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000000019

第19章 德国作家(9)

1927年,豪夫因病逝世,年仅25岁。他的作品大多是他逝世前一两年写成的,《小矮子穆克》、《仙鹤哈里发的故事》、《年轻的英国人》等等早已家喻户晓,《冷酷的心》更是德国最美的童话,成为歌剧、绘画的题材。

豪夫的《童话年鉴》模仿《一千零一夜》的形式,通过卷首引线,讲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这些故事套故事的形式是豪夫童话特有的风格,故事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惊险神奇,可以清楚地看到民间童话和东方童话《一千零一夜》对他的影响。

豪夫的童话虽然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但融入了社会现实的内容和作家的生活体验。他通过童话的形式,揭露当时德国庸俗的社会现实,批判和讽刺统治阶级的愚蠢和贪婪。

豪夫的童话在德国广泛流传,备受人们的喜爱,曾以多种语言、各种版本一版再版。他的童话思想内容深刻,故事情节生动,受到读者的喜爱,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瑰宝。

施特里马特

施特里马特,1912年8月14日生于施普伦贝格。父亲是面包师。曾当过饭店服务员、饲养员、司机和辅助工人,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二战期间他被征入伍,战争快结束时离开军队,漂泊他乡。1945年回到家乡,在土地改革中分得土地。1947年任当地7个小村的联合村长,后任森夫滕贝格地方报纸的编辑,不久成为专业作家。他一直和农民在农村一起生活。1959~1961年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协会第一书记,多次获国家奖金和其他奖金。

施特里马特的作品以农村生活为主。第一部长篇小说《赶牛车的人》(1950)描写农村无产阶级的生活,展示了德国从威廉时代到***上台这半个世纪的农村阶级关系。短篇小说集《一堵墙倒塌了》(1953)共收8篇短篇小说和速写,作者以朴实真切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因农村变革而引起的变化。《猫儿沟》(1954)是他的第一部剧作,是一出4幕诗体喜剧,1953年由布莱希特领导的柏林剧团上演,博得好评,获国家奖金。剧本以农村一条新的公路线索,展开了富农及其追随者与进步力量之间的冲突,反映了土地改革后农村阶级斗争的新面貌。

5年后,施特里马特又加写了一场《19年的猫儿沟》(1958),以表现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进展。剧本《荷兰人的未婚妻》(1960年演出,1961年出版),写一个农村雇工的女儿在战争结束前后3年内爱情上的遭遇,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与阶级问题密切相关,政治上的选择与私生活的处理常常是不可分割的。剧中虽然描写了对抗性矛盾,但女主人公汉娜与她的同志、朋友之间的矛盾却占了重要地位。这出戏被认为是东德60年代戏剧发展的序幕。剧本发表后,曾在文艺界引起争论。

施特里马特的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获1955年国家奖金的《丁柯》(1954)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以1948~1949年土地改革后的下劳西茨农村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丁柯的观察,揭示了土地改革后各种矛盾之间的斗争。丁柯的祖父、翻身农民克拉斯凯摆脱不掉旧生产方式的影响,一心走个人发家致富道路,丁柯的父亲思斯特发生了矛盾。老克拉斯凯无法适应新的生产方式,不但没有成为土地的主人,反而成了土地的奴隶,终于劳累致死。他的死既象征着旧思想的必然灭亡,也预示着合作化是农民应走的道路。小说形式新颖,引人入胜,1957年被改编成电影。

施特里马特的长篇小说3部曲《创奇迹的人》继承了德国“发展小说”的传统。第1卷(1957)叙述贫苦的农村青年施坦尼斯劳斯·比德纳从1909~1943年***灭亡前夕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此时,德国社会对小资产阶级的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作者把现实主义的描写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幅生活气息十分浓郁的画面。第2卷(1973)继续叙述施坦尼斯劳斯的发展道路,在直接描写之中穿插着许多回忆。第3卷于1980年出版后,因对生活带有强烈的批评性,引起争论。

施特里马特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奥勒·毕恩科普》(1963)围绕奥勒·毕恩科普的遭遇,表现了1951~1959年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复杂的斗争。主人公奥勒·毕恩科普是农村中的基层干部,他在带领农民实现合作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但他不畏艰阻,持之以恒,击败敌人取得胜利。

他于1964年第3次获国家奖金。

施特里马特的短篇小说,较着名的有《舒尔采霍夫的流水账》(1967)、《九月的一个星期二》(1969)、《一百的四分之三个小故事》(1971)等。

赫尔姆林

赫尔姆林,原名鲁道夫·莱德。1915生于开姆尼茨一个犹太人家庭。早年受到的种族歧视,使他对政治了解颇深,16岁加入德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统治初期,在柏林从事地下工作。1936年起流亡国外,曾在法国参加反***抵抗运动。1945年回德国,最初在西德法兰克福电台工作,后定居苏军占领区。

