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100000016

第16章 管理自己,润滑性格3

第三章管理自己,润滑性格3

冲动是最可怕的魔鬼

哈佛人形容某些幼稚的行为举动,常会用“冲动”来说明。也有些不负责任的人,在做了错事之后不敢承担责任,用“一时冲动”来替自己辩解。人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有所作为,必须学会克制住冲动的魔鬼,否则会一发不可收拾,后果也许令我们难以承受。

镇定的女主人

哈佛大学的法律学教授德里克?博克讲过一个在印度广为流传的故事:

一次,一对英国殖民地官员夫妇在家中举办丰盛的宴会。地点设在他们宽敞的餐厅里,那儿铺着明亮的大理石地板,房顶吊着不加任何修饰的椽子,出口处是一扇通向走廊的玻璃门。客人中有当地的陆军军官、政府官员及其夫人,另外还有一名美国的自然学家。

午餐时,一位年轻女士同一位上校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这位女士的观点是如今的妇女已经有所进步,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见到老鼠就从椅子上跳起来。可上校却认为妇女们没有什么改变,他说:“碰到任何危险,妇女们总是一声尖叫,然后惊慌失措。而男士们碰到相同情形时,虽也有类似的感觉,但他们却多了一点勇气,能够适时地控制自己,冷静对待。可见,男士的这点勇气是很重要的。”

那位美国学者没有加入这次辩论,他默默地坐在一旁,仔细观察着在座的每一位。这时,他发现女主人露出奇怪的表情,两眼直视前方,显得十分紧张。很快,她招手叫来身后的一位男仆,对其耳语一番。仆人的双眼露出惊恐之色,他很快离开了房间。

除了这位美国学者,没有其他客人发现这一细节,当然也就没有其他人看到那位仆人把一碗牛奶放在门外的走廊上。

美国学者突然一惊。在印度,地上放一碗牛奶只代表一个意思,即引诱一条蛇。也就是说,这间房子里肯定有一条毒蛇。他首先抬头看屋顶,那里是毒蛇经常出没的地方,可现在那儿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再看餐厅的四个角,前三个角落都空空如也,第四个角落也站满了仆人,正忙着上菜下菜;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地方他还没看了,那就是客人的餐桌下面。

美国学者的第一反应便是要向后跳出去,同时警告其他人。但他转念一想,这样肯定就会惊动桌下的毒蛇,而受惊的毒蛇很容易咬人。于是他一动不动,迅速地向大家说了一段话,语气十分严肃,以至于大家都安静了下来。

“我想试一试在座诸位的控制力有多大:我从1数到300,这会花去5分钟,这段时间里,谁都不能动一下,否则就罚他50个卢比。预备,开始!”

美国学者不急不缓地数着数,餐桌上的20个人,全都像雕像一样一动不动。当数到288时,他终于看见一条眼镜蛇向门外的牛奶爬去。他飞快地跑过去,把通向走廊的门一下子关上。

蛇被关在了外面,室内立即发出一片尖叫。

“上校,事实证实了你的观点。”男主人这时叹道,“正是一个男人,刚才给我们做出了从容镇定的榜样。”

“且慢!”美国学者说,然后转身朝向女主人:“温兹女士,你是怎么发现屋里有条蛇的呢?”

女主人脸上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因为它从我的脚背上爬了过去。”

故事中女主人的自制力令人钦佩,也值得每个人学习。因此,我们平时无论工作、生活都要尽力保持理性,用理智代替情感,客观的分析才会有助于找到问题的答案与真相,否则在冲动情绪下只会丧失敏锐的判断力,最终做出令我们抱憾的决定。

尤翁断案

古代有个尤翁,他开了个典当铺。有一个年底,他忽然听到门外有一片喧闹声。

他出门一看,原来门外有位穷邻居。站柜台的伙计就对尤翁说:“他将衣服压了钱,空手来取,不给他,他就破口大骂,有这样不讲理的人吗?”

门外那个穷邻居仍然是气势汹汹,不仅不肯离开,反而坐在当铺门口。

尤翁见此情景,从容地对那个穷邻居说:“我明白你的意图,不过是为了过这个年关。这种小事,值得一争吗?”于是,他命店员找出邻居的典当之物,共有衣服蚊帐四五件。

尤翁指着棉袄说:“这件衣服抗寒不能少。”又指着长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的东西不急用,就留在这里吧。”

那位穷邻居拿到两件衣服,不好意思闹下去,于是只好离开了。

当天夜里,这个穷汉竟然死在别人的家里。

原来,此人同一家人打了一年多的官司,因为负债过多,不想活了,于是就先服了毒药。他知道尤翁家富有,想敲诈一笔,结果尤翁没吃他那一套,没傻乎乎地当了他的发泄对象,他于是就转移到了另外一家。

事后有人问尤翁,为什么能够事先知情而容忍他。尤翁回答说:“凡无理挑衅的人,一定有所倚仗。如果在小事上不忍耐,那么灾祸立刻就会到来了。”

