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300000013

第13章 宋元时期(1)

王安石

任职地方多办实事

王安石,生于1021年,卒于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临川)人。

父亲王益,做过几任州县官吏,奔波于南北各地,官至都官员外郎。景佑4年(1037年),王安右随父亲到江宁。两年后王安石19岁时父亲去世了,从此王安石就在江宁定居下来,江宁成为他的第二故乡。由于父亲的去世,家境逐渐拮据起来,他和母亲过着很贫寒的生活。

王安石在少年时代就喜好读书,且记忆力很强,书一经他过目便终身不忘。他做文章落笔如飞,初看似乎漫不经心,写完后,读过的人都佩服他文章精彩绝妙。他精读了大量儒家经典,也阅览了诸子百家,还涉猎《素问》、《本草》等医学书,并且看过一些小说,真是博览群书。尤其可贵的是,王安石求学并不光停留在书本上,还向富有经验的农夫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不是一味地死读书,而是在求知中勤于思考,孜孜不倦地“推理以求”。这种探求精神使他常能用批判的眼光判断各种问题,因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

庆历2年(1042年)春,22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名列上等,从此步入仕途,最初被任命为签书淮南节度判,给扬州地方长官韩琦当幕僚。任职3年后,按宋制可以准许呈献文章请求投考馆阁的职位,这一般士大夫求得更高官职的途径,但王安石不走这条路,他愿继续在地方任职,于是在庆历7年(1047年)出任鄞县知县。

血气方刚的王安石,一心一意想为当地老百姓做些好事。他看到鄞县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水利连年失修,不能充分利用,使水白白流入大海,倘若遇到不雨之年,便出现严重旱情,这真是最大的浪费与最大的灾患。所以,王安石在到鄞县的第一年,便决定利用冬闲季节,动员百姓大兴水利。他亲自奔波在工地上督促检查,由于这件事深得民心,百姓都愿意效力。在两三年里建造堤堰,修整陂塘,为当地水利建设作出不少成绩。

在鄞县,王安石还看到另一种使他揪心的情况:在青黄不接之际,贫苦农民用粮十分困难,常常忍受高利贷者的盘剥。王安石决定以轻微利息把粮贷给贫苦农民,约定秋收后归还新粮,以保障他们生活,同时也让他们免受高利贷的盘剥。

此外,王安石还在鄞县兴办学校、整顿户籍管理,不断地进行改革试验。鄞县的所作所为,为他以后的变法运动积累了初步经验。

王安石在鄞县任职期满,皇佑3年(1051年)历任舒州通判、群牧司通判、群牧司判官。此时王安石不但在政治上崭露头角,而且以学问和文章知名于世,欧阳修推举他在朝廷任职,但他仍要求去当地方官。嘉佑2年(1057年)被派到常州任知州。

嘉佑3年(1058年)春,王安石调任江南东路提典弄狱,到任后,王安石发现现行的榷茶法存在着严重弊端:官卖的茶叶,质劣且贵。因而他上疏仁宗,请求罢榷茶法,改为商人运销、官府抽税的办法,这样可使民间得到好茶和贱茶。此法经实施,收效非常好。

同年10月,仁宗召王安石进京,任三司度支判官。王安石无法再推辞,只得去上任。

慷慨奋行锐意革新

经历十六七年的地方官生活,使王安石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约在嘉佑4年(1059年)夏,他写成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洋洋万言,表达了自己慷慨奋行、矫正世风、改变世俗的志向。

《言事书》对北宋王朝以来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局面及形成的原因有精辟的分析,主张在“法先王之意”的口号下,进行变法革新,而“法先王之意”,并非是提倡复古,而是为了减少变革的阻力,使变革不至于被破坏。

对于人才的高度重视,也是王安石在《言事书》中特别强调的。王安石认为宋王朝吏制败坏,做官的人中没有多少有作为的人才,而缺少才能、贪婪卑鄙的人却多如牛毛。他提出培养和造就人才,须从“教之、养之、任之”3个方面下手,而且要“有其道”。在《言事书》中,吏治与人才的问题,占了很大的篇幅。

