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0800000021

第21章 欧洲十七世纪文学(1)

17世纪文学综述

17世纪的欧洲历史舞台上,揭开了近代史的帷幕。

1640~1648年的英国革命,动摇了封建主义的宝座,建立了最初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典范。革命后,英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了欧洲最先进的国家。

在法国,胡格诺战争(1562~1598)已经结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君主专制国家,到17世纪中叶路易十四当政初期,达到了鼎盛时期。17世纪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是在资本主义成长,足与贵族势力抗衡的条件下形成的。君主则“作为表面上的调停人”从中操纵,实际上是两面依靠。靠贵族的传统势力作为封建政权的基础,靠资产阶级殷实的钱包,维持庞大的军队和入不敷出的宫廷豪华开支。王权为了获取资产阶级的支持,采取了重商政策、殖民政策和奖励民族工业政策,而且通过卖官鬻爵等办法,向资产阶级开放一部分政治权利。大资产阶级也向贵族化方向努力,成了长袍贵族。

但是在英、法两国之外,欧洲的封建势力却加强了它的反动统治,在某些国家还出现历史倒退现象。天主教会利用宗教裁判所来反对改革,统治人们的思想;开列“禁书目录”,扼杀一切进步的出版物;用火刑等极其残酷的刑罚来迫害新思想家。天主教还利用耶稣会这样的机构;以新教会的面目出现,操纵教育系统和文化思想。

封建宗教的反动势力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为害尤甚。西班牙在15、16世纪曾是欧洲最富强的国家。但是不久,便一蹶不振,日趋衰落。王权依靠军队和天主教会的支持,加强反动统治。天主教反动势力更猖獗一时。意大利原是欧洲资本主义发达最早的地区,文艺之盛况达到空前的地步。但世界贸易航路的改变给了它的经济以致命的打击,又长期遭受外来侵略,致使意大利民生凋敝,文化衰落,天主教反动势力之大更甚于西班牙。

德国的命运和意大利有许多相似处。毁灭性的30年战争(1618~1648)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结束时,德国已是四分五裂,满目疮痍,全国陷于瘫痪,长期处于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

17世纪天主教反动势力的猖獗,给欧洲的思想界和文化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在17世纪初期欧洲文坛上,人文主义文学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思潮仍在继续发展。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这2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文豪,都死于1616年,维加死于1635年。

莎士比亚的后继者本·琼生写了大量现实主义的剧本。维加学生和追随者们如吉连·德·卡斯特罗(1569~1631)等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的风格。

但出现在17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新现象是巴罗克风格和古典主义的兴起。封建天主教会的反动势力的反扑虽然没能毁灭文艺复兴的基本成就,却引起人们意识上的混乱、精神上的消沉。欧洲文艺中的巴罗克风格就是这种精神意识的具体表现。“巴罗克”原是葡萄牙语,是珍奇和奇妙的意思。在文学上是指夸张、繁艳的藻饰,神殿灵光,花团锦簇的风格。巴罗克风格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的残酷威严面前无能为力;惯用极端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悲剧性的沮丧,用夸张、雕琢的词藻,谜语似的词汇来玩弄风雅。

巴罗克文学从意大利、西班牙传到英、法等国。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马里诺派。马里诺(1569~1625)博闻强记,把古典作品中的词句引用在作品里,以诗句轻松简练,韵律铿锵著称,其作品的不足之处,是以夸饰的词句散布人生的悲哀情绪。

西班牙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流派是贡哥拉派。贡哥拉(1561~1627)贵族出身,为宫廷神父。他提倡一种与晦涩思想结合的华丽雕琢的诗歌语言。后来在法国有矫揉造作的文学,由意大利的马里诺传入,经兰蒲绮夫人的沙龙的鼓吹而风行一时。在英国有玄学派,以神秘主义诗人约翰·多恩(1571~1631)为代表。他把神秘的宗教情绪和色情、好战交织在一起。

