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900000017

第17章 近代欧洲文学(10)

1830年比利时获得独立,文学上出现浪漫主义运动。浪漫派诗人泰奥多尔·弗斯滕拉德(1805~1849)于1834年发起成立鼓励和发展比利时文学全国协会,并出版机关刊物《比利时杂志》。他在诗中首次表现新的社会题材,代表作《火车头》(1840)描写布鲁塞尔和列日之间铁路通车,《高炉》(1844)表现比利时工业的进步。他著有《抒情诗集》(1848)。浪漫派作家沙尔·波特万(1818~1902)是自由和民主的歌手,著有诗集《诗与爱》(1838)、《太阳的诗》(1853),剧本《乞丐》(1867),评论《佛兰芒的艺术》(1867)等。

与上述创作倾向对立的诗人安德烈·哈塞尔特(1806~1874)组织了一个文社,他写有宗教史诗《基督的四个化身》(1849~1867);作家奥克塔夫·皮尔梅(1832~1883)的作品《孤独的日子》(1869)、《哲学的时辰》(1873)等表现出基督教唯心论,受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影响。

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1850~1880年比利时文学逐渐进入现实主义时期。作家沙尔·德·科斯特(1827~1879)的名著《欧伦施皮格尔的传说》(1867)取材于16世纪尼德兰民族解放斗争,把人民群众表现成创造历史的动力,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科曼斯(1813~1880)的风俗小说表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女作家卡罗利娜·格拉维埃尔(1821~1878)的小说揭露资产者的自私冷酷,同情穷人,呼吁妇女解放。

19世纪80年代后,比利时文坛出现一种文艺复兴的景象。1874至1884年间发行了25种文学报刊,其中3种对比利时的文学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青年比利时》杂志(1881~1897)在创作上倾向自然主义和帕尔纳斯派,初期团结许多作家,由于主持人马克斯·瓦莱尔(1860~1889)强调“为艺术而艺术”,引起内部分裂,逐渐走向衰落。《现代艺术》周报(1881~1914)为埃德蒙·皮卡尔(1836~1924)所创办,主张文艺反映社会生活,提倡民族性,曾与《青年比利时》发生论战。《瓦隆区》杂志(1886~1892)的创办人是阿尔贝·莫凯尔(1866~1945),鼓励象征主义和自由诗。围绕这些报刊,出现一大批重要的作家。

小说方面,卡米耶·勒蒙尼耶(1844~1913)著有地方色彩浓厚的小说《男人》(1881)、《肉食者》(1886)、《资产者的末日》(1892)等。创作风格相近的小说家乔治·埃克豪特(1854~1927)著有《主保瞻礼节》(1884)、《新的迦太基》(1888),欧仁·德莫尔德(1862~1919)著有《翡翠路》(1899),昂利·莫贝尔(1862~1917)著有《水与酒》(1893)等。

诗歌方面,维尔哈伦(1855~1916)早期是象征派诗人,后来他的创作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成为“现代生活的诗人”,著有诗集《妄想的农村》(1893)、《触手般扩展的城市》(1895)、《复合的光彩》(1906)等。从帕尔纳斯派转向象征主义的抒情诗人有乔治·罗登巴赫(1855~1898)和费尔南·塞弗兰(1867~1931)。“青年比利时”集团的主要诗人有阿尔贝·吉罗(1860~1928)、伊旺·吉尔金(1858~1924)、瓦莱尔·吉尔(1867~1950)等。象征派诗人沙尔·范·莱尔贝格(1861~1907)著有《夏娃之歌》。马克斯·埃尔斯康普(1862~1931)著有《不抱幻想的歌曲》等诗集。

戏剧方面,象征派剧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的剧本《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892)、《莫娜·娃娜》(1902)、《乔赛儿》(1903)、《青鸟》(1908)具有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幻想等特色。他于191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20世纪初,比利时文坛出现一批“地方派”小说家,分别描写他们的家乡,如乔治·维雷斯(1869~1946)写的林堡地区的小说《悲惨的陌生人》(1906),埃德蒙·格莱瑟纳(1874~1951)反映列日省生活的小说《弗朗索瓦·雷米的心》(1904),路易·德拉特尔(1870~1938)以埃诺省为背景的小说《乡村医生的笔记本》(1910),于贝尔·克兰(1862~1934)写的列日省的小说《黑面包》(1904)则颇负盛名。稍晚的作家亨利·达维尼翁(1878~1964)写了小说《一个比利时人》(1913),让·图瑟尔(1890~1944)写了反映贫苦人生活的小说《灰色的村庄》(1927),安德烈·巴永(1875~1932)也写了同情下层小人物的作品《一位玛丽的故事》(1921)等。

