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700000007

第7章 希特勒(3)

希特勒认为英国之所以坚持不屈,是寄希望于美苏两国,如果苏联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会破灭。“巴巴罗萨计划”是一个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用“闪电战”在1个半月到两个月快速消灭苏联的作战方案。为此,希特勒进行了一系列的伪装和欺骗,他要求做到“当‘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时,全世界会大吃一惊,并感到难以置信”、“造成历史上的最大骗局”。

当希特勒在欧洲四处侵略的同时,苏联的斯大林也密切地注视着世界形势。苏联东边有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威胁,同时英法长期以来把斯大林视为“眼中钉”,而远东日本政府发动侵华战争,妄图准备进攻苏联,南进南洋,称霸世界。面对这种情况斯大林压力愈来愈大,他密切注意四方动向,希望战争仅局限在资本主义阵营内。

1938年5月,日本关东军在中苏边境的图门江口,向苏方进行军事挑衅,斯大林对日军在远东的挑衅毫不手软地进行打击,目的在于解除后顾之忧,对朱可夫的重新任命,说明他真正担心的还是西线。

当苏联红军在哈勒欣河两侧席卷残敌时,***侵略战争的乌云已笼罩着欧洲,并且由于英、法、美等国家采取纵容姑息的绥靖政策,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在奥地利、西班牙、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频频得手,侵占了中欧的重要战略地区。

斯大林不无忧虑地看到,希特勒得陇望蜀,欲壑越来越大,对国际公法已全然不顾,苏联的安全日益受到威胁。他多次建议英、法、美等国家采取联合步骤制止***侵略,但这些国家对此持消极态度,有的甚至一味牺牲小国的利益保全自己,使斯大林的努力大都付之东流。

英法两国政府对苏联采取了极端不信任的态度,同时也怀疑苏联的军事实力,他们非常苛刻地要求苏联单方面承担许多义务,却对苏联的许多要求置之不理。与此同时,英法领导人还背着苏联与德国秘密谈判,鼓励**反苏反共,英国政府还同德商谈了一笔约10亿英磅的军事贷款,力图把战争引向东方。

面对这种局面,斯大林不得不作出自己的决定,一面采取权宜之计与德国周旋,一方面加大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

此时希特勒为了避免苏联干预,向斯大林伸出了橄榄枝,阿道夫·希特勒决定直接同斯大林打交道。他放下架子,亲自请求这位他长期以来一贯痛骂诅咒的苏联独裁者立即同意他的外交部长起程到莫斯科去。

希特勒在得到斯大林亲自保证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成为一个友好的中立国以后,第二天(1939年8月22日)再一次把他的最高级将领召到了上萨尔斯堡,向他们宣扬了自己的伟大,并且要求他们打起仗来必须残酷无情,不要有任何怜悯,并且告诉他们,他很有可能在4天以后即星斯天就下令进攻波兰。成全了这样一件事情的是斯大林,是希特勒的不共戴天的敌人。

经过数轮谈判,双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划分了各自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这一条约有助于苏联暂时避免被卷入战争,粉碎英法“祸水东引”的美梦,同时更有利于德国入侵波兰,为最终进攻苏联创造了条件。

1941年的头几个月里,苏德在形式上还保存着正常关系,但却日益紧张,希特勒的***军队横扫东南欧,侵占了包括挪威、丹麦、希腊、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法国在内的14个国家,控制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军队总数已达850万人,214个师。

斯大林密切注视德国的动作,但他无从知道对手的确切进攻时间,也无从知道未来战争的规模,而希特勒早在1940年12月即已向高级将领们发布了第22号训令,制订了以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巴巴罗萨的名字命名的战争计划。

希特勒发布的绝密训令说:“德国武装部队必须准备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将苏联击溃。准备工作必须在1941年5月15日前完成。”

为了完成这个战略目的,德军最高统帅部集中了180多个师,4000余辆坦克,近5万门火炮,5000架飞机,总兵力为550万人,编成3个集团军群和3个独立行动的集团军,准备在陶格夫匹尔斯、明斯克、基辅等三个战略方向上实施进攻。

为了欺骗和麻痹斯大林,希特勒对各项战争的准备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欺骗和战略战役伪装措施。“巴巴罗萨”计划签署后,德国居然还煞有介事地批准出售给苏联新式飞机和一些技术兵器,并制造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的假象,当大批军队东调之时,又再三向苏联解释这是以新兵接替老兵等等。

