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800000019

第19章 现代欧洲文学(9)

这一时期的文学评论工作相当活跃,加·伊布勒伊利亚努(1871~1936)主编的《罗马尼亚生活》受民粹派思想影响提倡民族民主的现实主义文学。欧·洛维内斯库(1881~1943)主编的杂志《精灵》主张革新,全盘接受西方最新的文艺形式,反对文学作品专写农村题材。其他著名文学评论家还有米·拉列亚(1896~1964)、乔·克林内斯库(1899~1965)、图·维亚努(1897~1964)等人。

这时长篇小说创作也进入繁荣时期。它的题材广泛,并且出现了一批剖析人物心理活动的作品。米·萨多维亚努(1880~1961)的小说塑造了反抗压迫的农民、渔民、工人和小市民的形象,具有浓厚的摩尔多瓦地方色彩。他的历史小说反映了罗马尼亚人民反抗异族侵略、维护民族生存的艰苦的斗争,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利·雷布雷亚努(1885~1944)是罗马尼亚现代长篇小说的创始人之一,他创作了《伊昂》等3部长篇小说。此外,著名的长篇小说还有卡·彼特雷斯库(1894~1975)描写知识分子的《爱情的最后一夜,战争的第一夜》(1930)和《普罗库斯特之床》(1933);切·彼特雷斯库(1892~1961)反映石油工人悲惨生活的小说《黑色金子》(1932);克林内斯库暴露资产阶级的伪善的小说《奥蒂莉亚的隐秘》(1938)等。女作家霍·帕帕达特·本杰斯库(1876~1955)的小说《巴哈音乐会》(1927)则以细致描写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闻名。

罗马尼亚无产阶级文学初期的代表作家是亚·萨希亚(1908~1937),他的短篇小说《活的工厂》(1932)、《港口的暴动》(1932)等描写了工人们从自发的斗争到组织起来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过程。在诗歌方面,主要诗人有图·阿尔盖齐(1880~1967)、乔·巴科维亚、伊·巴尔布(1895~1961)、卢·布拉加(1895~1961)、亚·菲利皮德(1900~1979)、乔·托珀尔切亚努(1886~1937)等。

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在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诗歌的形式也有所创新,自由体诗开始出现。此时,戏剧创作也取得一定成就。重要的作品有卡·彼特雷斯库的《铁石心肠》(1925),米·塞巴斯蒂安(1907~1945)的《无名星》、《最后一点钟》和乔·米·赞菲雷斯库(1898~1939)《娜斯塔西亚小姐》(1927)等。

现代阿尔巴利亚文学

从1912年阿尔巴尼亚获得民族独立到1939年意大利***侵占阿尔巴尼亚这段历史时期,通常称作民族独立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也称作民族独立时期文学。它继承和发扬了民族复兴文学爱国主义的传统,发展了进步的民主倾向。

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苏联文学的影响,出现了以著名的革命诗人、作家米吉安尼(1911~1938)为首的“1935年的一代”的作家,主要有切·斯塔发、农·布尔卡、迪·舒特里奇、阿·恰奇、谢·穆萨拉伊等。他们创作了大批充满革命激情的作品,并同颓废主义等倾向进行了斗争。

在散文创作方面,出现了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例如福·波斯托利(1889~1927)的《记忆的花朵》(1922)等。米吉安尼则在他的诗集《自由诗》和散文作品中,描述了贫苦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的愤懑,在《我们是新时代的儿女》等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念。

1939~1944年民族解放战争时期,文学的中心主题是赞美英雄人物,颂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一点在许多民歌以及诗人、作家法·吉亚泰、拉·西利奇、科·亚科瓦等人的诗歌和小说中得到有力的表现。其中以穆萨拉伊的长篇讽刺诗《“国民阵线”的史诗》最为有名。

战争结束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如:斯·斯帕塞的长篇小说《他们不是孤立的》,亚科瓦的长诗《维古的英雄们》和话剧《我们的土地》,拉·西利奇的长诗《普里什提纳集中营》和《教师》,舒特里奇的长篇小说《解放者》等。这些作品反映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艰苦与伟大,歌颂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气概。它们是解放后最早一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对后来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现代保加利亚文学

