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4300000044

第44章

“我托吏部的朋友查过,没有找到前些年任命宣抚大使的诏书。”在李元到明州以前,黄镛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已经想好了说词。看到李元面无表情,他继续说到:“我一开始怀疑是不是王规记错了,直到后来江老师提醒我,我查到一个被拘留的蒙古国使者,他就曾经任过蒙古国江淮路的宣抚副使。”

李元问到:“莫古儿人怎么也设跟这边汉人一样的官职?”

黄镛说:“很正常啊,辽、金、蒙这些狄夷侵占了中原土地以后,任官的大部分还是汉人,也一直沿用宋国的官制。”

李元没有作声,十几年前的那些事情又浮现出来:如果黄镛说的是真的,那莫古儿人是怎么找到我们的?是谁泄的密?谁派萨伊德杀了帮主,这人为什么还同时派其他杀手?会不会是黄镛对我撒了谎?他想了一会儿,说:“我想见见那个人,你安排一下。”

黄镛说:“这……李元,事情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我们应该放更多精力在计划刺杀上。”

李元说:“我既然已经来这里,就会把事情做好。只是心里还有很多疑问,希望见到那个人,了解一些真相。”

黄镛有些为难,说:“那个人虽然曾经是宣抚使,但是很可能跟这些事情无关。就算是有关,他也未必会跟你讲实话。你能了解什么呢?”

李元说:“能不能问出真相到时候才知道,我只是想见见他,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吧?”

黄镛见到李元如此坚决,只好说到:“好,我来安排,不过你要答应我,不管见面的结果如何,回来后你要全心投入刺杀行动。”

李元点点头说:“很公平。不过你也要答应,等我出发去北方了,要马上赦免青龙帮。”

真州①的忠勇军营里,郝经正在和苟宗道讨论自己编撰的《续后汉书》。苟宗道读到“立于弑逆之贼而不讨,亦篡也”,看到后面郝经备注的一行小字:“晋成公立,不讨赵盾,是也。”不禁抬头说到:“郝学士,这段话我有不同意见。照你的说法,晋成公为赵盾所立是篡位。可是赵盾是晋国的功臣,而晋灵公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而且是他多次要除掉赵盾在先,赵盾才不得不出手。虽然确实他指使别人杀了晋灵公,可是不能简单用弑逆之贼来说他吧。”

郝经微笑着摇摇头,说:“我们读史要看大势。赵盾在晋襄公死了以后,决意立当时只有四岁的晋灵公为国君,实际是为了掌控大权。《春秋左传》里写晋灵公那些残暴之事,是发生在他十七岁的时候,而当年他就被赵盾杀死了,为什么?很可能是晋灵公不再听从赵盾的摆布而被杀死。被赵盾立为国君的晋成公宣布赵盾无罪,还制定新法让公族大夫可以世代继承官位,这不就是赵盾的傀儡吗。赵盾为了自己的私利弑君立君,不是弑逆之贼是什么?所以晋成公也是篡位。”

苟宗道想了想,点点头继续读到:“推恶于人而诛之,亦篡也……”

这时一个士兵走进来说:“郝丈,刑部的黄侍郎要见你,你快去。”郝经点点头,笑着对苟宗道说:“最近宋国人态度好了许多,那些大官们还时不时来找我,我看他们是吃败仗了。”

李元见到郝经,在黄镛介绍完以后略略行了礼。郝经问到:“二位来找我有什么事?”要是想我以后在皇上面前说些好话的,大可不必了。我已经离开故国十多年,那边发生了什么我是一无所知了。”

黄镛冷笑到:“呵呵,你想多了。我的这位兄弟想问你一些事情。”

郝经打量了一下李元,这人长着花白的络腮胡子,眉目比汉人深,鼻梁高挺,面容黝黑,还有几道伤痕,不是宋国本土人,他身型健硕,不像是个做官的。这人怎么会跟刑部侍郎是兄弟?他没有说话,用眼神示意他继续。

李元也毫不客气地盯着郝经,慢慢开口说到:“我就是十几年前去合州刺杀你们大汗蒙哥的那个人。”

郝经楞了一下,仔细看着李元,问到:“哦?你告诉我这个干什么?”