赫尔姆林自幼喜爱文学,有广博的文学知识,1939年开始诗歌创作。《大城市的十二首叙事谣曲》出版于1945年,是他第一部诗集,奠定了他在德国诗坛的地位。他的作品主要描写反***的斗争生活。

他的叙事长诗《曼斯菲尔德清唱剧》(1951),叙述曼斯菲尔德铜矿工人从1200年建矿直至1950年成为铜矿主人期间长达750年的受难史和斗争史。散文集《前列》(1951)是用30篇故事组成一组德国反***青年战士的肖像画集。他的《短篇小说集》(1970)包括早期作品,如《瓦尔膝堡的约克中尉》(1944)和颂扬华沙犹太区武装起义的《同生死的时代》(1950)等。

赫尔姆林的作品语言简洁含蓄,有极强的感染力。他在后期作品里经常引用文献,使幻觉与现实交错出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赫尔姆林还写有许多政论、文学论文和随笔,有文集《邂逅1954~1959》和《读书杂记,1960~1971》等。50年代曾访问中国,写有访华游记《远方的近邻》(1954)。1980年出版回忆录《暮色》。

伯尔

伯尔,1917年12月21日生于科隆一雕刻匠家庭。1937年中学毕业后,曾在书店当学徒。1939年进入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不久被征入伍,先后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1942年与安奈玛莉·采希结婚,她后来成为伯尔文学创作的得力助手。1945年4月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战后在科隆大学继续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并在他哥哥的木匠铺作工,在科隆市统计局任助理员。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同年应邀参加文学社团“四七社”活动。1951年夏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在50年代便引起世界文坛注目。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970至1974年先后任西德笔会和国际笔会主席。1979年宣布退出天主教会。

伯尔的小说创作,从1947至1951年,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火车正点》(1949)、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1951)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1950)等。它们揭露和批判***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通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他认为“战争是无聊的”,它象“伤寒病”一样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

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伯尔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广阔深入得多,主要描写“小人物”在战后西德经济复苏过程中的痛苦挣扎与悲惨遭遇,表现他们的苦闷彷徨,揭露和鞭挞了战后西德社会种种不公正的现象,批判了复辟****的思潮。

195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一声没吭》,以50年代初期西德经济复苏为背景,描写普通劳动者在饥饿线上的挣扎,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小说出版不久,被译成多种外文,从此在国际上闻名。在长篇小说《无主之家》(1954)中,作者采用多层次结构的手法,把5个人物的内心独白交织在一起,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被战争夺去父亲和丈夫的孤儿寡妇以及生活无着的知识分子在战后的生活与心理状态。揭露了教会的虚伪与企图死灰复燃的***势力,而寄希望于两家的儿童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

长篇小说《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是伯尔针对50年代西德****、***主义复辟活动日益猖獗而创作的。作品以建筑师费麦尔三代人建造、破坏和重建圣安东修道院的故事,揭露德国****,要求人们警惕它的复辟。

1963年以后,伯尔的作品表现了西德社会在“自由”、“民主”的幌子下对“小人物”的迫害,对社会的罪恶表示强烈的愤懑。长篇小说《一个小丑的看法》(1963)曾引起强烈反响。作者以内心独白的手法,描写一个滑稽演员在教会的迫害下,爱情、事业都遭到失败的故事,抨击了天主教会的蛮横。长篇小说《一次出差的结局》(1966)是一部纪实小说,作者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描写西德一个小城的木匠格鲁尔父子,由于捐税苛重而破产,愤起对社会采取报复行动。这部小说标志着他的创作有了新的转折。

1971年出版的《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都达到了他的创作的高峰。小说描写一个善良、正直的劳动妇女,由于不愿意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处世哲学生活而接连遭到迫害。作品中描绘了1936至1966年德国社会的风俗画面,塑造了各种典型人物,从经济、政治、道德观念等方面对西德社会现状进行了全面批判。这部小说的语言随着人物所属的阶层和身份、职务不同而变化,被誉为伯尔“小说创作的皇冠”。

《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和《监护》(1979),在题材上是两部相联系的小说,是伯尔遭到警方迫害与新闻界围攻而写。前者描写一个勤劳诚实、不入社会流俗的年轻女佣人,遭到新闻界的诽谤、侮辱,于忍无可忍之中开枪杀人。后者描写一个软弱而善良的报界百万富翁,陷入政局与警察当局的圈套,被迫成为叛逆者。作者在这两部小说中,对西德新闻界和警察的不义之行进行了批判。

伯尔的小说创作遵循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西德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60年代以来,更强调事件的客观真实性,多采用新闻纪事手法。他还写了不少杂文、随笔和广播剧。

