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11000000004

第4章 岁月深处的凝望

1

我一直错误地以为,苏格拉底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过去,西方哲学一直对我是个盲区。因为,我所求学的年代,全国人民都在背诵“语录”。经历了漫长的生活岁月之后,我才有机会坐下来读些书。对我来说,这的确是件幸事。面对着浩瀚的书林,我像一个迷失在书本中的无知的孩子,存在,虚无,感觉,幻梦。我的小小的头颅在某一时刻变成了化石。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年届七旬的苏格拉底就要被处决了。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与前来探望他的几个朋友谈笑风生,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他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

这是一幅悲剧的画面,但在我的审美意识中,它却具有永恒的意义。在这个深秋的季节,我静下心来,扯长目光,向人类岁月深处的这幅画面凝望。树叶纷至而下,但无法遮蔽我的视野。

这样的死亡方式,在我的记忆上,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在苏格拉底之前,好像还没有如此面对死亡的宁静。这样的方式,无疑是苏格拉底式的。他说:“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

在我看来,人生应该就是这样,哇哇哭着而来,默默笑着而死。这是一种圆满。自然界所有生物的结局如此相象,在某个寒冷的黑夜降生,又在另一个寒冷的夜里消失。生命是注定,所有的物种都将殊途同归。深蓝的秋,在渐渐漫上来的夜色之中,将一腔热望,凉成冰冷的石头,遗忘,枯死,或者消失。

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解读就是与他心灵的对话。但要跨越巨大的时空断层与这位古希腊哲人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谈何容易?尤其是,他遥居古典哲学的高峰之上,他以在“存在与非存在、本质与事实、生育与腐败、潜在性与现实性”(马尔库塞语)之间辩证运动的对话逻辑,开创了一种被称作辩证法的哲学传统;我们却沦陷于后哲学时代的碎片化低谷,正在丧失与一切异在的对话能力,只专注于与自己的产品做无意义的独白。

苏格拉底之死经常被解读成两种自由的冲突,即积极自由对消极自由的绞杀,被一代人视为经典的《苏格拉底之死》的作者斯通据此把苏格拉底塑造成言论、信仰自由的卫士。他是为真理而献身的——虽然,他所执着的真理在今天看来仍有诸多缺陷。但我们如果认真地审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包括人类所依赖的思维方式,我们就应当平心静气地接受苏格拉底所说的一切。况且,他的一些话在今天看来仍有警世的作用。

岁月深处的凝望,是需要心灵的宁静,旷远的情怀。当我们自己陷入尘世的拖累,或者欲望的羁绊时,是无法将思考倒退到二千五百年前的。这是一种境界,一种高尚的情操。窗外,两只蝴蝶缠绕着飞翔,我疑心是两颗灵魂的告别演出。即将到来冬天的舞台上,不应该有它们的节目。所以,它们眷恋着自己的爱。

2

在有记载的历史中,有的人尽管没有写过一个字,但对后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耶酥是其中之一,另一个便是苏格拉底。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我们对他的了解完全源自他人之口。对于苏格拉底的生平,主要有四个来源;他的学生柏拉图;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历史学家色诺芬;喜剧剧作家阿里斯托芬。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学者。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苏格拉底却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有时,我在想象苏格拉底生活的环境。遥远的时空蒙蔽了我的双眼,看不到曾经拥有的故事。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值得我们仰望,一个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内心神圣的道德准则。我循着苏格拉底生活的轨迹,寻找与他相交的契机,做一场尘世的醉梦,就真的无怨无憾了。黑夜,我睁着眼睛,试图看清他的那些影影绰绰的往事,暗蓝的夜空,苏格拉底便是那一轮月,透着浅浅的可爱的黄晕。

当虚无主义作为一个概念纳入哲学演绎的范围时,并不是哲学家的一个重要主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在仰望一个理念的、形式的理想国度,一直到尼采,超人仍然为他承担了意义的重任。即使帕斯卡尔这样的天才,也承认人的命运还是有根基的。叔本华的悲观稍微触及了虚无,而弗洛伊德则正式拉开了虚无的面纱。人,外无可靠之神,内无确定之自我,受利比多之制约,茫然失措。这时候,虚无主义不再是一个哲学可以演绎的概念,虚无主义就是人的命运,是人的现实,是人用一生造就的一个深渊。苏格拉底显然没有承受虚无的纷扰,面对死亡,他宁静地期待着神的眷顾。

