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燕军战场
果真如燕四所言,这些南越伏兵的为首者才刚过九元天,远不是黑燕军这样的虎狼之师的对手,几经交战,便死伤大半,只是燕四还是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
派出去的探子回来禀报说北越边军已经被南越的齐王拖住,两军僵持,脱不开身。
燕四想要派人去北越边关报信,只是原本占领的南越边关又被荣王夺回,燕四这才意识到,自家整个边关大军都中了人家的埋伏了。
看着燕四紧皱的眉头,燕七安慰道“四哥不用慌张,此前我已按惯例向京城递信报备,不消几日,援军即到,再者说,上有金元宗止戈令在,我量他也只敢搞些小动作,不敢怎么样”
燕四却不这么想,要真是搞些小动作,又何必大费周章将北越的十万边军诱到腹地呢。
……
北越皇宫
北越皇帝呼延烈看着手中的情报,情报上说黑燕军刺杀成功,魏北昌已亡,南越边关大乱,边军守将徐无已经率军出城,占领了数座城池,形式大好。
呼延烈喜不自禁,将书信递给了身边的长子呼延风。
要说这呼延风可不简单,仅仅十五岁,就以天师境被收入金元宗,这一次回来也是和袁承献一样,为金元宗收徒一事。
呼延风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对劲,魏北昌是谁,南越三代国主中最杰出的一位,怎么会一点防范没有,如果真这么好杀,五年前就不会失败了。
更何况现在金元宗的止戈令高悬头顶,北越如果敢过线,肯定会受到金元宗的严惩。
果不其然,过了三天之后,边关的守军报告说与徐无将军失去联系,十万大军已经深入南越了。
呼延烈一下子急了,那可是十万大军,如果真被南越吃下去,北越可以说是瘸了一条腿。
呼延风听到这样的消息,就断定魏北昌根本没有死,除了魏北昌谁能有如此魄力算计北越。
呼延风想了想,让呼延烈调镇守南方的鹰军统帅杨严武率军驰援徐无,力求保全而。
呼延风自己则放出墨隼,联系身在南越的袁承献,请他去阻止魏北昌的越线行为。
金元宗派向各地的使者都是事先通过气的,并且没人有一只速度极快的墨隼通信,以防万一。
……
南越边关
荣王重新占领边关之后,按照计划原地待命,只是牢牢地守住城门,静待北越的援军到来。
另一边北越的将领徐无和齐王摆开阵势,两军对峙,不敢轻动,幸好前几天掠夺了许多辎重,补给还算充足,暂时不必为粮草担心,对于被困的消息徐无早已得知。
不过徐无一点都不担心,相反他还很乐得这样,如果他所料不差,如今镇守南方的杨严武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如今南越困住自己这十万大军,到时候两面夹击,还有借口狠狠地宰南越一刀。
杨严武,作为北越人数最多的鹰军的统帅,不但自己修为了得,更是带兵有方,手下的军队一剽悍著称,曾有一万胜五万的卓绝战绩。
不但如此,杨延武更是一名出了名的强硬派,呼延烈的军令一到,杨延武第一反应就是无比羞辱。
北越之国力胜过南越数倍,这些年限于金元宗的止戈令无法大动干戈,没想到南越胆敢率先动手,这真叫杨延武恼羞成怒,而且他与徐无是为好友。
命令刚到,杨延武就率领一半的部队,五万大军全线开拔,留下一半防范南面的南魏。
杨延武不得不说,带兵有方,五万大军,赶到徐无的城关只用了七八天,杨延武刚到,立即接管了城关。
了解到徐无已经失联多日了,杨延武一听,派人向南越交涉,以止戈令相威胁,没想到荣王似乎完全不在乎的样子。
杨延武大怒,率军来到城下,扬言攻下城池要血洗城池,只可惜荣王还是无动于衷。
就在杨延武意图进攻之时,后方传来情报,说是后方来了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好像打的是南魏的旗号。
杨延武登时慌了,怎么好端端冒出一支南魏军来,早不来玩不来,这时机也太巧了。
这支军队自然是魏北昌花了大代价请来的,南越北越南魏三国接壤,边界线绵延几千里,要说能完全防住,自然是不可能的。
荣王等的就是这支魏军的到来,远处魏国大旗初现,荣王立刻下令开城出击,果断放弃了高墙厚壁的优势。
杨延武没想到荣王竟敢主动进攻,军阵乱了阵脚,不过杨延武立马反应过来,结阵迎敌,稳住形势,并且分出了一部分人马去抵御身后袭来的魏军。
三国大军加起来超过十万搅在了一块,分不清敌我,杀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整个战场化作了一台绞肉机。
城墙上的南越守军点起了烽火,紧接着一个又一个直插云端的黑烟升起,这些都是荣王预先留下的信号。
