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500000447

第447章 未来的决定

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正川哥就已经知道我是在强行的支撑了。

于是,他握住我肩膀的手更加的用力了几分。

我能够感受到他的情谊,但他可能不会完全体验我的焦急。

我并不贪恋火聂家的生活,尽管那时奢华舒适,甚至可以说是一呼百应般的高高在上。

但我真的从来没有在意过这些。

我小时恋家时,被迫与家人朋友分离,而事到如今,因为灵魂是聂焰的关系,我虽然已经有所决定,却还是没有调整好面对我父母的心情。

少时山门成长,当我终于适应并对山门充满了深深的感情以后,面对却是被‘逐出师门’,直至之后再见正川哥山门破碎。

最后的火聂家,我也渐渐的熟悉了那些人,并慢慢的投入了感情...

在这几重经历之下,试问天下能明白我的人又有几个呢?

面对我的询问,承真姑姑很快就给了我一个答案,非常坚定又坚决:“你不能回火聂家去。这也是我要告诉你的第二件事情...最好隐藏行踪,不要出现在任何他们可能猜测到的地方,特别是火聂家更不可以回去。”

这个答案没有分明的说出什么,但已经透露了足够多的信息了。

我眼前有些发昏,在这一瞬间,老是想起tina,想起苏灵,忍不住后退了一大步,却被在身后的正川哥给支撑住了。

在这个时候,他没有说过多的话,只对我说了四个字:“你要冷静。”

对的,在什么时候,都只有冷静,无奈又痛苦的冷静,但除此之外我能选择什么呢?

我几乎用了一分钟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心情,然后才勉强问到:“承真姑姑,这一次到底是什么人?火聂...火聂家尚有人活下来吗?”

看我的神情,承真姑姑的眼中又流露出一丝不忍,轻声说到:“火聂家是否有人活下来,我在主持这鬼市,确实还没有收到确切的消息。很抱歉不能给你带来一点儿安慰的消息。可你绝对不能回火聂家,我这边的消息是,有大妖在火聂家等着你,对你守株待兔。”

“老三。”正川哥开口有些艰难,但还是对我说到:“听承真姑姑的。”

“大妖等着我?嗯,我明白了。”我的语气在这个时候忽然变得冷静了下来,只有我知道我的内心充斥着怎么样的怒火和痛苦。

才失去了怜生,接连又让我失去那么多,我还能站在这里已经是一个奇迹。

我甚至不敢多想,我在回山门之前,才稳定下来的猎妖人圈子,刚成立还没来得及做任何事情的联盟。

重要的是,这都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

呵呵,死伤惨重!

果然是非我族类,杀起来是不会有心理负担的吧?

已是夜,雪却飘得更大,我有一个压抑心中忍了又忍的问题终于还是忍不住了:“承真姑姑,我只想问一句,那些妖物大肆屠杀我猎妖人,天下的修者圈子正道,却为所谓大局隐忍到如此地步。那敢问,他们一直这样屠杀下去,也是要忍着吗?还是我猎妖人不在修者圈子以内,所以...”

“正凌,你千万不要这样说。事实上,我师兄就为这些年会到来的大劫,已经四处奔波到了心力交瘁的地步。我是觉得不可忍,不管猎妖人是什么样的存在,怎么能允许他们如此放肆的追杀?但师兄没有动手,只是选择这种方式救下了一些猎妖人,必然有他的顾虑,你要相信我,或者动手的结局比这个更糟糕。”承真姑姑看样子也不知道如何的解释。

我的怒火却冲天而起,表面上却是越发平静,只是点头说到:“嗯,那陈承一总是充满了顾虑,就连任小玄那样不择手段,不顾后果的人也能好好的保护在雪山一脉,又有什么不是他顾虑的呢?”