19世纪90年代末和20世纪初保加利亚出现的资产阶级文学流派是个性派和象征派。个性派代表人物克·克雷斯特夫博士(1866~1919)以《思想》杂志为阵地,宣扬建立在尼采哲学基础上的个性解放思想。象征派主要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特·特拉扬诺夫(1882~1945)和尼·利利耶夫(1885~1960)。潘·斯拉维伊科夫(1866~1912)、佩·雅沃罗夫(1878~1949)、迪·德贝梁诺夫(1887~1934)等都受到过这两个流派的影响,但他们也写出了不少不满现实、表现人民疾苦的作品。如斯拉维伊科夫的《叙事诗集》(1896~1898),雅沃罗夫的《诗集》(190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保加利亚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赫·斯米尔宁斯基的组诗《城市的孩子》、诗集《总有一天》(1922)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歌颂了受压迫者的反抗,描绘了无产阶级战士的形象。

1923年,无产阶级举行的九月起义遭到残酷地镇压,这使一些受资产阶级文学流派影响的作家纷纷地改变了立场。格·米列夫(1895~1925)写了著名长诗《九月》、阿·拉兹茨维特尼科夫(1897~1951)、尼·富尔纳吉耶夫(1903~)、安·卡拉利切夫(1902~1972)、安·斯特拉希米罗夫(1872~1937)等作家都写了反映九月起义的作品。这些作品后来被称为“九月文学”。

20世纪3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以刊物《铁砧》、《工人文学阵线》等为核心,扩大了自己的阵地。“劳动战斗作家联盟”的建立(1932),进一步团结了那些反***的作家。赫·拉德夫斯基(1903~)的诗歌为新的革命高潮的来临而欢呼,诗集《心向党》歌颂了共产党的伟大。格·卡拉斯拉沃夫(1904~1980)反映农村革命斗争的短篇小说集《在岗位上》(1932)、中篇小说《农村信使》(1933)和长篇小说《曼陀罗》(1938)、《儿媳妇》(1942)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这时期一些持民主主义立场的作家,如约·约夫科夫(1880~1937)写了反对战争的《庄稼汉》。著名反***战士尼·瓦普察洛夫(1909~1942)的诗歌创作表明无产阶级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诗集《马达之歌》(1940)表现了无产阶级反对***的殊死斗争和他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1945年以后,不少作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反映当时的战争和人民的生活,如维·安得列耶夫(1918~)的诗集《游击队之歌》、迪·迪莫夫(1909~1966)的小说《烟草》(1951)、帕·维任诺夫(1914~)的《在原野上》(1950)、多·加贝(1886~)的长诗《维拉》(1946)、卡·齐达罗夫(1902~)的剧本《皇帝的恩惠》(1949)、奥·瓦西列夫(1904~1977)的剧本《警报》(1948),以及安·古利亚什基(1914~)的《农业机械站》(1950)、斯·达斯卡洛夫(1909~)的《自己的土地》(1952)等。

现代南斯拉夫文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南斯拉夫文学中出现了各种流派激烈斗争的局面。无产阶级文学开始萌芽,它以诗人米·丹科(1876~1950)和散文作家武科耶维奇(1882~1913)为代表。

作家诺瓦克、维·察·埃明(1870~1963)、约·科索尔(1879~1961),著名的诗人克兰切维奇、弗·纳佐尔(1876~1949),剧作家伊·沃伊诺维奇(1857~1929)等致力于描写社会题材,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

南斯拉夫文学由斯洛尼亚文学、塞尔维亚文学、马其顿文学、克罗地亚文学组成。

斯洛文尼亚最早的文献产生于10世纪。16世纪宗教改革时,普·特鲁巴尔(1508~1586)翻译出版了《新约全书》和其他宗教书籍。18世纪,在欧洲启蒙运动影响下,世俗文学得到发展。

19世纪初民族复兴运动中,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主张“用人民的语言为人民写作”,开始研究本民族历史、语言、民间文学和风俗民情,因而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如安·托·林哈尔特(1756~1795)是最早提倡民主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为民族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著名诗人瓦·沃德尼克(1758~1819)创办了第一份斯洛文尼亚文报纸《卢布尔雅那新闻》。耶·科皮塔尔(1780~1844)出版了第一部斯洛文尼亚语语法(1808),对发展文学语言作出了贡献。