理财的问题在王安石的《言事书》中也提到,虽然篇幅不多,但其立场是很鲜明的: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然而,王安石这篇重要的万言上书,并没有得到仁宗的重视。王安石改革的想法并没能得到实施,但《言事书》无疑是王安石日后变法的思想纲领的集中体现,也是他的理论基础。

嘉佑6年(1061年),王安石被任命为知制诰,两年后仁宗去世,赵曙即位,是为英宗。此时王安石也因母亲去世,回到江宁守丧。

英宗即位后,庸庸无为,在位4年就因病去世。治平4年(1067年)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4月,王安石受命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宋神宗与仁宗和英宗不同,他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年轻君主,即位后,有一股改革弊政的强烈愿望,他想效法唐太宗,使宋朝也成为太平盛世,他也想寻求一个像魏征那样的宰相,辅佐他成功立业,因此,登基以后他不断向大臣征询改革意见。

王安石回开封后,神宗即召入宫,开头就问,治理国家首先要做什么。王安石回答说:“首先应该选择治理的方法。”宋神宗最后说,你要全心全意辅佐我,希望我们能共同完成这个事业。

又有一日讲席完毕,神宗留下王安石再一次议论政事。神宗认为,唐太宗须得魏征,刘备须得诸葛亮,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这两个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王安石认为,天下有学识的人才不算不多,而帝王常忧患无人辅佐自己治理天下,是由于“择术未明,惟诚未至”,因而虽有贤明的人,也因“为小人所蔽,卷怀而去尔”。

不久,神宗又问王安石,自宋朝开国以来,百年无大变,天下太平是什么原因。王安石为全面回答这一问题,退朝后,写了奏疏《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上奏神宗。在《札子》中,王安石认为天下并非太平无事,剖析了特别是仁宗统治时期在用人、理财、治军各个方面的弊端。

改革已经成为历史的趋势,北宋积贫积弱的形势使要求改革的人士越来越多,呼声也越来越高。神宗于熙宁2年(1069年)2月,任命王安石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王安石在神宗支持下,建立“设置三司条例司”,作为主持变法的专门机构,由王安石亲自负责。王安石又推荐吕惠卿作为自己的主要助手,负责条例司日常事务。一场变法革新的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大刀阔斧推行新法

熙宁3年(1070年)12月,以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由副相晋升为宰相,这是变法运动趋向高潮的标志。

王安石的变法,在当时称为新法,新法内容包括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王安石派出提举官40多人,把新法颁行于天下。

新法的核心内容是理财。在具体内容上,各法是这样的:

均输法。把发运的职能改为均输,朝廷借予钱币、米粮作为本钱,凡是上供朝廷的物品,都必须从价格昂贵的地方移到价格便宜的地方去购买,用路途近的地方而取代远的地方,预先了解京城仓库里所应当置买的东西。价钱便宜的就先购买好,然后贮存起来。此法熙宁2年(1069年)7月开始实行于淮南路,江南东、西路,两浙路及荆湖南、北路,王安石选派薛向担任发运使,全权负责举力均输,总结东南六路的财赋和茶盐等各项收入。均输法的实施,有效地调整了供求关系,改进了对京师贡物的供应,减少了纳税户的一些不合理负担,政府的财政因而有所增加。

青苗法。把籴买常平仓粮的本钱作为青苗钱,散给每家每户,命令他们出二分利息,春天散出,秋天收回。青苗法于熙宁2年(1069年)9月开始实行。这对调节粮价、救济饥民有一定作用。青苗法推行后,南方农民认为很是便利。一般农民也愿意到州县去借青苗钱。青苗法虽然收10%利息,二次借贷收40%利息,但还是比私人100%的高利低得多,因而对高利贷起了一定限制作用。不过由于青苗钱贷款不敷分配,高利贷在农村还是很活跃,青苗法的实施虽给国家带来一定的财政收入。然而,其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官吏在散敛青苗钱时敲诈勒索,有时折价计钱,使一些农民蒙受到损失。

农田水利法。发布于熙宁2年(1069年)11月。农田水利法是王安石以“天下之力生天下之财”的思想的集中体现。发展农田水利,开垦相当多荒田,整治大量陂塘,疏通许多河道、沟渠,兴修大量水利工程,其成就有目共睹。

