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600000023

第23章 阿尔巴尼亚作品(2)

一日,斯坎德培准备同土耳其人交战,尼克充当哨兵。夜里,他在帐篷外遇上一个陌生的老汉,他本想杀死这个可疑的人,但老人苦苦哀求把他送到国王那里,因为他有要事面告国王。老人名叫哈洛恩,他对斯坎德培讲,苏丹派来一个阿尔巴尼亚奸细,名叫巴拉班,此人想劫走卡乌尔的女儿玛拉。尼克闻讯大惊,请求国王批准他去抢救玛拉。斯坎德培答应了他的请求。

可是巴拉班首先赶到了拉勒城,他威胁卡乌尔说,如果不把女儿送给苏丹,必将失去宝座。卡乌尔无奈,只好答应,美丽的玛拉就这样落入虎口。途中,土耳其强盗被阿尔布莱什好汉包围在群山中间,巴拉班狗急跳墙,命令士兵对玛拉下毒手,但是,机敏的玛拉逃到一个悬崖上。她手持尖刀,不让强盗靠近她。最后土耳其人惨败,但巴拉班侥幸逃走了。

尼克回到了玛拉的身边,与玛拉结为幸福的伴侣,不久,尼克在培拉特参加抗击土耳其人的战斗。玛拉被一个恶梦弄得心神不安,冒着危险来到一个山坡上,一位穷苦的老头对她详细地讲述了他目睹的一件极不寻常的事情。玛拉一再追问尼克的情况,老人竟失声恸哭起来。玛拉立刻明白,大祸已经落到自己的头上,她丧魂落魄地跑下山去,消失在大雾烟波之中。

讲述这件传奇故事的巴拉老人也参加了这次浴血的战斗,他在死者中看到了受伤而死的巴尔·戈莱姆,后来还看到了奄奄一息的尼克。尼克要老人把他结婚时带的戒指交给玛拉。当巴拉与同伴一起准备埋葬阵亡的勇士时,玛拉姑娘又来到他们面前,她怎么也不敢相信心上人会死去,询问是否有人见过尼克,当人们默默不语低下头时,她从血泊中认出了自己的丈夫。仿佛霹雳打在她的身上,她再也无法忍受这沉重的打击,一头倒在尼克的尸体上死去了。

国民阵线的史诗

《国民阵线的史诗》是阿尔巴尼亚作家穆萨拉依发表于1944年的长篇讽刺诗。

作品主要描述了在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战争期间,民族解放阵线同卖国投敌的反动组织“国民阵线”之间尖锐复杂的斗争。1943年夏天,在墨索里尼垮台、意大利投降前夕,“国民阵线”头子米达特·弗拉舍里、阿里·科尔楚里及其同伙,施展阴谋诡计,伪装要和民族解放阵线合作。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许多“国民阵线”分子居然还跑到山上,装出一副诚心作战的样子,但是,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对***占领者放过一枪。他们的真实目的是要趁意大利投降之机,夺取国家的政权。

在战争中锻炼得非常成熟的广大人民群众,并未被“国民阵线”的阴险花招所欺骗。在地拉那郊区的山坳里,有位叫达伊·琛尼的老人,他的家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之家,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全家前后共牺牲了14个人。长期的斗争使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他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国民阵线”的真面目,勇敢的游击队员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战斗,而“国民阵线”却是丑态百出,令人作呕。

“国民阵线”分子的阴谋未能得逞,自觉无趣,只好下山,不过,为了欺骗群众,他们一时并不公开在城里露面,摆出一副搞“地下活动”的姿态。不久,意大利***投降,德国***又践踏了阿尔巴尼亚的土地,实行更加野蛮、残酷的统治。长期伪装的“国民阵线”分子,觉得时机已到,于是一个个原形毕露,充当德国***的走狗,有的人甚至还在新政权里占上了一个席位。“国民阵线”分子、索古分子等各种反动力量,又纠集在新政权的周围,开展了一种所谓“主张团结”,“反对兄弟残杀”恶习的运动。他们造谣诬蔑、诽谤民族解放运动,最后竟与民族解放阵线公开发生冲突,一场大规模的白色恐怖发生了:“大刀明晃晃,挥动在人民的头上,婴儿和妇女惨遭屠杀和侮辱,一片恐怖大祸降。一切全毁灭,尸体遍地躺,这就是‘国民阵线’为阿尔巴尼亚作战的真相。”但是,任何力量也不能使游击队员们屈服,他们给人民的敌人以致命的打击:“勇士们不摇不晃,他们的铁拳在敌人的头上连声响,力量大得很,仿佛地震撼山岳,大海掀巨浪。”