李元没有回答,问到:“你曾经任莫古儿国的宣抚使?”

郝经点点头,问:“你还没有回答我。”

李元说到:“因为你派了杀手想要杀我,我就特来见你。”

郝经顿了一下,摇摇头说:“你搞错了,不是我。”

李元问这话一是为了确定蒙古人确实有宣抚使这个官职,二来就是想诈他,但是见到郝经的反应以后,心里升起一种感觉,这事情跟他有关系。李元继续编下去:“哦?你别骗人了,那个杀手说是你派来的。”

郝经面无表情,他说到:“我被拘在这里这么多年,这种把戏就不要在我面前演了。你来这里就想问这件事?”

李元说:“事情已经过了这么多年,我不是来报复的。只是想了解一下当时是怎么找到我的。”

郝经笑着摇摇头,说:“你还是把我当做派杀手的人啊,你真的猜错了。你是军队的人吗?”

李元摇摇头。

郝经继续问到:“哦?那你做了对宋国这么重要的事,事成以后为什么朝廷没有给你官做?”

黄镛脸色微微变了一下,郝经问这话是什么意思,是暗示李元朝廷里的人想害他?他插话到:“李元,你不用回答他的问题。我们走吧。”

郝经笑了笑,说:“我说对了吧。你既然没有做官,那就是拿了很多钱了?是谁付钱给你?”

黄镛生气地对郝经大声说到:“够了!”转头对李元说:“你别被他戏弄了。”

郝经看了看黄镛,又看了看李元,没有说话。

李元迟疑了一会儿,说:“我去刺杀蒙哥不是为了钱,而是执行谢赫的命令。”

郝经听到以后皱了皱眉,好像自言自语地说着:“谢赫的命令?……谢赫……十五年前,不对,应该更早……”他问到:“你说的谢赫是在阿拉木特的那个首领?”

李元惊讶地问到:“你知道谢赫?”

郝经笑了笑,说:“怎么会不知道,我当时就在忽必烈汗的幕府,忽必烈汗和旭烈兀汗两兄弟的私人关系很好。旭烈兀汗曾经跟忽必烈汗讲过西征时候遇到的阿拉木特首领,也就是你的谢赫不少事情。”

郝经讲得很含蓄,李元心里也明白。那时候谢赫命令他们暗杀了不少蒙古商人和跟蒙古人做生意的波斯人。

郝经说:“那你就是阿拉木特的阿萨辛啰……当时有人知道你的身份吗?”

尽管对阿萨辛这个称呼有一丝不快,不过李元的思路很快就被这个问题带了过去:那时候安平会的人都知道我是从波斯国来的,虽然我没有说得太细,但是他们都见识过我的身手,再加上泉州城里波斯商人也多,说不定他们猜到了。想到这里,李元的脑海里突然跳出了蒲寿庚和胡辛,他们和莫古儿人有着某些牵连,跟眼前这个莫古儿国的宣抚使有什么关系呢?

黄镛听到郝经这么问,对李元说到:“李元,蒲寿庚跟安平会这么熟,会不会早猜到你的身份了?你不是怀疑他跟蒙古人有关系吗,是不是他给蒙古人告的密?”他一心想让李元的心思往蒙古人身上引。

在李元心中那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被黄镛这么一说,就像烟雾被人的手一抓以后就散开了。他回过神来,对郝经摇摇头,说:“我不清楚……”

郝经并没理会李元的回答,他对黄镛说到:“蒲寿庚?这名字有些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黄镛说:“他是泉州有名的大海商,你听过他也很正常。”

郝经点点头,他对李元说:“刚才说蒲寿庚跟你们关系很熟,是他付钱给你的吗?”