直到离齐王最近的烽火被点燃,齐王一看到烽火,神经都绷了起来,打开城门全军出击,依旧没有固守城墙,和荣王出奇的一致。
徐无的十万大军在这样狭窄的城墙面前没法全面展开,而是被齐王一刀分割成几个战场。
看到烽火的不止是齐王,还有藏在边关城附近的燕四为首的黑燕军,燕四隔着整个边关城都能听到震天的打杀声。
燕四只好从这边的城门发起攻击,想要分担援军的压力,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这边的城门居然空档打开,燕四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另一边。
站在城墙上的燕四,看着城下遍地的尸体和流淌的血河,即使是他这样久经沙场的人都感到不寒而栗。
没敢耽搁,燕四赶紧冲下城墙,加入战局,仔细寻找着魏军的统领和荣王,想要进行斩首行动。
只可惜燕四跨越了大半个战场,遇到了杨延武却没看到荣王。
而燕四千方百计寻找的荣王,此时却出现在城墙上,手里捧着一扎血红色的锦书,脸上露出了一种不敢置信的表情。
一切,一切都和魏北昌给他的那张卷轴上写的一模一样。
现在,正是卷轴上说打开这扎锦书时候。
同样,另一处战场,齐王同样捧着一扎锦书,脸色阴沉的看着城墙下,那里已经有无数的南越儿郎倒下的战场。
荣王,齐王,同时打开了锦书。
锦书一打开,似乎整个战场的天空掺入了莫名的血色,血红的云层压了下来。
身处战场的军士似乎都感觉到一股燥意,眼中的血丝也多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连神经都变得麻木,所有的人都在重复着杀人与被杀的场景。
这时候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地上的血河在不停的减少,蒸腾成血气向上升去,被吸入云层中。
……
南越京城
袁承献收到了来自呼延风的墨隼,说是魏北昌胆敢违反止戈令,公然开战,呼延风请求袁承献去阻止魏北昌的失智之举。
袁承献一开始还不信,因为几天前他还看到了魏北昌的国葬仪式,而今的南越国主已经是大皇子魏笙涛了。
只不过呼延风信中笃定魏北昌之死有诈,叮嘱袁承献一定要好好查探,袁承献好好查一查,因为这有可能会威胁的两国的存亡,是金元宗所不能接受的。
如果两国损失太过惨重,损害了金元宗的根基,他和呼延风是一定会被牵连的。
袁承献决定今晚去魏北昌的陵寝看一看,魏北昌是死了还是诈死。
……
李鼎这几天一直在苦练七星剑,现在第一颗剑种已经初步凝成,而且李鼎已经能够将元力外露,覆盖在兵器之上。
李鼎试了一下,如果以覆盖元气的兵器击打的话,原本只能戳一个洞,现在一下子能拦腰斩进一半。
只可惜就算这样,张星辅还是连连摇头,李鼎这样,连七星种剑诀的入门都算不上,和星辰宗的核心弟子差距太大。
对于张星辅,李鼎算是习惯了,张星辅和秦怀一可以说是性格上的极端,秦怀一跳脱不羁,而张星辅却是古板严肃。
李鼎感觉天空突然暗了下来,明明刚刚还是万里无云的天气,黑压压的乌云搞得李鼎都变得燥了起来。
心有感应的不止是李鼎,秦怀一和张星辅也感应到了,透过李鼎的视角,他们看到的却不仅仅是简单的黑云。
两人同时具现出魂体,一脸凝重的仰望天空。
李鼎纳了闷了,这两人是怎么了,一片乌云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看着李鼎不明所以的样子,秦怀一拍了拍额头“我忘了,你看不到”
紧接着秦怀一化作一道元气在了李鼎的身上,李鼎感觉自己的双手不由自主的动了起来。
双手结印,李鼎都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就听见秦怀一一声“三清明目,灵眸开眼”,就感觉眼前闪过一道亮光。
李鼎下意识的揉了揉眼睛,感觉没什么变化。
“向上看”秦怀一道。
抬头一看,李鼎吓了一跳,这哪里是乌云,这是血云啊,和刚刚看的完全两个模样。
深邃的血云在天空中翻滚,时不时的有一道黑影闪过,云层蒸腾出血色的气息向中心汇聚,越往中心颜色越深,最中间那里已经变成紫褐色的了。
李鼎看的目瞪口呆“这什么”
秦怀一一路上升,消失在李鼎的视野中,过了一会儿,秦怀一才落了下来,一脸晦气的又拍又打,好像被玷污了似的“呸,呸,真恶心,生祭阵图这么恶心的东西也有人用”
“生祭阵图?什么东西?”
“是一种利用阵势将生灵转化成能量的阵图,这种东西早就被禁止了,这里怎么会有”
张星辅观望了一阵,接过秦怀一的话“我们去看看,这座阵图至少覆盖了方圆百里,我们也落在阵中了,不能让他展开,否则周围的凡人都会受到牵连。”
李鼎察觉到张星辅说的我们“等,等一下,我们?”
