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300000003

第3章 先秦两汉时期(2)

子路对政治特别感兴趣,向孔子询问为官的诀窍。孔子说:“做官就要身体力行,为老百姓做出榜样,还要勤政爱民,解民所忧。”子路点头赞同。

后来子路果然当了官,替卫国大夫孔悝管理封地。当初,卫国国君卫灵公宠爱一个叫南子的妃子,卫灵公的太子蒉聩得罪了南子,害怕被加罪而逃到了宋国。卫灵公去世后,南子想立公子郢为国君,但公子郢却推让说:“蒉聩的儿子辄还在卫国呢,他应该继位为国君。”于是卫国人就拥立辄当了国君,就是卫出公。卫出公即位后,他的父亲蒉聩仍然一直住在宋国,被禁止进入卫国;蒉聩联合孔悝发动叛乱,想要夺得君位。

蒉聩偷偷混进卫国后,率领他的支持者突然袭击卫出公,卫出公措手不及,只得逃到鲁国,蒉聩就这样即位为卫庄公。

孔悝跟随蒉聩叛乱时,子路正在孔悝的封地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骑上快马向国都飞奔而来。迎面碰上了从城里出来的子点,子点说:“卫出公已经逃出卫国,城里面乱得一团糟,你进去干什么?还是赶快回去吧。”子路说:“我是孔悝的家臣,既然拿了他的俸禄,当然要尽到做臣子的责任。”于是跟随一个使者混进了城。

子路找到蒉聩的住处,蒉聩和孔悝正坐在高高的台子上庆贺政变成功呢。子路上前对蒉聩说:“孔悝背叛先君,您怎么会任用这样的人?请让我将他杀死。”蒉聩哪里会让子路杀掉帮他夺权的有功之臣呢?于是子路便要放火烧掉高台,蒉聩连忙命令卫士杀死子路。

卫士们一起进攻子路,子路当然招架不住,衣服都被割破了。子路大喝一声,跳到一边说:“君子不会让帽子掉在地上,就算是临死之前也要先戴正帽子。”说完系好帽带,戴正帽子,从容不迫地被杀死在高台之下。

子贡善辩

子贡的原名叫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他是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着名的一个弟子。

子贡伶牙俐齿,能言善辩,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就连孔子也常常被他辩得理屈词穷。

齐国的贵族田常打算发动叛乱,当上齐国的国君,但又害怕齐国大臣的势力,所以就准备攻打鲁国,借机提高自己的地位。孔子担心祖国的安危,就派子贡出去游说齐国的国君,阻止这场战争。

子贡到了齐国,面见田常劝说道:“你现在要掌握权势而派兵攻打鲁国,是犯了个大错误,人们常说国家的忧患在内部,就进攻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外部,就进攻弱小的国家。现在您的忧患在内部。听人讲您三次求封,三次都被国君拒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些大臣挑拨你和齐王的关系。如今您要攻打弱小的鲁国肯定可以打胜仗,扩大齐国的领土,这就使国君更加骄傲自大,使大臣更加自以为是。可这对您又有什么好处呢?君主骄傲以后会随心所欲,大臣们自以为是就会忙于争权夺利。如果这样,您在齐国的处境就不好了。我劝您不如放弃鲁国,去攻打强大的吴国,攻打吴国不能马上取胜,战士们战死在疆场上,大臣们在国内的地位肯定日益衰落,君主逐渐被孤立起来,那么你就很容易可以控制齐国的大权。”

田常听后很高兴地接受了子贡的建议,并派子贡游说吴王出兵救援鲁国,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攻打吴国了。

子贡于是来到吴国,游说吴王夫差救援鲁国。子贡说:“只要您出兵救鲁,那么一来可以在诸侯中博取一个保护弱小的好名声,二来鲁国感谢吴国必然会送礼物,而且吴国还可以防止齐国的扩张。”夫差赞许地点头,只是担心邻近的越国会趁机东山再起,于是答应子贡先攻伐越国再进攻齐国。

子贡说:“越国只是一个小国,您如果不趁鲁国尚未被攻破去救援鲁国,那么齐国攻破鲁国后,势力就要大了,到那时恐怕想再进攻齐国也力不从心了。如果您实在不放心越国,那我这就出使越国,让他们也出兵救鲁,以解除您的后顾之忧。”吴王夫差非常高兴,就派遣子贡出使越国。

