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100000011

第11章 “文革”时期文学(4)

1964年6月,全国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9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京剧团演出了38台表现现代生活的“现代戏”。除了《红灯记》、《芦荡火种》(后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改名《沙家浜》)外,还有《奇袭白虎团》(山东京剧团)、《智取威虎山》(上海京剧团)、《杜鹃山》(宁夏京剧团)、《红色娘子军》(北京京剧四团),以及《苗岭风雷》、《节振国》、《黛诺》等。在这次会演的前后,除了《红灯记》、《沙家浜》以外,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交响音乐《沙家浜》也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修改。

到了1967年,三年前的这场京剧现代戏的演出,被称为“京剧革命”,并赋予它以“无产阶级文比大革命的伟大开端”的重大意义。《红旗》杂志在第6期上,刊出《欢呼京剧革命的伟大胜利》的社论。社论上也正式使用了“样板戏”的说法,称《智取威虎山》等京剧样板戏,“不仅是京剧的优秀样板,而且是无产阶级文艺的优秀样板”。1967年《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第一次开列了“八个革命样板戏”的名单: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第一批“八个样板戏”宣布之后,“培育”样板仍在继续进行。一方面,对原有的剧目仍不断进行修改,在1972年前后,这些剧目有了新的演出本;另一方面,又有一批剧目被宣布列入“革命样板戏”的名单,如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京剧《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等。不过,新的“样板”的质量,大多已无法维持开始时的水准,而“样板”制作所不可避免的标准化、模式化问题,也尖锐地浮现了出来。

“样板戏”的演出,在1970年达到了高潮。但演出主要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这对“样板”地位的确立,以及发挥其效应,有很大限制。于是,全国各地掀起了普及样板戏的热潮。具体措施包括:一、组织“样板团”到外省巡回演出。二、组织各地剧团来北京学习革命样板戏。三、利用电影的手段,以忠实地“复制”来达到“普及”的目的。四、大量出版有关“样板戏”的书刊,包括普及本、综合本、五线谱总谱本、主旋律曲谱本和画册等。

随着革命样板戏地位的确立,大量的由各“样板团”或专门写作班子撰写的文章,开始总结“样板戏”的规律和经验,以提供给所有文艺创作者作为必须遵循的规则。“样板戏”的创作经验,还被要求推广到包括小说、诗、歌曲、绘画等各种文艺样式的创作中去。

“样板戏”的创作,在“文革”期间,被描述为是与“旧文艺”决裂的产物,具有开创“文艺新纪元”的重大意义。但事实上,这些作品与激进派所批判的文艺之间的关联,是显而易见的。从题材来源和艺术经验上说,“样板戏”是对已有剧目的修改或移植。《红灯记》和《沙家浜》移植自沪剧。《智取威虎山》改编自小说《林海雪原》;在这之前,这部当时的“畅销书”的小说已改编为电影和其他的艺术样式。《红色娘子军》的电影1960年问世就获得很高的声誉。40年代初创作的《白毛女》,在很长时间里被认为是中国新歌剧的典范之作。另外,《杜鹃山》改编自60年代初上演的同名话剧(王树元编剧),而作为《平原作战》创作蓝本的电影《平原游击队》,完成于1955年。因而,在“文革”中,激进派强调“样板戏”等创作与过去文艺(包括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文学”)的决裂,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脱离现实的。

但是,作为“文艺新纪元”标志的“样板戏”,也出现了若干重要的特征。这些特征的确立,为当时社会、文艺思潮的状况所制约。“样板戏”最主要的特征,是文化生产与政治权力机构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样板戏”时期,表现得更为直接和严密。“样板戏”大都选择自有很高知名度的文本。

在“样板戏”的制作过程中,一方面,删削、改动那些有可能模糊政治伦理观念的“纯粹性”的部分;另一方面,极大地利用了传统文艺样式(主要是京剧)的程式化条件,在脸谱化人物和人物关系的设计中,将观念符号化。一些作品更典型地体现了政治观念阐释的特征(如京剧《海港》),另一些由于其创作的文化来源的复杂性,使作品也呈现多层含混的状况。如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而这正是这些剧目在政治意识形态有了很大改变的时空下,仍能保持某种“审美魅力”的原因。

“文革”期间的文学激进派在十多年里所进行的创造“样板”的实验,尽管宣称“取得了伟大胜利”,实际上不断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对中外文化遗产及知识分子的批判,使他们创造经典的样板作品的计划受到严重打击:任何值得重视的艺术创造,都不可能在空地上发生。其结果是,或者在“决裂”的口号下来吸收“遗产”以作为创作的基础,或者使其“产品”粗陋化。从工农大众中发现和培养作家,作为“无产阶级文艺”的主要创造力量的设想,也未见显着的效果。文艺创造所具有的复杂的精神劳动的性质,使缺乏必要文化准备的“无产阶级”在承担这一历史性责任上难以胜任。另外,人民群众也无法斩断与“文化传统”的联系。