“废话,走吧,爷带你见见世面”秦怀一好像很喜欢看热闹的亚子。
……
边关的两处战场早已化作血炼地狱,人数十不足一,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无法停手。
燕四身边的人倒下了一茬又一茬,带来的兄弟也所剩无几,放眼望去,满地的白骨,不见一丝血肉。
怎么可能刚死的尸体全都化作白骨,燕四心底发凉,脊背一阵一阵的冒着冷汗,想不明白是为什么。
这当然是因为荣王和齐王所持的卷轴导致的。
临行之际,魏北昌给了他们两人各两个卷轴,一部是计划,一部是血色卷轴,到现在为止,几乎每一步都和计划上的大致一样。
两人所持的卷轴,名叫劫运阵图
……
南越北越两国世仇已久,魏北昌从小发奋,希望有一天凭借自己的能力带领南越击败北越。
只可惜其父壮年逝世,留给他一个羸弱的国家,哪怕是这样,魏北昌还是将国家打理的蒸蒸日上。
直到五年前,魏北昌巡视边疆之时,遭到了黑燕军的刺杀,身负重伤,幸得天佑未死。
只可惜军中的医师告诉他,他气海受损,已经不能修炼,非但如此,连他的寿命也大大缩短,可能只有十年不到。
这让一向自诩坚强的魏北昌也不禁意志消沉。
但后来在回京的途中,发生了一件事。
为了防止黑燕军再次袭击,魏北昌回京途中严防死守,大队人马开路。
途中竟遇到山兽作乱,袭杀军队,两千多条性命才堪堪杀死了这只眼露红光的山兽。
有人向魏北昌报告说是山兽洞穴中异象出现,魏北昌冥冥之中有一股强烈的感觉,他必须进入这个山洞。
他撇开了所有人,独自进入了山洞,就在山洞的最深处,他发现了一个石台,石台上摆着一大三小四张卷轴。
魏北昌打开了其中一张,一股红色的雾气很快弥漫在整个山洞,笼罩了附近。
吓得魏北昌不敢动弹,只能静待雾气散去,不知过了多久,这股雾气居然倒卷而回,呼吸之间被魏北昌摄入了体内。
短短的时间内,魏北昌感觉自己的伤势居然痊愈了,并且修为居然有了明显的提升,这让魏北昌又惊又喜。
等他走出山洞,吓了一跳,原本死去的军士都化作了赫赫白骨。
原来魏北昌吸收的雾气都是来自效忠于他的军士的血肉,魏北昌就觉得胃里在翻腾,差点吐了出来。
对于这件事,魏北昌对幸存的人下了封口令,严禁外泄。
回到京城之后,魏北昌把自己锁在了宫中,研究剩余的卷轴。
原来这些血色的卷轴叫做劫运阵图,出自一位叫做劫运上人的高人之手,效果就是夺他人之力,引为己用,并且能够掠夺他人的气运,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魏北昌打定主意,这样的邪魔外道自己绝不再用,只可惜天不遂人愿,魏北昌以为自己伤势痊愈,可那只是表象。
魏北昌还是不能修炼,他增长的修为都是从那些死去的军士身上夺来的。
一想到这里,魏北昌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连他自己也未曾察觉,他的心态,他的理智,都受到了劫运阵图的影响。
魏北昌觉得自己的遭遇都是北越,都是黑燕军造成的,直到三年前,魏北昌得到情报,他的眼皮子底下居然混入了黑燕军。
他的理智告诉他不能在京城展开搜捕,否则肯定会伤亡惨重。
于是他策划了一个长达三年的局,一盘笼罩两国的大棋局。
他将自己的所有得力臣子安置好,派人暗地里调查黑燕军的情报,被他得知,黑燕军隐隐在向皇宫渗透。
于是他顺水推舟,暗中放纵,只是黑燕军行事谨慎,并且目标盯上了诸多大臣,足足两年多,才完成了渗透计划。
魏北昌自己卖了个破绽,装作旧伤复发,透露给宫中隐藏的黑燕军,果不其然,他们上当了,死在了魏北昌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局中。
他又伪装消息透露给了北越的据点,荣王齐王得到他的授意,在边关用了两场调虎离山。
不但如此,他更是安通南魏,许以重利,这就有了后来杨延武腹背受敌。
两处战场,二十几万人陷入了劫运阵图的影响,杀红了眼。
魏北昌已经不能修炼了,但他的野心仍在,他伤势复原的那次,一张子阵图吸收了两千多人才让他从天师四重提升到了八重。
在阵图的影响下,他产生了一个疯狂的主意,他不但要整个黑燕军献生,更要让北越边军陪葬,为此他不惜搭上了南越的精锐军士。
二十万人,连他也不知道自己会有多么夸张的提升。
魏北昌心有疯狂,智虑尚存,他知道上有金元宗止戈令在,金元宗一定不会容许这样的的情况发生。
所以他发动了这一场不足半月的闪电战,意在打北越和金元宗一个措手不及。
他将两张剩余的子阵图交给了齐王荣王二人,而他则按照母阵图上的记载,摆开阵势,静待大战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