子贡见到越王勾践之后,说:“吴王夫差准备出兵攻灭越国,如果这样,那越国就十分危险了。我劝您给夫差送上厚礼,再派兵随同吴国攻打齐国,这样吴王就会认为越国是真心的臣服吴国了。只要吴国和齐交战,您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勾践当即答应下来,派大臣给吴王送去了厚礼。吴王收下礼品后立即放心地出兵救鲁伐齐,使鲁国免于兵灾。这全是依仗着子贡的功劳。

子游治武城

子游是吴国人,比孔子小45岁。子游跟随孔子学习时,熟读各种文献典籍,并且善于实践。

子游完成学业后,做了武城的县长。一天孔子带领弟子出游时路过武城,子游来到城外迎接。正在他们互相问候的时候,城中传来了一阵阵弹奏音乐、演唱诗歌的声音,孔子说:“杀鸡哪里用得着宰牛的大刀?治理这么一座小小的县城还用得着礼乐教化吗?”

子游行礼回答说:“以前老师曾经对我们弟子说过:‘君子学习道理就应该爱护他人,小人学习道理就容易使唤。’我既然跟随夫子您学习了礼乐等教化之道,当然要把它应用在实践之中。”

孔子听后十分满意,说:“各位弟子,子游刚才讲得很正确,我只不过是说句玩笑话而已。”

孟子

孟子,生于约公元前372年,卒于约公元前289年,战国中期着名的儒学思想家,姓孟,名轲,字子舆。原本鲁国人,出生于邹。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孟孙氏曾是鲁国最大的贵族之一,把持着鲁国1/3的天下。但是到了孟子父亲(据说是叫孟孙激)这一辈,彻底沦落为穷人。孟子的父亲读了一点书,能写会算。但手无缚鸡之力,干不了农活。由于家道败落,孟子的父亲流落到了邹国,在一个地主家中找了个账房先生的差使。

孟孙激出生仕宦之家,又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农村人眼里,就成了受尊敬的人物。他那渊博的知识和彬彬有礼的作风,在乡民中传为美谈。孟孙激在这里干了几年,就有一些好心人前来为他提亲。他选中了一家破落大户人家的小姐。这女子,知书达理,很有教养,他们成了亲。

一年之后,妻子生下了一个白胖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孟轲。

孟轲4岁时,父亲得了一场重病,卧床不起。母亲到处为他求医寻药,但最终也没能把他的病治好。孟孙激抛下幼子和年轻的妻子,撒手而去。

孟母教子两度迁居

孟孙激死后,妻子在乡亲和东家的帮助下,埋葬了丈夫。后来邻家的房子租给别人做生意,谁知道那人做的是棺材生意,小孟轲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一点出殡的常识。一次小孟轲在家里和小朋友们玩游戏,开始玩出殡的游戏,正好孟轲他妈妈回来了。未进院子就听见了孩子们的哭声。她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急急忙忙赶回家,一进院子,见孩子们一本正经模仿出殡的样子,孟轲担任总指挥,真是让人既好气,又好笑。

孟氏对儿子说:“轲儿,这出殡发丧的事可不是游戏。以后别再玩这种不吉利的游戏了,好吗?”孟轲答应了。然而,没过几天,她又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见到孟轲和孩子们玩起同样的游戏。为了不让孩子学这些,孟母决定搬家。

她找了一处离织布作坊近的房子,为的是替人家织布并以此谋生。这是一个四通八达的镇子,来往行人很多。镇上每5天有一次集市贸易。刚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人地生疏,孟轲的心也收敛多了,开始在母亲的指教下识字和读书。

孟轲母子住宅周围,既有榨油的油坊,又有织布的作坊,还有杀猪宰牛的屠宰场。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样的环境里小孟轲又对杀猪宰牛发生了兴趣,功课也做得少了。孟母看到这些又开始担心了,决定再一次搬家,为孩子的成长寻找一个适当的环境。她认识到,儿子心地善良,接受事物的能力强,受环境影响严重。于是,她想最好能找一个靠近学堂的住所。不久她在镇子的另一端找到一所学堂附近的房屋。随后,孟母带着儿子,来到了简陋的新住所。