“叶正凌。”我这一句话充满了我的不满,但显然我这样去说承真姑姑的师兄,有些触怒她了。

我惨然的看了承真姑姑一眼,却没有丝毫的退缩,只是一抱拳,然后拿起我和正川哥的行李,大致辨认了一个方向,就朝着山下走去。

“正凌。”几乎是与此同时的,承真姑姑和正川哥都忍不住开口叫了我一声。

我转头,下雪的夜,天儿有一种不正常的亮白,在之后,正川哥回忆起我转头的这一眼,只是觉得我的脸苍白的吓人,也许也是从那一刻开始,他觉得我的心开始冷硬了,那聂焰爆烈如火般,连逆天都敢的个性,也许也是从那一刻开始不再在我灵魂之中被压抑。

“正川哥,你走吗?你不走,我走了。”我回头只是为了说这一句话。

正川哥无奈的看了承真姑姑一眼,只能跟上我的脚步。

“叶正凌,请你不要轻易的误会我师兄,我相信他无论如何也会给出你一个合理的解释的。若是他真的没有放在心上,根本也不会这样立刻传消息到内市,顶住压力让我庇护你顺利离开鬼市,他...”承真姑姑在我身后,试图努力的解释。

但事实上,陈承一这样做的原因,没有人知道,又何从去解释?

所有的话语都是那么苍白无力。

在我的心中总是忍不住想起陈承一的样子,那发白的鬓角,有些沧桑的双眼,平淡的神情,却给人莫名的信任,和让人敬畏的距离。

如若这个人不可信,冷血...说给我自己听,我都不会相信。

可这血淋淋的现实呢?

陈承一,你到底要做什么?为什么我看不懂你?

我就这样一个人想着心事,已经前行了将近十米的距离,承真姑姑又忍不住叫了我一声,我终于回头了,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对承真姑姑说到:“我不会与陈承一计较的,无论如何也不会。如果有幸,你能够听他说起我,你就知道我欠他的是人命,他救了我不止一次。”

说完这句话,我再也不能多说什么,胸中那团烈火,把我的灵魂都烧灼到焦躁,我怕再一开口,我整个人就再也维持不了这种还算正常的状态。

雪夜下,无声。

整个寂静的山林,就只剩下我和正川哥的脚步声。

好几次,正川哥都试图上前与我说点儿什么,但每一次都是叹息着放弃。

在压抑的怒火之中,我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只是埋头赶路,好几次不辨方向,都是正川哥把我拉回来的。

就这样,在这压抑的夜里,借着手电,我们疾速走了两个小时,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正川哥终于按捺不住,一把拉住了我。

我充满怒火的回头,我一刻都停不下来,若要让我停下,我就觉得我要爆炸。

或许是我这样的眼神有些让正川哥不知所措,他只是喃喃的说到:“老三,至少让我歇会儿,我的伤口牵扯着还有些疼。”

这句话让我稍微恢复了一点儿清醒,是啊,失去的人我都已经失去了,但眼前的人我为什么要因为怒火而伤害他们?我只有更珍惜才对。

看着正川哥为我担心的眼神,我的怒火终于压抑了下去,刚想开口说一句安抚正川哥的话,却一张口,就忍不住‘哇’的一声突出了一口鲜血。

“老三!”正川哥连忙一把扶住我。

鲜血还带着炙热的气息在血液之中冒着热气,我一把抹去了嘴角的鲜血,对正川哥说到:“没事,反而吐出来了,感觉要好得多。”

正川哥沉默,不是傻子都知道,我这是伤心至极,郁结在心的表现。

这一口血吐出来,真的不见得是坏事。

看着沉默的正川哥,我忍不住拍了两下他的肩膀,面对他之前为我的担心,我想要说出两句安抚他的话,可是话到了嘴边,却变成了一句:“正川哥,我...我好难过。”

“我知道。”正川哥认真的看着我说到。

“啊!”我终于忍不住在这寂静的山林嘶吼了一声,难过到了这个地步,我也流不出眼泪,只是想着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特别是tina与苏灵,我真的很难想象她们就这样被杀死了!