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即根据老百姓家中财产的数量,分别叫他们出钱雇人服役,下到单丁、女户,这些本来就不必服役的家庭,也一律叫他们出钱,这叫助役钱。免役法的推行,使各等户都出钱,豪富之家财产多,出役钱也最多。同时也使流离失所的农民得以回乡务农,有利于农业生产。

市易法。此法熙宁5年(1072年)开始实施。这是继均输法之后,对大商人的进一步限制。并首先在开封设立市易务,作为执行市易法的专门机构,还从内藏库拨出100发缉作为市易本钱。以后在杭州、成都、广州等许多城市也设立了市易务。市易法的推行,使中小商贩和外来客商避免了豪富巨贾的压榨,使一部分商业利益从大商人手中转到政府手中,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税收。

方田均税法。以东、西、南、北四至各千步,相当于41顷66亩160步的面积为一方,每年9月,县令、县佐分地统计大量,查验田地的肥沃与贫瘠,确定它们的土色和质地,分为5等,根据土地等级,均定地税数额。此法于熙宁5年(1072年)8月颁布施行。先在京东路实行,以后推广河北、陕西、河东等五路,且只限于五路的平原地区。方田均税法的推行,给隐田漏税的豪强地主以沉重打击,对地少地薄而税重的贫苦农民相对减轻了一些负担。

整顿治安,加强军备,也是新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表现在下面诸方面:

保甲法。把乡村各农户登记入册,两名男丁中取一名、十家为一保,保里都发给弓弩,教他们作战的阵法。此法熙宁3年(1070年)12月首先在开封府地区实行,以后推广到京东、京西、河北、陕西诸路,最后推广到全国。实行保甲法,建立起严密的治安网,就是使保甲兵成为正规军的补充力量,这是军队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因而王安石要求对保甲兵加强训练,并取得较好效果。到熙宁9年(1076年)止,全国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保甲兵已达56万多人,加强了宋朝军队的实力。

保马法。凡是保甲愿意养马的,每户养一匹,以牧马监现有的马匹给他们饲养,或者官府给予马价,让他们自行选购良马,每年检查一次马的肥瘦,有马匹死亡或生病的给予补偿。此法熙宁5年(1072年)5月先在开封府试行,熙宁6年8月颁布实行。保马法的推行,由于饲养较好,减少了马的死亡,同时也减少了政府的开支。

王安石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甚至打击了大官僚贵族、大商人对人民的疯狂掠夺,在地主阶级内部进行财力的再调整,“损有余以补不足”,力求“民不加赋而国足用”。正因为限制了大官僚贵族的经济特权,新法遭到守旧势力的猛烈反扑和围攻。

王安石曾经讲过3句有名的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他认为自然界的灾害,不用害怕;祖宗的立法,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可以改变;社会上的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的言论就不应当接受。这3句话反映了王安石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革新的精神。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的变法措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王安石所采取的措施,只是为了缓和已经激化的阶级矛盾,挽救宋王朝的危机。他只能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腐败的官僚机构,在统治政策上作了某些调整。王安石对大官僚贵族限制是有限度的,革新派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从一些反对新法的人们的奏章和文书中,还可看到有些新法为某些贪官污吏所利用,反而起了扰民的作用。

西望国门无力回天

王安石变法在当时引起强烈的反响,同时也在统治集团内部受到猛烈的攻击,新法刚一出台,就马上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御史中丞吕海评论王安石有十大过失,出判大名府的韩琦把劝谏停止实行青苗法的奏疏送到朝廷……

他们的反对使宋神宗开始动摇,并且疑虑重重。再加上曾公亮等人也出来指责青苗法,王安石虽然力辩,也不能解除神宗疑虑。于是王安石称病在家,并上章奏请罢职。这时,翰林学士司马光也称青苗法使“士大夫沸腾,黎民骚动”。王安石再度上章奏辩,后来神宗头脑才清醒过来,承认自己为“众论所惑”,并遣使督王安石行事,王安石才又继续执政,进一步推行新法。