断机教儿孟轲醒悟

孟轲跟着母亲来到新的居所后,每天在家读书、认字。一天,小孟轲向母亲提出:“母亲,我也要上学。”孟母听到儿子的要求,心底生出一股喜悦,通过选择环境来影响和教育儿子的目的达到了。她立即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孟轲上学后,孟母每日为人织布缝衣。这种日子持续了大约半年后,孟母感觉到儿子好像有些变化:过去孟轲回来总是情不自禁地讲一讲学了什么功课,先生教了什么生字,而最近一段时间,进家之后总是躲躲闪闪,有一种不安的神态。孟母心生疑问,又不便直接问儿子,于是在一天早晨悄悄跟着孟轲出了门。令她吃惊的是,这天中午,孟轲又假装从学校回来,背着书包进了家门。进门后,母亲把他叫到身边问道:“轲儿,娘这布织得如何?”“很好哇。”孟轲应合着。他心里觉得奇怪,母亲从来没问过织布的事,今天怎么啦?“这布如果继续织下去会怎么样?”孟母问。“是一块很有用的布料。”孟轲回答。孟母拿出一把锋利的菜刀,突然使劲一割,把所有的经线全部割断。织了半截的布和经线分离了,布不成材,线也无用了。孟母问被惊呆了的儿子:“织布上的布和线还有用吗?”“没有用了,它们全成了废物。”孟轲回答说。“人受教育也是一样的,坚持下去,就会成才,半途中断,就会成为废物。这就是所谓的‘半途而废’。”母亲的话音刚落,孟轲就老实承认道:“母亲,孩儿错了。”孟母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知错能改,一定不辜负父母的希望,好好学习,长大做个有学问的人。”

学而专心立志成材

孟轲聪慧早熟,孟母教子有方。在孟母巧妙的引导下,小孟轲过了10岁,就专心投入学习了。他经常和先生讨论问题,探讨可以吸收的道理。当地学堂的先生已经不能满足孟轲的学习要求,他想到外地去游学。孟母虽然不愿意离开儿子,但为了他的前程,还是很痛快地支持了儿子的选择,并且建议孟轲先去鲁国,那里距离较近,又是孔夫子的故乡,还是自己祖先的所在地。孟轲接受了母亲的建议,带着母亲的厚望和自己的向往,走上了游学之路。

孟轲来到鲁国都城曲阜,寻访了许多学者,最后选定了子思做老师。子思是孔子的后裔,是精通孔学的大学者。孟轲在外游学3年,饱读儒家经典,成了儒学的最大继承者。他学有所成之后,决定学以致用,了解政治,力争效力于民,学习治国之道,以便将来成为有名的“士”。

后来孟轲果然成了大学问家、儒家思想的继承人。他曾在宋王偃称王时游历宋国,入魏先后会见魏惠王、魏襄王,继而任齐宣王的卿。因为其主张不见用,就退而和弟子万章等着书立说。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反对武力兼并,他的理论核心是“仁政”,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孟子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着作有《孟子》。

韩非

韩非,生于约公元前280年,卒于公元前233年,是战国末着名的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他吸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将法、术、势有机结合起来,融合成系统的法家思想,建立了一个以维护中央集权国家为目的、以加强君主专制为核心的法家思想体系。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是韩国人,出身于一个韩国贵族家庭。他从小口吃,不善言谈。当时正是各国用武力争夺天下的时代。一方面是刀枪剑戟,血雨腥风;另一方面是说客、谋士横行天下,有的人早晨还是穷困潦倒,晚上就贵为卿相。韩非也想这样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可惜自己是个从小就患有口吃的人,吃不了这碗饭。他是着名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和后来做了秦王朝丞相的李斯一道学习。不过,韩非尤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不善言谈的他文章写得很好,词锋犀利,论理透彻,气势不凡。

韩是七雄中比较弱小的国家,国内政治又很混乱,国力日渐衰弱。为了救亡图存,韩非曾多次上书韩王,要求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但他的建议和主张,都未能被韩王采纳。韩非于是发愤着书立说。

