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900000031

第31章 民生经济课(4)

1978年9月,城市住宅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譬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私人手中的钱动员出来,国家解决材料,这方面潜力不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针对住房问题,邓小平同志再一次说:"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对低工资的职工要给予补贴。"

1997年,中国的住房改革正式上路。国务院提出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由此终结了推行几十年的福利分房制度。紧接着,众多工厂职工掏钱购买自己租住的单位房屋。中国由此飞速进入了"住宅私有化"的时代。大约在200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市场化、民营化"的阶段,而房价也踏上了飞速上涨的历程。然而此时,保障性住房并未按照国务院当年的要求,成为城镇住房市场的主体。这导致低收入和高房价的矛盾越来越深,太多的普通百姓陷入只能看、不能买的境地。

有一种观点认为,房价的上涨应归结于住房的刚性需求。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到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以及中国权威学者所编的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找不到"刚性需求"这一术语。很显然,这是中国"经济学家"对现代经济学的独特贡献。刚性需求是什么,简单举个例子,中国未来有2亿多农民要成为城里人,他们需要房子,这是刚性需求,因为刚性需求的存在,中国的房价肯定会长期上涨。稍微有点经济学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经济学里所讲的需求,不仅是有效需求、真实需求,而且是在"预算约束下"在一定时间内的需求。而我们的这些"经济学家",在谈刚性需求的时候,却把经济学里关于需求的概念忘得一干二净,只讲需求,不讲居民的收入,不讲在什么时间内的需求。

高昂的房价,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现象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有多少爱情死于房价?虽然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什么时候,结婚总得有住的地方吧。中国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老百姓都讲"盖房子娶媳妇",在现代化的城市里,这演变成"买房子结婚"。然而,一套房子的价格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称得上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再者,人们的生活除了住房之外,还有孩子的上学和老人的健康,这两者都需要做很大的储备,人们不可能把钱全都存到房子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保障性住房的渴求就不难理解了。

"社会保障性住房",是指由政府投资兴建或收购的,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保障性质和特定用途的住房。保障性住房与市场上的商品房相比,一个为了公益,一个为了赢利,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老百姓而言,保障性住房的最大特点当然就是便宜、实惠。

实际上,在10多年前的住房改革中,保障性住房就已经被定为主角,但由于各种原因,它一直站在中国房地产这个大舞台的边缘。现在,在中国楼市甘当了10多年配角的保障性住房,终于等来了"变换角色"的时刻。

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提出6条房产调控纲要,明确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2007年8月8日,国务院下达《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以及"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2008年,各地政府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这表明,买不起商品房的老百姓,有望借助保障性住房来满足自己基本的生活需求,实现并不奢华的住宅梦想。相信随着保障性住房的推广,"广厦千万间,百姓俱欢颜"的梦想,离我们将会越来越近。

是什么在损害整个社会的福利?

--分利联盟

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认为,分利联盟的频繁活动会降低社会效率,造成经济停滞。

分利联盟是指由一批希望采取集体行动提高自身福利而不惜损害社会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组织或者集团。奥尔森认为,在边界不变的稳定社会中,会逐渐出现愈来愈多的分利联盟。这正是导致国家衰亡的关键要素。

尽管从逻辑上讲,通过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来增进利益集团每个成员的福利是一种可行的途径,然而更为有效并且也更为普遍的做法是,尽可能地为本集团成员争取社会福利中的更大份额。许多人用"切蛋糕"或"零和博弈"来描述社会福利分配中"均"与"不均"的问题。其含义是,社会福利的总量是既定的,有人多得了就必然有人少得。在奥尔森看来,这种描述未免过于客气,恰当的比喻应该是:一群人一齐冲进了瓷器店,争抢瓷器,结果是,尽管某些人多拿了一些,但是在争抢的过程中打碎了一些大家本来可以分到手的瓷器。由此可见,分利联盟的活动不可避免地会损害整个社会的福利和经济增长。

"寻租"(rent-seeking)行为,不过是对分利联盟之自利活动的另一种表述罢了。分利联盟可以通过寻租活动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改变收入再分配的方案,从而增加分利联盟自己的收入。这些政策包括税收、补贴政策,禁止企业进入、禁止资金和人才的流动,建立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保护主义政策等。