然而斗争远未停止,反对派又在免役法、市易法等问题上掀起反变法的浪潮。熙宁4年(1072年),监察御史刘挚、御史中丞刘绘多次上疏神宗反对免役法,声称免役法“有十害”;熙宁5年(1072年),华州山崩,枢密使文彦博说这是市易司差官自卖果实所造成的后果。面对着进攻,王安石一一予以还击。熙宁6年(1073年)7月,反对派对市易务实行的“免行钱”又发动攻击。“免行钱”是将商行为开封官府供给的百货改为按商行收利多少交纳“免行钱”,这是参照免役法而实行的新法规。这个法规使那些肆意勒索的官吏和从中渔利的皇族、后族以至宦官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因而他们和反对变法派的官僚结合在一起,发起猛烈进攻。此时神宗也疑虑起来,王安石毫不犹豫地揭露了后宫所以反对免行钱的原因。因此更招来后宫的强烈反对,她们纷纷要求废除新法,赶走王安石。参知政事冯京见风使舵也随声附和。宫廷中形成了一股反变法的逆流。熙宁6年至8年,又连续发生两年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神宗脸上布满了乌云,在朝上叹息不已,这也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口实。这时,光州司法参军郑侠在冯京的指使下,要求神宗废除一切新法。

同时,变法派内部也发生内讧,有些人转而反对市易法。王安石已处在反对派的包围之中,很难继续执政,因而要求辞去宰相,熙宁7年(1074年)4月,神宗罢王安石宰相,诏令出知江宁府。

接任王安石为相的是韩绛,吕惠卿为参知政事,这二人也是变法派的人物。然而吕惠卿虽然有才干,在变法中也出过不少力,却怀有强烈的个人野心。在王安石罢相后,他虽为参知政事,但也一心要往上爬,于是作了些伤害王安石的事,同时他与韩绛也不合作。在此情况下,韩绛请求神宗恢复王安石相位。熙宁8年(1075年)2月,神宗第二次任用王安石为宰相,王安石的复相,使吕惠卿大为惊讶不已。

同类推荐
  •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

    《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是畅销书作家白落梅2017年全新散文作品。该作品讲述了作者十年风尘,十年踪迹,十年蜕变,是对人生重要十年的回顾与审读。山水花木,白云清风,所途经的风景,遇见的人,发生的故事,皆落于文中,透着恬淡闲适的生活方式及人生感悟,明净温婉,一草一木都有灵,一词一句都有情。书稿内容高雅积极,诗意唯美,是当代不可多得的散文佳作。
  •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

    《听闻:咖啡岁月&黑胶年代》是著名摄影家阮义忠的全新摄影、文化散文集。在“咖啡岁月”中,作者从他在“小镇青年”时代养成的喝咖啡习惯说起,回顾在台湾各地咖啡馆所亲历的往事,记录自己遍访欧洲时所遇见的风格迥异的咖啡馆文化,介绍冲泡咖啡、鉴赏咖啡的经验,妙趣横生,却又不乏深刻。在“黑胶年代”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在“进入古典音乐的世界”之后,是怎样从一位门外汉,变成一位业余的聆听者,又逐渐成长为一位收藏有一万多张黑胶唱片的资深乐迷的,其间作者对发生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的故人与故事的描述,也同样令人动容。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星辰已不见,我要同你分别了:朱湘诗文精选

    星辰已不见,我要同你分别了:朱湘诗文精选

    这是一本朱湘的作品精选集,其中包括诗歌,散文,小说,书信等。他的诗“重格律形式,诗句精炼有力,庄肃严峻,富有人生哲学的观念,字少意远”,在我国新诗坛上是独树一帜。其中代表作《有忆》更是做到了闻一多所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美”主张。他的散文十分注意意境的营造,而说理散文、叙事散文也很有自己的特点。而本书选编了朱湘的大部分诗文,从中可以领略他的思想和艺术才华。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引论与本质论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引论与本质论

    如何成为“能理解的人”?如何界定文学理论学习的范围?文学理论学习的境界是什么?本书在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保留了课堂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以文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为逻辑,深入浅出,为读者理解文学及其相关事物提供桥梁。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绝色特工:腹黑王爷异能妃

