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捭阖的统帅能力
一个带兵者无论职务高低,总是负责一定部门的工作,需要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努力,因此,作为一个带兵者必须具备统帅才能。统帅才能首先表现为统帅全局的战略头脑,具有指导思想和长远目标,非常清楚自己和自己的国家(连队)该往何处发展,在受到挫折甚至失败时,这个目标仍会给他力量,让他继续支撑下去,让他继续奋斗。当年前苏联在我国边境陈重兵严重威胁着我安全时,毛泽东主席审时度势,以其统帅全局的战略眼光,敏锐地抓住时机和美国搞了著名的“乒乓外交”,结束了和美国的敌对状态,和美国建立了正常外交关系,在国际政治斗争上取得了主动权,为我国赢得相对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作为基层带兵者也要对国家战略、军队战略问题有深刻、正确的思考和理解,并积极地向部属宣传实施国家战略、军队战略伟大意义,带领部属自觉、积极地为实现国家战略和军队战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多谋善断的能力
带兵者决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修养,为了提高决策水平,带兵者要树立不断创新的思想,克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要有渊博的学识,不仅要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和管理学知识,还要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如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当然,现代带兵者需要更多地依靠智囊团,但是专家的意见不能代替领导人的决策。因为正确的决策不但要智囊团的多谋,更要靠带兵者的善断。带兵者多谋善断,必须具有:
(1)分析、判断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是对事物本质属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刻揭示能力。带兵者掌握这种能力,有助于在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进行科学的归纳、概括、判断和分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就能在一大堆急于要办的工作中,分清孰重孰轻,哪些需要自己去办,哪些需要交给下属去办;就能够有助于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准确地判断各个层次,各个类别的人员个体和群体的德才情况、思想态度和相互关系,然后区别情况,分别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助于使带兵者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预测到未来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并据此分析、判断自己所在单位、自己所做的工作,在整个宏观布局上的位置,以及与时代和社会潮流的关系,从而做出相应的正确决策。
(2)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决定领导活动采取哪一种最有效的方式的决断能力。需要有选择最佳方案的决策能力,决策就是方案选优。不过,这个选择不是简单在是非之间挑选,而往往是在一种方案不一定全优于他种方案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决策必须建立在对多种方案对比选优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带兵者具有方案对比选优的能力。需要有风险决策的精神,客观情况是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带兵者常常遇到一些不确定性、风险型的决策,这就要求带兵者有敢想敢干、敢冒风险的精神。
(3)要有当机立断的决策魄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决策往往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内进行,错过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最佳方案可能成为最差方案。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世界反***战争的杰出统帅、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在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战前夜,表现出了非凡的当机立断的决策魄力,使诺曼底登陆战役取得辉煌胜利,对于打败德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登陆前夕,天气情况恶劣,一直下着大雨,气象学家也不能完全有把握说6月6日就能转睛。如果天气不转晴,那么空降兵将无法着陆,将会使整个登陆计划失败,使50多万士兵面临牺牲的危险,在众多的将领都表示迟疑不决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当机立断,决定6月6日举行登陆,并赢得了胜利。当机立断的决策魄力是领导必备的能力。带兵者善于当机立断,思维敏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措置自如。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就更需要现代领导善于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取得成功。当然,当机立断是在正确的分析、判断基础上的,不能是毫无根据,没有条件的冲动、莽撞行为。
知人善任的能力
知人善任,就是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还要善于用人。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汉高祖刘邦说过一句名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连百万之众,战必克,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抚百姓,筹军饷,不绝粮道者,吾不如萧何;吾能用之,所以能得天下。可见知人善任是何等重要。
(1)善于慧眼识英才。发现和培养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美国南北战争时的总统林肯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只看他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并不计较他那嗜酒贪杯的毛病。“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是识别人才的重要原则,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从民族和国家的全局出发,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
(2)善于因才施用。领导在发现人才时,还要善于用人,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一个人是学术上的权威,善于搞研究,分配到科研单位才能发挥作用,而如果让他们去当什么长,也许发挥不了他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有管理才能,就应当去担任领导工作。学非所用,用非所长,都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带兵者做到善任,才能使人才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由此可见,一位成功的带兵者,不仅要具有慧眼识英才的能力,而且还要能因材施用。如果不能因才施用,便是对人才的浪费。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能力
组织指挥能力,是带兵者重要才能之一。是为了获得作战的胜利和理想的社会效益,对被管理的客体实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管理”,即熟悉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如集权结构、分权结构、矩阵结构、系统结构等,并善于运用组织的力量协调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其达到动态上的综合平衡,从而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或是获得战争的胜利。其二是“控制”,即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使被管理的客体(人、事、物)按照带兵者的意图,沿着指定的方向发展运动,最后取得预期的战果。
带兵者的组织指挥能力,主要表现在用人授权和遥控指挥两个方面。一个带兵者,能够合理地使用手下的人才,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变成自己的手的延伸、脚的延伸、腿的延伸、耳的延伸,甚至是大脑的延伸,那么这个带兵者一定会成为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优秀的领导人才。同时,一个带兵者,不仅能够将手下的各类人才“撒”出去,放手让他们去工作,“各尽其能,各司其职”,而且能够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对他们的行为方向、行为方式和行为效果实行有效的“遥控”,必要时还可以随时将他们“收回来”。那么,这个带兵者一定会成为一个牢牢控制、支配和驾驭全局的核心人物,他就是一个在本单位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附力的“内核”。
百折不挠的意志能力
“政治的较量,就是意志的较量”,意志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在心理学中,意志是指人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善于动员自身的力量去战胜客观困难。意志是人的心理活动,它反映在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上。世界上,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办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解决矛盾。矛盾伴随着困难。所以,困难在我们作战或办事情、处理问题时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因此,意志与带兵者和领导工作是寸步不离,形影相随的伙伴。
随机应变的行为能力
应变能力,是一种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随时调整领导行为的难能可贵的能力。是复杂的现代领导活动对带兵者的素质提出的一条起码的要求,也是确保领导活动获得圆满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
具有应变能力的领导人才,不例行公事,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能够从表面“平静”中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从中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对改革中遇到新事物、新工作,能够倾听各方面的意图,认真分析,勇于开拓,大胆提出新设想、新方案;对已取得的成绩,不满足、不陶醉,能够在取得成绩的时候,不得意忘形,能透过成绩找差距、挖隐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