斯大林并不怀疑战争的爆发是迟早的事情,但他在时间的判断上犯了错误。他不相信希特勒会在没有收拾英国之前动手,即使在德国军事机器的弹簧缩紧到准备对苏联实施致命打击的时候,他还是希望能防止发生可怕的冲突,从而对英国的紧急警报以及苏联在日本的杰出情报人员佐尔格的报告,持怀疑态度。

战争爆发前的10天,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鉴于战争已迫在眉睫,曾要求下令边境军区部队进入战时准备,展开第一梯队。但斯大林唯恐敌人借此挑衅,没有立即下令。

6月21日夜间,朱可夫从基辅打来的电话里获悉,一名德军司务长越过了防线告诉苏军指挥员,德军将在次日凌晨进攻。朱可夫立即向斯大林作了报告。而斯大林这时还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在总参谋长的坚持下,斯大林召集来了政治局委员,经过讨论和研究,他才同意发布命令,让边境军区所有部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但是,已经为时太晚了。

几个小时后,他最不愿发生的事情——战争终于爆发了。时间是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希特勒以190多个师的兵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向苏联发动了全线进攻。就在斯大林终于明白他对战争的判断错误之时,希特勒正在柏林的府邸中拍手称庆,这个***执政者洋洋得意地吹牛道:“我们只要在门上踢上一脚,这间破烂房子马上就会垮掉!”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宣而战,向苏联发动了空前规模的袭击。德国和它的附庸国匈、罗、意、芬等国出动了190个师,其中包括19个坦克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193艘舰艇,在北起摩尔曼斯克、波罗的海,南至黑海、克里米亚半岛的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进行全线进攻。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是,用“闪电战”在3个月中征服苏联。

一场规模空前、意义巨大的大决战,在苏联国土上展开了。斯大林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2日凌晨4时许,苏共中央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集合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的办公室里。斯大林神情严肃,脸色苍白,手里握着没有点燃的烟斗,半天没有说话。他那双深沉难测的眼中,露出震惊和愤怒的目光。这无疑是他一生中受刺激最大、精神最痛苦的时刻之一。

作为苏联红军的最高统帅,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灾难性的大错误,因此他粗声地骂道:“希特勒这个大流氓!”但他没有时间在这个问题上自省。他要正视这场空前浩劫已经来临的现实,以其过人的智力和无上权威,率领苏联军民奋起战斗,回击希特勒这个混世魔王的挑战,扞卫民族的尊严和社会主义苏联取得的建设成果。政治局委员们迅速作了分工,决定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始卫国战争。

6月30日,成立了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

7月3日,斯大林向全国发表了广播讲话。他呼唤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保卫祖国的顽强的决心,给了人民以期待的信念。这番讲话在苏联人中,特别是在海陆空军将士中间,产生了巨大的热情,使他们一下子感到强大了许多。

从斯大林的讲话中,人们听到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全体苏联人民被保卫祖国的目标团结在一起,开始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德军团有充分准备,又是突然袭击,因此来势凶猛。***航空兵对苏联西部城市、交通枢纽以及军营狂轰滥炸,使苏军遭受到重大损失,防线迅速被突破。战争第一天,披坚执锐的德军就推进了约60公里。

斯大林镇定地应付这一局面,手里拿着烟斗,整日默默地在办公室踱来踱去,认真地观察地图,不时发出一道道发动反击的命令。

他按照列宁在内战时的做法,不断派自己信赖的得力代表到关键地区去。对最高统帅来说,这不仅是为了同前线保持直接的联系,帮助那些经验不足的指挥员,同时也是为了显示他的存在,说明在危难的时刻,领袖和他们战斗在一起。

在3个星期中,德中央集团军群向前推进了450~600公里,北方集团军群推进了450~500公里,南方集团军群推进300~500公里。7月16日,德军中路的坦克部队已占领了斯摩棱斯克,直接威胁莫斯科;7~8月,北路已占领了列宁格勒州的大部分地区;9月19日,南路已攻陷乌克兰首府基辅。据西方史学家记载,在被希特勒称之当时“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最大战役”——基辅战役中,苏军4个集团军被围歼,65.5万名指战员被俘虏。

苏军在明斯克地域向德军实施反突击斯大林这次被希特勒的外交手段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这不能不说是希特勒胜了一筹。然而希特勒无论如何狡猾也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因为他与历史背道而驰,与人民、和平为敌。

