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11000000007

第7章 想象梭罗

想象是件费力的事儿。但有时你不得不想象,因为有些人和事你不曾经历,而你又必须通过想象来满足你的一种愿望。

对于梭罗,想象是必要的。

我有时就缩小在书房的沙发中,想象梭罗和瓦尔登湖。我拥有的书库中零乱地有他的头像,掩卷过后只留下他忧郁的眼神和挺直的鼻梁,至于他灵魂深处的东西,我就闭了眼使劲地猜想。想累了时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摸索着拔一根头发。头皮有点疼,干脆中止了对我的生活毫无意义的想象。

瓦尔登湖倒是清晰些。那并非人烟罕至之处。它距康科德那个小镇不过两英里,况且不远处就有连接林肯和康科德的公路,还有通往菲茨堡的火车从湖畔驰过。那是梭罗时代。现在呢,听说更热闹,用车水马龙形容也不为过。

环境和人的想象,前者自然比后者容易得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我的生命体验来完成对陌生环境的构想。再说,瓦尔登湖已经被梭罗描绘得毫发毕现。打开书,我们甚至可以听得见蛙声和鸟啼,看得见湖水的波纹和林中的暮霭。

但,我们很难想象梭罗的身影和灵魂。一幅头像远远不能帮助我们把握一个人的全部,包括他的声音以及习惯的动作,他走路的步点不会很快,但到底是习惯先跨出左腿呢还是右腿呢?

说这些也许很无聊。可是我却很认真。有时我就困在这些问题中不能自拔。或许我是个怪物,是一个神经不太健全的人。可是呀,当我让梭罗的思想和灵魂折磨得夜不能寐时,谁又能阻止我的这些念头呢?

有时我走出书房,到野外想象梭罗。大多是有月光的夜晚,我模仿着梭罗的步伐在田埂间漫步,背着双臂,垂下头颅,先迈出左脚,后迈出右脚,目光注视着月中的景物,思想却扯到世俗以外很遥远的地方。这纯属我对梭罗在湖边、林中漫步情景的构想。那满地的月光,将一个孤独的身影雕刻在大地上。

其实,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很少写到月光。翻遍全书,寥寥几处而又用笔简洁。是他习惯于白天思考呢?还是他漠视月光的存在呢?我很困惑。自然,书中大部分的笔墨是白昼的景物,难道梭罗天一落黑就入寝?一个思想家不应该是这样的。我的想象是:梭罗迷失了月光。

梭罗为什么会迷失了月光。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要解答这个问题,我试探着作这样一个动作:月地里我停往脚步,用右手遮住前额(是怕月光灼伤眼眸么?)朝前望,树木、山峦、村庄,还有夜行的鸟儿,散失了的炊烟,甚至还有某一类人的灵魂在月光下都晶莹无比,争相展示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和韵律。我晕眩了,大自然的美和人类的思想让月光揉和在一起,彰显着物质和精神的浑然一体。

此刻,月光只不过是一个道具,它的作用仅仅如此。

上述文字是我某日夜里在月地上的一个想象,不一定吻合梭罗的情景和思想。我只是想弥补梭罗笔下丢失了的月光。实际上,月光下的梭罗在思考,在接近思维之根的地方思考,月地埋藏着他的感觉之根,隐藏着他的情感之根。他孤独地站在林边,眺望湖中的月,有些青苔从树枝上垂下来,经过月光的照耀,在他身上长出苍绿黝碧的叶子。

月地中站累了,回到书房点击关于梭罗的网页,看到一篇对梭罗有些不太友好的文章。文章称梭罗是一个假隐士,说瓦尔登湖并非远离喧闹,梭罗几乎每天都要到康科德那个小镇上转悠,文友们频繁地光顾他的木屋,母亲和姐姐们每到周六都来探望他,他甚至被镇上的居民称为“游手好闲者”。结论则是梭罗“想要隐士的名声却又不想过真正的隐士生活”。梭罗“惟恐不为人所知”。那篇文章的作者叹息着:“现代人类是城市的社会的动物还是乡野的孤独的灵魂?”这篇文章有点意思。正面的文章读多了,反面的倒让我诞生了诸多的想象。首先是梭罗到瓦尔登湖畔建造木屋的动机。他真的想做隐士吗?为何不到人烟罕至的更遥远的森林里去?我的答案是梭罗是一个思想家,而非陶渊明般的隐士。陶渊明构建了桃花源,是想自得其乐。而梭罗呢?他却是通过独居来解析人类的心灵。

区别就在于此。从这点来说,梭罗的境界远远高于陶渊明的境界。他的清静和陶渊明的清静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次,梭罗是想要一种名声吗?如果贪恋名声,面对19世纪中期物欲横行、殖民主义极尽扩张的美国,梭罗顺着他的《论公民的不服从》的思路继续写下去,多坐几次监狱,那岂不更声名鹊起,何必费尽周折写一本关于自然和心灵的著作?