17世纪西欧著名的巴罗克风格文学家是卡尔德隆(1600~1681)。曾为宫廷戏剧家和宫廷神父,得过诗人桂冠。其剧作200余种,以《人生如梦》为代表作,剧中表现对人生的藐视,对宗教的狂热,是典型的巴罗克风格的作品。《人生如梦》的序幕描写在暮色苍茫中,阴暗的荒山,不毛的悬崖上,阴暗的塔楼里的囚人,发出沉重的叹息:人生就是罪,生在世上就是罪过。囚徒本是波兰王子,因为星相家说他长大后会成为残暴不仁的君主,而被父王囚禁在塔楼里。后来父王怀疑星相家的说法,把他放出来一试,王子的行为使国王认为他确是残暴不仁,便再次囚禁他。最后,他省悟到人生的一切就是一场幻梦。当群众破狱,放他出来时,他对那严厉看守他的狱吏,并不记仇。因为看守执行国王的命令;对解放他的革命战士反加严惩,因为他们违反国王的命令。卡尔德隆在剧中,不仅鼓吹基督教教义,而且宣扬对国王的忠诚,体现了西班牙巴罗克的特点。

17世纪的德国,文化落后,文学作品极少,还带有巴罗克色彩。其中比较杰出,且获得世界声誉的作品,要算格里美尔斯豪森(1622~1676)的《痴儿西木传》。这是一部自叙体的流浪汉小说,主人公西木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在长期的战争中受尽苦难和屈辱。小说在叙述现实生活之外,还穿插了幻想的情节,如妖魔的舞会,狂人朱庇特的故事,以及上天下地的离奇情节。最后,主人公西木皈依上帝,安然和这个苦难的世界告别。

巴罗克文学的影响很广,17世纪最杰出的法、英大作家如高乃依、拉辛、弥尔顿、马维尔等的作品中也有巴罗克的痕迹。

17世纪欧洲最主要的文艺思潮是古典主义。它产生于本世纪初期的法国,影响到欧洲其他各国,持续到19世纪初。

法国古典主义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其首要特征是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法国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专制王权为了牢牢掌握统治权,要求文武百官和老百姓都奉公守法;也要求文学语言规范化,文学样式程式化或格律化。

亨利四世时代的诗人马来伯(1555~1628)首先提出诗歌要为王权服务,语言要明晰、合理,创作要有严整的格律。法国政府更推波助澜,通过设奖金、赐年俸等办法,笼络文人为王权服务。路易十三时期,还设立“法兰西学士院”,作为国家的机构来推行它的政策。法兰西学士院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并控制语言的法规和各种文体的格律,如“三一律”等。

古典主义文学的第2个特征是注重理性。古典主义的立法者布瓦洛(1636~1711)说:“首先必须爱理性;你的文章永远只凭理性才获得价值和光芒。”当时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1596~1650)的唯理主义为古典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笛卡儿认为理性就是良知,人人都有。他肯定人的理性,主张用理性克制情欲。

17世纪的法国,中央集权已经形成,专制君主便要求人们克制个人欲望,遇事以理性为重,以国家民族为重。但他们的所谓国家,只是指君王的国家,路易十四就说“朕即国家”。进步的作家则不愿受这样的限制,对王权提出公正的要求,对它采取又拥护又斗争的态度。

古典主义的第3个特点是模仿古代,重视格律。近代西欧年轻的民族国家,文化根底浅薄,为了建树自己的古典文学,只能把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奉为楷模。从16世纪后半叶起,一部分作家在创作上采用古典文学的题材和体制,学习古代的创作方法。到了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者的理论和创作中,便全面以古典作品为最高典范,并从其中找出写作的规则和格律。实际上这些规则不完全是从古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有些是为了当前的需要而托名古典的。例如最著名的戏剧“三一律”就是如此。三一律是指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单一,就是说一出戏只演一件事(情节单线索),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方,一昼夜之内。古典主义的维护者说这一格律来源于希腊,是亚里士多德规定的。其实不然,亚里士多德只提到剧本中的动作或情节要一致,不可枝蔓,并未对剧情的时间、地点作什么规定。正如马克思所说:“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剧作家从理论上构想的那种三一律,是建立在对希腊戏剧(及其解释者亚里士多德)的曲解上的。但是,另一方面,同样毫无疑问,他们正是依照他们自己艺术的需要来理解希腊人的。”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足以推翻封建势力,但已与封建贵族势均力敌;而法国中央主权与地方封建贵族矛盾重重。资产阶级便利用王权进行曲折的反封建斗争,王权也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利用资产阶级以抑制地方封建贵族。这是古典主义产生的政治基础。古典主义就是17世纪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中央王权妥协并与之结成暂时联盟,借助这一联盟曲折地进行反封建斗争的产物,是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由于它在理论和实践上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名“古典主义”。古典主义主要盛行于法国,对其他欧洲各国也有影响,它在欧洲流行了大约200来年。

