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700000016

第16章 知识分子要坚守科学与民主(16)

(《华夏文摘》,二○一一年八月)

周有光:回首百年,纵论辛亥革命

采访者马国川

今年一月刚刚度过一○六岁生日的周有光先生,依旧精神矍铄,记忆饱满,思路清晰。这位出生于一九○六年的老人,见证了晚清以来整个中国历经磨难的近现代史,他的命运也随着时代的大波大浪起伏跌宕。

“有一天,我们家的长工带着我出门看热闹。我看见进城的农民被剪了辫子,痛哭流涕。”周有光老人回忆起童年的往事,脸上绽开天真的笑容。

那是整整一百年前,武昌起义所激起的革命风云在全国各地鼓荡。五岁的周有光站在常州的街头,眼睛被革命带来的新气象所吸引。历史的一幕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里,虽历经百年沧桑,记忆犹新。

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以后,周有光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兼任经济学教授;一九五五年他从上海调入北京,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从事汉语拼音方案制定工作,主持编制国际通用的“汉语拼音方案”,泽被亿万人。八十五岁那年他离开办公室,离开他的语言文字专业研究,开始转向历史和文化,研究人类文化发展规律。

去年,周有光推出的新著《朝闻道集》,得到读者的追捧,荣获深圳读书月“二○一○年度十大好书”;今年,他又出版了新著《拾贝集》,其中闪耀着这位历史老人对人类文明和中外历史经验的理性反思,对国家社会种种问题的精辟评论,再度受到读者的追捧。

周有光的家乡江苏常州位于上海与南京之间,历来为江南富庶之地、文化发达之乡。周有光说,辛亥革命也给这个地方的普通民众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第一,从此没有了皇帝。皇帝存在了两千年,忽然一天没有了,这是天翻地覆的改变;第二,老百姓的负担减轻了,清朝苛捐杂税太多;第三,建立了许多新式学堂,晚清就开始有了新式学堂,革命后更多了。我进的就是新式学堂”。

在周有光看来,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

革命不革命要看它是进步还是退步

马国川:有学者说,清末形成了“改革和革命赛跑”的局面,一方面革命党人鼓动革命,一方面清王朝实行废科举、改官制、设谘议局等改革措施,为什么“改革跑不过革命”呢?

周有光:“改革和革命赛跑”的说法不准确,改革也是革命。革命有流血的革命,也有不流血的革命。一六八八年,英国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就是一场没有流血的革命,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在民主制度发展的历史上,光荣革命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权利法案》就是这场革命的成果,它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征收赋税,国王不得干预议会事务,议会必须自由选举,议员有充分的言论自由。这个限制王权的法案是英国宪法的基本文件之一。

马国川:光荣革命没有打仗,没有死人,是和平的革命。

周有光:是和平演变。革命不革命,要从历史角度来看,它是进步还是退步。暴力推进的革命,假如是退步的,即使打仗打胜了也不算革命。不是打着革命的旗号就是革命。假如推翻了一个皇帝,自己又当了皇帝,或者是不叫皇帝的“皇帝”,那就不是革命。根据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二十世纪中国的许多所谓“革命”并不是真正的革命,因为“革命”后不但没有把中国推向前进,反而使中国落后了。例如,“文化大革命”就不是革命嘛。

马国川:那您认为辛亥革命是真正的革命吗?

周有光:辛亥革命是真正的革命,了不起。

提高对慈禧的评价是错误的

马国川:在辛亥革命前,清王朝也进行了一些变革,例如最早的洋务运动。我们该怎么看待洋务运动?

周有光:洋务运动是进步的。解放后反对洋务运动是错误的,现在改正了。洋务运动很幼稚,而且都是大官僚来搞的,普通人没有这种条件。洋务运动搞得乱七八糟,但它也做了一些小事情。

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康有为要改革,但是慈禧太后不让改,最后没有成功。慈禧太后是反对改革的,也就是反对革命的。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改革就是革命。在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进行革命,康有为是第一个,虽然失败了,但影响是很大的。“戊戌变法”留下来的成果就是一所京师大学堂。

马国川:庚子之变后,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清末新政”的改革措施。慈禧太后作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是“清末新政”的领导者,所以现在有些学者对于慈禧太后也有了新的比较高的评价,您怎么看?

周有光:当权者一开始不想改革,后来没有办法了才同意。慈禧太后是坏人,是一个彻底的坏人,她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女皇帝,是真正的女皇帝。她没有做什么好事情,有的改革是她没有办法了才同意的。

马国川:一九○六年废除运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是慈禧同意的,这算是很有革命性的举措吗?

周有光:慈禧太后废除科举是被迫的,怎么是她的功劳?废科举是一种维新运动,清朝末年像康有为这样的人不是一个,有好多人。他们是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立志要改革。广义来讲,清末的改革都是维新运动,主要是学日本的明治维新,因为明治维新搞成功了。

晚清政府废除了科举,新式教育开始兴起,不过晚清时新式学校很少,只搞了一点点。清王朝垮台后,新式学堂才真正兴办起来。我进的小学就是新式学堂,那时候皇帝已经没有了。

马国川:现在有些人对慈禧太后评价很高。

周有光:因为中国有些人喜欢皇帝嘛。清王朝垮台后,还有些人虽然不叫皇帝,实际上就是“皇帝”。提高对慈禧的评价,我个人看,是错误的。

康有为前进了半步,孙中山跨出了一步

马国川:在清末的改革中袁世凯非常积极,力推改革,您怎么评价袁世凯这个历史人物?

