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甜打开道具盒子一看,是一张透明的薄膜,很大。橙甜先把卡车盖的严严实实的,又用刀在地上刻了几个字,好让八爪醒了明白她去哪了,让它在这儿乖乖等她。刻完,将八爪也盖上,上面有写舒适透气,应该蒙不死。做完,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橙甜朝着离她最近的树林前进。橙甜可是一个找草药小能手。踏上树林那一刻起,土壤里升起了一块块台阶。橙甜乖巧地顺着台阶走去。期望能遇到什么不一样的冒险,摩拳擦掌还很是激动。走到小路的尽头那是一个制作精美的凉亭,旁边还有一颗柳树。空中还飘荡着许许多多的柳絮。橙甜伸手去抓柳絮,在那蹦蹦跳跳愣是没抓到一个。
跟着柳絮的踪迹蹦跑,眼看着就要抓到了,柳絮又忽摸着不见了。不知不觉中,竟已经跑进了凉亭,中间刻着一章醒目的文言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不是《桃花源记》吗?写在这儿有什么目的吗?橙甜读了这篇文言文好几遍。凭借着她深厚的文言文功底,越读越不对劲儿。桃花林,桃树本就有化解煞气之用。而且旁边连一颗杂草都没有,这好诡异。初极狭,才通人。古代的庭院一般都是先宽后窄。这样设计的也只有墓穴了。这墓穴中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奇了怪了,难道跟慈禧嘴里的那颗夜明珠一样有奇特功效?
男女衣着,奚如外人。的确从秦国开始隐居到那个时候,人们的衣服款式换了又换,可他们真的是没有出去,还是根本就出不去?周围阴森森的,橙甜用手揉了揉双肩。
都猜测完了,接下来是不是应该将知道的线索串联起来。橙甜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陷入了深思。灵光乍现,我是不是那个渔人?那我是不是得找进入桃花源的通道或者机关?
橙甜在这亭子里摸索了良久,啥也没有。起身出去,站在了柳树之下。东摸摸,西摸摸。还是啥也没有。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是不是哪里遗漏了什么?橙甜在脑海中回忆了一遍。
想到了什么,又伸手去抓柳絮,这次很快便抓到了。抓着柳絮,在跑回亭子里看。发现亭子里好像多长了些草。关键是那草橙甜还认识,止血用的......
这也太巧了吧?出来够久了,该回去了。橙甜弯腰,采摘了一些草。顺着台阶又回去了,深不知,本在被橙甜扔在地上的柳絮,不知何时飘到了衣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