春天终于来到了,经过1943年冬季残酷斗争的考验与锻炼,民族解放军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反动派的末日就要来到了。这时候,一些“国民阵线”分子弃暗投明,归向游击队。另一些狡猾分子,又装出受骗的模样,表示忏悔,而那些罪大恶极的家伙却想找点理由,以求宽恕。在这些人的家里,女人声嘶力竭的哭闹声震天动地。反动派在绝望中挣扎,不想交出武器。

德国***要对游击队发动一次新的进攻,反动派拼命帮助***,妄图寻找一条生路。可是,这些顽固不化的民族败类,什么生路也没找到,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英国人身上,迫不及待地期望英国舰队登陆。在即将覆灭的前夕,“国民阵线”又耍弄头一年夏天已经施展过的花招。不过,这一次他们照样没有成功。他们再也不敢上山打仗了。最后,革命老人达伊·琛尼再次出场,代表人民群众无情地揭露、痛斥“国民阵线”的罪行及其散布的种种无耻谰言。

他们不是孤立的

《他们不是孤立的》是阿尔巴尼作家斯巴塞发表于1953年的长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普雷斯帕湖畔的德进而萨斯村。地主卡普兰在这个村子里有一所大庄园,贫穷的农民吉克·什帕蒂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其实,村子里缺吃少穿的庄稼人何止一个吉克?除了富农拉科·菲拉,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受着贫苦的煎熬,人们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只够吃几个月,其他的月份只好向地主、富农借粮食。为了活命,有的人还到外地烧木炭,或者背井离乡,流浪谋生,多少人将尸骨扔在异国他乡!

吉克在科尔察有一位颇为能干的鞋匠朋友。这位鞋匠是科尔察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人阿利·凯尔曼迪的同事。凯尔曼迪多方努力,在广大农民中间开展活动。在他的影响和教导下,勇敢的吉克由一个普通的受苦受难的农民变成了共产主义小组的一个支部的成员。他把附近各村的一些农民组织起来,听凯尔曼迪讲述革命道理。他们对凯尔曼迪讲的一切感到欢欣鼓舞。

与此同时,大地主卡普兰对农民的压迫愈来愈厉害,卡普兰是索古议会的代表,权势很大。一天,他亲自从地拉那来到德里萨斯村收地租。他把村民召集到一起,强迫他们非交出150个金拿破仑不可。无钱交租的农民十分愤怒,吉克当场顶撞了地主,鼓动农民绝不交租,卡普兰气得面红耳赤,怒气冲冲地走了。

没过几天,卡普兰将两个管家派到村里监督农民,千方百计想尽量多征收地租。地主的管家把抢到手的粮食储藏到地主在村子里的粮库中。吉克决心要破坏这个粮库。

一天,农民们正在打场,凯尔曼迪化装成牲口贩子,来到吉克的家里,直接了解了德里萨斯村的情况。凯尔曼迪向吉克等人介绍了全阿尔巴尼亚农民的苦难,指出农民们应组织起来,进行英勇的斗争。凯尔曼迪的话在吉克的心里燃起复仇的火焰,他决心放火烧掉地主的粮库。

敢作敢为的小伙子博伊科亚紧跟吉克,在地主卡普兰未把粮食运到科尔察之前,他们俩放火烧毁了地主的粮库。因为这件事,当局逮捕了5个农民,可是吉克却安然脱险,来到科尔察向同志们报告了他所采取的行动。在科尔察,他未见到凯尔曼迪,因为在此之前,政府已把他流放到培拉特,别的同志鼓励了他,并指示他下一步应当如何行动。吉克回村以后,领导农民同地主进一步展开斗争。政府不允许农民使用自己山上的木材,官员们进行贿赂,叫别人到山上随意砍伐。在这件事情上,拉科·菲拉与当局密切合作,佩特里特从此看清了岳父的丑恶嘴脸。同时,地主卡普兰决定在吉克的草房所在的山坡上,修建一座别墅,农民与地主之间潜伏着更激烈的斗争。