李元犹豫了一下,说:“可以这么说。”

郝经听了以后不再言语,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李元和黄镛也没有说话,李元在回忆着当时接了买卖以后的细节,而黄镛则在想着如何能尽快结束这次会谈。就在这时郝经开口了:“李元,你在十几年前刺杀了蒙哥汗,后来却又被人追杀,很幸运你逃脱了。这么多年以后你才想到来我这里调查,想要知道是不是我派人杀你的。我说得对不对?”

李元点头说:“大概是这样。”

郝经接着说到:“你能找到我,应该是这位黄侍郎帮忙的吧?”李元点头,而黄镛面色有些尴尬,不知道郝经想说什么。

郝经看着黄镛,说到:“黄侍郎,是不是你们被蒙古国打败了,想说服李元重操旧业?”

黄镛心里一惊,这郝经怎么推测得这样准,他沉着脸说到:“你别想挑拨,确实是你们蒙古人派杀手追杀李元。”

郝经说:“你刺杀了我国的大汗,我国派人来报仇也很公平。可是要是如今你还想通过刺杀挽回败局,只是螳臂当车罢了。”

黄镛勃然大怒,高声说到:“郝经,你……你……我要杀你只要一句话!”

郝经冷笑到:“不用这么大声,贾似道早就用过这招了。我来宋国是为了两国的和平,却被无理扣押了十三年,这种昏庸朝廷有什么好救?”

黄镛霍地站起来,几步走到门口对外面高喊:“来人!”门外匆匆跑进来几个兵。一个头目见到黄镛气急败坏的样子,连忙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黄镛面色涨红,点了点头。

郝经平静地说:“黄侍郎,看来我猜对了。”黄镛知道自己中了激将法,脸色很不好看,心里暗暗后悔这次来见郝经。

经过这短短时间接触,李元已经感觉到郝经非常聪明,他被拘留在军营里十几年,意志还能如此坚强,心里不禁生出佩服之情。李元说到:“既然你猜到了,我也不妨告诉你。是的,我要去刺杀忽必烈。”

郝经摇摇头说:“没有用,天下统一是大势所趋,本来两国间有机会和平相处,让人民免受战争之苦,可是现在已经晚了。”

黄镛愤愤地说:“你说的和平,不过是想让大宋臣服于你国,这种和平不要也罢。”

李元说到:“既然两国已经开战,我们所有人,哪怕就像你这样的高官,也只不过是巨浪中的小舟。与其等着被巨浪吞没,还不如放手一搏。”

郝经看着李元,微微点点头,没有再说话。黄镛松了一口气,示意李元离开军营。

回城的路上,李元说到:“这郝经一定与杀手有关系,看他说话时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可是手上的动作却有些僵硬。”黄镛按捺住心里的高兴对李元说到:“嗯,观察得很仔细,确实是这样。不过你有些大意了,怎么能向他承认我们的计划呢?这种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元笑了笑,说:“就算我杀了忽必烈,还会有他的兄弟或者儿子继位。反而他身边的幕僚们才是我的目标,你也见识到郝经的厉害了。就拿宋国来说,皇帝死了可以换一个,可还是贾似道做宰相。”

黄镛一听,摇头说到:“这不一样,我大宋尊从儒家传统,哪里是那些狄夷能比。如果忽必烈死了,新人上了必定会撤换掉上批幕僚,这样对我们最有利。”

李元想了一下,接着把眼睛转到窗外,看着马车外的风景,不再出声。

①真州江苏仪征

同类推荐
  • 乱世之大汉崛起

    乱世之大汉崛起

    八王混战,五胡作乱,十室九空,千里白骨。李农,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了乱世之中,看到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他流泪了,这不是历史里的中华,他梦想的是——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 善败

    善败

    善败能忍,努力求存。生于这乱世,唯有尽力而为,方有一线生机。夜虽长,我赤子之心,却向往光明。
  • 湘军崛起(晚清帝国风云系列)