周有光:袁世凯也想做皇帝。辛亥革命后,他本来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做中国的“华盛顿”,但他思想太坏,自己当皇帝,所以他失败了。客观来讲,他把清朝搞掉了,也算做了一件好事情,很勉强。总体来讲,我对袁世凯是否定的。

袁世凯是练新兵起来的。其实在他起来以前,已经有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他们都有进步性,而太平天国是落后的。以前的理论有一个错误,好像农民运动都是进步的,这是完全不对的。

马国川:康有为反对孙中山的革命,鼓吹改良,怎么评价这些改良派呢。

周有光:改良也是革命。康有为搞维新运动,维新运动是进步的。康有为主张保留皇帝,实行君主立宪。君主立宪制是民主运动的初步形式,英国不也还是君主立宪吗?所以说,康有为的维新运动是进步的。

马国川:都是进步的,那么康有为和孙中山的区别是什么呢?

周有光:孙中山不要皇帝,康有为要保留皇帝,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在这里。所以,康有为是前进了半步,孙中山跨了一步。

马国川:但辛亥革命后,康有为又搞复辟,这就有点问题了?

周有光:那是不重要的,不能拿后来的事情来否定他。那个时候康有为已经没有了什么权力了,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做不出什么事情了。

马国川:现在,对于孙中山的评价分歧很大,有的说他是民主革命的伟人,有的说他是“空头革命家”,您怎么评价孙中山?

周有光:孙中山是伟大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当时是很进步的。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孙中山做的好事很多,坏事很少,基本上是成功的。要知道,他那时候比较困难,不容易。

马国川: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

周有光:他是革命家,是革命的,是进步的。国民党是他创造的,国民政府是根据他的理论来搞的,做了许多成功的事情,国民政府的功劳跟孙中山是分不开的。现在把国民党完全否定了,这是不对的。孙中山的功劳要跟国民党整个功劳放在一起算,他死了以后,国民党就按照他的规定来做。

马国川:但是国民党后来也是独裁啊。

周有光:孙中山讲得很清楚,革命要分两步来走,第一步是军事革命,必须要独裁。军事革命成功以后,就要搞民主革命。

那么,蒋先生做的坏事呢,就是他没有走民主道路。我为什么讨厌蒋介石?就是因为他是搞专制的,而共产党宣传的恰恰是要走民主,所以我们欣赏共产党。

三千年的历史大趋势

马国川:近年来,有些人对于辛亥革命提出了强烈批评,呼吁“告别革命”。您怎么评价这些观点?中国是否需要“告别革命”?

周有光:什么叫革命呢?许多人都没有搞清楚。我们要从整个历史来看,有些个人的文章、个人的观点没有什么价值。苏联解体后,整个世界上,历史学大大进步了,中国的历史学也要进步。

马国川:“告别革命”的观点认为,不要以一种暴力的方式来推翻一个政权。

周有光:用暴力或者和平的方式都可以进行革命,要看当时的条件。

马国川:辛亥革命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但是为什么一百年来中国仍然在走向共和?

周有光:因为民主是很难的,统治阶级不是一个人啊,是一个集团。像日本也是一步一步走的,明治维新是君主立宪,仍然保留着贵族的利益。

马国川:从辛亥革命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在您看来,这一百年可以大致分为几个历史阶段?

周有光:这一百年可以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四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北洋政府,军阀政府,搞得乱七八糟。但是在文化上面,比如蔡元培在军阀下面也做了好事情,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一个好的现代大学,非常了不起。直到今天,我们还要感谢蔡元培先生。今天的大学要搞好,还是要学习他,按照“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原则来改革。第二个时代是国民政府。根据国外的研究,国民政府做了五件好事情:第一个是统一中国,第二是废除不平等条约,第三是收回租界,第四是收回台湾,第五是废除厘金制度。第三个时代是毛泽东时代。第四个时代是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有好事情也有坏事情,好事情是放弃了阶级斗争,经济搞起来了。

马国川:如果从一百年来的历史来看,历史的大趋势是什么?