从19世纪20年代起,斯洛文尼亚文学进入浪漫主义时期。其主要代表是弗·普雷舍伦(1800~1849),他的诗歌表现了时代的进步思想,贯穿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60年代,文学开始向现实主义发展,代表作家是弗·莱夫斯蒂克(1831~1887),他的作品塑造了农民的典型形象。

此外,还有小说家约·尤尔契奇(1844~1881)、约·斯特里塔尔(1836~1923)、扬·凯尔斯尼克(1852~1897)、伊·塔夫查尔(1851~1923),诗人西·延科(1835~1869)、西·格雷戈尔契奇(1844~1906)等。在这一时期,安·阿什凯尔茨(1856~1912)的诗歌描写了无产阶级的生活,塑造了勇于反抗的农民形象。

19世纪末,斯洛文尼亚文学中出现了自然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作家伊·参卡尔(1876~1918)、诗人奥·茹潘契奇(1878~1949)等组织了“斯洛文尼亚现代派”文学团体。他们早期的创作曾受西欧文学的影响,后由于革命运动的影响而迅速转向现实主义。参卡尔为无产阶级文学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有《老管家耶尔奈》等。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成立了。这对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文艺界也呈现复杂的局面,作家队伍不断分化,各种流派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塞尔维亚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实主义作家以《塞尔维亚文学通报》、《新光明》等杂志为园地,大多描写战争和战后的现实生活。努希奇的讽刺喜剧将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表现主义流派以《希普诺斯》、《见证》等杂志为中心进行活动,他们当中有许多作家转向了反动营垒。

20年代末出现了超现实主义流派,它的左翼如奥·达维乔(1909~)、约·波波维奇(1905~1952)等,参加了革命文学运动。30年代出现了第一个革命文学流派,即“社会现实主义”,它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表现了人民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和反抗。代表作家有拉·佐戈维奇(1907~)、波波维奇、布·乔皮奇(1915~)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克罗地亚出现了各种现代文学的流派,其中以表现主义影响最大。现实主义在斗争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作家斯·科拉尔(1891~1963)、多·采萨里奇(1902~)、斯·加洛加扎(1893~1944)等都在这时显露头角。米·克尔莱扎(1893~1981)是进步文学的代表,他与奥·采萨雷茨(1893~1941)主编的《火焰》和《文学共和国》杂志,成为革命文学的中心。社会现实主义是30年代的重要流派,如作家采萨雷茨、哈·基基奇(1905~1942)、诺·西米奇(1906~)等。他们出版《文学》、《文化》、《文学现代人》等杂志,着重描写重大的社会题材,表现了工农群众在政治上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斯洛文尼亚文学发展较快。20世纪20年代,表现主义是主要流派。与此同时,一部分作家以《青年》、《自由青年》等刊物为园地,继承现实主义传统,表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代表作家有:斯·科索韦尔(1904~1926)、托·塞利什卡尔(1900~1969)、米·克洛普契奇(1905~)等。20世纪20年代末,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出现高潮,茹潘契奇、塞利什卡尔的诗歌达到新的思想和艺术高度,弗·贝夫克(1890~1970)、尤·科扎克(1892~1964)的小说反映了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生活。当时社会现实主义也是主要流派。代表作家有普雷日霍夫·沃兰茨(1893~1950)、米·克拉涅茨(1908~)等,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农民的觉醒和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革命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马其顿新文学,著名诗人科·拉青(1908~1943)的诗集《白色的曙光》(1939)是用马其顿文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它描写劳动者的贫困,讴歌无产阶级革命。瓦·伊廖斯基(1902~)、安·帕诺夫(1906~1968)等的戏剧作品描写了农民和工人的悲惨命运及其革命意识的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各民族的作家积极参加反***斗争。采萨雷茨、奥·普里查、奥·克尔绍瓦尼、特·丘法尔、费·科扎克等人牺牲于***监狱;科瓦契奇、拉青、卡雷尔·戴斯托夫尼克·卡尤赫等战死疆场。作家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写作,揭露***暴行,歌颂革命斗争,如乔皮奇的诗集《祖国在烈火中诞生》(1944)和短篇小说集《游击队员的故事》(1945),纳佐尔的诗集《游击队之歌》(1944),波波维奇的诗集《机枪巢里的燕子》(1944),科瓦契奇的长诗《坑》(1943)等。