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至今,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痴迷于过一种正义的生活。他把一个人的生命充分展示了出来,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体味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遭遇,会有得意失意,即使面对不义时,都要坦然接受。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他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脚踏实地的凡人,有一点点天才的就能飞上天空。天空之外还有天堂。而我们这些凡人,我们只能凝望那岁月深处模糊的画面。记忆,该是黑白的,若一卷盒带,之间滚滚的言语,却需要一个解释它的起因,才会感知一些零星的、断续的画面。如此,我为苏格拉底一身白或者黑的装容而感到触目惊心,喜欢眯着眼将这些单调的色彩幻化成灿烂的惊心动魄,然后欣喜、留恋或者怀念。

站在岁月的那头,苏格拉底用依旧热情似火的双眸注视着我,一丝一丝的皱纹,一圈一圈的遗憾,若尘埃般慢慢地将我掩埋其中。在岁月的摧残下,我逐渐苍老着,萎缩着,曾经需要仰望的苏格拉底,在我的遐想里,和我站在一处高地,只要平平地看过去,他眼角的皱纹,花白的胡须,还有开始驮的背,便使我无限恍惚。生命是如此迅忽,它让我们转眼成霜。我有时我想摆脱心的劳累,逃离岁月深处的苏格拉底,可总是躲不掉他的影子。关于他的思索就象一瓶酒,让我醉得一塌糊涂。我会哭泣,但是眼泪已不再清澈。那些混浊的液体,沉重地敲打着日子的表面,而使我的心头泛出无法抹去的印痕。

3

当季节带着它一成不变的规律进入深秋的时候,客观上感受不到的温暖,但是却从我的内心却感受到了。这是苏格拉底赐予我的光辉。温暖,多少可以概括出幸福的涵义。幸福的感觉有千万种,只有温暖,是一种感知的、抽象的、却无可名状的感觉。我坐在书房,杯里的水冒着热气,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手里的书本折叠着深深的沟豁。阅读累了的时候,我习惯凝视苏格拉底的头像。想象着那些句子是怎样从那个脑袋里诞生的。这样的想象很有趣,苏格拉底长着一幅平凡的容貌: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在两千多年前的雅典大街上,他向人们提出一些怪异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这样提问题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一个思想家一生牵挂的事,至多两、三件,甚至往往只有一件。牵挂的事情贵精,不贵多。选择这样的角度思索,思考的问题越少、越精,越是大思想家。柏拉图只想过一件事情:苏格拉底那样有德性的人怎么会被民主社会判处死刑?庄子觉得生命太累,一生只想如何可能“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维特根斯坦扔掉哲学去当花匠,又扔掉种花讲哲学,只为了搞清楚眼睛(语言)为什么不能看到眼睛(语言);海德格尔对老师的无情或者对希特勒的热情,是为了自己一生思考的“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未来中的亲身存在”的意义。

苏格拉底自己呢,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我象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苏格拉底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甘愿为真理而殉道。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每一句,都曾是从骨头里涔出来的味道,带着浓重的气息,没有残酷,也没有温柔,只有一袭淡淡的香,从生命中细细地渗出来,再缓缓地渗进生命中去,循环反复,把整场生命演绎成一条清清溪流。

人心里的春天,不是季节的规律能带来带去的,风雨也不可能帮助谁的心里开出春天的花,可是温暖和爱,信任以及感激,都会在某个时候,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雅典城并没有因为处死苏格拉底而重焕辉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那些法官们在审判后的心路历程。我想,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没办法面对自己的良知了。他们的灵魂,将笼罩在那位老人孤独而顽强的身影下。