5.遭遇战争转折

1941年10月20日德军装甲部队的前锋部队进抵距莫斯科40英里的地方。希特勒为时过早地向德国人民宣布:“东方的敌人已被打垮,再也不能站起来了……在我们部队的后边,已经有了相当于我在1933年执政时德意志国家幅员两倍的土地。”然而好景不长,实际上从7月份起,德军就开始遇到日益顽强的苏军的反抗。战幕刚一拉开,希特勒就来到离荒凉的东普鲁士小城拉斯腾堡8公里之遥的新元首总部,这就是着名的被称为“狼穴”的大本营。他在这里亲自督战。最近几周,德国顺利推进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希特勒情绪饱满,不时地同周围的人谈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在一次临时战局汇报会上,他站在一幅欧洲大地图前指着莫斯科说:“四周内我们将到达这里,莫斯科将被夷为平地。”

这一次,希特勒的牛皮吹得太早了。

德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疯狂的突击,仍不能迈入莫斯科市区一步。

11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红军阅兵式上,苏联领袖、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显出了少见的慷慨激昂的表情,他在演说快要结束时骤然提高了声调:“红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匪军的力量……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不要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战争……让伟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

演说以后,数十万红军将士列队通过红场列宁墓,接受斯大林的检阅后直接开往前线,与德国***军队浴血奋战。

这时候,苏军专为在严寒条件下作战而制造的T34重型坦克发挥了巨大威力,横扫西欧、素有德国“铁军”之称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自波兰战役以来第一次被迫后撤。这位所向无敌的名将在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故居中万分沮丧地写道:“对莫斯科的进攻已告失败。我们已遭败北。”德军的处境同当年拿破仑在俄罗斯暴风雪中的命运几乎完全一样,德军元气已伤,呜咽嚎叫的士兵就在莫斯科大门口的冰天雪地中流血、冻僵,当气温直线下降到零下52℃的时候,他们再也不能作战了。

12月19日因侵苏战争进展受挫,希特勒解除了冯·勃苏希契元帅的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并亲自兼任这一职务。

列宁格勒战役打乱了希特勒的如意算盘。他原来妄图攻陷列宁格勒之后,以其全部兵力从东北迂回,对莫斯科进行攻击。这样希特勒不得不暂时放弃攻占列宁格勒的计划,转向对莫斯科的进攻,希特勒决定用重兵尽快夺下莫斯科,他向柏林自诩说,进入莫斯科的仪式已经准备好了,那时他要骑一匹白马从波克隆山方向进入莫斯科,而事实是对他行为的巨大嘲讽。

在保卫莫斯科的战斗中,苏联人民气壮山河、临危不惧,誓死保国。希特勒向莫斯科发动的“台风”攻击遭到了可耻的失败。1941年12月6日,苏联红军发动了攻势,德军遭到永远不能恢复过来的损失。德军的防线接连沦陷,这一天就成了第三帝国短暂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希特勒的力量已到了顶峰,从此以后就要走下坡路了。希特勒的“闪电战”在英雄的苏联军民面前彻底破产了,在苏联红军强大的反攻之下,他们开始狼狈地后撤!

希特勒这头野兽,如今已深陷在虎穴龙潭之中不能自拔了。他不得不承认他攻占莫斯科的计划已被打得粉碎。

就在苏军开始转入反攻的时候,1941年12月7日,在地球的另一边,发生了一件举世震惊的大事,希特勒轻率挑起的欧洲战争变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这天,日本轰炸机偷袭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第二天,希特勒赶忙从“狼穴”乘火车返回柏林,一路他仿佛摆脱了一场梦魇似的说道:“我们现在有了一个3000年来从未战败过的盟友了。”他显然对日本人的“漂亮”袭击感到激动,他曾经对日本庄严地许下秘密诺言,他现在需要履行这个诺言,那就是向美国宣战。

12月11日,希特勒又一次站在扩音器旁宣告这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针对美英两国已于8日向日本宣战,希特勒在对罗斯福总统进行了喋喋不休的攻击和辱骂后说:“我十分清楚,罗斯福的思想和我的思想有着天壤之别。罗斯福出身富家,他所属的那个阶级在民主国家中有一帆风顺的坦途,我只是一个下层穷苦人家的子弟,不得不靠劳动和勤奋来打开一条出路……我和千百万的人共命运,而富兰克林·罗斯福则是和所谓的上层的一万家人共命运。”演说结尾的时候,希特勒宣布: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已经缔结了一项新的协定,“在对美英联合作战未取得胜利以前,绝不放下武器;在未经相互同意的情况下,不同美国或英国单独停战或媾和”。希特勒气焰虽盛,但德军的攻击势头已经衰减,犹如强弩之末。

在莫斯科战役中,德军主力士气低落,成了疲惫之师,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在包围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外面,苏军经过周密部署,形成了反包围。