在拆迁这个问题上,房地产开发商可能跟某些政府官员形成了一个分利联盟。要拆迁的鼓楼大街等地方具有很强的文化遗产的性质,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是一种公共利益。但是因为有分利联盟的存在,他们从拆迁中可以捞取大量的经济利益,再加上其拥有强大的政治与经济资源,公共的文化利益就要为狭隘的经济利益让路,拆迁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而且,分利联盟总是要为掩盖自己的行为打出冠冕堂皇的旗号,正如历次拆迁中所提出的或者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或者为了拓宽城市道路、缓解交通压力,或者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等充分的理由。

达成利益共识,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来保证集体行动的实施,以实现那些表现为集团利益的个人利益,这是一个耗时耗力的长期的博弈过程。这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是促使拥有潜在共同利益的社会成员结盟的必要甚至是充分条件。奥尔森认为,英国长期以来既没有受到专制统治,也没有遭到外敌入侵和革命动乱,但是这个在社会和政治上超稳定的国家,20世纪的经济发展速度比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缓慢得多。其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强大的分利联盟在作祟。长期以来,这些获得了垄断地位的组织或者行会在日益壮大的同时,也越来越保守僵化。这些分利联盟拒绝对变化迅速的环境做出反应,决策迟缓,行动迟钝,对一切可能威胁到自己既得利益的创新一概排斥,并且不惜为了自身的特殊利益而牺牲全社会的利益。这会使社会陷入一种僵化的均衡局面,奥尔森将这种现象称为"制度僵化症"。

穷人和富人的差距有多大?

--基尼系数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在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个人之间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基尼系数也随之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最流行的经济学术语之一。

世界银行曾经发布了一份数据,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中国是10.7,美国是8.4,俄罗斯是4.5,印度是4.9,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

"基尼系数"即"基尼稠密度系数",是一种测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统计指标,是由意大利统计学家科拉多·基尼于1912年根据洛伦茨曲线的研究方法而提出来的。

基尼系数主要是用来定量测定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国际上把它作为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2006年,城镇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25410.8元)是20%最低收入组(4567.1元)的5.6倍;农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8474.8元)是20%最低收入组(1182.5元)的7.2倍。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0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0~1的变化区间内,基尼系数的值越大,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在具体通过基尼系数反映收入差距的状况时,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在0.3~0.4之间,表示较为合理;在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在0.5以上,表示差距相当悬殊。在现实实际中,按国际上多年测量的数据计算,它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2~0.6之间。

用什么来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恩格尔系数

过去,中国人见面总是习惯性地问对方:"吃饭了吗?"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吃饭了吗?"逐渐被"你好!"所代替。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饮食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少,而在娱乐、出行等方面的消费比例越来越大了。这种现象被称为"恩格尔系数"降低了。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中叶,德国统计学家、时任普鲁士统计局局长的恩斯特·恩格尔对153户比利时家庭的家庭预算和支出进行分析后发现,随着收入的增加,或者伴随人们富裕程度的上升,其家庭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占总支出的比重会下降,用于非必需品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会上升。在生活必需品中,食品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他指出:"越是贫穷的家庭,其消费支出中食品开支比重就越大。"由此,人们把恩格尔关于"越是贫穷的家庭,其消费支出中的食品开支比重就越大"的表述称之为"恩格尔定律",把家庭食品开支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称为"恩格尔系数"。但在具体数据的应用上,由于较难确定"生活必需品"的概念,人们一般以食品开支代替"生活必需品"。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们获得生存的首要条件,只有这一层次的需求获满足后,消费才会向其他方面扩展。因此,食品支出的比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活水平的高低。人们普遍认为: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要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而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收入水平高的居民群恩格尔系数相对要低一些。经济学者奥珊斯基和钱纳里分别从国家宏观层面和家庭微观层面验证了恩格尔系数和恩格尔定律的普适性。