韩非的着作传入秦国,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赏识,秦王政对他的文章赞叹不已,说:“我如果能见到写文章的这个人,和他交往,便可死而无憾了。”丞相李斯告诉秦王政,说这些文章是自己的同学韩非写的。秦王政大喜,为了得到韩非,于是派兵攻打韩国。韩王本来就不用韩非,现在又强兵压境,就做个顺水人情交出韩非以解燃眉之急。

秦王政在咸阳接见了韩非,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然而,秦王政一时还没有重用韩非。但是秦王政对韩非的欣赏引起了李斯的嫉妒,李斯怕秦王政真的重用韩非,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他在秦王政面前极力说韩非的坏话,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因此以韩国的利益为重,不会真心为秦国效力,秦王听信了,决定叫韩非回国。

李斯又从中阻挠,说韩非太有才能,这样会留下后患,要秦王政杀掉韩非。于是,秦王政下令把韩非关进监狱。李斯怕秦王政后悔;就派人假传秦王政的命令,逼韩非服毒自杀。

秦王政14年(公元前233年),韩非带着无尽的遗憾,饮恨而亡。等到秦王后悔不该如此对待韩非,派人去赦免他时,韩非已经死在监狱里了。韩非在异国他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没有辉煌的政治业绩,却留下了十余万言的政治理论、治国方略,后人编为《韩非子》。秦王实践韩非的理论,把他的法术势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扫天下,统一六国,建立了秦王朝。

“人性本恶”是韩非思想的基础。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自利的,在他看来,人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去做各种事,医生希望人人都生病,到他那去看病;做棺材的则希望人早死有更多的人买棺材。韩非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粹看成是利害关系。如韩非认为父母与子女、夫与妻、君与臣、君与民之间都存在利害关系,还认为人们都是在矛盾冲突中生活的,都在互相算计对方为自己谋利。人性恶是韩非法治思想产生的基础,法治也是他管理性恶之人的对策。

韩非比较了前期法家“法”、“术”、“势”的得失,总结了他们在政治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认为必须综合采用三者的长处,才能完成帝王之功。韩非认为,商鞅用“法”,明法令,设刑赏,以富国强兵。但韩非不满意商鞅重法而不用术,因为,国家富强的成果都被大臣转变为扩张私人势力的资本。申不害用“术”,但法令不统一,使奸臣有机可乘,以致申不害执政17年而无功。慎到用“势”,国君实行起来有治有乱,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术”。因此,韩非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主张法、术、势结合,以便“成帝王之业”。

同类推荐
  • 老协和

    老协和

    本书是追忆民国时期协和医学院之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邓家栋、吴阶平、叶恭绍、荣独山、王琇瑛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当时那些老协和医学院的图书馆、病案室、名师名医、学生生活、校风校纪……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民国时期老协和的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旧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 心事浩茫连广宇:作家“文心”窥探

    心事浩茫连广宇:作家“文心”窥探

    《心事浩茫连广宇——作家“文心”窥探》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创作、从作家到读者,以广义与狭义的心理分析为主要视角,对中外作家尤其是中国现代作家,结合其文学文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得出了不少耐人寻味的论断。既从世界学术视野关注“五四”以来文学现象所蕴含的生命意识、文化心理,也密切关注具体作家创作心理以及文本潜蕴的意识、无意识内容,还努力从文学实践层面向理论层面拓展,致力于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及“文艺性学”的建构。作者秉承“古今中外化成现代”的学术理念,坚持“大现代”的人文立场和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长期追索并严肃认真地探讨不同层面人性包括本能与文学的复杂关联。同时注重结合当代实际人生体验和当代学术思潮来审视历史上的作家作品及读者所容涵的心理世界。由此体现出强烈的“当下关怀”或学术当代性。
  • 人生如谷

    人生如谷

    本书系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文艺评论家、诗评家李国文的散文精选集,书中收录了李国文不同时期的散文随笔五十余篇,内容广泛,涵盖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游历各地的见闻与感受,对人生的理解与体悟,以及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独到的针砭评说。其散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 晋人援蜀记

