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00000007

第7章 让它增值100倍

第一章第五节 让它增值100倍

2007年3月1日,巴菲特向外界公布麾下的投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公司2006年度的业绩报告。该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的主营业务保险业,在2006年的净收入增长29%,赢利达110多亿美元,同比2005年增长了近30多亿美元。每股赢利实现7144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近2000美元。

这些数字表明,如今的伯克希尔公司在巴菲特的领导下,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企业之一,旗下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是全美最大的汽车险公司,通用再保险公司和伯克希尔再保险集团也是世界上主流的再保险商。

纵观伯克希尔公司的保险业务,主要包括政府雇员保险公司、通用再保险公司、国民赔偿公司等数家保险公司,这些保险公司在业务上成绩惊人,是巴菲特在缔造“伯克希尔财富王国”过程中最引以为豪的胜利成果。

1998年,伯克希尔公司的纺织厂因为市场竞争而面临倒闭,善于经营的巴菲特买下被人视为“烂摊子”的伯克希尔公司。当然,他不是为贪图一时的便宜,对于巴菲特来说,失败只是暂时的。在他前去参观伯克希尔的那一天起,他就看出伯克希尔公司的特殊商业价值,这个“烂摊子”会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刻的,真正的伯克希尔王国也不会因为其纺织业务的消亡而走向衰败。那么,巴菲特是怎么让这个深陷泥淖的百年企业又重新焕发生机呢?

1952年的春天,巴菲特曾慕名去拜访当时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巴菲特除了去这个公司亲自打听一些他感兴趣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他一直喜欢并崇拜的老师格雷厄姆是这个赫赫有名的保险公司的董事长,他想通过格雷厄姆先生的关系涉足这个当时让众多金融界人士垂涎的保险行业。

在拜访的过程中,巴菲特见到了当时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副总裁——洛里默?戴维森先生,也正是这个善良而睿智的中年人,让巴菲特更深层次地了解了保险业并产生了纵身其中的冲动。

经戴维森先生介绍,巴菲特明白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成就,是因为它有两个其他保险公司所没有的经营特色:其一,公司的客户全都是政府雇员。之所以选择这些客户,是因为经他们调查和统计,政府雇员们驾驶汽车发生事故的几率比起其他人低很多。其二,公司的产品直接通过邮寄直销而不是通过保险代理商,这样可节省保险成本费的10%~25%。这种经营方式让巴菲特明白低成本和高收益之间的关系,对于他今后的投资事业也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后来,巴菲特决定做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推销员,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并没有取得好的成效。毕业以后,巴菲特决定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票。考虑到风险问题,巴菲特只拿出积蓄的一半,先后分4次买进该公司的股票,总共持有350股,成本为1.02万美元。后来,巴菲特以1.5万美元的价格把这些股票全部抛了出去。“我很后悔为什么当时那么轻易就把它们抛出去,要知道20年后,那些股票价值上升到了1300万美元。”20年后,巴菲特有些后悔自己当时的一时冲动。

在后来的几年时间里,巴菲特一直在专心经营自己的合伙公司。但是在这期间,他对保险业也是“情有独钟”,他前后投资过堪萨斯城人寿保险公司和马塞诸塞州人寿保险公司等保险业股票。

1967年,巴菲特做出了事业上的一项重大决策,他所投资的伯克希尔公司拿出860万美元,通过向国家赔偿公司投标的方式进入保险业,购买了奥马哈的两家头牌保险公司——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的全部流通股。这次举措,被认为是巴菲特事业的一个转折点。从这天起,巴菲特全面涉足保险业,从此开始了保险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的良性互动。

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戴维森先生多次接触以后,巴菲特认为保险行业是最具潜力的投资对象。而且在对其他保险公司进行大量投资之前,他总是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相关的数据信息,特别是行业财务报表。在细心查阅和研究后,他才会做出种种“冒险”的投资举动。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时候,整个美国的保险行业市场异常活跃,形势喜人,许多人因此成为亿万富翁。1968年,国民赔偿公司的保费收入达到2000万美元,税后利润为220万美元。另外,巴菲特还了解到当时的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拥有247万美元的债券和720万美元的股票,巴菲特就是抓住这个时机,利用洛里默?戴维森先生曾经说过的“利用保险公司稳定的现金流进行证券投资组合”的方法去操作。果然不出巴菲特所料,在收购两年后,这两家保险公司的股票和债券价值总和就达到4200万美元。

1965年,随着巴菲特所持股份的增多,他成为伯克希尔公司的接管人,当时该公司拥有290万美元的有价证券。1966年末,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就使公司有价证券账户下的金额增加到540万美元。到1967年的时候,伯克希尔公司的证券投资收入几乎是纺织业务全部营业收入的3倍,而投资普通股票等有价证券组合上的资本仅仅是后者的1/10。