再次,关于现代人类的界定。依那篇文章作者的立意,现代人类是“城市的社会的动物”,而非“乡野的孤独的灵魂”。这就未免小儿科了。这种把物质和欲望和灵魂的孤独相对立的观点,实在不值得推崇。

梭罗死了。赞誉或者批评,对他而言毫无意义了。我仍然感兴趣的是:面对物欲的世界,他为什么迂回前进?

前进,这个词是对梭罗精神的最好诠释。带着一把斧子,运来一堆材料,建造一座小木屋。这仅仅是他生存的方式。他要活下来,就必须具备最简朴的物质生活。他要吃饭,就必须到那个镇子和他的父母家中讨来一点粮食,他要思考,就必须到那个充满生活的镇子寻找负载心灵的载体。心灵是被骨骼和血肉包裹着、负载着的,一层层地解剖,才能发现心灵竟然那样狭小,以至被挤压得变形扭曲。

“怎样一种空间才能把人和人群隔开而使人感到寂寞呢?”梭罗在进行着一种试验。他用斧子割开瓦尔登湖畔林子的一片空间,又用斧子剖出自己的心灵,种植在那片空间。

心灵孕育着,破土,生长,成长为一棵大树。那棵树叫寂寞树,伞样的形状,椭圆的叶子。风伴奏着曲子,云鸣唱着歌词。

梭罗呢,是不是该静静地站在树前,目测着树的高度(那是在勘测心灵的高度),合抱着树的胸围(那是在丈量心灵的纬度)。

梭罗用一棵树的比喻阐述着物质基础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正如植物向下扎根正是为了“更自信地向上伸展”。他解释说:自己在瓦尔登湖隐居,是因为“生活太富贵”。他要寻找一种有深度的生活,吸吮生活的精髓。

这精髓根据我的想象,便是“甘愿贫穷”。它的意义超越了物质多寡的算计,摆脱了为物质利益奔波的劳累,将生命的重心驱逐到思想的独立,精神的丰富之上。他不过想证明:人们可以在只有很简单的食物、衣服和住所的情况下,过上充实的生活。

“甘愿贫穷”也许正是《瓦尔登湖》的核心。在非物质的灵魂通过内省寻求真理的过程中,任何物欲都会对它形成阻碍。正因为如此,印度教和佛教具备着源远流长的出家苦行的传统,耶酥是其中的黄范,他僧侣般地到处漂泊,为的是传播天国的福音。“腰带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也不要带鞋和拐杖。”(《新约?马太福音》)耶酥的圣徒弗朗西斯是最具人格魅力的楷模。他相信,最简单的生活是接近上帝的最好方式。还有苏格拉底,由于专注于美德的追求,在讲授哲学时拒绝收取酬金。生活于东方的孔子也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梭罗在上述圣人的感召下,针对当时的美国人由于过分关心物质得失而导致灵性窒息的病症,通过自我的实验,开出了“自愿贫穷”的药方。

林中飞来一只鸟,静候梭罗。梭罗开完药方,顺手一扬,那片纸就被鸟用尖利的嘴衔住,展翅飞出林子,向患病的人类撒播那治疾的处方。

梭罗笑了。他意识到,该回家了。

梭罗为什么要离开那片林子,抛弃他的木屋?也许他深悟隐居林间绝非促成心灵觉醒的唯一方式。他的隐居其实只是为了实践一个原则,开出一个处方。事实上,只有按照处方吃药,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出心灵的空地,都能疗救因物欲而引发的疾病。

因此,梭罗离开了瓦尔登湖。他动身的一霎那,一对鹰在空中盘旋,一上一下,一远一近。梭罗明白,那是他思想的化身。他捋了捋胡须,用手指梳理着蓬乱的头发,一转身便走出了林子。他要重返喧闹。他要在喧闹中证明自己的精神。

想象很累,关于梭罗的想象更累。毕竟,接近两个世纪的时光把一个人的肉躯化为了尘埃。

同类推荐
  •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姹紫嫣红开遍

    姹紫嫣红开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天还未亮,项忆君便被父亲的唱戏声弄醒。她爬起来,轻手轻脚地开了门。客厅里,父亲项海把四周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拉上窗帘,穿一身褶子,舞着两只水袖,腰肢柔柔软软,身段袅袅婷婷。头一扭,嘴一撇,眼神再一挑,翘个兰花指——便活脱是杜丽娘了。声调压得有些低,好几个音该往上的,都硬生生吃回了肚里。项忆君知道父亲是怕影响隔壁邻居。不够尽兴了。但也不要紧,客厅不是舞台,父亲不是为了博台下的喝彩,只是自娱罢了,为的是一刹那的迷醉,像鱼儿游回大海,鸟儿重归林间。
  • 来自纽约的中国

    来自纽约的中国

    书稿为文化学专家、著名学者王海龙今年来的随笔精选集,包含“中国在纽约”“人类学及其他”“从彭城到纽约”“热议美国”“新说传统”五大部分,除了讲述自身的求学经历和治学心得之外,更是以较大篇幅讲述了作者对多位近当代历史文化名人的寻访和追忆,讲述了他们在纽约的不为人知的往事,如董鼎山、夏志清、徐志摩之子阿欢、项美丽、赛珍珠、老舍、叶浅予、宋美龄、张学良、李鸿章、华工丁龙等,在讲述了源远流长的中美交流之外,更突出了海外华人普遍而伟大的爱国心与乡愁。
  • 我与父辈