人们听了这话都很佩服尤翁。

控制自己的冲动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理智与感情的斗争。

为情所动时,不要有所行动,否则你会将事情搞得一团糟。人在不能自制时,会举止失常,冲动总会使人丧失理智。此时应去咨询不为此情所动的第三方,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谨慎之人察觉到情绪冲动时,会即刻控制并使其消退,避免因热血沸腾而鲁莽行事。短暂的爆发的结果可能会令人名誉扫地,甚至可能丢掉性命。

冲动就会犯错

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妻子因为难产死去了,孩子活了下来。丈夫一个人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有些忙不过来,可是找不到合适的保姆照看孩子,于是他训练了一只狗,那只狗既听话又聪明,可以帮他照看孩子。

有一天,丈夫要外出,像往日一样让狗照看孩子。他去了离家很远的地方,所以当晚没有赶回家。第二天一大早他急忙往家里赶,狗听到主人的声音摇着尾巴出来迎接,他发现狗满口是血,打开房门一看,屋里也到处是血,孩子居然不在床上……他全身的血一下子都涌到头上,心想一定是狗的兽性大发,把孩子吃掉了,盛怒之下,拿起刀来把狗杀死了。

就在他悲愤交加的时候,突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只见孩子从床下爬了出来,丈夫感到很奇怪。他再仔细看了看狗的尸体,这才发现狗后腿上有一大块肉没有了,而屋门的后面还有一只狼的尸体。原来是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

丈夫在一刀带来的痛快之后,很快就尝到了痛苦的滋味。他痛失爱犬,而所有的结局全由那冲动的一刀所致,这不能不说是件很遗憾的事。

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我们需要的是冷静,而非冲动。我们也许该在冲动之前先重温下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思想——三思而后行。永远不要让自己的嘴巴和手脚跑得比大脑快,能克制住冲动的人才会具有接近成功的品质。

不能控制自己的人就像一个没有罗盘的水手,他处在任何一阵突然刮起的狂风的左右之下。每一次激情澎湃的风暴,每一种不负责任的思想,都可以把他推到这里或那里,使他偏离原先的轨道,并使他无法达到期望中的目的地。

自我控制的能力是高贵品格的主要特征之一。能镇定且平静地注视一个人的眼睛,甚至在极端恼怒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一点的脾气,这会让人产生一种其他东西所无法给予的力量。人们会感觉到,你总是自己的主人,你随时随地都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会给你品格的全面塑造带来一种尊严感和力量感,这种东西有助于品格的全面完善,而这是其他任何事物所做不到的。

这种做自己主人的思想总是很积极的。而那些只有在自己乐意这样做或对某件事特别感兴趣时才能控制思想的人,永远不会取得任何大的成就。那种真正的成功者,应该在所有时刻都能让他的思维来服从他的意志力。这样的人,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这样的人,他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他的思维在压力最大的时候恰恰处于最巅峰的状态;这样的人,才是造物主所创造出来的理想人物,是人群中的领导者。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有所作为,有的人却碌碌无为?哈佛情商课告诉我们,除了机遇不同外,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有的人情商高、自制力强,而有的人自制力差。老是漫不经心,朝秦暮楚。缺乏自制力是人最大的弊病,它使得人蹉跎一生,无所成就。而要培养自制力,就必须有一定的意志力来约束自己,让自己一次只完成一件事。控制好自己,养成这种习惯,循序渐进,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同类推荐
  • 成长心语

    成长心语

    茫茫人海中,他一眼看见了她。寒风刺骨,漆黑的傍晚,她站在那里。他站在她身后5,6米处。因为他们彼此相识,所以他没有露面,他只是对她产生了好奇,静静地暗地里盯着她。车站的人很多,又因为刚下完大雪,马路上人流车流忙碌地爬着,等车的人们总是在原地打转儿。只有他和她静静的站在那里。她那土黄加了大量白又略带一点绿色的羽绒服,淡蓝色的牛仔裤,白色但渗出点点黑色的耐克运动鞋。这身打扮很协调。他在暗处望着她,望着她那在等车期间自寻快乐的样子,他已被吸引。
  • 看淡:“立德 立言 立行”的人生课