现代作家中,弗朗兹·埃伦斯(1881~1972)的作品既有属于现实主义,也有属于“魔幻现实主义”。他曾创办文艺刊物,组织布鲁塞尔作家的“星期一聚会”,参加的作家有罗贝尔·维维埃(1894~)、沙尔·普利斯尼埃(1896~1952)、玛丽·热韦尔(1883~1975)等。知名的小说家康斯坦·比尔尼奥(1892~1975)、乔治·兰泽(1900~)、马赛尔·蒂里(1897~),吕西安·克里斯托夫(1891~)还写了不少诗歌。小说家乔治·西默农(1903~?)的作品善于分析犯罪者的心理,小说家沙尔·帕龙(1918~)曾来中国访问。此外,弗朗索瓦兹·马莱·若里斯(1930~)、皮埃尔·梅唐斯(1939~)等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作家也颇有影响。

诗人中勒内·韦尔博姆(1892~1955)善于写情诗。阿尔芒·贝尼埃(1902~1969)著有抒情诗集《透明的世界》(1956)。其他诗人有亨利·米绍(1899~)、莫里斯·卡雷姆(1899~)、埃德蒙·万德尔坎蒙(1901~1980)、阿德里安·让斯(1905~1973)、罗歇·博达尔(1910~1973)等。

剧作家中,费尔南德·克罗姆兰克(1886~1970)的闹剧主要演出于20世纪20、30年代。米歇尔·德·盖尔德罗德(1898~1962)写的剧本包括悲剧和喜剧各种体裁。此外尚有埃尔芒·克洛松(1901~)、乔治·西翁(1913~)、沙尔·贝尔坦(1919~)等。

比利时佛兰芒语文学

现代比利时北部的西佛兰德、东佛兰德、安特卫普、林堡诸省和布拉班特的佛兰芒部分,使用着佛兰芒语。用佛兰芒语写的中世纪的文学作品,被文学史家归入了荷兰文学。

16世纪在尼德兰人民起义中,尼德兰北部的荷兰赢得了独立,南部诸省仍处在西班牙的奴役下。从此佛兰芒语文学长期陷于萧条的状态,直到1830年比利时独立后开展了佛兰芒运动,才趋于繁荣。

扬·弗朗斯·威廉斯(1793~1846)是佛兰芒运动积极的创导者之一,他毕生致力于复兴佛兰芒语和佛兰芒文学,写了一部重要的著作《论佛兰芒语法和文学》。他是诗人、戏剧家和民歌收集者,还用现代佛兰芒语翻译了不少作品。1835年,他在国家的赞助下建立支持佛兰芒语言和文学协会,并主办文学期刊《比利时博物馆》。卡雷尔·洛德维克·莱德汉克(1805~1847)是浪漫派诗人,他的代表作《三个姊妹城》(1846)颂扬布吕赫、根特和安特卫普。诗人普吕登斯·范·德伊斯(1804~1859)写了大量抒情歌曲和颂歌,对民族文学运动也具有影响。亨德里克·孔西延斯(1812~1883)的作品提高佛兰芒人民的民族意识,为佛兰芒语感到自豪。他的代表作《佛兰德的狮子》(1838)描写中世纪佛兰芒人民在“金马刺”战役中战胜法国骑士的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史实,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影响较大。

扬·雷尼埃·斯尼德斯(1812~1888)和奥古斯特·斯尼德斯(1825~1904)弟兄写了不少叙述农村和小城市生活的小说和历史故事,宣传宗教思想。天主教神甫奎多·赫泽勒(1830~1899)也从事诗歌创作等文学活动,他为歌颂上帝而描写大自然。他的一些抒情诗带有感伤和神秘色彩。

19世纪下半叶出现一批反映社会生活和阶级矛盾的作家。罗萨莉·洛弗林(1834~1875)和维吉妮·洛弗林(1836~1923)姐妹合作写了3部短篇小说集,描绘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多米尼克·斯莱克斯(1818~1901)曾创办佛兰芒语的报纸和杂志。他是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为《在港区》(1861)。他还写了20多部剧本。安通·贝尔赫曼(1835~1874)仿照斯莱克斯的幽默笔法,写了一些有关佛兰芒小资产者的短篇小说和故事,心理分析较为细腻。朱利于斯·弗伊尔斯泰克(1836~1903)生于根特,是当地学生运动的中心人物,具有自由主义思想。他是佛兰芒青年学生喜爱的诗人,著有反映社会问题的诗集3卷、散文集4卷。朱利于斯·德·海特(1830~1905)也是具有战斗性的诗人。他的作品有全集7卷,包括著名的史诗《卡雷尔皇帝和尼德兰王国》和战斗歌曲,以及关于佛兰芒运动的论著等。