秋天,几个农民到果里策山和海滨的伊舍姆烧木炭,在都拉斯海港,他们经常接触外国海员和工人,从与这些人的交谈中,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斗争情况。回到村里以后,他们把听到的新闻讲给别人听,听者无不为之欣喜激动。这时,被逮捕的5个农民有3人获释回到村里,农民们为此感到特别高兴。佩特里特当着富农拉科的面,向这些获释的人问好,这可气坏了拉科,决心不把女儿嫁给他。

隆冬时节,收租人又到村里追租。这个心狠如蛇的家伙,欺侮农民无文化,向他们勒索两三倍的地租,吉克同他打了一架,不幸被捕,但不久当局又释放了他。

1936年,阿尔巴尼亚面临着严重的饥饿。2月,科尔察共产主义小组组织了一次有农民参加的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冲在队伍前头的吉克,为了保护两个高举游行旗帜的工人,被警察用刺刀刺伤。

科罗维希大叔给儿子伊利娶亲,婚礼正在热闹地进行,突然地主卡普兰领着打手来了。卡普兰将全村人召集到一起,强迫他们马上修筑别墅,以补偿粮库被烧的损失。卡普兰命令吉克把家从山坡上搬到山沟里,这可激怒了吉克和他的农民朋友,大家谁也不动一步。拉科竭尽诬蔑造谣之能事,胡说吉克同村里一个女人有不正当的关系,谣言传到科尔察,一天,检察长传令将吉克叫到市里。在德里萨斯村,地主的打手和警察根据当局的命令,在拉科的走狗的帮助下,趁机捣毁了吉克的家,硬把吉克的父亲恩德雷卡拖出门外。几个勇敢的农民立刻赶到,同这些强盗厮打起来。佩特里特还打死了他的小舅子——拉科·菲拉的儿子恩杰隆。吉克出其不意地从科尔察回来,目睹了一切,气得咬牙切齿。许多农民劝解他,并帮他连夜在山沟里盖了一所新房子。可是,地主的别墅却只有一个空荡荡的地基,因为农民们都不给他干活。

最后,警察局命令农民必须马上将别墅建成。一天,当局派警察和打手到德里萨斯村执行命令。警察和打手把村民召集到一起训话,话讲得粗鲁无礼,农民们忍无可忍,手持棍棒、农具一拥而上,打得警察、打手鲜血淋淋,惶惶而逃。在吉克新房的房场,农民们把拉科和村长打得满身溅满泥巴,狼狈不堪。农民们知道将有一场狂风暴雨落到自己的头上,但是仍然觉得很幸福,因为他们不是孤立的,大家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他们坚信自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同类推荐
  •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

    《一滴水可以流多远》这是一位军旅诗人的处女诗集。作为军人,史桢玮一直在写诗,《星星》诗刊、《中国诗歌》、《西南军事文学》等军内外刊物、网站都发表过他的诗作。《一滴水可以流多远》收入了他1993年以后的诗歌,从中可以看到他的诗路历程,读到诗人对心灵家园的守望,对诗意栖居的寻求,对人生真谛的沉思。
  • 狼的故事

    狼的故事

    本书由几十个独立的“狼故事”组成,首次破译了关于狼的诸多密码。
  • 声音与物象

    声音与物象

    作品用丰富的想象来展示乡土的纵深,表达人类对乡土所抚摩和记忆的朴素情感。文笔在心灵与物象之间对话,从物象之中表达内在的禅意与禅思。该书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 并非闹剧

    并非闹剧

    本书选入了作家王昕朋2011—2012年在《特区文学》发表的三个中篇《并非闹剧》、《并非虚构》、《并非游戏》,其中《并非闹剧》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和《领导科学》杂志转载;《并非虚构》被《作品与争鸣》转载;《并非游戏》被《中篇小说月报》转载。《特区文学》和深圳大学2012年5月还召开了以上三部作品的研讨会,著名评论家谢有顺等给予了较高评价。
  •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