    看淡:“立德 立言 立行”的人生课

    本书为人生励志读本,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分别从自省、豁达、包容、平和等方面阐述了弘一法师为人处世的智慧境界。希望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可以帮助读者提高自身修养,严于律己,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本书遵循“圆融做人,老练做事”的理念,将做人寓于做事中,通过平易通俗的语句、生动有趣的案例来阐述做人做事的实用策略和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教给你一把开启事业与人生成功的钥匙,智慧做人,机敏做事,在人性丛林中占据主动,在危急时刻化险为夷,在重重困境中扭转乾坤,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事业舞台越做越大。天下之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圆融做人,处处通达;老练做事,事事顺畅。两者都修炼到上乘工夫,并能完美结合,双管齐下,则攻守兼备,无懈可击,为人处世八面玲珑、如鱼得水,说话办事天衣无缝、滴水不漏,进而开创高屋建瓴、无往不胜的成功人生。
  •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这是一本让处于人生低潮期的你奋起及改变的心灵顿悟书。如果你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期,如果你正迷茫地不知如何走出绝望的生活,如果你与周围的人相比,总觉得自己是个loser,……那么,本书会让你远离迷茫、纠结、绝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人生的“冬天”。作者斑马的文笔犀利又通透,一针见血地解读职场疑难,情感困惑,帮助万千年轻人撕掉生活假面,勇敢追求新生。读她的文章,酣畅淋漓的同时还能得到切实的成长。不毒舌、不鸡汤、不说教,用真实的语言写生活,用犀利的观点谈热点。斑马的文章会让你相信:那些曾在你的世界中肆虐的狂风,最终都会化作阵阵清风徐来。
  • 学会认真

    学会认真

    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在职场上,只有认真工作才是真正的聪明。美国零售业大王杰西·彭尼说过,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件即使报酬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暂时有放弃是为了末来更好的获得。因为你在为分司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热门推荐
  • 海上月是心上月

    海上月是心上月

    我再次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酒店的天花板。现在看来,这一场设计似乎是早有预谋,唯独她被蒙在鼓里。
  • 穿越之女扮男装闯天下

    穿越之女扮男装闯天下

    蓝家代代男子,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宝贝女儿,却喜欢男儿一般潇洒。世人皆知七少爷!他傲然猖狂,他自信耀眼!他慵懒,随性,他俊美不凡,风流天下。人人眼中的纨绔子弟,浪荡成性,不知进取。千年一见的灵貂那是他的宠物!皇宫如自家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白天黑夜在皇宫处飞来飞去,谁敢阻止?仙风道人的关门第一男弟子,绝色容貌,各有千秋的六位女子甘愿做她的专职‘保姆’洗手做羹汤。皇帝纵他,皇后宠他,溺他,唯恐他有不顺心的地方!将军,首富阁主,堡主,还有王爷全是疼溺恶少的宝贝哥哥们!更没有想到神秘众人向往却诡异的红风岛的岛主也是他家的!纤尘飘逸的气质,如玉般温润的眼眸。清冷绝美的容貌。眉宇间散发着令人心疼的忧郁。竟为她等待了八百年!“今生足矣,为了你再等八百年又何妨!”人人闻风丧胆,避之唯恐不及的魔君竟像个孩子似地耍赖缠着他“她”。“丫头,你是我等了一辈子的知音。”亲生娘亲竟然另有其人?为了娘亲登上圣女宝座,只为穿越时空寻找失踪了的父亲!整个王朝在他的手中,任意搓揉捏扁,谁敢不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回眸一见,天下尽在手,此时他却不屑一顾!一生一世一双人,竟有几双人?
  • 快穿世界修炼手册

    快穿世界修炼手册

    【醒目:入坑谨慎,后期崩了】(所有群号作废)(玄幻+快穿,女主成长型)西小年从机甲世界穿越到快穿世界,于是各种花样玩法,抢积分废系统,已上天。众人:混蛋,这妹子太残暴了,求哪位大神收了这妖孽!西小年:要收也是我收人┑( ̄Д ̄)┍打酱油的男主:你开心就好_(:зゝ∠)_
  • 我是弱小,可怜,又无助的——

    我是弱小,可怜,又无助的——

    我只是一只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小萝莉呀!
  • 小少爷的小画家

    小少爷的小画家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张爱玲南淮花了五年去学会怎么喜欢一个人,又花了五年去爱那个人。她用最不堪的身份呆在他身边,只期望还能再碰到他。幡然醒悟时,年华已过。“白泽,我把我最好的十年送给你了,求求你放过我吧。”
  • 这辈子我会好好爱你

    这辈子我会好好爱你

    很难说我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恶人,但我愿意在知道这个世界有多糟糕之后,再悄悄把我的真挚和善良寄存给你......
  • 成败一张嘴

    成败一张嘴

    说话本身就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艺术,它直接影响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个会说话的人,可以用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把道理讲得很清楚,而且有条有理,使别人乐于接受。口才好、说话动听的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希望就大。相反,如果口才不好、言语拙劣甚至出言不慎的人与他人发生误会时,就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理解以及帮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面花诡传

    人面花诡传

    孤女翡翠是恶魔寨一个女奴,莫名被选为祭品,剖心之后却没有死!从此以后,一系列惊悚怪异的事情,在恶魔寨爆发了。恶魔寨,湮灭在死亡的花海中!——这其实就是一个女鬼的系列故事
  •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

    名人传记丛书——柴可夫斯基——“俄罗斯音乐之魂”迷一样的波折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