1945年,南斯拉夫各民族取得了真正平等的地位,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安德里奇于1945年发表了长篇三部曲《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克纪事》和《女士》,并于196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小说方面如乔皮奇的《突破》(1952),卡列布的《屈辱的街道》(1950),波特尔奇的《在农村》(1946)等,诗歌方面如乔皮奇的《战士的春天》(1947),弗兰尼切维奇的《战士归来》(1947),科奈斯基的《土地与爱情》(1948)等,都是南斯拉夫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品。

20世纪60、70年代,南斯拉夫文学生活十分活跃。作家们力图通过长篇巨著展示广阔的生活画面,突出的如克尔莱扎的《旗帜》(5部,1962~1968)等。

现代丹麦文学

在20世纪前半叶,丹麦最著名的小说家是马丁·安德逊·尼克索。他的早期作品属于现实主义的乡土文学。后期的代表作是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征服者贝莱》(1906~1910)、《蒂特——人的孩子》(1917~1921)和《红色的莫尔顿》(1945~1948),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丹麦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过程。作家约翰内斯·威廉·廷森最著名的小说六部曲《漫长的旅行》(1908~1922)以神话的形式,描绘了人类的发展。他的巨著《神话》(1907~1943)发展了一种介于随笔与小说之间的文学体裁。他因此于194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同类推荐
  • 文人的风骨

    文人的风骨

    当代文人在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划时代的先进意义。应该具有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反映民间疾苦,针砭时弊,鞭挞丑恶,弘扬人间正气。$$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精神文化领域的相对低落,文人的身价,似乎在一天天贬值。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甘守清贫,耐得住寂寞,不为世俗浮华所左右,潜心写一些有责任写、喜欢写的文章,保持文人应有的风骨,这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应该做到的。$$本书就是再现了中国文人的风骨。
  • 永远的家园

    永远的家园

    在深圳市福田区的闹市中心,有一座曾经沧海桑田的村座,如今不仅已经完全融入了现代化大都市,而且建设发展成为深圳一张光彩的名片,一道亮丽的风景。她就是位于深圳河以北、金田路以西、福民路以南,毗邻皇岗、福田两个口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水围社区。她是个占地面积0.66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1300多人,暂住人口3万多人的都市社区。六百多年前,水围人的祖先在这里扎根,先以晒盐捕鱼为生,后掘“龙秋古井”,奠基立围。几百年来不断垦荒围海,将这里建成丰饶美丽的渔米之乡。然而,古老的农耕经济,虽然能保障水围人的繁衍生息,却又迫使他们终年在这块土地上无休止地劳作,始终无法轻松和富裕起来。
  • 归来的“另类”艺术

    归来的“另类”艺术

    关伟,1957年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9年至1993年先后被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艺术学院,堪培拉国立大学艺术学院和悉尼现代艺术中心邀请为客座艺术家。在这之后多次获得澳大利亚政府艺术基金,包括2008~2010年度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艺术基金。2008年在北京建立工作室,此后参与了多项有影响的中澳艺术交流活动,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悉尼。关伟的作品在复杂的象征性绘画符号中,有力地体现了当今社会、环境的两重性。他的作品是他丰富的文化储备,对社会、政治的高度关注,以及他对艺术史的广博知识的产物。关伟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了超过50届个人展览,如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魔咒-关伟2011”;同时还应邀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当代国际艺术展,如2009年第十届哈瓦那双年展。欧阳昱作为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Globalizing Australian Literature”(澳大利亚文学全球化)项目博士后研究员,曾为该项目而于2010年3月18日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以中文采访了关伟,后译成英文,此为梁余晶的中文回译。
  • 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生活》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一篇长篇的论文集,它确立了其人道主义的思想基调。在《艺术与生活》中,周作人此次以思想家的立场,讨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其关注的角度不再局限于文学本身的思考,还涉及妇女、儿童、异国的民间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 因为热爱,所以奔跑

    因为热爱,所以奔跑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这本《因为热爱,所以奔跑》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热门推荐
  • 太古武神