这些经验让巴菲特最终下定决心,放弃日薄西山的伯克希尔公司的纺织业务,转而开始缔造真正的保险帝国。巴菲特在收购保险公司的同时,还四处向业内人士取经,比如当时的国民赔偿公司创始人杰克?林沃特。林沃特告诉了巴菲特很多保险业的经验和原则,这对于初入保险业的巴菲特来说,是最富贵的,可以避免少走许多弯路。20世纪70年代,巴菲特陆续购买了3家保险公司,并另外组建了5家保险公司。

之后,巴菲特的公司在保险业务上业绩增长十分喜人。这些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给巴菲特的投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他依靠保险业的有力支持进行了其他行业的收购和扩张。伯克希尔公司在经历过多次商海沉浮后,在巴菲特的强力领导下,逐渐发展成为一家全球著名的控股公司。

1976年,政府雇员保险公司遭遇经营困境,股票大跌,股东们信心受挫。机会来了,巴菲特毅然决定投资410万美元收购该公司的股票,以平均每股3.18美元的价格大规模买入129万股。

1976年下半年,伯克希尔公司陆续买进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份。除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普通股上投入了410万美元外,巴菲特还决定在该公司的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股票是指股票持有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按公司条款把优先股股票转换成普通股股票或公司债券的股票)上投资1940万美元。两年后,巴菲特又投入4750万美元,买入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720万股股票,当时每股的价钱是6.67美元左右。截止到1980年,巴菲特共持有政府雇员保险公司1/3的股票,投资总额达到了2.96亿美元,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成为巴菲特当时持股最多的公司。到这年年底的时候,该公司收入7.05亿美元,利润达到6000万美元,巴菲特按持股份额分得2000万美元的利润。

随着资本的增加和实力的不断增强,伯克希尔公司在1995年又以23亿美元的高价再次购入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近50%的股份。到1996年,巴菲特重拳出击,全面收购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当年,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为其贡献了29亿美元的保费收入。后来,在巴菲特的苦心经营下,2002年之后这个数字上升到69亿美元,当初的投资增值了整整100倍!

同类推荐
  • 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女人,是这个世界的半边天,让女人了解并控制自己,可以让半个世界保持理智的运行。本书恰是以此为目的,从恋爱、婚姻等问题,情绪、心态等问题,欲望、自立等问题的角度出发,帮助女性读者们了解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状态。此外,本书还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并从实践出发,为读者提供众多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调节自我心态的手段。全书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语言生动幽默,旨在让女性朋友能在会心一笑中体会到心理世界的奇妙。读者若能开卷而有益,并视此书为知己,即是作者对本书的最大期望。
  • 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

    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

    《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由32篇励志故事集结而成,故事关乎存在、遗憾、梦想和爱情。谁不想过上好的生活,但是每个人都有迷茫、孤寂、沮丧、绝望,怀疑着自己,怀疑生活的艰难时刻……希望我们可以消化掉那些令人不安的事,在磨砺中变得更勇敢,朝着梦想继续披甲向前。32篇故事都是作者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写实。篇篇扎实亲切,未必字字珠玑,却句句含情,能给你一种真实的力量,让你面对时没有隔阂。他的文字仿佛一把婉转温柔刀,划开你平静而麻木的内心,拨开你的心中每一个皱褶,让你的纠结、借口、脆弱无处遁形。读完没人打你的脸,你的脸也会红;不拿针扎你,你也会浑身有刺痛感。作者说了那么多,就是要告诉你:年轻,就是拿来努力的。
  • 别输在不会表达上

    别输在不会表达上

    本书从实用性和科学性的角度出发,融理论指导性与实际可操作性于一体,积前人经验智慧和今人的表达技巧于一体,汇编成此书,旨在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表达技巧、修炼表达能力、提高表达水平,做到说好想说的话,说好难说的话,达到让领导赏识、下属爱戴、同事认同、客户追随、异性喜欢、陌生人信任、谈判对手妥协的目标,让每个人都乐于倾听你说话。学习最受欢迎的说话艺术,不让人生输在表达上!
  •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人性的优点(大全集)

    作者为了撰写这本书,曾经读过所有作者能找到的、有关此题意的资料。包括迪克斯报纸信箱回答、离婚法庭的记录、双亲杂志,以及多种著名的著述。同时,作者还雇用一位受过训练的人去研究、探索。他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各图书馆中阅读作者所遗漏了的资料,探究各种心理学的专集,阅读多种杂志文章,探索无数的伟人传记,要找出各时代大人物是如何应对人生的。可以说。作者是世界上听过“克服忧虑”的演讲最多的人。除此之外,作者还接触过成百上千的“克服忧虑”的经验。有些是他人寄给作者的,还有一些是在班上得过奖的。总之,这本书绝非来自象牙之塔,也不是如何克服忧虑的学院派研究报告,而是一本记录成百上千位成年人克服忧虑的报告。
  • 布鲁克林有棵树