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还有哲学基础——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笛卡儿(1596~1650)的唯理主义认为科学认识必须符合“明白与确切”的标准,因而进一步主张文学艺术应该创设一些严格、稳定的规则,使艺术体现理性的标准。古典主义文学之重视理智、规则和标准,要求结构明晰、逻辑性强等特点,与笛卡儿的唯理主义有关。

此外,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向古代学习的风气,以及法兰西是古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以效法古罗马为荣等文化和民族,传统因素对古典主义的形成也有一定关系。

法国文学

1598年法王亨利四世发布南特赦令,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巩固,出现封建王权与资产阶级妥协的局面。路易十三时期,红衣天主教黎世留任首相,继续实行重商主义,法国资本主义在王权庇护下发展。17世纪上半期,法国除了贵族沙龙文学与市民写实文学外,古典主义文学成为了文学的主流。

1608年起,以朗布耶侯爵夫人的文学沙龙为中心聚集了一群贵族作家,他们的作品矫揉造作、装腔作势,是“巴罗克”风格的产品。代表作有杜尔菲(1568~1625)的牧歌式的爱情小说《阿丝特莱》、斯居代里小姐(1607~1701)的美化贵族感情的历史小说《阿塔梅纳,或居鲁士大帝》、阿尔迪(1569~1632)粗制滥作的七八百个剧本等等。

市民写实文学反对封建道德和贵族沙龙文学,表现中下层市民要求摆脱王权控制的愿望。这种文学重真实,写得粗俗而自由,以讽刺诗、喜剧、市民小说为主。

其代表作家有德·维奥(1590~1626),他的《防不胜防》、《伪君子们》对莫里哀颇有影响。市民小说多用流浪结构,反映广阔生活,其风格粗犷滑稽。代表作家有斯卡龙(1610~1660),他的《滑稽小说》写流浪剧团在勒芒城演出时,演员与居民之间的滑稽纠纷,逼真地揭露了外省腐朽习气。

作为17世纪文学主潮的古典主义文学,在17世纪前半期处在酝酿和上升阶段。在它的形成中,马莱伯和法兰西学士院的夏普兰、巴尔查克在理论上曾做出了努力。

在艺术创作方面,诗歌的代表是古典主义奠基人马莱伯(1555~1628),他继承“七星诗社”的传统,写作了大量的颂诗。他的《为亨利大王利穆桑之行》祝福(1605)得到国王亨利四世赏识,从而成为宫廷诗人。

散文方面的代表有巴尔查克(1597~1654),他的书信,文辞优美,近于贵族沙龙文学。

帕斯卡尔(1623~1662)是科学家,他的18封《给一个外省人的信》(1656)为启蒙思想家与散文创作提供了范例。

这个时期成就最高的是高乃依的悲剧。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一生写了33个剧本,其中最著名的是4大悲剧《熙德》、《贺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它们是17世纪上半期古典主义戏剧的最高成就。受高乃依影响,此时期还有剧作家杜·黎耶(1605~1658)、隐士特里斯(1601~1655)、让·罗特鲁(1609~1650)等。

1661年路易十四亲政,建立绝对王权,这位“太阳王”想当欧洲霸主。到1688年,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全盛时期,作家辈出,创作繁荣。波瓦洛(1636~1711)在《诗的艺术》(1674)中总结了古典主义的原则,使这种流派与思潮的文学,达到高度自觉。此时期,涌现了法国古典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世界喜剧大师莫里哀及其他重要作家。

17世纪后半期古典主义悲剧作家的代表是让·拉辛(1639~1699)。他的第一部悲剧《忒拜依德或者兄弟雠》(1664)还模仿高乃依,以后就写出了有自己独立风格的悲剧。他的代表作是《安德洛玛克》(1667)和《费德尔》(1677)。此外,在70年代还写有《布里塔尼居斯》等5部悲剧,80、90年代写有《爱丝苔尔》等悲剧。

寓言方面的代表作家是拉·封丹(1621~1695),他的《寓言诗》(1668,1679,1694)共12部239篇,发展了伊索寓言,展示了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画图,富于教谕意义。

