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900000009

第9章 近代欧洲文学(2)

华兹华斯在1800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断然主张,文学家的使命是要在对日常生活和平常事件的真实反映中寻觅人类的天性,因为只有在“微贱的田园生活里”,“我们的各种基本情感才共同处于一种更单纯的状态之下”,“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之美的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他的小诗《咏水仙》展现了一幅与资本主义城市文明截然不同的恬静快乐的画面,表现出的是人要在大自然中寻找理想,寻找人性最后归宿的情怀。他的《丁登寺》、《致布谷鸟》、《致蝴蝶》、《麻雀窝》等名篇歌颂了儿童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没有受过工业文明污染的完美人性,显现了他创作主题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对大自然的肯定中来探讨人的本质复归问题。尽管华兹华斯及柯勒律治、骚塞等作家消极避世,逃避现实,但他们毕竟给处在初期物化现象中的人的自由的复归开出了一剂药方。这也是19世纪初期英国许多作家的创作主题和艺术表达的基本倾向。

第二代诗人拜伦和雪莱则把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雪莱(1792~1822)与湖畔派诗人的风格截然不同,他的创作朝气蓬勃,就连马克思、恩格斯都对他作过极高的评价,一直是文学史家们公认的“积极的”浪漫主义诗人。但是在他的思想深处及作品的主题中,依然有很多与华兹华斯等人的创作相似的东西。如对丑恶现实的不满与反叛,就始终是激励他创作的主要动力。不过他不像华兹华斯那样,一味歌颂大自然,认为只有大自然才是人的自由本质得以回归或实现的净土。作为一个战斗的诗人,他认为理想的实现更依赖于这个社会本身的解放。

在《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作品中,雪莱描写了在暴君统治下,人成为“非人”的悲惨情景后,热情洋溢地展示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图画。雪莱与华兹华斯等人的创作,表现出了工业革命以来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作家们用美化了的大自然或幻想出来的理想世界同现实的丑恶相对比,在对现存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批判中体现着人类复归自由本质的努力。但是,因当时物质生产水平相对较低,人被物化的程度还远未达到像19世纪末那样严重的程度,所以,华兹华斯、雪莱等人只是感到了社会的不合理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的自由的丧失,并不知道人究竟被异化成了什么,现实还没有给他们提供具体的答案。他们的对策也只能是用一个理想社会的幻影来为人的自由的复归提供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方案。

抒情诗人济慈和历史小说家司各特也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的风云人物。约翰·济慈(1795~1821)在长诗《伊莎贝拉》里,借助于中世纪的题材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在《夜莺颂》、《秋颂》等著名诗篇中描写大自然美景,抒发着自己追求人生真理的激情。他对大自然的感受极为敏锐细致,加之信念真诚,所以他的诗歌感染力极大。瓦尔特·司各特(1771~1832)在代表作《艾凡赫》以及《肯尼沃尔思》、《昆丁·达沃德》中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揭露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并使农民和其他被压迫者成为小说的中心人物。他开创了欧洲历史小说创作的先河。

19世纪30~70年代,英国工业资本主义通过一系列社会改革法案,取代了商业金融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地位,在经济上、政治上取得绝对优势。30年代初,资本主义剥削更为残酷,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劳资矛盾已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工人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宪章运动。50、6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在国外殖民地进行大规模的血腥掠夺,国内经济呈现表面繁荣,统治阶级实施改良以缓和阶级矛盾;英国工人运动受到工联主义的严重影响,处于低潮。

这一时期,各种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的反动思潮十分猖獗。马尔萨斯(1766~1834)的《人口论》形成于工业革命初期,它把社会贫困的原因归于人口的增长,以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19世纪中叶代表工业资本家利益的曼彻斯特政治经济学派就曾利用过它。他们自己又建立了一套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学说,旨在追求无限制的利润。在哲学领域中盛行的是以边沁(1748~1832)和穆勒(1806~1873)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他们虽然宣称社会道德的依据应该是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但他们所谓的大多数人是指剥削阶级而言,他们断定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是利己主义,并且认为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道德是合理的。