    我与父辈

    《我与父辈》是一部长篇散文作品,是阎连科对父辈的一次写作祭奠,是一个儿子跪在祖坟前的默念、回想和懊忆。“我不断地回家、回家、再回家,把写作《我与父辈》当成一种赎罪和忏悔,直到觉得自己又是那块土地的儿子了,才可以重新上路远行。”
  • 遇见中国:卜力眼中的东方世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遇见中国:卜力眼中的东方世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曾经是英国派驻香港的第十二任总督(任期1898至1903年)。这是他的回忆录,从一个英国殖民者的视角,记录了一个我们所陌生的别样的中国。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荒域苍翠

    荒域苍翠

    本文讲述作者的内蒙、尼泊尔之行,还有200多公里丙察察的马帮路,看尽八万里路云和雪,历尽艰难险阻,阅尽醉人景色。作者以游记的形式讲述了8165公里的人与事,以及那些遥远,路险,常人难以抵达之处的所见、所听、所感。
  • 心文化

    心文化

    “心之智”全文19篇。作者像一位心理导师,循循善诱,启迪你的心智,教给你通往理想生活的金钥匙。用“嘀嗒嘀嗒”的钟声,敲醒你珍惜时间,只有把握好今天,才能登上明天理想的客船。用毛泽东的自信与博学,李白的超脱与放达,苏轼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提升你乐观、大气的人格。用社会现实中具体的事例,引导你学会利导思维,在不利的事情中看到有利因素。用质变量变、厚积薄发、善于抓主要矛盾的理论和方法,再一次让人们在哲学的观念中,审视自己的思想与行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从一拳开始的诸天之旅

    从一拳开始的诸天之旅

    “我是陈夜……然后呢?!为什么我什么都想不起来?”当陈夜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时,他是拒绝的。自己的名字,性别,生活细节和常识,陈夜都记得,除了关于自己的事情。他发现自己身处的世界与记忆中的世界有所不同……即便获得了强大的力量,缺少自身记忆也令陈夜感到沮丧。这时,一颗软质小球砸晕了他。【检测到当前位面:一拳超人位面】【发布任务中……】陈夜开始了他寻找自我,穿越诸天的旅程。
  • 多来米骨牌

    多来米骨牌

    《杨少衡中篇小说选:多来米骨牌》旨在用小说表达对生活的理解与思考,以文学的方式为时代留下一段记录《杨少衡中篇小说选:多来米骨牌》收入的均是杨少衡近年所创作、发表的中篇小说。作品中诸多基层官员在各自的故事里活灵活现,一起以小说的方式为当下立传,诠释现实,也注目于未来。杨少衡以写官场小说见长,这本小说集仍保持了这一特色,展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官场百态,刻画了基层官员的众生相。作者简介杨少衡,祖籍河南省林州市,1953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1979年开始发表小说。近年所作中篇小说多为各种选刊选本选载,并获多种刊物小说奖项。
  • 郎君太野我太乖

    郎君太野我太乖

    尤悄然从来没觉得不会武功是一种这么大的罪过!不就是穿越做个任务嘛,这男主用得着这么不配合吗?不就是不会武功嘛,又没要求非做正妻,随便给个侍妾、姨娘的身份就行了啊,等她活到寿命尽,死撑死了也就十年夫妻,这男主是要作死吗?唉,穿越这种事,原主太强大了,自己没有发挥的余地也是很愁人啊!
  •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本书从人生、处世、名利、职场、理财、生活等方面对“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一个人如果沉不住气,精神的家园就会被杂草侵占,心灵的净土就会被邪念玷污,生命的底线就会被欲望突破,就极有可能从此徘徊在黑暗与痛苦里,饱受心灵的鞭笞和谴责,甚至将自己的所有都彻底葬送。相反,能够沉住气,就会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快乐有所感悟,精神灵魂就会得到升华。因为沉住气,才守住了幸福;因为沉住气,才成就了事业……沉住气之于人生,不是无聊与痛苦的渊薮,而是成长与创造的乐园。
  • 一品侯爵

    一品侯爵

    大明末年,朝堂党同伐异,一片混乱。国家风雨飘摇,四面楚歌。李沐不过一介白身,姻缘巧合之下,有幸成为宁远伯李成梁的世孙,靠着祖上爵位混军功,居然已经官居一品,世袭侯爵了。可是匹夫之勇,何足道哉,我要改变民族气数,必须操文武大权与一身,武官,我做得,那文官,自然也做得。晚明图景,精彩绝伦,既有皇权阉党,亦有秦淮八艳。既乱世烽火,又风流如画。历史,是记在书本上的烟火。风云际会间,总有一个人,轻轻撞了一下它。从此,换了人间。。。
  • 厨房技艺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厨房技艺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厨房技艺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介绍了厨房里的各种技艺, 包您成为家庭中的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