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900000012

第12章 金融经济课(2)

我们肯定对《西厢记》中的红娘印象深刻,红娘聪明伶俐、妙语连珠。在崔莺莺和张生的婚姻中,她是成全这桩美满婚姻的关键人物。所以在社会上从事婚姻介绍工作的人或者偶尔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者,人们都愿称之为"红娘"。可是你知道吗,在金融市场中也有"红娘"。

在经济生活中,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为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牵线搭桥,实质上也在扮演着红娘的角色。

发明家普兹茂发明了一种低廉的机器人,它能清扫房屋、洗车、割草等。可惜的是这位发明家没有足够的资金把他的发明投入生产。老人沃尔特有大笔存款,这是他和妻子多年的积蓄,但是目前并没有可用的地方。如果我们让普兹茂和沃尔特合作,让沃尔特把资金提供给普兹茂,普兹茂的机器人就能研制成功并推入市场,我们会有更干净的房子、更鲜亮的汽车和更漂亮的草坪,经济社会的福利也会得到改善。

金融市场(股票和债券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像普兹茂和沃尔特这样的人相互合作,将资金从那些由于支出少于收入而有多余资金的人手中转移到由于支出大于收入而短缺资金的人手中,以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金融中介使筛选企业经营者的机制社会化。在小商品经济即高利贷时代,企业经营者一般是企业的直接所有者,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企业经营者的筛选功能基本上可以忽略。货币银行金融机制产生后,社会对企业经营者的筛选功能开始加强,即缺乏专门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一般难以取得银行贷款。证券、证券市场、投资银行等新型金融中介的活动,把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机制从单一银行体系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企业的经营机制获得了极大改善,使企业的行为和决策更加合理化。

金融中介一般由银行金融中介及非银行金融中介构成,具体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机构。资金沿着两条路从资金盈余者手中转入资金短缺者手中。一条是资金盈余者把钱存入银行,然后由银行作为中介把吸收到的存款整合起来贷放给资金短缺者。并从资金短缺者那里收取一定的资金使用费,即贷款利息的一部分,用于支付资金盈余者把钱存入银行的储蓄利息。存贷款利差就是银行作为中介人的手续费。这是一种间接融资的形式。另一条是资金盈余者在金融市场上直接购买资金短缺者发行的借款凭证,如债券、股票等。资金短缺者可以用收集到的资金投入生产,并定期支付利息或股息。

为什么这种将资金从储蓄者手中引导到支出者手中的融通对经济如此重要呢?回答是:储蓄者常常并不是拥有有利投资机会的人。假设今年你储蓄了10000元,但是,由于没有金融市场,你可能既不借款也不贷款,只能把钱压在箱底等待消费了。一年过去了,如果你没有把这些钱花掉,那么你仍然只有10000元而得不到利息。然而,如果联想公司把你的10000元用于开发新产品,由此每年赚取额外的2000元;如果你与可口可乐公司取得联系,那么,你可以把10000元以购买公司债券的形式贷放给他,每年获取l000元的利息,这样,你们双方都能获利。一年后你的资产不是原封不动,而是生出来l000元,这就是所谓的"钱生钱"。如果没有金融市场,你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合作。如果没有金融市场,没有投资机会的人便很难把资金转移给有投资机会的人;双方都只能维持现状,企业得不到发展资金,经济也将失去活力。

金融市场的存在不仅对提高企业生产有益,而且对于个人也是有益的。比如,你新婚燕尔,有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想购置一套住宅。尽管你的薪水丰厚,但是因为你刚刚参加工作,所以积蓄甚微。如果没有金融市场,你只能继续住在狭小的公寓里,直到某一天攒了足够的钱去买房。可那时你也许已经步入中年或晚年,已在狭小的公寓里度过了大半生,可能已经没有那么强烈的购房欲望了。如果存在银行这样的金融中介,你可以贷款买房,即使要支付一些利息,你却会为在青年时光就能享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而感到十分高兴。这样,当你积蓄了足够多的资金之时,就可以偿还贷款。总的结果是,你的境况得到改善;向你贷款的人们也得到了益处--赚了一笔利息。

金融中介连接起资金盈余者和短缺者,促成他们的美事,从而使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运行良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以及经济的健康运行是非常关键的。

货币流通的中转站

--银行

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nca,意思是板凳,供早期的银行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使用。英语转化为bank,意思为存放钱的柜子。早期的银行家被称为"坐长板凳的人"。