卡莱尔(1795~1881)批评了马尔萨斯和曼彻斯特政治经济学派,揭发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崇拜”和伪善,但他要求像中古那样建立宗教信仰,由工业资产阶级那类“卓越的人物”来组织劳动,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混乱。改良主义从19世纪30、40年代以来一直在英国流行,严重地影响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

在宪章运动中产生了宪章运动文学,这是无产阶级文学在英国文学史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第1次出现。

这一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台和盖斯凯尔夫人等作家,马克思称他们为“出色的一派小说家”,并说他们揭示了许多“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后的英国社会生活。他们大都经历过宪章运动或受到这一运动的影响。个别作家触及当时社会中的劳资矛盾,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劳动群众的贫困生活,但他们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提出改良的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他们对社会的批判主要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要求,主要题材是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历史,正面人物几乎都是“小人物”,如小市民、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破落贵族的子弟、贫苦的家庭教师等。

在艺术手法上,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18世纪现实主义和感伤主义小说的传统,特别表现在情节结构和人物描写方面,但也有很大的革新。在50、60年代,英国多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后期作品表现了和资产阶级统治妥协的倾向,改良主义和悲观绝望的情绪都有所增强。

宪章运动文学是在30、40年代工人运动高涨的条件下产生的。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政治权利,于1838年以“人民宪章”的形式向议会提出有关普选的要求,遭到议会拒绝,于是在全国各地发起广泛的群众运动。宪章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

40年代以前,工人运动和资产阶级激进派联合行动,宪章是他们的共同要求。从40年代起,工人阶级除了坚持宪章的内容外,并独立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要求,和资产阶级激进派分手。1847和1848年,宪章运动达到新的高潮。但由于运动内部分裂、资产阶级的收买和镇压、改良主义思想的滋长,宪章运动走向衰落。列宁认为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宪章运动文学的形成也有着它的文化基础。40年代中叶,英国工人阶级开始举办自己的文化教育事业。

早在1837年,宪章派就创办了通俗报刊《极星》,经常刊载工人诗歌。诗人大都是来自各工业区的工人和活动家,出现了一批有名的作家如琼斯、林顿(1812~1897)、惠勒(1811~1867)和麦西(1828~1907)等。宪章运动诗歌一般都写得短小精悍,有鼓动力,适合于集体歌唱。从这些短歌的形式上可以看出工人阶级的歌手很熟悉拜伦和雪莱的政治诗,但它们和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不同,是从工人阶级的切身利益出发,号召工人兄弟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起来斗争,具有明确具体的政治目标。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曾引用宪章运动诗人爱德华·米德写的《蒸汽工》(1843年)一诗,并说“它正确地表达了工人中的普遍的情绪”,揭露了“比旧的农奴制更坏的”、“伪善的、隐蔽的奴隶制”,批判这种奴隶制口头上承认自由权,而实际上把工人当作“白奴”。恩格斯亲自把这首诗译成了德文。又如在《绘歇劳浦郡的宪章派》(1843年)一诗中,宪章运动诗人明确指出了斗争的目标,是推翻掠夺工人的专制暴君和为大资产阶级服务的政党。这首诗气势雄壮,一开始这样写道:

举起宪章的旗帜登上高岗,

把它插上星金山的峰顶,

让它的口号骄傲地飘荡,

和专制暴君说一个分明。

也有一些诗歌是欢呼人民宪章、欢呼人民政治运动的光明前途的,如《向人民宪章九呼万岁》(1842年)、《一首颂歌》(1843年)、《自由的呼声》(1842年)等。

宪章运动诗歌是为教育和组织群众而写的,往往表现炽热的群众场面,如描写去伦敦请愿的歌曲。有的诗歌向群众揭露阶级敌人,如指责辉格党虚伪的改革措施的《一首新的宪章派之歌》(1841年);有的揭发“反谷物法联盟”妄图用自己的口号来偷换“人民宪章”的阴谋,如《联盟》(1841年)、《即兴》(1843年);有的则是揭发异己分子,警告同志们谨防资产阶级奸细的破坏活动,如《百万人之歌》(1842年)。有些诗歌还表现了群众对领袖和同志的爱戴和关怀,支援被囚禁的同志或纪念被害者,激励士气,号召再接再厉的斗争,如《福洛斯特》(1840年)、《献给宪章主义的十四行诗》(1840年)、《献给死难的谢尔》(1840年)等。

