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是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与此同时广陵郡也迎来了它最热闹的时节。各家各户的公子、小姐也纷纷寻此时出门踏青寻柳,游湖泛舟。
在广陵郡有一处不得不至的好去处便是城外五里的瘦西湖,那儿此时景色可谓是美不胜收。
有诗文曰:“青溪几曲柳成行,两岸人家柳底藏。檐角钓徒无一语,闲看画舫去来忙。”
游赏过了瘦西湖,便在沿着湖西岸往北再行五里就是龙华山。龙华山上有一尼姑庵名曰:龙华寺,而龙华山也便是因此龙华寺而远近闻名。
龙华寺的主持也就是庵主乃是先帝爷宋中宗的最小的公主朝阳公主。几十年年前,当今皇后从盛京长途跋涉到此庵中拜佛求子,不曾想回去后便心想事成生下了当今的太子殿下。自此之后来龙华寺里求子嗣,求姻缘的富家夫人、小姐、公子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慧能,你怎么到寺的后门来了?让我一通好找啊!”只见一身宽体胖的中年尼姑气喘吁吁地迎面快步走来,“今日香客繁多,我规劝你还是不要胡乱走动的为好,以免冲撞了不该也不能冲撞的客人,可得仔细了你的项上人头!”
“戒嗔师太,慧能谨记您老的教诲,这便回去了。”慧能小心翼翼地看着满脸不善的师太,试探地问询:“师太,不知我最近何时能够出山门下山一趟?”
“哼,你还想下山。最近这几天这庵里的人上上下下忙得团团转,你看不见啊!”戒嗔师太斥责道,“依我看你不如去伙房帮忙吧!”这尼姑说完就大步流星地走远了。
而此时仍在原地的慧能,无可奈何地对身旁地一个青衣姑娘长叹一声:“茯苓,你先回去吧!等再过几日我寻了机会便出山门去看你们。”
“可是,可是小姐,我前几天来的时候你就是这样说的,你已经近十天没去看我们了!而且小公子们之前受了风寒病了之后你就再也没下过山了!他们可都眼巴巴地等着你回去呢!”
茯苓恳求地说道:“小姐,他们可都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啊!你难道不心疼他们!你这在这龙华寺一待就是五年,你看她们都是怎么对你的。”
“天天让你吃不好,穿不暖。天不亮就起来干粗活。小姐,你以前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哪受过这样的苦啊,小姐!”茯苓说着便呜咽起来。
“茯苓,我犯了错,被从族里从家中赶了出来,我选择来龙华寺出家是为了给自己赎罪。这是我应得的。”慧能满脸的凄苦,同时她也知道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无可奈何。
“小姐,五年了!你来这五年了,也够了!”
慧能出言打断茯苓的话:“茯苓,你回去吧!越儿跟林儿就托付给你好好照顾了!你的的恩德我无以为报啊!”说着便用袖子掩面痛哭起来。
“小姐……”
慧能用袖子使劲抹了抹眼泪,“茯苓,再过几日大哥就会派人来了。你快回去吧!不然哪两个调皮鬼又做出什么事儿。”
茯苓泪眼朦胧地看着自家小姐转身离去后,用手帕拭去眼角的泪花也转身从后门下山去了。
而此时,在龙华寺的正门前有两个身着粗布灰衣的小孩子正靠坐在石狮子旁。
“哥哥,哥哥,你说我们又这样跟在苓姨背后偷偷的上山来,你说苓姨知道了会不会打我们啊!”其中一个不安地询问道。
“林儿,没事的!每次我们偷偷跟着她上山,她都说打我们,可她哪次真打我们了啊?她只是吓唬吓唬我们!”另一个用自己的小手拍拍弟弟的肩旁安抚着,“谁让苓姨每次上山都不带我们!”
“是啊!是啊!苓姨每次上山找娘亲都不带着我们!”林儿小嘴一撅,抱怨不停,“哥哥,娘亲好久都没来看我们了,我好想她啊!”
“没事的,娘亲一定是太忙了!”他用小手继续拍着弟弟的背安抚,“娘亲不来看我们,那我们来看娘亲不就好了!”越儿一说完就冲林儿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
“是哦!哥哥说的对!娘亲不去看我们,我们就来看娘亲咯!”林儿站起来拉起哥哥的手便要往龙华寺里走。
“林儿,别着急啊!你看今日来龙华寺的人好多啊!我们平日里都没法进大殿去瞧一瞧,不如我们趁机去偷偷看一眼?”
林儿看着哥哥摇了摇头,“不行吧!被娘亲知道会被骂的。我不想看娘亲生气。每次娘亲生气的时候总是一边骂我们一边自己抹眼泪。”
“林儿,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错过了这次还不知道下次有没有机会啊?”
林儿抬头看着哥哥一脸坚定的表情,“那,那好吧!我们就偷偷的看一眼,然后去后院寻娘亲!”林儿拉起哥哥的手拾级而上。
“哎呦!”传来一位娇小姐的呼痛声。
“郡主”娇小姐身旁地一位婢女急忙扶起被撞倒的小姐,责问道:“哪里来的野孩子!”
林儿兄弟俩看到自己跑得太过于着急撞倒了人,意识到自己闯了祸。越儿不管不顾地拉着弟弟的手一溜烟地跑进了人群中消失不见了。
“表妹,你没事吧?”此时郡主身旁的一位身着紫色衣裙的年轻夫人出言问询道。
“表姐,我没事。不要紧。我们赶紧进龙华寺吧!”郡主提了提裙摆,继续往前走去,“表姐,你说来这问姻缘真的准么?”
“表妹,你可真不知羞啊!”郡主听后,一脸的娇羞。“看这来龙华寺的人可真多啊!应该会很准的吧!希望观音菩萨能顺利让我诞下麟儿。”
表姐妹一行人至大殿,对观音菩萨上香叩拜。
“表姐,今日不知道姑姑见不见客,不如你随我一同去拜见一下!”郡主领着妇人往后院走去。行至后院,见一师太。
“戒嗔师太,不知今日我姑姑可曾有空见我?”郡主对师太躬身行礼。
戒嗔师太看清来人是四王爷的女儿静怡郡主后,恭敬地还礼,“郡主,静思师太正在禅房与人讲经,请随贫尼到厢房稍作休息。”
戒嗔师太领着静怡郡主一行人往厢房走去,而这时,慧能小师傅刚好行至拐角听到了戒嗔的话,抬一看便看到了这一行人的背影。她在原地愣了一下,随后急忙转身向伙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