正川哥没有阻止我,只是任由我疯狂的发泄,在树林之中嘶吼,奔跑,甚至暴力的碰撞。

在我累了以后,终于躺在地上,他才走过来,慢慢的扶起我,把我带到而来他刚生的那一堆火面前。

我的眼神空洞,却感觉自己的内心在这一刻无比的清醒,坚韧,明白方向。

在木材的‘噼啪’声之中,正川哥开口问我:“老三,有什么打算?如今真的是要流落天涯了,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正川哥。”我起身来,从随身的包里摸索出了一样东西。

正川哥一看就皱眉了,说到:“老三,你不要去做危险的事情。”

“不,我并没有这样打算!我只是觉得一点儿都不要耽误,我需要实力。你说过,有了它,你可以配合着解开封印。”我一字一句的说到。

我手中拿着的,自然是从师门重地带出的那一罐子大妖精血!

同类推荐
  • 烧钱(中国好小说)

    烧钱(中国好小说)

    市里的“成功人士”谈绍前要办“烧钱”的文学大奖赛,由此吸引来一众“文学人士”,勾连起一出出嬉笑滑稽的闹剧,而出版社编辑文俊却在机缘巧合中,发现了这位“土豪”不为人知的过往。清与浊、名与利,正要好戏上演。
  • 东方血线

    东方血线

    一八二五年九月二十七日,斯蒂芬孙发明的第一辆火车,首次在英国斯托克顿的原野上驰骋,所带来的速度和便捷,让人们惊叹。从那时起,西方列强就渴望把铁路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此掌控世界。早在一八八五年,清政府就被迫和法国签订了《中法和约》,提出在中国云南修建铁路。一八九五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中国领土被割让、侵占,西方列强看日本获利太多,以此出面干涉,并以“干涉有功”纷纷向中国索取回报。光绪二十四年,即一八九八年,法国驻华公使班吕接到法国政府指示,于三月十三日,向清政府总理衙门递交照会,要求修筑滇越铁路,并警告:如不答应,派舰重办……
  • 火车上的女人

    火车上的女人

    1942年夏天,纳粹占领下的法国。火车上有一个为地下抵抗组织传递情报的年轻人,盖世太保要他出示证件,他紧张失措,对面座位上的老妇人上前搭讪,这才避免了他被抓走。这位老太太是谁?她的命运如何?请欣赏历史悬疑推理惊险小说《火车上的女人》。
  • 图腾与禁忌

    图腾与禁忌

    《图腾与禁忌》是除了《梦的解析》以外,弗洛伊德的另一本重要作品,我在第一辑里已经出版过弗洛伊德的另一种图书。这是“最经典英语文库”里的第二本。此外,还要在接下来的辑里,继续出版弗洛伊德的作品。
  • 今古奇观

    今古奇观

    本书是明代最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精选集,形式上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长篇巨作,不用耗费长时间阅览;在内容方面也摆脱历史演义或者《西游记》之类的神话夸衍、牛鬼蛇神。总体来说,更着重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全书四十篇故事,大都在述说各种世态人情及悲欢离合的奇特境遇。藉由惊奇而不失真的实际人生事件,让读者在惊叹感慨之余,从中体会生活的经验教训,获取生存的智慧,领悟人生哲理,陶冶美善品格。简言之,《今古奇观(青少版)》的价值:一是具有伦常教化的意义,二是常中出奇的艺术境界。读来不但令人感到贴近生活,趣味洋溢,而且还具有劝俗导愚的功能。
热门推荐
  • 魔武变