最早的银行业发源于西欧古代社会的货币兑换业。最初货币兑换商只是为商人兑换货币,后来发展到为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办理结算和汇款,但不支付利息,而且收取保管费和手续费。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货币兑换商的业务进一步发展,他们手中聚集了大量资金。货币兑换商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利用手中聚集的货币发放贷款以取得利息时,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现在的银行了。

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寺庙、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寺庙,都已经有了经营保管金银、收付利息、发放贷款的机构。近代银行产生于中世纪的意大利,由于威尼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当时的贸易中心。1171年,威尼斯银行成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随后意大利的其他城市以及德国、荷兰的一些城市也先后成立了银行。

当时这些银行主要的放款对象是政府,并带有高利贷性质,因而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要求。最早出现的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是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

在我国,明朝中叶时期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到清代又出现了票号。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5月27日,最早的国家银行是于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银行在商业活动中,是如何担当起货币流通的中转站的角色的呢?假如银行有100元存款,银行借给别人,才有利息,才有赚钱。银行怎么赚钱?通过息差赚钱,比如,银行通过息差赚取2%的利息。银行不能100%放贷。如果老百姓存了100元钱,银行全都放贷了,当人取钱时,银行没钱给人怎么办?这就会造成金融危机。因此,中央银行要求每一家银行必须要保存一定的存款准备金,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别人来取钱时,没有钱兑付的状况。中央银行时刻要求保留一定的存款准备金,即银行就会把储户存款的一部分拿来放贷,剩下的不能放,放了就麻烦了。老百姓去提款的时候,银行没钱,那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所以存款准备金如果是20%,那就是20%的存款留在银行,供提款人取现金用。也就是说,如果银行有100元钱的存款,他就只能放贷80元。银行就是通过这样不断地吸纳存款,不停地发放贷款来完成货币的流通的,并在货币的流通中赚取利润。

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规模巨大的股份(制)银行纷纷建立,成为资本主义银行的主要形式。随着信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干预的不断加强,又产生了建立中央银行的客观要求。1844年改组后的英格兰银行可视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的鼻祖。到19世纪后半期,西方各国都相继设立了中央银行。早期的银行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短期抵押贷款和贴现等为主要业务。现在,西方国家银行的业务已扩展到证券投资、黄金买卖、中长期贷款、租赁、信托、保险、咨询、信息服务以及电子计算机服务等各个方面。

现代银行的结构非常繁杂,按职能可划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和其他专业信用机构。它们构成以中央银行为中心、以股份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银行并存的现代银行体系。

把钱存入银行

--储蓄

先哲早已告诉我们,储蓄是一种美德,挥霍浪费可耻。这个古老的智慧,反映了我们共同的道德判断,以及未雨绸缪的明智抉择。但是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挥霍成性的人,也总有许多理论家,为挥霍行为寻找合理化的借口。

古典经济学家勇于驳斥他们那个时代的种种谬论,他们认为符合个人最佳利益的储蓄,也符合国家的最佳利益。他们指出,懂得长远打算的理性储蓄者,不但不会对整个社会有害,反而有益。但当今社会,古老的节俭美德连同古典经济学家的警醒之言却受到抨击,许多人搬出反对节俭的新理由,提倡支出的论调已蔚然成风。

为了把这个基本的问题尽可能讲清楚,我们再来借用经济学家巴斯夏所举的一个经典例子。假设有两兄弟各继承了一笔财富,每年有50000美元的收益,但是其中一人挥金如土,另一人谨慎节俭。我们在这里忽略掉所得税以及两兄弟是否应该去工作赚钱,是否该把大部分钱捐给慈善机构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和我们接下来要谈的主题无关。

哥哥阿尔文是个挥霍者,他不仅有挥霍的性情,而且有挥霍的信念。他是卡尔·洛贝图斯的忠实信徒。在19世纪中叶,洛贝图斯宣称资本家"必须将他们赚来的钱全部用于享受和奢靡",因为如果他们"决定节省,……商品将积压,部分工人将失业"。阿尔文常出入夜总会;小费出手十分大方;他爱讲排场,养了很多仆从;他有两名私家司机,车子买了一辆又一辆;他畜养一批赛马;他喜欢驾游艇出航,去各地观光;他给太太买钻石项链和毛皮大衣;他送朋友贵重却派不上用场的礼物。

为了这一切,他只好动用老本,但他义无反顾。如果节省是一种罪恶,不节省当然就是美德;再说这么做,可以补偿吝啬鬼弟弟本杰明由于节省犯下的罪行。

不用说,阿尔文对于男女服务生、餐厅老板、皮货商、珠宝商、各类奢侈品店家来说都是最受欢迎的人,他被视为众人的财神爷。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正是他四处挥洒钞票,人们才有那么多工作可做。