佛兰芒语杂志《今日与明日》于1893年在布鲁塞尔问世,对推动佛兰芒民族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创办人之一奥古斯特·弗尔梅伦(1872~1945)写有大量论著,涉及文学、艺术、政治、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他的《永世流浪的犹太人》(1906)是佛兰芒文学史中一部重要的象征主义小说。《今日与明日》系统的另一个代表作家西里尔·伯伊斯(1859~1932)在小说《最强者的法律》(1893)、《穷人们》(1902)和剧本《帕梅尔一家》(1903)等作品中,反映佛兰芒农民遭受压迫剥削的悲惨命运。斯泰因·斯特勒弗尔斯(1871~1969)是著名的小说家,代表作《亚麻田》(1907)、《工人》(1913)等描写贫雇农奴隶般的劳动,然而流露出宿命论思想。他写了约50部作品,在散文方面颇有影响。

卡雷尔·范·德·武斯泰纳(1878~1929)是象征派诗人,1897年起为《今日与明日》杂志撰稿。诗集《金币的影子》(1910)、《流浪汉》(1921)等具有悲观的色彩,散文《农民之死》显示了他多方面的才能。赫尔曼·泰尔林克(1879~1967)也在《今日与明日》杂志上发表诗作和散文。他也是象征派作家,著有诗集《太阳》(1906)、小说《坏人的活动》(1904)、《象牙的小猴》等,部分作品有怀疑主义倾向。他的剧本《慢镜头影片》(1922)、《绞架上的喜鹊》(1937)等对表现派戏剧起了推动作用。1956年他获比利时与荷兰首次共同颁发的荷语文学奖。费利克斯·廷默曼斯(1886~1947)的主要小说有《巴利爱特》(1916)、《安娜·玛丽》(1920)、《农民的诗篇》(1935)等,他的一些作品使用独特的隐喻。

同类推荐
  • 女人嗅(夜郎自大文学书系)

    女人嗅(夜郎自大文学书系)

    本丛书以长篇小说和散文为主。入选作品均为中国当今实力派作家优秀之作,目前已出版蒋子龙《世间闲话》、刘亮程《天边尘土》、关仁山《权力交锋》、欧阳黔森《非爱时间》、荆歌《慌乱》等。像《春天的十二条河流》的浪漫,《复活的词语》的博识,《生命打开的窗口》的沉痛,《客都》的大文化视野,《脸》的民间文化辨析……都写得各有特色。本书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刘建东的经典作品,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战夏阳

    战夏阳

    本书为作家张大春的中国传奇笔记材料小说集“春、夏、秋、冬”系列的第二本。延续前作《春灯公子》中娴熟之极却不失当代感的书场叙事技艺,小说家将关注的视角从广袤幽邃的江湖林野、众声喧哗的市井书肆进一步聚焦到庙堂之上、塾宫之中,讲的笑的皆是古代官场与科场的怪状、丑态与糗态,是各怀心思机关的诸品人物,也呈现了近代中国知识、权势阶层流动升降的复杂光谱──同时抛出一个问题:小说家与史家,究竟何者是对方的倒错?
  • 当我在一个仲夏清晨出走

    当我在一个仲夏清晨出走

    1934年,一个明媚的仲夏清晨,洛瑞·李只身离开了英格兰的故乡。他19岁,仍然十分稚嫩,但坚信未来的好运。带着一把小提琴、一个行囊,他徒步去看海,前往伦敦打拼,因一句短语远航至西班牙。海一程,山一程,浪漫惊奇之旅亦是生命的蜕变之行。然而,西班牙内战的硝烟却打断了这一切……
  • 传承与创新——历届天津相声节理论研讨文集