周有光:历史的大趋势不能从一百年来看,要从三千年来看。三千年的历史大趋势是:在经济上,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在文化上,从神学到玄学再到科学;在政治上,从神权到君权再到民权。

在经济方面,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同时进入信息化,但是水平非常低。在文化上,中国思想界如今的状况很糟糕,仍然是神学思维、玄学思维,不是科学思维。如果走不出神学玄学,实现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在政治上,民主是必由之路,但是中国搞民主是很难的,传统里没有民主思想,历史又长,包袱越大,改革越难,所以要有耐性。有人估计,中国快的话需要三十年,慢的话需要一百五十年。其实慢一点进步也是进步。总之,中国不可能不走上民主道路。

(本文原载于《博文》,原标题为“周有光纵论辛亥革命”。)对话周有光

同类推荐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 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词传

    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词传

    从南唐后主到违命侯,再到一代词宗,生命赋予了李煜独特的轨迹,他的词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早期的李煜,雕栏玉砌,锦衣玉食,所以“寻春须事先春早”,有及时行乐的情怀;“踏马蹄清夜月”,有大周后缱绻相随;“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有小周后画堂幽会;有美人“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的香艳风情,又有“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的奢华享受。他用华美温婉的文字,咏出一首宫廷欢乐颂,诉说着未经事的贵族青年那些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细腻心思。
  •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在本书当中,作者向读者披露了奥维茨的发家史;在贝弗利山的某家大饭店,他将百元美钞撕成两半,以预订前排最好的包间,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赢得一位犹豫不决的客户,他在全议桌上跳起四不像的踢踏舞;他时刻记得给客户送一些礼物,尽力帮助他的客户和朋友,事无巨细,把它当作自己的义务——以及他的同事用飞机载客户去晚餐等等壮举。
  •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接点,“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本书介绍了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生平,内容包括:苦难的童年、豫剧流派与传承、常香玉的继承与创新、“常香玉号”战斗机、募捐义演等。
热门推荐
  • 小楼秘影

    小楼秘影

    重庆是军统最后的老巢。小说主人公马奇涛在军统出生入死,潜伏回到大陆之后,他在一个夜晚与少年殷绍雄偶然相识。从此,少年殷少雄从小向往的飞檐走壁功,在陌生人马奇涛那里实现了。然而,马奇涛的目标不是在这里,他从台湾回到大陆之后,寻找的女人是含羞草这个曾经的军统女特工。二人终于见到了,在一个夜晚二人紧紧相拥。不久,大陆发生了“文革”,二人再次分离,各自为战。与此同时,另一个军统人物董央也粉墨登场,回到大陆不但没有起到追杀马奇涛的作用,相反二人还携手共同发展。台湾想弄到所谓AK47的资料,在董央等人的潜伏中,成为笑话。小说开始引用一段古擂台的武林豪杰来借鉴今人,从这里拉开了小说奇异诡谲的篇章。
  • 许你一个相守

    许你一个相守

    布七:“你的世界,我路过。生活似白柠檬、甜而酸,我们遗忘了旧事。那时,你惯着我,和我疯、背我走。我的世界,请你留下。”言杭:“我拼了命的去跑,却还是错过。”
  • 九邪武神

    九邪武神

    吸血、控尸、修罗、剧毒、邪刀……九技加身,天地可灭!家族废物楚风遭受奸人迫害,却在临死之际,神魂遁入了一方名为“九重神狱”的奇特空间,并从中结识了一群来历神秘的绝代凶人,从此开启了一段逆天崛起的巅峰之路!“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允许任何人踩在我的头上!”——楚风!
  • 寄卿汝

    寄卿汝

    你屠我满门,杀我皇族。反过头又对我嘘寒问暖,百般呵护。你说你只想要我,却放不下那江山美人。若那年大雪,我从未认识你多好......
  • 笔著华夏:郦道元

    笔著华夏:郦道元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笔著华夏郦道元》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
  • 中华女杰(现代卷)

    中华女杰(现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女杰(现代卷)》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1949年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涌现的20位女英雄(女杰)故事,讴歌了她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美菜好风范。
  • 异世最强奶爸

    异世最强奶爸

    苏叶22岁那天被扔到了异世界照顾5个小萝莉。苏叶:破屋里洗尿布,偶尔做做药剂师,卖过果酒,魔法学院当导师;坑过几条巨龙,精灵帝国与女皇深入交流,魔界里和魔王打架;不是我想装逼,也不想撩妹子,我真的只是想赚钱养娃!
  • 音玉镯穿

    音玉镯穿

    师傅:“岚儿你是不是又干什么坏事了”洛岚羽:“没有师傅!就是我给你找了个上门女婿”师傅:“·······谁?······”众师兄:“师兄弟们,抄家伙抢回小师妹。杀”········洛岚羽:“别这样,他死了那我就嫁不出去了”师傅:“呵~呵呵呵正合我意,弟子们上了”众师兄:“好~杀——夺回小师妹!!!上!”·······················
  • 在哈佛听演讲

    在哈佛听演讲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迄今为止,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中共有8位曾当选为美国总统。哈佛大学的教授团中总共产生了34名诺贝尔奖得主。此外,还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思想家。我国近代,也有许多科学家、作家和学者曾就读于哈佛大学。这个被莘莘学子所向往的教育殿堂也吸引·了众多有声望的名人前去演讲。对这些社会未来的栋梁之才一吐肺腑之言。本书精选了16篇各界名流在哈佛经典、励志的演讲,中英双语,让你体验双重震撼!
  • 越玩越成功

    越玩越成功

    人类的生命成长是一个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只有真正地、全面地认识了自己,才会改变自我、超越自我,所以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认识自我是十分艰难的。如何才能破解心灵的密码,使自己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呢?心理测试其实就是一把打开心门的金钥匙,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