1685年路易十四废除南特赦令,90年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至1715年路易十四逝世,这是古典主义衰落时期。这个时期突出的有拉·布吕耶尔(1645~1696)的散文《性格论》(1688)、费纳龙(1651~1715)的传奇小说《忒勒马科斯》(1699)。它们对社会的批评预示了启蒙运动将要兴起。1687年童话作家贝洛(1628~1703)反对古典主义的保守与厚古薄今,掀起“古今之争”,也预告了启蒙思想家与作家的自由批判精神之来临。

同类推荐
  • 加缪全集(套装共6卷)

    加缪全集(套装共6卷)

    本合集包括6本书:《鼠疫》、《第一个人》、《卡利古拉》、《修女安魂曲》、《西西弗神话》、《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
  • 看世界

    看世界

    本书历时3年,积累生活点滴而成,部分是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时所作,希望本书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这是一条通往韶山冲的路,也是韶山冲老百姓去韶山市或去湘潭的路。105年前(1911年春节后)18岁的毛润之在家过完年后挑着行李从这条路出发,离开了家。那时交通不便,毛润之第一次出门走了一天,到湘潭,然后在湘潭坐船顺着湘江北去省城长沙,进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这是毛润之第一次出远门,从此开始了他不一样的人生。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老莲小笺(格致文库)

    老莲小笺(格致文库)

    《老莲小笺(格致文库)》着眼于画家陈洪绶的人生交游与地域因缘,以史料以及个性事件为线索,试图通过画家不同时期的人物交游、人生轨迹等片断,或一个点或一个时段或一个横截面,以揭示老莲的典型个性与传奇人生。
  • 深入浅出细品慢读三国演义

    深入浅出细品慢读三国演义

    与其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战争的书,不如说它是一部智谋全书。在任何一场战争的背后,都或多或少地,或深入浅出地需要用到一些智谋。战争的胜利往往包含着多方面的因素,不过最根本的因素还要回归到人的因素。于是,如何做人就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张易山编著的《深入浅出细品慢读三国演义》结合《三国演义》的故事,将其中的人物形象简略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来揭示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热门推荐
  • 掠婚:笼中雀

    掠婚:笼中雀

    她知道娱乐圈没有阳春白雪,从答应和那个人合作,就会有很多身不由己。但她没有想到,背后隐瞒的真相竟然是那样……
  • 重生之风华

    重生之风华

    简介:海颜阴差阳错重生回到了2000年,由最开始的不可置信变得激动兴奋。在跟她前世相隔十年之远的世界里,她见到了让她愧疚不已的父母,让她感激一生的老师,看到了一直到高中都一直保护着她的好友苏心悦,见到了那些侮辱过她,伤害过她的人。这一辈子,她不会再那么平庸而活,侮辱过她的人,她要将他们全部踩在脚下;伤害过她的人,她要他们一辈子翻不了身;给她无比关爱的父母,她要让他们过轻松无忧的日子;保护她的人,这一世换她来保护她;心爱的人,这辈子,她要挽回他,再也不要那么大意的放开他的手…*****************再次强调本人简介无能,但文文内容绝对爽歪歪。本文女强,爽文,异能,YY无限。文文内容绝对精彩,请各位亲们点击收藏,多多留言的。如果认为写得还对亲的胃口,便给点花钻啥滴,嘎嘎。希望亲们能够多多支持,先么个。PS:纯属虚构、禁止模仿。
  • 席先生的逆鳞

    席先生的逆鳞

    “席慕白!你个混蛋,谁让你把我登记性别改成男性的!”大学第一天,她怒气冲冲踹开房门,将住宿单摔在他的面前。某男邪肆一笑,淡然起身,“洛玖同学,从现在起,我是你的新室友。”异界天才一朝穿越,化身为高三学渣,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要秀智商!学霸、影后、学术精英、商业奇才、武术冠军、各个领域风生水起,就连总统元首都要来她门外排队求接见。人前她光环无数,人后她背景大到吓死人。只是……这位帅哥,你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吗?说好的陪吃陪睡陪逆袭呢?怎么就剩蹭床了!【1v1男女主身心干净,爽文不虐!】
  • 我的幸运卡包有点儿强

    我的幸运卡包有点儿强

    “滴——宇宙牌9012款幸运卡包为您服务,请输入开机密码。”“芝麻开门?”“我爱你?”……“燃烧我的卡路里?”“密码正确。”“恭喜你,获得体验卡飞翔的大火球一张,请注意查收。”
  • 老鹳湾的陈年往事