宪章运动诗歌对统治阶级剥削的揭发比之资产阶级民主派诗歌更接近于本质,更深刻有力,表现了对剥削者的轻蔑和仇恨,如《怎样作一个大老爷》(1840年)、《贵族是什么东西》(1842年)、《托利老爷》(1842年)等。

《贵族是什么东西》一诗用一连串生动、朴素的比喻,揭露了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寄生性和他们对人民的祸害。诗中把贵族称为“一件在宝座旁陈列的古董,一块有生命的污泥”,“一只雄蜂”,“民族的灾害,靠公款吃饭的乞丐”,表面上像“一只华丽的蝴蝶”,其实是“国家的毛虫”。

宪章运动诗歌表现了工人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如歌颂爱尔兰革命英雄的《爱国者之墓》(1843年)、鼓励美国民主派反奴隶制斗争的《给美国诗人》(1844年)、号召全世界工人阶级团结斗争的《给各国工人阶级》(1840年)等。

宪章运动作家也写文学评论。40年代初,苏格兰宪章派主办的《宪章通报》和其他刊物已经评论过弥尔顿、彭斯、拜伦、雪莱、狄更斯等人作品的进步思想和社会意义。这些论文首先鉴别作品的思想性,但也不忽视艺术性。英国消极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逝世时,宪章派评论家写了短文称他为“贵族统治下领薪俸的奴隶,君主政体供养下的寄生物,”并说绝大多数同胞不曾为他的死洒下眼泪。在题名《诗人的政治观点》(1840年)的一系列文章中,评论者认为“最真诚的诗人都是最热烈的政治家”,驳斥了政治对艺术有害的论点。

近代德国文学

18世纪市民文学开始进入繁荣时期,同时在英、法等国的影响下,德国兴起了启蒙运动,其代表人物为莱辛,从此德国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学。70年代又产生狂飙突进运动,它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专制的倾向。青年歌德和席勒均是这一运动的杰出代表。

法国大革命后,德国产生了浪漫派文学及以歌德和席勒合作为代表的古典文学。它们在思想意识及创作风格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它们均反映了对德国现状的不满情绪。歌德和席勒合作的10年(1794~1805),在德国文学史上被称为文学的“古典时期”。

19世纪初叶,德国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情况仍然没有改变。在贫穷落后的德国,哲学家和诗人只能在精神世界中创造资产阶级的理想图像,例如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谢林的唯心主义哲学,歌德、席勒的“古典”主义文学和一些浪漫主义者的梦幻,以及贝多芬的音乐等,基本上都是这样。

这一时期的哲学和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康德企图调和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这两种互相敌对的世界观,在他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的同时,又宣称这个客观世界是不能认识的,可能认识的只是现象世界。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以及他对天才、自由、艺术即游戏之类的概念的阐述,替浪漫主义运动奠定了哲学基础。他把艺术和审美活动看作自然界的必然王国和精神界的自由王国二者之间的桥梁,这一思想对德国“古典”主义文学也起了影响。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里曾对此加以发挥。费希特摈弃了康德的理论,把“非我”看作“自我”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他的极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也成为浪漫主义的理论依据。黑格尔则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之大成,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绝对理念的“另一体”或自身发展的结果,他发扬了康德以来德国哲学的辩证思想,在哲学和艺术理论中都建立了历史发展观念。谢林则宣扬自然和精神、客体和主体在“绝对”中的统一。他说,自然是看得见的精神,精神是看不见的自然。这种哲学对浪漫主义运动有很大影响。

德国“古典”主义文学不同于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更不同于德国启蒙文学初期高特舍特所倡导的对法国古典文学形式的模仿。它是在德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18世纪80年代,歌德和席勒先后脱离了狂飙突进时期,在法国革命前后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逐渐形成了他们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想。他们认为人类历史在不断发展,日益接近所谓人道主义的理想,他们企图培养完整的、和谐的人。他们的人道主义理想承袭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统,但是削弱了后者的反宗教、反封建的内容,而提倡以宽容和妥协来解决情感和理智、自由和法则、个人和社会的矛盾。他们在创作方法上强调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相结合;在艺术上要求形式完整、语言纯洁。他们接受了温克尔曼用以概括希腊艺术特点的“高贵的单纯和宁静的伟大”的看法,把希腊艺术作为典范,同时也从民间文学里吸取养分。但他们回避革命,不想通过社会和政治的变革来改造人,只想用抽象的理想来教育人,甚至企图在“和谐”中维持旧的社会秩序。这种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上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他们所谓的“人类”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人,所追求的自我完成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