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富裕程度的标准之一: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这一举措,使恩格尔系数成为评价国家或地区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恩格尔系数和恩格尔定律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但是,恩格尔系数这个衡量指标并不是万能的,它有时会制造一些假象,出现失灵的情况。例如,在我国特别是贫穷地区,人们长期以来形成了"勒紧腰带过日子"的习惯。这种习惯会降低恩格尔系数,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众所周知,在家庭收入不增加或增加十分有限时,家庭总支出的规模基本不变,但由于诸如学费、电费、水费、医药费、燃气费等刚性支出的急剧增加,一个现实的选择就只能是压缩食品支出。这种情况在中国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尤为普遍,为了应付急速增长的学费、药费和电费等刚性开支,"省吃俭用"成为中国百姓的通常选择,与其说这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德,不如说是一种无奈。正是这种无奈,直接导致收入与恩格尔系数"双低"现象的产生。此外,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也会影响恩格尔系数。"穿在上海,吃在广东",是对上海和广东两地消费习惯的高度概括。广东的恩格尔系数较高,与这种历史上形成的消费习惯不无关系。恩格尔系数恰恰忽略了消费习惯的差异。

因此,在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因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而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于2009年9月14日披露的中国成立60年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显示,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已由温饱迈向小康,食物消费支出在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相比改革开放初期大幅下降。根据统计,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08年的37.9%,下降了19.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8年的43.7%,下降了24个百分点。

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综合国力

2008年,世界综合国力排行榜如下:

无论是什么排名,无论怎么排,美国几乎总是以所有的绝对优势排在第一位,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俄罗斯排在第二,国力资源中只有自然资源处于一定的优势,而在技术力、人力资本、资本资源和信息力上都处于相当的劣势,主要是这两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力的上升。

排在第三位的英国,在资本力、信息力、人力资本和技术力上有一定的优势,在自然资源上水平一般。

法国排名第四,其国力资源排在第六位,科技力和人力资本一般,资本力、信息力较强,而自然资源相对比较落后。

同类推荐
  • 21世纪政治经济学

    21世纪政治经济学

    本书探讨了包括未来的蓝图、全球一体化、全球化时代的市场与政府、经济的价值、国际间的一致意见和分歧、限制增长的社会和生态因素、未来人口问题、贫富差距的演变、未来科技发展、未来面临的战争与和平以及可能到来的亚洲时代、未来将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全书结合精确的数据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对人类及世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科学的预测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 国际金融研究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金融研究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就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前沿问题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人民币加入SDR背景、条件、意义及影响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问题研究、货币国际化学术前沿动态研究、货币国际化与国际收支结构演进关系等。
  •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本书以颠覆性科技为主题,文章包括颠覆商业世界的十个趋势、扬帆海外:中国国企的世界梦、关乎2500亿美元: 如果中国不能填补高技能人才缺口、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探讨、本土车企如何实现“中国梦”?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本书可供中国企业高管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涵盖的经济学现象比较广泛,绝大部分都是用事例在说明经济学中的现象,包括经商、职场、投资、生活等方面,很多人在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以后,无论是做事还是生活,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正确且开明的经济学知识,会帮助你生活得更好。
  • 经济法概论

    经济法概论

    本书为高校教材,主要介绍了所有权的一般原理、债的一般原理、公司法、担保法、合同法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我有一座十八层地狱

    我有一座十八层地狱

    打不过红眼巨狼我溜进十八层地狱修炼一番再出来。打不过钢铁巨猿我溜进十八层地狱修炼一番再出来。打不过比我修为高的我溜进十八层地狱修炼一番再出来。生活压力大?心中烦恼事太多?
  • 浑身痒痒

    浑身痒痒

    进入腊月,老更也进入了临战状态,小儿子惠临腊月初九就要结婚了,想想,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去做。昨天媒人捎过话来,说过红的时候,给女方家送的离娘肉要大一点,别只割了一小绺,猪尾巴似的,让人瞧不起。媒人还说,倒不是女孩的爹娘想多吃您家二斤猪肉,主要表示对女方家的尊重。老更说:那是自然的,我家虽不富裕,不过夹夹缩缩的事我还是不做。老更的话说得很有底气,事实上老更也真不是小气的人,大事小事老更也是办过几件的,比如养老送终娶媳盖房,在牛家铺子,真没给别人留下可以咀嚼长短的口舌。
  • 大姑的焚场