弟弟本杰明的人缘比起哥哥来简直相形见绌。他很少光顾珠宝店、皮货店和夜总会,也不会亲昵地直呼侍者领班的名字。与阿尔文年年吃老本不同,本杰明要谨慎得多。他一年的花销在25000美元左右。在那些目光短浅的人看来,他提供的工作机会显然不及阿尔文的一半,另外25000美元则丝毫没有派上用场,就像那笔钱根本不存在一样。

且慢!让我们来看看本杰明究竟是如何支配那另外25000美元的。那笔钱,他并没有放在钱袋子、书桌抽屉和保险箱里面。他把钱存到银行里,或者拿去投资。如果他是存到商业银行或储蓄银行,银行会借给企业用作周转资金,或用于购买证券。换句话说,本杰明的钱用于直接或间接投资。这些钱被用于投资购置或建造生产资料--房屋、写字楼、工厂、轮船、卡车、机器。本杰明投入这些用途的数额与他将钱直接用于消费的数额一样多,都能使钱进入流通领域、创造就业机会。

总之,现代世界中的"储蓄",只是支出的另一种形式。两者的差别,通常在于前者把钱交给别人用于扩大生产。就提供就业机会来说,本杰明既"储蓄"又"支出"带来的效果,与阿尔文单纯支出的效果一样,他们投入流通的资金也一样多。主要区别就在于,阿尔文花钱提供的就业机会,每个人都看得到;而要认清本杰明储蓄的钱所起到的同样的作用,则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

12年后,阿尔文破产了。他不再流连于夜总会和时尚精品店;那些曾奉他为财神爷的人如今谈起他时,都嘲笑他是傻蛋一个。他写信向本杰明借钱。本杰明的支出和储蓄比率还是和以前一样,由于投资收益不断增长,通过他的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不仅数量更多,并且那些工作待遇更加好、劳动生产率更高。他的资本财富和收入都比以前更高了。简单来说,他增加了国家的生产能力,阿尔文却没有。

近些年来,关于储蓄的谬论层出不穷,不能都借用上面两兄弟的例子来加以驳斥,有必要针对那些谬论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许多谬论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搞混了,甚至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犯这种错误的人中不乏知名经济学者。例如,储蓄一词有时被用来单指蓄藏金钱,有时被用去指投资,这个词被用来用去而不加区分。

为自己的未来投资

--保险

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巴比伦王国国王命令僧侣、法官、村长等收取税款,作为救济火灾的资金。

古埃及的石匠成立了丧葬互助组织,用交付会费的方式解决收殓安葬的资金。

古罗马帝国时代的士兵组织,以集资的形式为阵亡将士的遗属提供生活费,逐渐形成保险制度。

随着贸易的发展,大约在公元前1792年,正是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时代。此时商业繁荣,为了援助商业及保护商队的骡马和货物,在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了共同分摊补偿损失的条款。

公元前916年,在地中海的罗德岛上,国王为了保证海上贸易的正常进行,制定了罗地安海商法,规定某位货主遭受损失,由包括船主、所有该船货物的货主在内的受益人共同分担,这是海上保险的滥觞。这种共同承担风险损失的办法,就是近代保险的萌芽。

人们因为厌恶风险而规避风险,保险就应运而生了。保险是人们为了对付由意外事件如疾病、事故或其他不幸所引起的财务风险而购买的安全性保障。人们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换回一个承诺,即如果所保险的事件发生,保险公司将进行赔偿。保险并没有消灭风险,而是转换了风险:风险原来由投保人自己承担,现在由保险公司承担。

通俗地讲,其实"保险"就是"互助",互相帮助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保险公司就是提供了一个许多人互助的平台。在我们传统的社会里,家里发生了不如意的意外事情,我们都会通知亲戚朋友并请他们来帮忙,但是亲戚朋友是有限的,能发挥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同类推荐
  • 危机的逻辑

    危机的逻辑

    本书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曾经和正在发生的各种金融骗局和投资陷阱。如次贷危机的幕后真相、斯坦福国际银行诈骗案、美国梅道夫案,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连环骗、比特币投资隐患、互联网金融诈骗、中国股市中的秘密等,涉及银行、证券、慈善、收藏品投资、房产投资、股市、公司并购等多个领域。在生动而真实的揭秘之后,作者还用大量笔墨分析了每个骗局背后的金融原理和经济常识,以及相应的识别应对之法,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防范指南。
  • 后谷歌时代:大数据的没落与区块链经济的崛起