德国“古典”主义文学虽然反映出德国资产阶级的弱点,但它的思想内容基本上是积极的、向前看的,它在艺术上有很大的成就。与此相反,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多数是消极的、向后看的,甚至是病态的。德国浪漫主义运动开始于18世纪90年代,结束于19世纪30年代。

同类推荐
  • 爱的年份

    爱的年份

    李筱懿、陶妍妍、林特特、韩松落、鲁瑾、李月亮、闫红、慕容素衣、晚睡、艾小羊、芝麻、蓑依、李荷西……27位细腻作家的爱情圆桌谈:思索:你的爱情,到了什么年份?发现:为你做一堆不擅长的事在动荡的岁月里相濡以沫因为你,我变成了更好的我,而你依然是那个特别好的你答案:不管你是单身中、恋爱中、婚姻中,你其实一直在被爱,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改变:唤醒爱的感官,等待爱情和生活自然成熟。这里的29种爱情,初恋、暗恋、错过、白首……每一个故事都戳中我们爱情里的痛点,每段爱情都让我们更加珍惜手中所拥有。
  • 花蕊里的子弹

    花蕊里的子弹

    文坛最美的“有脾气的淑女”女性美丽的姿志,批判的激情,作家流动的视角,多重的声音中,美艳红唇滔滔不绝地说出黑色话语子弹。
  • 唐诗新语

    唐诗新语

    本书作者陈忠来是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特聘硏究员,余姚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主要学术论著有:《河姆渡文化探原》《太阳神的故乡》。本书精选了唐代百余诗人近600首诗作进行现代解读,其中单独列篇的有诗人25人,诗400余首;女诗人33人,诗40余首。视角独特,解读准确,阅读本书能领略唐诗的博大精深,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的随笔作品:《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音乐的叙述》《高潮》《否定》《灵感》《色彩》《字与音》》《重读柴可夫斯基》《消失的意义》《强劲的想象产生事实》《人类的正当研究便是人》《韩国的眼睛》《灵魂饭》等13篇。
  • 徐志摩诗选

    徐志摩诗选

    本书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诗歌精选集,收录了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名作,包括《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等。在作品的选择上,既注重其思想艺术成就,也注重体式、题材、内容、风格的多样性。读者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文采、激情、睿智的徐志摩。
热门推荐
  • 最后一名战士

    最后一名战士

    【这是一篇酣畅淋漓的网游文】2021年,由Wings公司研发VR网游『世界』横空出世。大龄青年吴潦是个狂热的游戏天才,他也没有错过这波划时代的游戏浪潮。在机缘巧合之下,吴潦得到了『世界』的003号高端游戏舱,在正式公测之前,率先进入了游戏。先人一步的吴潦占尽先机,他不仅开启了自己剽悍的战士之路,还让其他战士无路可走。(书友群:1028617592)
  • 风吹卧牛镇

    风吹卧牛镇

    冬月天,是裁缝铺子最忙的时节。哪天晚上要是深夜两点睡,徒弟们的嘴都笑歪了。快过年了,谁家不换一身新衣裳呐。娶媳妇嫁姑娘的人家,一身两身能打住嘛。再说忙了一年了,庄稼也收了,豆子青稞都粜了,猪也宰了,羊也卖了,手里才有余钱穿穿戴戴。卧牛镇的雪,从秋天就开始下了。到了冬天,雪厚得能埋掉牛。镇子上的人走雪路,叫插雪。人走在雪地里,像芨芨草棍儿似的,插出一溜儿脚踪来。衣裳也不叫衣裳,叫身明。新来的学徒唐女子,就是插了四十里山路的雪,在厚雪里戳了大半天时光,才到达三尺布裁缝铺里的。
  • 快穿之我家反派药翻身