想起夏天里的情景。很长一段时间,我喜欢沉缅于僻静的野外,躺在枯草地。那里有被多数人忽视的美,以及美好的事物。面对那些美好事物,我常常惊慌失措,就像我在家乡的柿子树下,于一片蒙蒙烟雨中面对一丛丛叫不出名字的花朵发神经。它们就开在小路边或者沟坎上,在细雨中蓬蓬勃勃。这个火热的季节,柿子的果实还青涩着,田野里最醒目的就是这些细碎的花。可是我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于是,我就想起一个久远的名字:苏格拉底。不过,那时,我的身心还疲累着,顾不上阅读他。

火开启了人类的智慧,并将人类的秩序毁灭。这火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那里盗来的,由此形成人类的悲剧性命运。苏格拉底这条伊甸园里的智慧之蛇,他的以逼问天机为己任的先天性德性赋予,意味着对神圣秩序的亵渎和普罗米修斯般的受难命运。作为“最智慧的希腊人”,他被赋予了旁人不具备的越过城邦直接倾听“神圣声音”的能力,从而作出对现实城邦和既有信仰的挑战。真理的接受本不应该是一个公共事件,苏格拉底试图让街头群氓在定义之问中直接触及真理。结果是,大道并没有因此而行,雅典的贵族们却学会了辩证法的反讽腔调,否定一切存在者的名分,乃至将苏格拉底囚之于牢狱。苏格拉底的悲剧在于:“智慧”的德性赋予来自共同体秩序,又在对共同体秩序的挑战中转换为罪性,整个过程无关个体,却要由个体承担后果。苏格拉底不是道德受虐狂,在命运的毁灭和复仇(酒神精神)中,激越回荡着个体生命的独立与尊严(日神精神),以及理性对悲剧性结局的质疑和抗争(雅典娜精神),他曾在这三个相互纠结而又撕扯的生存维度间苦苦周旋和挣扎。然而,当所有的挣扎被证明为徒劳时,他断然以高贵的姿态结束自己的生命。

正是深夜,窗外异常安静。屋子里飘散着空寂的味道,这是个适合怀念的时刻,寒冷渐渐逼近,我却感受着和煦的温暖。冬天不远了,也只有冬天,才会让人想起温暖,想起火炉旁的诗稿,以及那些颂扬的歌声。我要在冬天赶来之前,暂时中断对苏格拉底的思索,于是,我打开键盘,敲击着属于苏格拉底的文字。文字是最美丽的情人,她在你最寒冷,最孤寂的时候抚慰你的灰心丧气;也会在你最得意,最张狂的时候,分享你的得意忘形。

我坚信,人生不可能重复,就像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的格言:人,一生不可能跨进两条相同的河流。生活的一切场景,从来就不曾被彩排过,没有预演,没有前奏,只要踏出一步,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样的感受是否与苏格拉底有关,我还是没有弄清。即使这样,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朝着岁月的深处,向他凝望。

同类推荐
  • 安达路西亚水手的夜曲

    安达路西亚水手的夜曲

    从喀提思到直布罗陀,多么好的小路。海从我的叹息,认得我的脚步。啊,姑娘啊姑娘,多少船停在马拉迦港!
  • 一个人的故乡

    一个人的故乡

    散文集《一个人的故乡》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故乡的话题,贯穿着作者全部的故乡情结和人生际遇,还让我们领略了关于故乡那份悠远的情感、那份炽热的情怀、那份纯情的寄托。
  • 情似菩提爱如佛

    情似菩提爱如佛

    《成长密码:情似菩提爱如佛》由幸福开花;月亮的味道;用我的安分等着你;幸福不是单选题;幸福的结局;幸福就是将错就错六辑构成。主要包括:幸福开花;甜蜜的拖累;我听到了幸福的声音;抱你走过红地毯;找回我们的幸福;那个一直被嫌弃的人去了;幸福的爱没有终点;结婚十一年等构成。
  •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胃知的乡愁

    胃知的乡愁

    本书用由“我”的体验式讲述,时光推进式手法,分时令记述了“春夏秋冬”四季里具特色的美食,文章以淮河流域的风物流变为推进方式,阐释了这里的小吃、养生菜肴,也透过美食阐释和美食相关的人情冷暖,以回忆为切入点,描摹浓郁的地域特色,渲染饱满的乡愁。
热门推荐
  • 异界之捉妖事务所