    太古武神

    自秦炀踏入了秦家,偏远小镇分支出身的他便失去了天才的光环,在这里他泯然众人,青梅竹马也弃他而去选了家族天才依附,来自家族天才的讥讽欺辱,武力虐待,仿佛要让他永无翻身之日……而这一切,从得到一只妖异的神瞳之后,极地逆转!从今日起,辱我者,百倍奉还!弃我如敝履者,让你悔断肝肠!修武道,踏乾坤,秦炀发誓,这一世他必要站在巅峰俯瞰众生!
  • 强者之心不会灭

    强者之心不会灭

    曾经强者,死于背叛;百世轮回,记忆永存;有着修行的记忆,奈何却是一个最废的身躯。这是一个魔咒,看主角如何用废材之身再次成为强者。就算是这个世界已经不适合修行了,但是强者的心不会熄灭
  • 屋顶上的男人

    屋顶上的男人

    人所珍视的美都起源于痛苦。它们本就出生在哀伤和灰烬间。——科马克·麦卡锡《路》。“我呼唤着你的名字,你是我的。”——《出埃及记》。周穆又看见了那个男人。那个男人出现在对面的屋顶上。她疑惑地看着。她点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白色的烟游丝般缭绕着。她慢慢地欣赏着对面屋顶上的那个男人。几天前,她刚刚洗完澡,赤裸着从浴室里出来,阳光落在她的肌肤上,闪着瓷器般的光。她顺着光看去,突然,发现对面的屋顶上站着一个男人。她慌张了一下,连忙扯过浴袍披在身上。本来以为被偷看了,心里面还藏着小小的愤怒。但那个男人根本没有看过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衍天志之不朽仙

    衍天志之不朽仙

    浩浩星河谁为主,万古青史我来书!生于乱世之中,谁又能独善其身、守其本心。一个少年,一把降灾,一群兄弟,在乱世之中书写属于他们的不朽。
  • 卿如春风来

    卿如春风来

    无穿越无重生正经古言,偏日常有权谋。第一次写小说没有经验,文笔也不足。自认为写得不够理想,还请大家多包涵。(鞠躬
  • 地下巴黎

    地下巴黎

    名叫新桥的桥却是塞纳河上最古老的桥。巴士底狱先后关押过大文豪伏尔泰和萨德爵士。巴黎的第一个证券交易竟然诞生在一座桥上。巴黎的源头不在市中心的西岱岛,而在楠泰尔市。埃菲尔铁塔底下长眠的是2000年前和恺撒军队作战的高卢将士。这些你万万想不到的历史小八卦全都汇集在这本非典型性旅游手册中。作者洛朗·多伊奇带你乘地铁,游小巷,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巴黎。21个地铁站,21个世纪,畅游古今巴黎!
  • 哈尔滨的愤怒

    哈尔滨的愤怒

    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江泽民在中纪委八次全会上的讲话。哈尔滨是座英雄的城市,是第一个夺取并建立红色政权的省会城市,是全国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成立于一九四六年的春天,铅灰色的市政府大楼座落在道里区,被两条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大街——尚志街和兆麟街拥抱着。市长们办公的小楼与李兆麟将军被害地近在咫尺,而李兆麟身中七刀的躯体就在隔道的大屋顶建筑的大院里停放过。
  • 二次元歌姬计划

    二次元歌姬计划

    快来给世界第一的歌姬殿下氪金吧!!!群号954014126,验证打书名,不过作者并不是总在线,见谅。
  • 冥王大人不可妻

    冥王大人不可妻

    世人皆知白城太子妃出身于青楼,与冥王爷暧昧不清,为人善妒,出手狠毒,眼里容不得太子对其他女子半点好,众人皆为太子感到惋惜,却无人记得,这婚,是太子向皇上求来的,如今太子妃心狠手辣不过是因为她不爱太子而已。三年前,她在站在城墙上看着口口声声说爱她的太子,带着别的女子去了边疆,那时她已经不在乎太子是否还会回来。三年后,她依旧现在城墙上,只不过当年陪在她身边的人,如今却是一身盔甲,不知归期……怎能不爱,若无当日白冥沅,何来今日顾常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