    大姑的焚场

    老家龙洞坪有一块三面环山中间长着很多漆树的斜坡地,人们叫它漆树湾。在漆树湾深处,有一块被石墙围住的乱石岗,乱石岗中心是一块方圆不到十平方米的不毛之地,至今不长一草一木,很坚硬地裸露着,像是一只永远不甘心闭上的盯着老天的眼。这块不毛之地是我隔了五代的大姑金古阿芝的焚场,焚场外的石墙是她隔了三代的叔叔——我的爷爷——为她的灵魂遮挡寒风和防止生漆过敏而砌的防护墙。一我爷爷五岁时父母双亡,被堂兄堂嫂收养。大姑和我爷爷同岁,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一同放羊,一同劳动,感情相当深厚,名为叔侄,实同兄妹。
  • 江山如画之朱砂痣

    江山如画之朱砂痣

    为了挽救前世恋人,南宫衍求了两千年,终于换了玄姬的承诺。一千年后,玄姬为了一个承诺,改更轮回,回溯时光……本以为这是别人的故事,没想到一插手,自己也成了故事中的人。凡人都妄图逆天改命,长生不老,成就无上大道。可神又想什么呢?一个强大无匹的神,却轻易相信了他人。她是会被人拉下神坛,还是重返王座?而南宫衍,他究竟是无心利用,还是有心要借此机会掌控她?玄姬颜婳,却在人间惊喜遇见了自己本早已魂飞魄散的师父。她究竟是落入了仙界的阴谋,还是陷入了命中的劫数?众生做子,天下为局。一入此局,身不由己。————————————————男追女。女主直女,反应迟钝,外冷艳高贵内皮皮虾。能冷眼旁观看天道轮回和离合悲欢那种神,不是传统天真圣母类型。先预警:1.有“穿书”、“起点男主”等元素混入,会换地图,修仙世界有副本。2.男主有未婚妻,所以感情线开展得晚(至少等他退婚后)。这世上的故事本应是两个人的,不该有第三个。多一个,谁都痛苦。我只想有你,也只想你有我。3.大纲是我早就定好的,虐不要打我。这是我第一本书,想写出淡淡的治愈和欢乐,欢迎大家文明指出缺点。简介劝退,我又说了这么多雷点,是不是没人看了(泪奔)?
  • 原诗

    原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青铜门传奇

    青铜门传奇

    原本,我只意识到自己还不能停,我还必须走下去,因为还有一个十年。可是现在,我意识到其他人都没有停过,计划和阴谋还在继续!我必须行动了!其实只要他们活着,故事就永远不会结束,我也决不会放弃!新的探险!会让所有人、所有谜团都有一个归宿,和释怀。真正大结局!好故事正在继续!
  • 气象:千变万化的拼图

    气象:千变万化的拼图

    各地惊现日晕奇观,2006年3月3日,黑龙江省大庆市市民惊奇地发现天上有三个太阳。当时出现三日同辉,正好是在一条线上,中间的太阳是圆形的,两边的有点月牙形,边缘非常清晰。中间的太阳不是很明显,得仔细看。2006年8月18日中午,拉萨布达拉宫上空出现日晕奇观。当时,布达拉宫上空的太阳周围有一道美丽的光环,内红外紫,颇为壮观,持续两个小时左右,市民们纷纷驻足观看。这种现象被称为“日晕”。
  • 影后狗仔火锅店

    影后狗仔火锅店

    演艺道路正如日中天的大满贯影后白蒹葭突然被资本封杀,从神坛坠落,却意外发现她的微信朋友圈可以看到别人的心理活动,坚定不移地走上一条八卦狗仔的职业道路,在因为她经营不善而倒闭的火锅店中开始了‘狗仔生涯’,专业揭露娱乐圈不能说的秘密,将那些面和心不和的事情全都端到明面上来,众人评价,“娱乐圈最毒影后”。娱乐圈头条渐渐变味……某日报:大满贯影后白蒹葭评价沐朵朵:“婊气重重”某晚报:影后搞事情,谈及娱乐圈黑幕时称心痛不已。某网站:白蒹葭,一个变身狗仔的影后。自从影后化身泥石流,娱乐圈开始了鸡飞狗跳的日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倾宠:纨绔世子妃

    盛世倾宠:纨绔世子妃

    当一代名门嫡女受世人唾弃,人人得而诛之,究竟是她本性如此还是有人精心算计?世人传言她嗜血毒辣,无论老幼病残皆杀伐之。世人传言她独爱美男,不论年龄看上皆不放过。世人传言她丑陋恶寒,从不真颜示人。世人传言他力大无脑,力顶千斤却智商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