    绝色特工:腹黑王爷异能妃

    她是现代金牌异能特工,一朝穿越居然成为一个快要死的丫环,别人欺她、压她,鄙视她,盼着她早死,看她如闪瞎那些人的狗眼,看她如何从低下的三等丫环,翻身成为战神的妻子。“夫人,你什么时候打我的注意的?”“这一句话,应该是我来说吧,你什么时候知道我是女扮男装的?真的够腹黑的。”“夫人,让我在腹黑一下吧。”某位战神直接压倒,继续他的腹黑论。
  • 青玉挽歌行

    青玉挽歌行

    那年宫墙外,风声鹤唳,夜色如水他扶手独立于城楼上,身姿飒爽,微风轻抚他如瀑的青丝,摇曳于空中,君临天下已如昨昔。我仰着头,逆着光问他“故国已故,君万代功名已然不复,为何孑然一人。”君不语,他只是回头望我,那一眼让我感觉如梦初醒心悸一动…后来,城墙破开,尸遍满地,一片烟火海我却再也未识得他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梨花落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 篮球疯狗

    篮球疯狗

    得到系统,凭借黑贝的防守和自身的努力立足于nba,他一步步的走向通往超级巨星的道路,好吧!开挂的人生不需解释。
  • 逾渊

    逾渊

    凝视深渊太久,会被深渊吞噬。距离深渊太近,总想凝望深渊。当前路变成深渊,选择只是卑微的名词,生存才是唯一目标。时光流逝,从平凡到传奇,陈朔每次临近深渊,凝视深渊,都只能被深渊裹挟,被迫选择。终有一日,他看清了一切的真相,回首过往,深渊已在身后,前方又会是怎样的风景?
  • 我有一个编辑器

    我有一个编辑器

    版本一:浩浩乾坤,茫茫大道,谁能永恒?面对永无止境的大道之路?该何去何从?版本二:我真的很迷茫。开局一个笔记本,修为功法全靠编,什么都想了解那么一下……
  • 傲娇帝君求宠攻略

    傲娇帝君求宠攻略

    师父说,人生好比垂钓,总是愿者上钩。一个傻呼呼的星儿,钓住了天界的两只帝君,一只温润如玉的白帝,一只傲娇的师叔。亦钓到了魔界的两只皇子,一只冷冰冰,一只多情种。若问世间垂钓哪家强,当属天界星儿第一强。那一年,长留山上,白衣少年立了一座杏花冢,那一年,杏花微雨中,流云彩裙间,不知是谁迷了谁的眼?
  • 东海瀛洲

    东海瀛洲

    有着“东海瀛洲”之称的崇明岛,它1600多年的海派文化的传奇故事,记录了崇明昂首阔步前进的闪光足迹,展示了一幅幅崇明艰苦创业、波澜壮阔、辉煌灿烂的海派文化历史画卷。崇明岛上的人们风雨同舟、艰苦创业,为着将崇明建设成世界级生态岛这一共同理想,谱写出一曲可歌可泣的动人乐章,展现了令人震撼人性光辉,显示了崇明千余年峥嵘岁月中锐意进取的独特风范。崇明海派文化是崇明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是前辈对后人的慷慨赐予。《东海瀛洲》,带你领会一种励志的海派文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Dr. Critchlore's School for Minions (#1)

    Dr. Critchlore's School for Minions (#1)

    Welcome to Dr. Critchlore's School for Minions, the premier trainer of minions for Evil Overlords everywhere. No student is prouder to be at Dr. Critchlore's than Runt Higgins, a twelve-year-old werewolf. (At least he thinks he's twelve. He was abandoned at the school as a baby, so he can't say for sure.) Runt loves everything about Dr. Critchlore's. He loves his classes—such as History of Henchmen and Introduction to Explosives. He loves his friends—such as Darthin the gargoyle and Syke the tree nymph. And he loves his foster family, who took him in when his wolf pack couldn't. But not everyone loves Dr. Critchlore's as much as Runt. After a series of disasters, each worse than the next, it's clear that someone is trying to shut the school down. It's up to Runt, who knows the place better than anybody, to figure out who's behind the attacks … and to save his home, and Dr. Critchlore himself, from total de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