:练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缨期,分神期、渡劫期、仙道……世间无长生药,唯有长生道。凡人唯有突破练气,进入筑基方算正式踏入修仙之道,从而延长寿命三百。长生之道求于灵根与悟性,不足者,即便天之骄子也不得长生。故事主人翁却是由一个没有灵根,对修仙一无所知之人,由一次机缘偶得天地本源,从而成就大道。
  • 弑神龙帝

    弑神龙帝

    他,废物的时候常常被欺负,失去尊严。有了实力之后,他找回了自己的尊严,但是他也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本就不公平,别人为了得到自己的功法,害得自己家破人亡,不得不逃。当自己的有强大的实力之后,却得知自己的敌人是如此的强大。不过自己却没有因为别人的强大而胆怯,自己一步步的壮大,把强大的敌人踩在脚下,自己对自己的敌人彻底抹杀。神来弑神,龙来屠龙。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悠悠田野记

    悠悠田野记

    惠小幽本和师傅在山里轮回观过着惬意的生活,一场暴雨引发的意外让她回到六十年前的农村,贫困的生活,自私势力的亲戚,让她和家人一贫如洗生活更加雪上加霜,越是压迫她,她越是要奋起反抗,且看她如何同她的小伙伴们摆脱欺辱,自力更生,在田野里自由的撒欢.
  • 商女不翻身:爷,求放手!

    商女不翻身:爷,求放手!

    陪吃陪喝陪聊,伊一花费大半个月终于拿下了手头的项目,却在签合同的时候倒下了……软绵绵倒下之前,伊一哀嚎——老天爷,你丫的玩儿我呢!于是伊一穿越了,从21世纪的和平世界,直奔千年前的战乱年代——战火纷飞,吃了上顿没下顿,时不时还来上一波土匪强盗,最后干脆被人贩子拐走……伊一肠子都悔青了,跪地痛哭:老天爷,我错了,我真的错了……于是,和平的曙光降临人间,从天而降的贵人,相互扶持的伙伴,日子越来越好了……只是谁来告诉她,那些个什么生意伙伴怎么一个个都成了皇子太子王爷?伊一拔腿就跑,我还想笑傲江湖呢?王妃太子妃什么的都是囚笼……
  • 彼岸花的死亡之美

    彼岸花的死亡之美

    奈何桥旁,忘川河畔。死亡之美,彼岸之花。一曲琴音落下,一片绿叶褪下,一瓣血花幻灭,一位儒雅谪仙,一位绝世美人,一段旷世奇缘,一场刻骨之恋,一神一妖求和?她是一株妖娆彼岸花,他是一位无心谪仙人;她妖娆无情,本以为自己无情却不知自己有心;他无心无情,本以为自己会孤独一生却不曾知道自己一颗冰封了万年的心还在为她悸动。 作者:缘更,但不会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