    异界之捉妖事务所

    李青和被系统传送到了异世界,一个妖魔横行的世界。还好有系统傍身,降妖除魔是日常,空了还要传播地球文化。偶尔还要带着臭屁的宠物们回华夏,她太忙了。“长恨你又在某宝买了啥?快递箱子都把家门口堵了!”“噢!本喵订的蒲团到了。”“……你一魔物要蒲团干啥?”“本喵是一只与时俱进的妖,日常追剧打游戏……”“说重点!”“你不觉得本喵应该练练瑜伽吗?”“……”某女无言问苍天隔天——“这些是给本喵吃的吗?”某只已经成肥宅的上古魔物指着桌子上的咸菜馒头说道:“快给本喵上汉堡可乐,不然就上麻辣小鱼干或者我们叫个外卖?”某女指着堆满客厅的快递箱子还有一地的蒲团,“生活费都被你买这玩意了,哪里来的钱吃外卖?再说了你一个魔物吃什么饭?”
  • 你所求的安稳,给不了你想要的人生

    你所求的安稳,给不了你想要的人生

    你今天得到的生活和成就就是你昨天努力的结果;你明天想要的生活和成就,今天的努力和进取就是它们的决定因素。一个人没有满意的未来,不是命运使然,而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拼命。要么你去驾驭生活,要么生活驾驭你,你的态度决定了谁是座椅,谁是骑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西游之娱乐时代

    西游之娱乐时代

    西牛贺州,灵山境内。如来佛祖听着手机中播放的问佛,气的直撞墙。火云洞里,人皇轩辕看着遮天郁闷不已“我怎么不记得自己有个虚空大帝的外号?”无量混沌天外天中,女娲圣人看着长生界沉默不语。大唐境内,无数百姓为了雪见和紫萱大打出手。“雪见女神最漂亮”“胡说明明是身为女娲圣母后人的紫萱女神最漂亮”
  • 剑碎苍天

    剑碎苍天

    将夏,受尽世人冷眼,鄙夷的小混混。无意受到天机门掌门青云子临终所托,从此一生的命运发生改变。我命由我不由天,杀尽天下负我之徒。得神兵,练神功,还要追天下最漂亮的女孩。谁说癞蛤蟆不能吃天鹅肉,年少骨气,穷尽我一生的力量,也要把那些看不起我的人踩在脚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携爱侣之手远走天涯,持手中长剑踏遍天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古龙:陆小凤传奇(全7册)

    古龙:陆小凤传奇(全7册)

    读古龙长大的人,都活得很酷!在《陆小凤传奇》里,酷就是根本懒得当大侠。读懂陆小凤,也就读懂了古龙!113部电影、104部电视剧、32个游戏、14部漫画不是真正的古龙,刀一样、诗一样、风一样、酒一样的文字才是真正的古龙!古龙诞辰80周年纪念版!《陆小凤传奇》系列全七册,囊括《陆小凤传奇:金鹏王朝》《陆小凤传奇2:绣花大盗》《陆小凤传奇3:决战前后》《陆小凤传奇4:银钩赌坊》《陆小凤传奇5:幽灵山庄》《陆小凤传奇6:凤舞九天》《陆小凤传奇7:剑神一笑》七部经典 。人人都说陆小凤是大侠,其实他根本懒得当大侠,却因为好管闲事。被一次次卷入迷离诡异的案件中。陆小凤是一个人, 是一个最能令你永难忘怀的人 。他重情重义,却风流成性。 他是个天生懒人,却好管闲事。 他屡次被卷入危险,却总能逢凶化吉。 他是个混蛋,却是个可爱的混蛋。 江湖人称陆小凤“陆大侠”, 可他从不把自己当大侠, 他不想当大侠, 他讨厌当大侠, 他根本懒得当大侠。
  • 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

    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心与心的碰撞,心理学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卜分重要的作用。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会让你明白很多社交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心理动因。阅读《30天精通社交心理学》,只要通过短短的30天,你就能精通社交心理学,在社交中游刃有余!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偏方来源:传统经典医药典籍,经过民间千年验证和作者多年医疗实践。撰写原则:既见效,又安全,既管用,又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