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田蜜儿进宫赴宴,没有穿繁复的郡主服,她今天有完美的理由,她要进御膳房帮忙。
她既然答应了皇上,那今晚肯定要表现一番了,不然旁的人要以为她德不配位了。
土豆的菜谱在她脑子里一抓一大把,在现代,土豆是最普遍的食材之一,随随便便一个人都可以如数家珍。
她做了几个菜:地豆丝卷饼、干锅地豆片、红烧肉炖地豆,主食就是:地豆焖饭,给女眷和孩子做了:薯条、土豆泥。
做完这些温在锅里,她才回到殿里,皇上看到她回来,迫不及待的宣布上菜。
御膳房也做了一些菜,宫人一个接一个的上菜,连元恺却看也不看,这些都是他吃惯的,一看就知道不是永安郡主说的那个地豆。
直到他从没见过的菜上来,连元恺才提起兴趣,他身边的徐公公给他布菜,把田蜜儿做的几个菜一个个的夹给他。
李文华都替田蜜儿紧张,可是她自己却信心满满,一点也不紧张。
“好,好,好。”连元恺连说几个好,“永安啊,这些菜都是什么名字啊?”
田蜜儿站起来一一给她解释,连元恺一边听着一边还意犹未尽的多吃几口。
片刻后,他意识到全程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在品尝美味,“各位爱卿,你们也吃。”
他下令了,大家才起筷,纷纷避开御膳房做的那些菜,都去尝田蜜儿做的那几样,果然如皇上所说,非常好吃。
“郡主这几样菜做的真是美味,可惜下官与郡主一起共事近一年,都没机会尝到郡主的手艺,今天真是托了皇上的洪福。”李文华不但夸了田蜜儿,还不忘拍拍连元恺的马屁。
连元恺被哄得哈哈大笑。
土豆泥和薯条也得到女眷的一致好评,连元恺还不忘调侃田蜜儿,是否记得把菜谱些给御膳房,田蜜儿拿出一本厚厚本子,表面还一本正经的写着“地豆菜谱”四个字。
“皇上,我研究出来的所有的做法都写在这里了。”田蜜儿将菜谱交给徐公公。
连元恺从徐公公手中接过来,大致翻了一下,里面的笔迹是娟细的女子笔迹,食材配料写的一清二楚。
“永安,这句发芽不可食是什么意思?”连元恺留意到第二页上写的话。
田蜜儿回道,“这地豆一旦发芽,就会产生一种对人有害的毒素,要少吃为妙。”
“啊,这地豆居然还会有毒?”有人不敢吃了。
“只有发芽了才会有毒,不过也不用丢掉,发芽了的留着做种,把那些芽点切成块,再埋到地里,过几个月就可以收获很多个地豆了。”田蜜儿简述地豆种植过程。
“永安懂的真多。”
田蜜儿回道,“其实这也是我自己随便悟的,好比女子为母则刚,这些植物也有生命,它们要孕育新的苗芽时,当然要保护好它们的小宝宝了,最好的方法就是释放一点点的毒素。”
殿上的夫人都纷纷点头,女子为母则刚这个说法很贴切,那些大男人未必能明白,可是这些夫人都是深有体会的,能赴宴的这些夫人都是家中的嫡妻,她们的老爷大多都有小妾,小妾也会生有庶子女,子女多了,自然涉及到父亲的宠爱、支持,她们为了自己的儿女,哪怕不择手段也要争一个长短,相比她们的手段,这地豆释放一点点毒素又算得了什么呢?
“徐公公,把这菜谱覆黄锦,赐给御膳房。”连元恺将菜谱交给徐公公。
众人大惊,覆黄锦相当于给这菜谱穿了黄马褂,这菜谱的身价可就高了,赐到御膳房手里,也只有被供奉的份,绝不是人人都能翻阅的。
田蜜儿从官员的眼神里也看得出,皇上这意思是很重视了,“谢皇上。”
百官看田蜜儿的眼神也有了不明的意味,不过她并不在意那么多。
宴会后又过了几日,事情果然如田蜜儿和李文华所料,各地的水稻种植情况反馈到京城,竟有差不多半数的府城出现问题,要么是育种不成功,要么是插秧后成活率不高,要么是后期追肥错误,总之各种问题都有,把连元恺气的在大殿上就摔奏折。
“真是一群废物。”连元恺大骂,如果是永安郡主和李大人的教授方法有问题,那么就不会有半数府城成功,很显然,是这些司农司的人不拿他的旨意,也不拿永安郡主当回事,才会如此阳奉阴违。
“李文华,这些废物全部给朕换掉,明年的水稻再出问题,你这个户部尚书也不要做了。”
“臣领旨。”李文华想到连元恺会发火,但是没想到会波及他,不过也对,司农司本就是隶属于户部的。
下朝后,李文华把各府城的奏折看个仔细,果然,成功的结果是一样的,失败的原因千千万,他一边看就一边摇头,这些遇到的问题,全部都是田蜜儿解答过的,甚至是特意提出来重点强调过的,难怪皇上会生气了,现在他看的也是血气上涌,要是那些人还在面前,他可能会冲上去打爆他们的头。
他唉声叹气的时候,田蜜儿及时的过来看他。
“永安郡主?”
“看来李大人在头疼。”田蜜儿坐到他对面。
李文华像是抓到救命稻草,“哎呀,郡主,你来的太及时了。我快要被这些人气死了。”
他把奏折给她看,谁知田蜜儿扔到一旁,根本不看。
“郡主?”
田蜜儿耸耸肩,“肯定是各种原因了,不看也知道。”
“郡主英明。”
“早就料到了,李大人怎么还想不开?”田蜜儿笑他。
李文华又叹一口气,“我是料到有很多县城会出问题,但是没想到半数府城都有问题。”
“就按皇上的意思做吧,这些司农司的人都换了。”田蜜儿点点那些奏折,“这是他们自作孽,怪不得任何人。”
“换人倒是不怕,不过就怕明年再让人进京学的话,时间上会来不及。”李文华愁道,再过一个月就要年关了,这一个月最多是找到人代替之前那批废物,明年开春再进京学习怕是来不及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