    晋人援蜀记

    春去夏来,日子平常。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月十二日前晌,京城里是个麻阴天儿。我匆匆赶往人民大会堂,从西门进了吉林厅。军旅作家徐剑一部新作,讲今年春季里,南方发生特大冰雪灾害,国家电网十万将士拼死抗灾送电,艰苦卓绝。在大会堂举行作品首发式进而展开研讨,规格甚高,是为了表达对死难英烈和家属们的敬重。座中时闻泣泪声。文学界人士都在发言中谈,国家多磨难,民众有良知。
  • 自我演戏以来

    自我演戏以来

    《自我演戏以来》系我国著名艺术家欧阳予倩先生前半生的记录,讲述了他儿时、少时、留学、归国、创艺、敌后宣传抗日的经历。欧阳予倩先生用写自传来消除心理上的罪恶感。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法国大思想家卢梭所写的《忏悔录》了。在中国过去也有类似的作品,通常称为“自讼”“自责”“自诅”等。在他所写的《自我演戏以来》一书里,开宗明义就说:“这篇文字是我前半生的自传,也就是我的忏悔。空在戏剧界混了许多年,毫无贡献,只剩下些断纨零绮的记忆,何等惭愧!追思既往,悲从中来,极目修途,心热如火!今后的记录当不至这样空虚罢!”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在末世开网店

    我在末世开网店

    张灵重生了。别人重生都附带一个金手指而张灵貌似有好几个……他觉醒了S级能力,他得到了空间装备,他捡到了网店系统,当然,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重……咳,一般重要吧他只想在末世中找个小媳妇,开个小网店,赚点小钱钱,如果人类需要他的时候他也不介意伸下小手手但是……“为什么我成了别人口中的幕后大佬?!”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南朝生活

    南朝生活

    科举,我是认真的!一个文科大学生穿越到不知名朝代,种种田,考考学,说点家长里短,娶个小青梅过大年,带领全家奔小康。
  • 乾隆皇帝:夕照空山

    乾隆皇帝:夕照空山

    进入壮年时期的乾隆一改青年时期的风采。为了在文武两方面开创清王朝的辉煌盛世,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勇创大业之中。征讨大小金川的战事,屡战屡败;运往前线的军响,被抢劫一空;追捕白莲教女首领“一枝花”,一次次失利。为编纂《四库全书》征集民间善本、孤版图书,又受到士子们的抵制。再加上富察皇后病势垂危,皇七子病逝。国事家事连连受挫,乾隆仍然壮怀激烈、坚韧不拔、日夜勤政不息。
  • 中国书法全集3

    中国书法全集3

    本书所收书法作品上迄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书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着、附录、补遗四编。
  • 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需要心理学:言辞透露一个人的品格,表情反映一个人的内心,衣着、坐姿、手势会在不知不觉中表达着内心的真正意识,其实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暴露”自己。本书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为人处世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多角度挖掘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奥秘,让你拥有超过常人的洞察力,使你具备了解和掌控他人的心理策略技巧,使你在获得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 卡耐基当众演讲的艺术

    卡耐基当众演讲的艺术

    开发你所拥有但却不曾利用的潜能,这正是这本书要教会你的东西。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詹姆斯曾这样说:“和我们所应该取得的成就相比,我们只是处于半醒的状态。现在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的很小一部分。从广义上来说,人类现在还只是生活在自身潜能远远没有得到开发的狭小天地中。人类具有各种潜力,但却不曾开发和利用。”卡耐基曾坦言,这些年来他维持生活的,不是靠教授演讲术的收入,那不过是偶然而已。他说,他主要的工作是帮助人们,怎样展示他们的勇气,克服自身的恐惧。通过本书的强化训练,可以强化你的勇气、自信和热情,并很自然地将所学应用到私人谈话中,你将会发现,当众演讲将不是一件难事,自己也将可以展现魅力口才。
  • 傲娇王爷天才妃

    傲娇王爷天才妃

    她,35世纪一个坐拥亿万粉丝的天才小少女,一次执行任务中,不知怎的,眼前一黑,醒来就出现在了这个陌生的世界,人人喊她废柴,她怎甘如此?打她的,打回来,抢她的,抢回来!出门在外,一不小心竟碰上了京城最有名的傲娇王爷,她虐他,坑他,刺激他,他却无可奈何,宠她,宠她,使劲宠她,总会把这只小野猫收服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