    后谷歌时代:大数据的没落与区块链经济的崛起

    《后谷歌时代》一书的作者乔治·吉尔德是一位颇具远见卓识的智者。他在技术和文化领域具有无与伦比的视野和见地。他向读者描述了谷歌所面临信任与安全危机,并勇敢地预测了即将到来的后谷歌时代。谷歌的“搜索和排序”能力吸引了世界。看似免费小应用,诸如视频、地图、电子邮箱等让用户欲罢不能。但一个没有价格竞争的体系必将扼杀创业精神,并最终将互联网变成广告的荒原。缺乏信任与安全是谷歌致命的弱点,且当前的计算机和网络体系无法解决这一危机。如果价值和安全不是信息技术体系结构的组成部分,那么这个体系结构必将被替换。作者认为长期由少数巨头把持的互联网将面临着一场“大拆解”。
  • 经济改革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

    经济改革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书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指导全党全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是对我国到2020年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重要部署。这次《决定》标志着中国重启改革议程,吹响了改革攻坚的新号角。本书比较分析过往几届重要的三中全会决议的异同,解析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具体内涵,分别讨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意义、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重要议题。
  • 地产大博弈:楼市的震荡与洗牌

    地产大博弈:楼市的震荡与洗牌

    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惨淡、银根紧缩、原材料涨跌互见……在内忧外患的双重重担之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辐射到各个角落,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的调整自然也在所难免。
  •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

    "身为经济世界中活动的一分子,本该能看懂经济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并理智地参与其中,不幸的是,我们的经济世界被分割成两半:一边是高谈阔论的专业人士,在高端的圈子内自说白话、我行我素;另一边是懵懵-瞳懂的普通人士,在平凡的世界里朦胧地 理解经济世界发生的变化。《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这本书,就是要将思 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 《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
热门推荐
  • 异界建立商业帝国

    异界建立商业帝国

    俩个为了一根辣条,互相嘲讽了10几年。在名为黑白系统的未来生命体协助下同时上天。不差分毫。来到异界,双系统?身体接触才能查看?......从未见过如此之坑的系统。看双主人公怎么在异界创立一个商业帝国,文笔不好随意看看。
  • 霸武圣主

    霸武圣主

    武道世界,强者为尊!不为圣主,终是蝼蚁!重生一世,他誓要登顶武道之巅,抒写男儿心中霸气!
  • 从盾之勇者开始当御主

    从盾之勇者开始当御主

    开局一只大筒木辉夜,靠着系统吞并万界,这是一个成为御主的忍者如何建立自己的迦勒底势力的故事。(群号:934762811。)
  • 若有所蚀

    若有所蚀

    一次不该有的心动,让她受到了惩罚,失了身失了心,被他拉入地狱,万劫不复。无论开始还是现在,她永远是替身,是被抛弃的那一个,收起残破的身心正要转身,又被他死死拉住不放......
  • 如果我穿越到我男朋友小时候

    如果我穿越到我男朋友小时候

    我有一个男朋友,解释一下,我不是在秀恩爱。我男朋友小时候是个问题少年,很多问题并且惹不起的那种。为了让我男朋友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决定利用我花了他一个月生活费买的时空手表穿越到我男朋友小时候。啊~有的时候,我真觉得的我是个拯救了宇宙才能得到的女朋友啊!~
  • 黑色破局

    黑色破局

    《黑色破局》是一部关于中日情报战争的长篇谍战小说,讲述了一个有关我地下党情报组长陈克和他的战友当年在隐蔽战线上将黑桃A、木村等老对手所设下的迷局逐一破除的故事。小说情节曲折复杂,悬念迭起。谍影飘忽,将远逝年代里情报大战中的我党地下人员、军统特工和日本间谍之间的残酷斗争,描述得淋漓尽致。全书分为“黑箭”、“黑洞”、“黑影”三篇,将敌特秘密行动梯次展开,栩栩如生地揭示了敌我双方在谍战中的设局、做局、布局、对局、破局等过程,错综迷幻,扣人心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税收史话(中国史话·经济系列)

    税收史话(中国史话·经济系列)

    本书以漫笔形式叙述了中国四千多年的税收史实,根据“以时为经,以事为纬;经不断时代脉络,纬不缺税事要项”的原则,对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各个历史时期的税收史实,分设章节,一一介绍,内容丰实,条理清晰,彰显了各个时期税收制度的特点,昭示了历朝历代治国理税的得失,语言生动有趣,篇章布局自成一体,值得品读存忆。
  • COUSIN PHILLIS

    COUSIN PHILL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