    老鹳湾的陈年往事

    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逶迤向西,至永平府以北的桃林关外,一条大河横穿关口峡谷向南流淌,这就是冀东第一大河滦河的支流——青龙河。青龙河古称玄水,这里曾经是山戎族的故乡。河水流至彩云山下,水势渐缓,河面也渐宽阔。这里的山光水色美如画屏,环曲交叉的树枝间、树冠上鹳巢层层叠叠,一个连着一个,高低错落,难以尽数……多年以后,有人闯关东回来,说在关外住店时,那店中老板和老板娘听了自己的口音,就总是有意无意打听老鹳湾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那老板和老板娘很像是当年的春旺和谭小姐。
  • 湘九的童年

    湘九的童年

    小老虎和他的娘吃完了狗不理包子就离开了天津卫。他们走过西站高高的天桥,走得踉踉跄跄。一座城市缓缓地消失在他们身后,像一片海市蜃楼,一个脆弱虚幻的梦境。他们填饱了玉米面窝头和黑麦面条的胃将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饥馑。天下人大饿的年代,安徽乡下吃观音土剥树皮的大有人在。他们走后不到一个月,母亲带着二儿子、小女儿和小儿子也登上了南归的列车。天津是大城市,杭州是中等城市,从天津把户口迁回杭州比从杭州迁到天津更容易些。母亲的怀里还抱着柳南的女儿小南,这孩子还不到一周岁,就离开了她的爹娘。列车一站一站地往回走,他们在列车的行进声中想着各自的心事。
  • 终于等到恋情公布

    终于等到恋情公布

    “你俩不能在一起。”苏可的经纪公司在得知苏可和苏凌煜在一起之后很生气。“你俩不能公布恋情。”在苏可一哭二闹三罢工之后经纪公司做出了让步。“苏凌煜,你是个男神你知道吗?你怎么能这么粘人呢?”苏可看着大半夜出现在自己家门口的苏凌煜表示自己曾经是粉了个什么东西。“苏可可,你得把我指纹录到你家门上。”苏凌煜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苏可像看神经病一样看着他,“都说是我家门了,干嘛录你指纹?”苏大男神看白痴一样看着苏可问:“难道我不是你家的吗?我跟门不得培养培养感情吗?”在苏凌煜不要脸的坚持下苏可还是把他的指纹录进去了。于是,在某些晚上,某人像回自己家一样自然的去洗漱,上床抱着女朋友睡觉,一点也不客气。在某个女明星缠着自家前爱豆现男友绑绯闻的时候,苏可女神终于也硬气了一回,毫不犹豫的先向经纪公司甩了天价违约金,然后就开始在微博等社交平台狂秀恩爱,顺便狂踩某女明星。苏凌煜表示对自家女朋友这一套操作,很开心。不枉自己费了那么大功夫耍了点心机。
  • 剑行之残剑问天

    剑行之残剑问天

    二十年前昊国摄政王屠岸海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御林军统领秦仲义受命保护皇子屠岸谷逃离皇城,秦仲义救回独子秦牧后在逃难途中又偶然救下一个婴儿,取名无庸并得到东岛福地指引灵石。二十年后秦牧、无庸、屠岸谷离开福地前往昊国,秦牧代父前往北疆边关赴二十年之约;无庸身背唯一能够证明自己的残剑问天寻找自己的身世,屠岸谷前往南疆寻找当年突围逃走的御林军残部,谋求壮大势力,夺回皇位。
  • 倾城恋之儒女冠华

    倾城恋之儒女冠华

    外界传言洛家的十三少自大病痊愈后便从第一纨绔转为清冷的翩翩公子,高岭之花,孤傲不可亵渎……“小洛洛,听说你清冷?”某帝邪魅一笑。洛羽:“这只是个传说!”“听说你孤傲?”洛羽:“这只是个不靠谱的传说!”“听说你是高岭之花不可亵渎?”洛羽:“这真只是个极不靠谱的传说!”某帝:“既然如此,本帝就不客气了!说吧,生一个还是两个?”“本少是男的,咋生?”“呵呵,总要试试嘛!”女扮男装,文可甩笔控美女,武能提刀弑神佛,却偏偏被一个邪魅狂狷的魔帝死死吃掉。从此,上至黄泉,下穷碧落,总有他的生死相随!
  • 胡涂的寓言故事

    胡涂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在创作的过程中,尽量使用一些拟人.比喻.排比等写作手法,在明白道理的同时提高中小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