    快穿之我家反派药翻身

    【甜1v1宠】黑化值满百反派都说要追求她。 宴语奉劝道:“我觉得你该吃药了。”黑化男神眼底黑色暗涌,缓缓逼近,“你是在暗示我什么吗?” …… 系统:“反派倒霉你就倒霉。”宴语:“那我倒霉呢?”系统:“你倒霉和他没关系。”宴语:“mmp不公平。”宴语手握扳手,眼神危险。系统:“别……别拆。”从此以后,宴语就在不断的提升反派幸运值中战战兢兢的渡过每一日。直到某天,在狂刷幸运值的途中,反派的黑化值蹭蹭蹭的往上踹。
  • 诸天地铁

    诸天地铁

    诸天,花开花落。万界,潮起潮落。李伟只想静静地做一名“诸天学者”,看遍大千世界,游遍洪荒混沌,踏遍鸿蒙亘古。
  • 重生之新生

    重生之新生

    她,一个父母厌弃的小孩,和奶奶相依为命的长大。然而,十八岁,奶奶也永远的去了,只留一个玉镯给她。她在想活着是为了什么?一个人,一个人,一直一直……可是,她还得活着,奶奶说,你要活着。她很听话。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年,孤单寂寞的她,本以为这一生就将如此老去,但是在一个雨夜的电闪雷鸣中,她的人生出现了转机。她,重生了。重新拥有了亲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玉镯的空间让她有了资本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有让她有了别人永远想不到的奇遇。不张扬,不随意。用心爱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可是老有人企图破坏他们的生活,危害她认可的人。于是,她爆发了!阴谋诡计在强大的力量下都是纸老虎,谁要妨碍她,她就给谁好看!
  • 建炎进退志

    建炎进退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楼之倾世缘

    红楼之倾世缘

    林海病重,唤女归扬,为保女儿将来,过继一子林墨涵。皇上薨逝,却是被太子毒害,太后拥立亲子十六子刘玄继位,一时间风雨欲来,太后开刀清算前账。林海尚未出头七,皇上圣旨便到,孰料林墨涵手中竟有先皇遗诏,保住林家,携黛玉归姑苏葬父。林家与皇室又有着怎么的因缘,太后为何在林如海尸骨未寒之时就要动手?贾家及其他豪门贵族为顺应太后之意步步相逼,墨涵和黛玉又要怎样一次次破解阴谋,冲出重围?又有哪些人会一路保这兄妹俩平安?圣旨下,重返京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相依相守多少年,兄妹之情渐渐变为男女之爱,这段为世人所不容的不伦之恋将会如何收场。为保性命,一朝而反,烽烟起,新主立,天下定,兄妹情。且看黛玉如何走出贾家的亲情,如何走出丧父丧母的哀痛,如何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爱与被爱,演绎一段兄妹之间的倾世孽缘。墨涵:妹妹,哥哥不管你心中是怎生想的,哥哥都要叫你知道,哥哥喜欢你,只想娶你为妻,爱护你守护你一辈子。黛玉:哥哥,只要有你在身边,玉儿什么都不怕,管他是太后还是皇上,管他是贾家还是王府,玉儿永远只相信哥哥一人。推荐兰兰的完结文:黛清醉红楼推荐新文:嫡女策喜欢西兰的读者可以加入QQ群:2059761西兰—花菜。有什么意见大家可以随便提,或者有好的想法也可以告诉我。谢谢亲们的支持。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白羊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白羊座

    不爽,是2012年白羊内心的呐喊!没有惊喜的两性关系,没有赞叹的事业成就,有时候还会遭到很多人的压制、欺负……白羊开始本能地自我保护,拒绝某些圈子、某个领域,关闭心门,企图排除内心的不舒服。2013年一开始,白羊就要处理钱的相关课题,包括债务、遗产、投资,若没有好好面对,就会有“无以立足”的麻烦。干脆在1~3月间决断吧,当断则断、当舍则舍,宁可重新开始。当你甩掉沉重包袱,变得比过去轻松一些,你会发现连环境都变得友善了,这就是良性循环。
  • 时空年鉴

    时空年鉴

    秩序与无序,相生对立。“既不能共生,那便共消亡。”当一切重演,结局会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