    布鲁克林有棵树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为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二十世纪初的纽约布鲁克林,是一片宁静的乐土,而在这里,一颗本应无忧无虑的幼小心灵却要被迫去面对艰辛的生活,体味成长过程中的无奈百味:母亲偏爱她的弟弟,父亲深爱她却英年早逝,家境清贫,在学校饱受轻鄙……面对如此坎坷人生,她也曾苦闷、忧愁,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人生的另一扇大门终于为她打开。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九重梦:大爷别过来

    重生之九重梦:大爷别过来

    经历了两世,卢云儿依旧被乱刀砍死,而且砍她的还是同一个人。再重生,她又差点死在了那一个人的刀下。一个曾经被她偶然救过的道士告诉她:你与他有宿世之仇,化解的唯一办法是入梦,入梦化解他的戾气。卢云儿问:几场梦?高僧道:九场。这是要被砍九次的节奏吗?为了善终,卢云儿只能咬牙应了。
  • 家主的妖仆是野猫

    家主的妖仆是野猫

    谁能想到战无不胜的G市街头女王叶湮最后会死于被野猫挠伤、狂犬病发作?重生一回她成了隐藏在现世的驭妖家族的大小姐楼夜烟,新任废柴家主楼夜泽的妹妹,更是拥有了猫妖的能力。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为什么自己非得当楼夜泽的妖仆啊啊!!
  • 芙蓉镇(刘晓庆、姜文主演)

    芙蓉镇(刘晓庆、姜文主演)

    中国当代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第一届获奖作品,同名电影由谢晋导演,刘晓庆、姜文主演。小说通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历史做了严肃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芙蓉镇上的风风雨雨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历程的缩影。作者采用近乎编年史的手法,通过众多人物的升沉荣辱表现了各式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同时发出了对人性的呼唤和对美好感情的讴歌。 而小说用个体的“性”心理动机来解释历史事件的意识和手法更是当代文学的一大突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武阳砂歌

    武阳砂歌

    妖娆的绝世美女、痴情的富家千金等一众形形色色的女人与男人们;此起彼伏的悬案,诡异的村庄,人们怪异的举动;权势的渔网,迷离的深渊;看坚毅狡猾的男主,如何在重重疑案的背后,发现人性,发现美好,如何沿着遍布的足迹,收获爱情,收获能力。(不定时更新,预计12月份恢复每日两更。)
  • 暗夜战争系列3:暗夜征兆

    暗夜战争系列3:暗夜征兆

    卡拉、奥利维亚和雷蒙德同时被一个灵界杀手追杀,三人团结起来用尽异能希望在此人下手前先一步找到他。无人知晓他们为何被追杀,但有线索表明这跟此前灵界警探拿走奥利维亚的獠牙当做战利品之事相关。中途他们还遇到了棘手的事情,卡拉受伤失血过多,为了不违背她不吸食生灵血液的原则,朋友们只好想方设法寻找替代品。杀手全副武装,还可以通过灵力追踪,发誓要将他们抹杀。卡拉和朋友们是否能抢先查到杀手?卡拉有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拯救朋友们?又或者杀手已经在暗中瞄准了他们?——血族女主刚直、强大而性感,杰里米·麦克莱恩版《暗夜传说》,将会牢牢抓住你的眼球。
  • 西湖老人繁胜录

    西湖老人繁胜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请别放手我的爱

    请别放手我的爱

    胡惜蝶高中毕业以后没有继续上学,选择了出去打工,却在异地意外的遇见了那个让她刻骨铭心的人,只是知道他的身份后,她却退怯了……
  • 荼之蘼

    荼之蘼

    荼蘼之花,末路之美;爱到深处,已成荼蘼。七年,可以改变很多事,但唯独没改变洛瑜对艾宜的爱。十八年的爱,七年的等待,随时恭候艾宜的洛瑜,能否展开心扉……
  • 发展伦理研究

    发展伦理研究

    本书研究对象是发展伦理学,从两个向度展开,一是范式与理论研究,对发展伦理学的范式与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力图呈现、拓展发展伦理学的主要范式、基本构架、基本视域等的构成特点及创新可能;一是现实与问题反思,以经过反思的发展伦理学为视域,对一些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力图呈现、拓展发展伦理学关注现实、反思现实、切入现实的可能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