希特勒闻讯以后,气急败坏、不容分说地否定了德军高级将领提出的撤退方案。他冲将军们吼道:“我决不离开斯大林格勒!我决不从斯大林格勒后退!”一个发疯时作出的灾难性的决定就这样产生了。

同类推荐
  • 至尊妖孽兵王

    至尊妖孽兵王

    一代妖孽战医叶洛,受杀手之王临终托付,隐居都市。只想做个平凡人,你们何必逼我呢?
  • 漫长的征程:军事史上的远征(军事史上传奇丛书)

    漫长的征程:军事史上的远征(军事史上传奇丛书)

    《军事史上传奇丛书·漫长的征程-军事史上的远征》中选取的40余个战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而将当代的数次长途对外征伐排除在外。另一方面,“远征”之“征”则指有计划、有一定规模、以侵略他国领土为目的的军事行动,这种“征伐”的特性也会在文中战例的呈现里有所体现。
  • 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经典)

    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经典)

    《百战奇略》是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不仅继承和发展厂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而且搜集和存录了大量古代战争战例资料。它搜集了自春秋迄五代1645年间散见于21种史籍的各种类型的战例百则,并且这百则战例,大多都有战争发生的时间和资料来源,为后人检索战争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提供了极大方便。
  • 谢天王

    谢天王

    十年前,大秦皇帝南下灭陈,一统天下,却在中岳封王山封禅之时暴毙而亡,由于皇子年幼,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就此四分五裂,又一个烽火乱世,拉开序幕……
  • 我的佣兵生涯

    我的佣兵生涯

    新书《极限保卫》已发布,就在创世,欢迎新老朋友来看!
热门推荐
  • 科考篇:风云际会考场路

    科考篇:风云际会考场路

    社会生活是万花筒。社会生活是文化载体,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倘若探幽索远。社会生活是文化载体,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倘若控幽索远,社会生活是文化载体,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倘若控幽索远,社会生活同人类历史的发展同步,与人类文化史一样久远。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也就开始有了与之相应的衣食住行、生儿育女,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模式。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社会,无论落后与进步,都有各自不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因而,社会生活,不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群体生活,都具有延绕性、同一性、活动性的特征,也是文化、界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
  •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念念勿忘

    念念勿忘

    你走了三年,我等了三年。在这三年里,东京的樱花开了好几次,巴黎的雨下了好几场,布拉格广场的鸽子飞了好几圈,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开了好几片,塞纳河上圣母院的钟声敲了好几下,好莱坞的爱情电影放了好几遍,《Because I Love You》单曲循环了无数遍,西雅图的夜一直未眠。在这三年里,伤口结痂,失眠已好,想念还在。
  • 优古堂诗话

    优古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燕魏杂记

    燕魏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谋略

    帝谋略

    年少是那一次回眸一笑,在他心底种下相思种,后来他竭力让她记住,再到最后的相伴一生……
  • 梦幻之狐妖

    梦幻之狐妖

    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梦幻中的事情,又会怎样呢?百世轮回,终究还是一场梦。欢迎加入书友群,群聊号码:837230346
  • 恶少的夺爱游戏

    恶少的夺爱游戏

    文案:妃在这里废话两句先,下面的两个故事都是独立的,可以分开来看!一场看似幸福的婚姻,背后却酝酿着悲酸与伤心,在利益的光环下,她只不过是叔叔的一颗棋子!利用完了,甩下那笔她该得的钱后,一切仿佛沉淀。她拥有所有女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老公是房地产界的巨头,俊美不凡,冷魅惑人,只是在所有金色光环下笼罩下,真实的他,却是风流花心,冷漠无情!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暗夜下,当她孤身躺在那张白色的大床上,拉开床头柜,拿出那张盖着印章的红本时,无聊的想,这本本的实际意义在哪里?婚姻不该破碎成这样啊?结婚一年,她连老公的样子都模糊不清!请问,这算什么?一笔钱,一栋豪华别墅,就想埋葬她的青春美丽吗?女人要的无非是一场美满幸福的婚姻,只是,谁会相信,结婚一年的她,竟然还是一个老处呢?这要传出去多丢人啊?当一个普通白领,遇上一帮商行主流时,她的命运还会继续普通吗?夺爱还是换心,谁该为这场无聊暧昧的游戏买单?
  • 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生

    用一朵莲花商量我们的来生

    本书收录了吕麦女士精心创作短篇散文,文字清新犹如心灵鸡汤,滋养读者的身心,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