总体来说,“样板戏”是“文革”期间特定的历史产物,但由于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的局限性,使得“样板戏”没有深入群众生活,凭想象塑造空乏的完美形象,脱离生活实际,显得苍白无力,很少有真正文学价值的作品。但通过对“样板戏”的了解,有助于加深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发展状况的认识。

“文革”时期的戏剧与电影文学

“文革”期间,戏剧和电影受到的摧残最为惨重。“文化大革命”最初几年,“四人帮”一方面窃取、篡改1964年京剧改革的成果,捞取政治资本;另一方面把他们篡改过的剧目封为“样板戏”,并以所谓“样板戏”的“经验”扼杀戏剧创作。1973年以后,“四人帮”为了使戏剧创作成为他们推行极左路线的工具,又频繁地举行全国性戏剧调演活动。每次调演,他们都定调子,提要求,树样板,这就使当时戏剧舞台上的绝大部分剧目都染上了“四人帮”的习气。

当时受到“四人帮”赞扬和支持的剧目,如话剧《战船台》(杜冶秋、刘世正、王公亭编剧)、《风华正茂》(天津市话剧团集体创作,路希执笔)、《宣战》(江西省话剧团集体创作,陈其行执笔)等,都是一些帮味甚浓的作品。《战船台》在反映大打造船工业翻身仗的旗号下,夸大工业建设战线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鼓吹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蛮干,为“四人帮”的极左路线唱赞歌。《风华正茂》完全颠倒了教育领域的路线是非,它否定书本知识,否定正常的教学秩序,剧中歌颂的“革命闯将”是个张铁生式的人物。《宣战》也是把实践知识与书本知识对立起来,否定建国后教育事业的伟大成绩,否定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和政策。这些剧目歌颂的“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在现实斗争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在戏剧创作中,有一些剧目的思想内容,既宣传了错误的观点,又含有某些积极因素,正确与谬误相互交织,但从总的倾向看,都是极“左”的产物。它们中有反映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大江飞虹》(江苏省话剧团集体创作)、表现商业工作者支援工业建设的评剧《向阳商店》(北京评剧团集体创作,郭启宏、胡沙执笔)、描写清洁队青年工人思想斗争的话剧《迎着朝阳》(李冰、胡庆树编剧)、歌颂农村人民公社社员们主人翁精神的吉剧《队长不在家》(张国庆编剧)等。这些剧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把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简单化、庸俗化,搞绝对化,宣扬形而上学观点,贬低群众,夸大个人作用。

比较好的剧目很少,而且其思想与艺术水平,跟建国后的优秀剧作相比,要逊色得多。湘剧《园丁之歌》(长沙市湘剧团改编,柳仲甫执笔)算是十年戏剧创作的佼佼者。它的主要意义在于突破了“四人帮”的禁区,肯定了人民教师的劳动,肯定了智育的地位,提出了“没有文化怎能把革命的重担来承担”这个尖锐的现实问题。晋剧《三上桃峰》(山西省文化局《三上桃峰》创作组)也突破了“四人帮”动辄就是阶级斗争的框框,大胆地描写了生活中产生的矛盾,歌颂了社会制度。此外,反对弄虚作假、颂扬实事求是作风的楚剧《追报表》(湖北省《追报表》创作组)、描写社会新风尚的湖南花鼓戏《送货路上》(株州市文艺工作团创作组编剧,刘国祥执笔),也是较好的小戏曲剧目。

同类推荐
  • 小人物史记Ⅱ

    小人物史记Ⅱ

    本书时《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创办“倾听·人生”版的集结,它的宗旨是“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十年时间,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500多个小人物敞开了心扉,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更多的小人物。
  •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成果早已卷帙浩繁,但是,由于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往往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研读和阐释。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作者在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解析、人物形象剖析、艺术建构探析、文本对比分析和故事章节评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独立见解,让文学研究者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把握和解释小说内涵。该著作的五部分互为关联、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成的逻辑链来阐释该部小说。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本书所选篇目展现了胡适深刻、犀利的思想观点,也侧面展现了他在纷繁时事中的人格魅力。涵盖其从青年至晚年的各类文章,读者也可从中发现他思想上的转变,特别是“容忍与自由”,胡适年岁月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由于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使得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升。这些白话演讲和文章都十分浅显易懂,展现了胡适的睿智,使读者了解胡适思想的同时,能帮助读者理解那时学术界的状态,了解当时的世界和中国。在本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位侃侃而谈的智者,也可以从他谈话的内容中,体会对加家国的热爱,以及胡适对民主和自由的坚持。
  • 鲁迅文选