    传承与创新——历届天津相声节理论研讨文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相声得到长足发展,表现之一为相声名家极多。如张寿臣、常连安、郭荣起、马三立以及后来者刘文亨、高英培等数十位名家则在各区曲艺团里领衔献艺。天津不但出名演员,还出名段子。如高玉峰、谢芮芝创作的《文明词》(后改名《西江月》)、张杰尧创作的《关公战秦琼》、张寿臣创作的《夸讲究》《地理图》《巧嘴媒婆》《贼说话》……太多太多的传统段子出自天津,并都是久演不衰的段子。而且,专演相声的茶馆也很多,分布在各区。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天津仍向全国奉献了王佩元、常宝霆合说的相声《挖宝》。当然,它也没有逃过在那时候所有的相声茶馆全部关闭的厄运。
  •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上)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上)

    “中外民间故事杂谈”包括上下两册,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上册收录了包公斩国舅、欧阳修巧对赖秀才、钱王除神、尧王嫁女、李良审鹅、李世民选贤、清官海瑞除二张、岳阳楼的传说、李世民三请张古老、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朱元璋寻访常遇春、火烧庆功楼、花木兰攻山、兵士巧治大臣、周文王访贤、康熙调解纠纷、佘太君智退辽兵、梁红玉大败金兀术、巾帼英雄秦良玉、戚继光惩倭寇、林则徐微服私访、西门豹铲强扶弱、海瑞与菩萨、伍子胥复仇、宗本请客等故事内容。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灿金筑梦

    灿金筑梦

    这是一个为了爱豆去学习音乐的追星狗金灿,成为练习生之后发生的故事....这本书主四代,女主目前有jisoo、joy、奶潇、兔牙、Fei
  • 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探究

    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探究

    本书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出发,试图重构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的基本体系。从一般层面上,依据人权的层次划分和范畴归属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和表现形式,将人权分为应有人权、社会人权、法定人权和实有人权,通过四维视角的透视,大致把握人权的内在规定和整体结构;从具体层面上,重点论述人权的外在关系和发展依据,即人权与自由、民主、法治、政治的基本张力及其协调;最后,揭示人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及其实践途径。
  • 异形之渊

    异形之渊

    星界无垠,深渊无尽,轮回的终点,是属于异形的深渊。注:本书除异形相关世界外,均已原创与魔改世界为主,即使没看过原作也不会有多大影响。暂定世界:《异形:契约》,《生化战场:黎明(原创世界)》,《异形大战铁血战士1》,《加勒比海王:龙与维京人(大幅魔改混杂原创)》……
  • 仅剩的天地

    仅剩的天地

    这是一个神明还未隐去的年代,他们融入了这个不再需要他们庇护的时代,并为了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功绩……然而来自遥远的星空彼端的危机却悄然而至,一个全新未知的文明,正向着这颗蓝色星球悄然靠近。而他们的出现彻底点燃了人与神间存在千年的矛盾。当人类拥有了匹敌神明的力量,那么原本的神明将会变成什么?(新人报道,求各位读者多多支持~( ̄▽ ̄~)~)
  • 很牛叉的穿越:百花国的美男们

    很牛叉的穿越:百花国的美男们

    她看到了老板苟且之事而失业,亲眼看到男友劈腿而失恋,心情不爽与千年大树哭诉,一激动朝天大骂了几句被雷,劈回了古代的百花国,从天而降的她破坏了太子的同房花烛,差点被砍头。莫名成为宰相之女,哥哥说要娶她,国师之子说是她相公,太子要纳她为妃,突然出现一大堆的美男都与她有牵连,让她无所适从只想逃离……
  • 从斗破开始的修炼生涯

    从斗破开始的修炼生涯

    在斗破.武动.大主宰.神墓等一系列世界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传说……诸天万界谁为尊?吾为尊!且看少年梦凡如何在这异世中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 养生三要

    养生三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蒋公的十二门徒

    蒋公的十二门徒

    广州陆军讲武学校于1923年底在长沙招生,湖南革命青年陈赓被共产党组织看中,推荐他去报名考试。考试时,与陈赓并排而坐一同考试的是宋希濂,俩人很快就攀谈起来。1924年春,黄埔军校正式筹备,陈赓与宋希濂皆被录取,讲武学校也全校并入黄埔。陈编入黄埔第三队,宋被编入第一队。陈赓担任队长,是军校里的活跃分子。当时有一句顺口溜:“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三人并称“黄埔三杰”,蒋介石因有如此优秀的学生而自豪,但他们大搞派系斗争也很让蒋校长头痛。
  • 炮灰的无限反攻

    炮灰的无限反攻

    她为了活着,不断穿梭于任务世界,而老板,不过想吃的更舒心。至于炮灰们,以灵魂为代价,只为人生大翻盘。老板,打工仔,炮灰消费者,完美铁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