    魔武变

    莫名其妙的穿越,万年单传的职业,刻骨铭心的爱恋,跨越生死的修炼,铭记一生的仇恨,看主角如何以最垃圾的职业走向成神之路!!
  • 女王何处

    女王何处

    我在不断地讲述中,过往的片断次第闪现,曾经见识的人和物,好像都在仔细帮着我推敲着这未知的幸福。好像突然就明白了女王闯进我生活的意义。她的出现只是为了向我提醒,曾经的自暴自弃有多么糟糕吗?简直是神启啊。夹杂着木炭裂开的伴奏,我亲着侄女儿肉嘟嘟的脸,放任她的小手乱抓一气。外面爆竹炸响,新的一年不请自到。
  • 画灵卷

    画灵卷

    盛逢阎王生辰,整个冥府大庆三日。阎王饮至酣畅,便开始放赏,但凡在今日子夜之前走上奈何桥的人,都可以提一个往生要求,若是合理,自当应允,便算作为自身积福了。现首便是子夜之前最后一个人,他站在那里,抬头看忘川旁边的一棵菩提树,目不转晴,看了许久,直到孟婆招手叫他。他才微微回神,问:“我可以不喝孟婆汤吗?”孟婆摇摇头,对面前这个看起来忧郁得实在让人心疼的男子客气地笑了笑,补充说道:“这是六界的规矩,不可以破。不过你真是幸运,待会走到往生口时,可以对判官提一个要求。”
  • 暴走逃犯

    暴走逃犯

    新纪532年,海上之都君王城大暴乱!无数穷凶极恶的罪犯逃出了阿兹霍尔中央监狱,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风暴即将席卷世界!疯子科学家掀翻科技侧,将枪炮瞄准诸神的领域;女巫背负日月的诅咒行走人间;不死的守棺人在迷雾之森起舞;流浪的信徒只为追寻史前文明的信仰。从阿兹霍尔逃狱的费格,觉醒超凡,他的眼睛,连接世间一切黑暗。阴影之瞳,窥伺诸神的奥秘,探索纪元的历史。混乱与秩序的碰撞中,他走上化神之路。他是逃犯,一个注定掀翻世界格局的大逃犯!于全世界暴走,为旧时代送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世之全职召唤

    末世之全职召唤

    本书前期红警,后期尸控,所以非红警文,红警读者谨慎点击。ps:新书已开,书名:《复苏之主》
  • 穿越之芦花美

    穿越之芦花美

    从爷爷辈开始就生活在城市里的芦米穿越了,这一世芦米生活在从祖宗辈开始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家庭。远离城市污染,芦花觉得生活的还挺惬意的。不过人往高处走,总是要有所奋斗的。酒楼当厨子,入股当股东,发家致富不是梦啊!
  • 侦探思维游戏

    侦探思维游戏

    据科学家研究得出:人脑中有2000亿个脑细胞,可储存1000多亿条信息,思想每小时游走300多公里,拥有超过100兆的交叉路线,平均每小时产生4000种思想,是世界上最精密、最灵敏的器官。 爱因斯坦、牛顿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超凡的想象力靠的是长期不懈的培养和锻炼。《看图推理:侦探思维游戏3》并非是枯燥乏味的习题,而是有趣好玩的推理游戏。要破解书中的各种谜题,读者除了拥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必须细心寻找各种足丝马迹,认真分析,假设推理,最终才能破解它。通过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 沧海陵

    沧海陵

    南洋中的某片海域,海水呈现出近乎于黑的深蓝色白小舟抱着一片木板在水中挣扎,蹬着双腿瑟瑟发抖。木板很薄。白小舟要很努力地踩水才把脑袋探出水面,还必须不时地吐一吐灌入口中的海水。周围除了水还是水。没有船,没有岛,连海鸟也不见半只。此时的海浪并不算高,然而在白小舟看来,从远处滚来的浪花像足了巨兽大张的白牙。在大约半个时辰之前,白小舟还好好地躺在奚国水师的某条官船上;而官船的目的地,是奚国南方海上的属国沙罗国。
  • 苦命皇帝:明思宗

    苦命皇帝:明思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苦命皇帝明思宗》生动介绍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凄惨一生。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