京特·格拉斯

京特·格拉斯,1927年出生于德国但泽市。父亲是德国商人,母亲为波兰人。1944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征入伍,1945年负伤住院,战争结束时落入美军战俘营。战后曾从事过各种职业,先当农业工人,学习过石雕和造型艺术,后成为职业作家、雕刻家和版画家。他是“四七”社成员,政治上支持社会民主党,主张改良。在1970年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时,曾积极投入支持勃兰特竞选的活动。他的政治态度和作品中过多的色情内容曾在国内外引起过不少批评。

格拉斯的创作活动从诗歌开始,自1956年起发表3部诗集《风信鸡之优点》、《三角轨道》等,同时创作了荒诞剧《洪水》(1957)、《叔叔、叔叔》(1958)、《恶厨师》(1961)等。其中反响较大的是关于1953年柏林事件的《平民试验起义》(1966)。

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小说。1959年问世的长篇小说《铁皮鼓》使他获得世界声誉。此外还有《猫与鼠》(1961)、《非常岁月》(1963,亦译《狗的年月》),合称为《但泽三部曲》,成为一幅描绘德国社会生活的画卷。长篇小说《鲽鱼》(1977)和《母老鼠》(1986)都继续使用了怪诞讽刺的手法,将现实、幻想、童话、传说融为一体。《蜗牛日记》(1972)则为一部纪实体的文学作品。

格拉斯为当代联邦德国重要作家,语言之新颖,想象之丰富,手法之独特使他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曾多次获奖,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格拉斯

格拉斯,1927年10月16日出生在但泽一个小商家庭。1944年被征召入伍。次年受伤被俘,1946年获释,当过农业工人、矿工、爵士音乐师、石匠学徒。1949~1953年先后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和西柏林造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雕塑和绘画。从1956年起他成为职业作家,“四七社”成员。

格拉斯主张“永恒的改良”,理论上是所谓“融合论”的拥护者。艺术上主张用“过分尖锐的现实主义手法使被描写的对象摆脱一切意识形态”,反对把文学的作用“降低为革命的侍婢”。他自称是“伯恩施坦的追随者”,反对用暴力改变现状和社会关系,他的诗歌创作深受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影响,大多反映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憎恶,在韵律方面有强烈的节奏感,富于激情与联想。他的代表诗集有《风信鸡的长处》和《三角轨道》。

他的早期主要剧本有《还有十分钟到达布法罗》(1954)、《洪水》(1957)、《叔叔,叔叔》(1958)、《恶厨师》(1961)、《平民试验起义》(1966)和《在这之前》(1969)。剧作受法国荒诞派戏剧影响,其中《平民试验起义》被称为“纪实戏剧”,表现1953年6月17日东柏林工人暴乱事件。

他创作的小说,在西德文学界有广泛的影响。长篇小说《铁皮鼓》采用第一人称倒叙手法,追溯了1924~1954年德国的历史,通过奥斯卡“不平凡”的经历和腐朽的生活,揭示了希特勒***的残暴和腐败不堪的社会风尚。作品问世后受到读者和批评家的赞扬,被誉为50年代西德小说的一个高峰。但也有人认为它在两性描写方面过分露骨带有低级趣味。

中篇小说《猫与鼠》(1961)由13个独立的但又相互关联的章节组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风气。

长篇小说《非人的岁月》(1963)共分3篇,分别由3个人叙述。通过阿姆塞尔和马特恩之间的友谊,揭露和批判了******的罪恶与无耻,表达了作者对西德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厌恶。它与《铁皮鼓》、《猫与鼠》合称为《但泽三部曲》。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清淡美论辨析

    清淡美论辨析

    《清淡美论辨析》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本书着重清理并剖析了“清”美文化精神的典型现象和发生机制,进而对中古以来的“清俊风骨”等观念作出辨析,并对“平淡”美论和“逸品”现象进行了透视。本书选取关键性的美学思想问题为透视点,特别注意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与相关理论领域的会通现象。
  •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本书立足于网络创作现实,对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及其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少数民族网络写作、网络类型小说的文本价值,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和差异等也有细致、独到的论述。
  • 爱是悲悯的时光:夏丏尊作品精选

    爱是悲悯的时光:夏丏尊作品精选

    《爱是悲悯的时光:夏丏尊作品精选》是著名作家、教育家、翻译家夏丏尊先生的作品精选。收录了夏丏尊先生在怀念友人、感悟人生、畅谈教育等方面的随笔和小说,凝聚了作者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和感想,凸显出那一时代文学创作的现状和文人作家的人文情怀,反映了一代大师的理想主义情怀和爱人爱国的悲悯之心。
  • 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戴望舒诗文精选