    本书是汪曾祺先生的散文精选集,特别收录入选初、高中语文教材以及高考辅助阅读的《端午的鸭蛋》《金岳霖先生》《北京的秋花》等经典篇目,一本书阅尽汪曾祺的散文精品。汪老先生写字、画画、做饭,把普通的日常活得有情、有趣、有味,并把他对生活的热爱通过一字一句传达给世人——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透过汪曾祺的独特视角,生活里每一处细小的平凡都变得美丽灿烂。
热门推荐
  • 喜欢你,也顺便喜欢了全世界

    喜欢你,也顺便喜欢了全世界

    木子淼从初中起就喜欢同镇男孩洛浅安,为了接近洛浅安,她主动结识了洛浅安的发小路北泽,三人在初三下学期迎来了短暂的友谊高峰期。初中毕业后,路北泽由于家庭原因被迫去上海上学,而洛浅安也和喜欢了自己多年的好朋友苏蕊顺利走在了一起,与此同时木子淼的世界迎来了另一个同镇男孩张初阳。初中毕业的洛木苏张四人一同考进县城最好的高中,而新的故事也在悄然展开……
  • 四爷之熹妃归来

    四爷之熹妃归来

    身为四爷党的钟玉涵,一个偶然的机会穿到钮钴禄氏瑾譞的身体里,开始她争当宠妃的艰辛历程,看她怎么把高冷男神四爷拿下!老天爷,这是哪里来的妖孽?还我高冷男神!
  • 我的房子穿越诸天

    我的房子穿越诸天

    新书已上传~《英俊潇洒的我不会女装》~希望各位读者老爷可以多多支持~拜谢~……………………………………………………房小明从来没想到,自家的房子突然有一天就带着自己穿越了。更糟心的是,穿越的世界大都十分危险。这让他怎么办?
  • 别笑!我是职场人气女王

    别笑!我是职场人气女王

    为什么有的女人在职场上处处受欢迎,上下都通融?为什么有的女人工作很努力,但却总受委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本书里。本书教会你做一个职场人气女王,帮你走上事业的高速路。本书侧重女性在职场上的自我提升和人际关系,从改变职场形象入手,到修炼职场心态、提高说话技能、创造工作业绩、和老板与同事如何相处、积累人脉资源、增强处世能力等,让女人成为一个真正的职场人气王。
  • 热搜女王又虐渣啦

    热搜女王又虐渣啦

    【强烈推荐新文:《重生九零女王我开挂了》】她本是全能女王,史上最年轻的双料影帝,全国高考状元,神秘的美食天后,却因一次意外失去了记忆,成了人见人欺的小可怜。 他是帝都第一权贵,看似冷酷无情,实则深情无限,他找了他的白月光两年,殊不知,那个人一直就在自己的身边,还成了自己的妻子。 直到有一天,小包子出现了,他可怜兮兮地望着女人,“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了?”为了寻找父母,小包子一路跋山涉水,利用自己的高智商,终于来到了父母的身边。终于,一家三口团聚,场面感人!
  • 金钟传正明集

    金钟传正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本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展述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在那已然褪色的画卷中,将纷乱交错,遥不可及的人与事呈现出来,虽然不尽详述,但也可从中追寻到历史曾经的蛛丝马迹,在未来的方向中偶尔回首过去的沧海桑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逐梦网文圈

    逐梦网文圈

    “来,跟着我念:写小说死路一条!”“全职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全勤低保,不如工地搬砖。”“好饿啊,早知道就不写网文了。”“给我一本首订破万,我能水到天荒地老!”“完本必神!”“……”网文创作的过程不乏痛苦和辛酸。但是,这真的很有意思啊!
  • 梦幻的森林

    梦幻的森林

    想来爱情是这个样子:世界上除了你就是我,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希望还有个肩膀可以靠靠。哪怕天下着雪。我们坐在悬崖上吹风,看海浪起伏,日出日落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