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71700000002

第2章 上海城乡一体化:2016年发展与2017年展望

一、上海2016年城乡一体化发展概况

(一)农业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1.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2.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3.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

(二)农村地区的改革继续深化

1.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2.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三)公共服务一体化进展显著

1.城乡户籍制度一体化取得突破

2.城乡建设一体化进展显著

3.城乡居民社保制度一体化继续深化

4.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四)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二、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与比较分析

(一)上海经济二元性特征。上海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水平由反映二元经济结构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以及反映中心城区和郊区地方经济实力差距的城郊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比来综合反映,仍处于欠发达水平。

1.2015年,上海城乡经济二元性特征有所恶化

2.城郊人均财力差距有所缩小,各区县人均财力差距有所扩大

(二)城乡居民生活水准相近,生活质量差距较大。上海城乡居民收入水准和生活质量一体化状况由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倍数、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城乡户均家用空调数量比和城乡户均家用电脑数量比等指标综合反映。

1.从收入水准来看,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缓慢缩小

2.从上海各区县内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准来看,大多数郊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15年

3.上海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与上年相比有所拉大

4.上海市城乡居民生活丰富度差距比上年略有缩小,但仍处高位

(三)上海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展不平衡。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由城郊小学生生均专职教师数比、城郊人均医生数比、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比和城郊人均固定资产投入比等指标反映中心城区和郊区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资产投入等方面的一体化程度,以及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程度。

1.上海城郊差距在教育资源配置和社会保障方面缩小明显,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城乡差距在拉大

2.教育和医疗资源在各区的分布不平衡

3.城郊人均固定资产投入差距小幅提高

三.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2017年展望

(一)现代农业发展更重质量

(二)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提升

1.将在城乡居民就业保障一体化之后继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2.在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基础上继续提高保障水平

3.继续落实城乡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政策

4.医疗资源继续在郊区布局

(三)农村地区改革深入推进

1.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2.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3.继续落实推进农民居住向镇区集中政策

4.继续推进松江区和闵行区农村改革试点

(四)新农村建设进入新台阶

1.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涉及5万户的村庄改造

2.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将取得阶段性进展

3.将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4.继续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

5.农村地区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将进一步提升

同类推荐
  • 经济学会撒谎:为什么经济学家是靠不住的

    经济学会撒谎:为什么经济学家是靠不住的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旨在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致,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人所用。????本书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谎言、也装满了对经济学的深刻解读。本书可作为一本经济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也可以作为一本草根阶层解决生存问题的红宝书、白领阶层关心社会问题的经济学小说,亦可为经济学研究者提供一个看问颢的另类视角。
  • 看见村头:三农创新实践深度报道集稿

    看见村头:三农创新实践深度报道集稿

    在这一篇篇作品背后,我们就看见了两条主线:在三农问题上,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在做些什么、为什么做?我们的父老乡亲在这些政策指引下,又在忙些什么、想些什么?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创新解码:理论、实践与政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创新解码:理论、实践与政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综合了创新管理学、经济学的思想和理论,提炼出创新的十大原理,发掘创新实践的重要纬度,构建创新的生态体系。
  • 工业4.0与上海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工业4.0与上海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工业4.0背景下上海产业的转型升级,全书共分为九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工业4.0背景下上海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分析,主要包括本书的一至四章,重点分析工业4.0的背景、内涵,国内外工业4.0战略方向,智能制造对上海产业创新转型的引领,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上海发展工业4.0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二是工业4.0对五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包括本书的五至九章,重点分析工业4.0对上海汽车产业、上海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上海电子信息产业、上海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业、上海制造业服务化等五大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沂蒙老支书

    沂蒙老支书

    本书主要讲述了沂蒙老支书朱崇敏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26年里,带领广大党员和全村村民抢抓机遇,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策,整地划地、修路、推行稻改、种红麻、栽桑养蚕、筑水塔、通自来水、挖大井、建排房、整村容村貌……从而使昔日人心散、日子穷、房屋破、街道烂、人见人摇头的村庄,一举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明星村、模范村,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首首催人奋进的动人之歌……1984年,老支书“让贤”卸任村支书一职,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转身投入商海,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和奇迹……
  • 山神圣母守则

    山神圣母守则

    倪叶怡是个伪山神,修为低的都没法维持人形,为了能成为真正的山神得天道认可。她很菩萨心肠的帮助山脚下的村民治病,不收任何钱财,以善行换功德,从而增涨自身修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享受一分钟的感动

    享受一分钟的感动

    本书截取了生活的精彩文章,其中亲情、友情、爱情故事以及励志等文章,能够使你享受生活快乐,体验人生意义的同时,让你树立信心,帮你克服人生路上的各种绊脚石。
  •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是朴学泰斗俞樾之孙、红学大师俞平伯之父、光绪朝探花俞陛云为家中孙儿女“欲学为诗”特意编选的,专论唐人五七言律绝,侧重于分析每首诗、每副名联的“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以及“诗境之妙”,观点独特,品评精到。全书一展诗之境阔,不仅可以作为学诗的法门,同时还是一部欣赏诗境之美的读本。
  • 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

    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

    大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让儒家一家独大,其余诸子百家,或儒皮法骨,或隐居世外。今有鬼谷传人,趁汉末乱世,携后事经历,重现百家争鸣,为中华文化点燃璀璨之火,开创华夏名族万世独尊的辉煌。
  • 爷是娇花,不种田!

    爷是娇花,不种田!

    曾经的苏言有点傻,有点憨,像个绵软可欺的小绵羊!可她手里有几亩良田,还有个儿子,苏言知足常乐,过得悠然自得,直到……她发现自己还有个相公,且相公还是个佞臣,一切戛然而止!过去的宁侯爷,大权在握,美人在怀,日子过的顺心畅意,逍遥自在,直到……他发现自己带回来的女人不是一只绵羊,而是一朵食人草,一切天翻地覆!小剧场一:“娘,村头那恶霸又来了!”“关门,放你爹!”小剧场二:护卫:“太医,您看我家主子这是得了何种病?”太医:“这,这个,是隐疾!”隐疾?某人抬了抬眼帘,若有所思!原来,相思病是一种隐疾
  • 古玩城69号

    古玩城69号

    一双阴阳眼看遍世间万物灵,既是平凡也是不凡。
  • 黄昏的战役

    黄昏的战役

    当科学与神话碰撞,当历史与现代文明结合。当你已知的知识被颠覆时,你还能淡定吗?当你的大脑被完全开发,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你还能淡定吗?极宙危机悄然降临,黄昏之后便是黑暗,世界是留住光明,还是陷入永夜,让主角燧文谨给你答案!
  • 曹操全传

    曹操全传

    曹操,字孟德,公元155年生,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成为曹腾养子而改姓并继承侯爵。曹操一生从陈留起兵到洛阳逝世,奋战30余年,参加大小战役近50余次,消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等割据势力。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代表了东汉末年的文风,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庭”。曹操一生有诸多作品,为众人称道的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很多诗文表现了他指点江山、壮怀:激烈的高远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柳树井

    柳树井

    本书是以魏喜奎为代表的一批老艺术家运用曲艺的形式编演了一些带有戏剧成分的作品,起初冠名为“曲艺剧”。老舍先生看后感觉这个形式很吸引人,曾撰文描述这种曲艺剧是话剧、歌剧、京戏、评戏和曲艺掺合起来的东西,有点“四不象”。后来老舍为曲艺剧创作了剧本《柳树井》,还建议曲艺剧把“艺”字去掉,干脆取名为“曲剧”,并为曲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非常中肯的意见。《柳树井》是北京曲剧的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