    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戴望舒诗文精选

    这是一本戴望舒的作品精选集。他的诗歌既浸染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情愫,又受到外来诗潮尤其是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在其短暂的一生中,除了创作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翻译了众多外国作品,同时还创作了大量散文,内容包括生活感悟、旅行游记、外国作家评传,甚至有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研究论文。而本书精选了戴望舒的代表性诗作、译作及部分散文、书信、小说等,基本涵盖了戴望舒作品的精华,不但有助于了解戴望舒的作品与写作特点,还有助于对国外的多位著名诗人的作品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从中感受到诗与文的魅力。
热门推荐
  • 穿越位面斗罗大陆

    穿越位面斗罗大陆

    七杀殿第一杀手称号“狂”,得到一本逆天功法,却被自己的兄弟出卖,导致身死天龙山山巅,却意外穿越到斗罗大陆,成为了唐三的大哥,唐晨!(后面改名沐凌霄)不料却意外连连,心结,心魔,梦魇接踵而至,沐凌霄能否坚持下去?
  • 轮回之隋唐得道

    轮回之隋唐得道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縆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縆人也。”——《风俗通》这个神话讲述了女娲造人造成了人的贵贱之分。这可不是本作者自己杜撰的。前边的一个简介没有说明此段话的出处,竟然有一个读者在书评说看了这个简介说本作者是个黄皮白心的香蕉人。我不知道他是从哪个字里看出来的,难道写这段神话的古人也是香蕉人?难道每日新闻联播挂在嘴边就是忠君爱国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夫君莫追妻要逃婚

    夫君莫追妻要逃婚

    麻麻呀!谁能告诉她,为毛坐个摩天轮也能碰到漏电!好死不死刚一醒来竟然发现自己来到一个不知名地方,而且还变成了一只灰常Q的九尾……猫。深情沉稳变异黑雕,隐藏boss三尾白狐,圣洁单纯六翼精灵,高冷闷骚格品花妖,冷酷专情吸血鬼,身世成迷混血人。齐上阵将逃婚的某喵抓回。 (竺清涵: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这是小柒第一次写作,如有哪里写的不好的,请多包涵,也可以提出来,会改。ps:绝对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学生新手党,更新慢,但不会弃文。文笔不好,请多见谅。)
  • 克隆人之末日曙光

    克隆人之末日曙光

    无套路末世文,没有异能设定,人类已经全灭,丧尸完全进化,专注写实,专注残酷。没有扮猪吃老虎,没有傻逼剧情。女主?抱歉,女人都没有。这是来源不明的克隆人计划,只为留存地球文明。-----------------不知多少年后,克隆人一批又一批被机器唤醒,在这丧尸横行的地球上,他们见证着人类的痕迹,找寻自己本身的意义。违背质量守恒的魔法,从何而来。扑朔迷离的外星文明,谁导致了这场灾难。我们并非地球的原住民,我们是谁?这一切,将由克隆人们一一探明
  • 神尊一世

    神尊一世

    万千世界中,强者如云。一代神尊龙成,却意外损落重生到一个废物的废物的身上,为了报仇,重回巅峰,众天之中,谁与沉浮其中!这一世,为了复仇成龙,又会如何与天斗破苍穹……
  • 北地直播间

    北地直播间

    新书《特级厨师》已发布,欢迎收藏品阅!游子为了报答父母和乡亲毅然从大城市回到偏远农村。面对交通不便,人口不多,气候恶劣的小村庄,通过户外直播带领村民走向振兴村庄的道路!上山狩猎,下海捕鱼,海陆珍馐,让人欲罢不能;特色养殖,特色旅游,北地风情,让人流连忘返;户外探险,野外生存,精彩节目,让人津津乐道。看一名小小的农村直播,如何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目标!
  • 乔伊斯诗歌·剧作·随笔集

    乔伊斯诗歌·剧作·随笔集

    本书为“乔伊斯文集”中的诗歌、剧作与随笔卷。诗歌部分收录了乔伊斯从少年到成名后所作的各类抒情诗、讽刺诗、短诗、长诗共160首;剧作部分是仿易卜生风格兼具自传性质的问题剧,也是作家唯一的剧作《流亡者》;随笔部分则收录了诗人根据观察和内心感触摹写下来,兼作创作素材之用的短文小品3篇。
  • 王府逆天大小姐

    王府逆天大小姐

    坐飞机一不小心竟然遇上空难,二十一世纪医学天才一遭穿越,竟到了凤王府不受待见的大小姐凤兮歌身上。悬崖之下重伤,结识了一位神秘莫测的男子,而他竟然缠着自己不走了?要跟着自己回王府?且看凤兮歌如何步步为营,成为逆天大小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