    湘军崛起(晚清帝国风云系列)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晚清乱世,在中国命运正值日落西山、清政府几乎难以为继的时候,湘军集团横空出世,几乎成了清廷唯一可以倚仗的力量。晚清朝廷也因此得以苟延残喘。而湘军集团也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清帝国最顶尖的人才——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无一不是可以独当大局的救世能臣。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以全新的视角来讲述湘军崛起的历史,用生动的语言来揭开湘军“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的彪悍人生,并对湘军集团独特的组织架构、军队勇猛的战斗风格及独特的训练方法、募兵制度,以及湘军领袖的个人性格、才能与相互关系,也有着非常生动到位的评价。“历史成就了湘军,湘军改变了历史”。正当湘军与太平军战况正烈之时,英、法在美国、俄国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 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中的上海学生运动史料选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中的上海学生运动史料选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为读者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学生运动的全景,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上海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牺牲精神。
  • 逆天神预

    逆天神预

    一场穿越古今之历史新篇章。一本好书定义。必然是能使人欢乐。这才是写作的真谛。此书只为博君一笑。
热门推荐
  • 爱在发芽

    爱在发芽

    那美丽的风景是在南湖堤段。站在堤坝上,微风拂来,使人神清气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摇晃着翠绿的脑袋,身高体健的杨树,它看起来是那么舒服,看着那绿色,似乎进入了梦幻王国,然后,眼睛便又看到了那似乎是被擦洗过的宝石一般的天空,还有那轻盈、洁白的闲云,不时还传来飞翔音乐家—小鸟的歌,那么动听,美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来源于胡适本人意识的觉醒。他曾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记文学的缺乏,所以极力地劝告朋友们写下自传。但是,他却忘却了一点:中国历代所缺乏的正是写自传的精神。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等虽说都是中国传统自传文学的代表作,但中国传统的自传以述志自省为主,一般篇幅也较短,容量十分有限,并不如胡适的期望。他希望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术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写出来。所以,他主动在四十岁的时候,将前面的人生做一个总结。
  • 她比烟花更寂寞

    她比烟花更寂寞

    她爱他,深爱成疾。五年了,她终于如愿嫁给他,他却将她卖进风月场所,亲手杀死他们的孩子,害她卑微下贱,害她人尽可夫。她终于把对他深入骨髓的爱如毒刺般拔了出来,他却发疯了般想要留住她。可如今爱情和名分她都不想要了,她宁愿死在他面前,也不肯再回到他为她设立的坟墓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当茉遇见莉

    当茉遇见莉

    在《当茉遇见莉》这本书中,她的文字如同她的绘画、摄影一样,有着能穿透物的表象,直指本心的洞察力。读她写的故事,主人公如同在身边,旁观故事里的一切,你会不由自主欢喜或悲伤。——林特特作家当茉遇见莉,当我遇见你。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18个关于成长,关于爱和遗憾的故事。他们是隐居在终南山的一对璧人,在西藏旅行中偶遇的雪莲花般的女子,热爱自然美学的古镇艺术家,在北海道森林里独居的母亲,一生只穿旗袍的阿婆,一个人躲在丽江画画的苏净净,还有青春的白桦林下拉着手风琴的女孩……这些故事令人唏嘘,却使人心生温暖,它让我们在这些故事里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到青春不会孤单。
  • 擎武纪

    擎武纪

    这是发生在青元大陆上的故事!这里有武,有法,有妖,有兽,有神,有仙,就来跟着林安林风两兄弟,擎天之武道创青元之纪元!
  • 也曾心悸

    也曾心悸

    夜里温热的柏油,黏住所有星星,星星孵化开的时候,是两颗心脏的距离。
  • 霸道总裁之追上你

    霸道总裁之追上你

    仔凌是一名护士,有一天在一次事故中,遇见了高飞,随后两人就开始了他们的不一样的故事。
  • 亲爱的星星

    亲爱的星星

    陆芊芊,从小到大的三好学生,活泼开朗,高二那年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楚漠寒,深深的被他吸引着,为了可以见到他,陆芊芊背着爸妈报考了艺术学院……楚漠寒,富三代,爷爷奶奶在商业界的泰斗,父亲更是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本想让独生子楚漠寒传承自己的家族企业,可近几年父子关系越来越恶化……楚漠寒也越来越冷漠,每次见面都是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