    鲁迅文选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锐利的社会批判力。这本《鲁迅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美文、随笔、杂论、文论等作品六十余篇。编排上精要突出,脉络清晰,对于读者了解鲁迅先生的作文和为人大有助益。
  • 流水落花一瞥中

    流水落花一瞥中

    石评梅是一位诗人,她的短短的一生,如诗人所咏,也只是首诗,一首完满了飘鸿的绝望底哀啼底佳章。
热门推荐
  • 隐杀之影杀

    隐杀之影杀

    “希望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时光不老,我们都好”
  • 墨少你的醋坛子又翻了

    墨少你的醋坛子又翻了

    四年前南北北的父亲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之后就将南北北送到了叶家别墅,且还还清了巨额的赌债,来到叶家别墅后的南北北与薄情孤僻的少年绽开了一段又一段揪心的爱恋……他,墨深沉,c市最奢侈最顶端的AT公司的总裁却是极为的神秘,从未有媒体拍到过他的正面。传闻中AT总裁薄情冷酷,可却是不知他的心里面藏匿着一片不为人知的伤痕与只够寄住一人的空间……片段一:“墨总,听说你在家的地位不高,且还总是被你太太罚跪榴莲?”“我老婆她不爱吃榴莲,我不跪烂了岂不是浪费了我太太的一片心意?”某男人一脸不以为然的启声说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浮生若梦魇时分

    浮生若梦魇时分

    “帝,世小姐好像是能力者。”公子寻舟表示淡定。“帝,世小姐好像是权族大小姐。”公子寻舟表示淡定,这样才能配的上他。“帝,世,权小姐好像是741的ONE。”公子寻舟表示骄傲,也不看看是谁的女人。“帝,权小姐,还是能力者管理局的局长。”公子寻舟白了属下一眼,“瞧你没见过世面的样!”“帝,权小姐好像有个前男友……”公子寻舟不淡定了,拿着刀灭情敌去了。本文略架空,切勿对号入座……
  • 带着地球去封神

    带着地球去封神

    禹余天,法度森严。上立天庭,下设幽冥,王朝即宗门。神仙显世,鬼神出游。百姓种灵谷,修士为甲兵;以妖为仆,以鬼为奴。主角穿越成大乾王朝十五皇子,觉醒系统,可兑换地球科技,具现历史人物。“这下牛笔大发了!”让他傻眼的是,兑换需要杀戮值。而战争是最有效的杀戮,然后主角就陷在种田—爆兵—种田—爆兵的循环中出不来了......
  • 灾难来临我该cos谁

    灾难来临我该cos谁

    黄胶鞋,七分裤,近战法师刘海柱;黑铁叉,红兜肚,瓜地英雄小闰土。打球要穿背带裤,复活得找七龙珠;吟诗学李杜,遇鬼扮佛祖;黑衣大刀是一护,三刀索大不认路。在超真实游戏中体验毁灭性灾难,谁活得久谁就是赢家!记者:“吴先生你好,请问灾难降临前你是如何做准备工作的?”“我一般都会把我的音响充满电。”吴摸了摸他储存有各大动漫、武侠剧、电影BGM的小音箱。“在我的BGM里没人能打败我,天灾也不行!”
  • 爱的早,不如爱的刚刚好

    爱的早,不如爱的刚刚好

    曾经受到感情创伤而“死宅”在家两年多的岑亮和宋汶,在铁哥们朱学晔和好姐妹林芸芸的极力撮合下开始了各种欢乐、哭笑不得的“约会”。原本注定不会有什么交集的两个人却被各自的死党有意拉做一堆。在最初的抗拒排斥中,在一次次磕磕绊绊吵吵闹闹中,两个人,认命地沦陷了。从最初的不来电到爱得如胶似漆,时间刚好,爱情来对了!然而,两情相悦没那么简单!两个人的前任来袭,他们是否能紧握双手并肩而战?又是否能坚守到最后?我们只是要一辈子相爱,在一起!为什么就那么难!
  •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云萝姑娘:庐隐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虚拟恋人出没中

    虚拟恋人出没中

    “人总是经受着爱而不得的烦恼,但如果被爱着,一定充满了诱惑吧!只要交易你的爱,就可以获得一份更美好的爱情哦!”???街角处神秘出现的那家虚拟恋人店里,有个白发女子向着正踏入店里的人发出了,爱的邀请……
  • 异界之随机复活

    异界之随机复活

    穿越了,好在有个不死之身,奇遇什么的不可能会有的,只能靠被动维持下生活这样子。世道艰难,唯我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