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48900000003

第3章 戈壁

任林举

七月,浩浩荡荡的风,成群结队地越过天山的垭口,像透明的海水,像沉默的羊群,绵绵不绝地涌流而来。

很快,这支勇往直前的队伍就越过了山谷,越过了森林,越过了草原——

过奇台县城时,面对它们不解的另一种繁华——纵横交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林立的高楼和各种各样高深莫测的“设计”——稍事迟疑,最后仍采取了一种亘古不变的方式,像掠过一切人类文明一样,将这座准噶尔盆地东缘最著名的重镇一掠而过。

对于已经在路上行走了几百、几千万年的风来说,所经过的一切都太过短暂。短暂,如即兴即灭的海市蜃楼。千年以前的古道、古城、驿站、马队,百年以前的商行、店铺和曾经蹚起冲天烟尘的四万峰骆驼……那么多人类以为漫长、久远的事物,风都没有来得及细细抚摩、感悟,便都已在岁月的淘洗中销声匿迹了。风,并不需要仔细感知或一定要参透什么,因为微不足道的旧事匆匆而过之后,很快就有新的一切生发出来,取而代之。但新的一切也依然,微不足道。

风继续向东,向北。几十万亩茂密的农田铺陈如画。开垦河、中葛根河、碧流河、吉布河、达板河、水磨河、东地河……各条河流自天山北麓逶迤而下,如一道道呈辐射状分布的银色水线,将那些碧绿或金黄的农田分割成均匀、规则的条块,尽管从天空向下俯瞰时图案优美、动人,却绊不住风执着前行的脚步。穿过这个水汽浓厚、滞重的“潮湿”地带之后,风切入了干旱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前行的脚步顿时变得轻盈起来。灰色的骆驼草和没有叶片的梭梭,一丛挨着一丛,无边无际地铺展至远方。广阔的沙漠已经成为一块柔软的素花地毯,风完全可以打“赤脚”,撒着欢儿在其上奔跑。

“……至黄草湖驿,又北行八十里,至将军戈壁。”(《奇台县乡土志》)这是人的路线和尺规。风,只遵循时间的法度,并不沿着人的路线行走,也不必拘泥于空间的约束。

一进入大戈壁——那片人迹罕至的万古荒原,风就像流浪的游子回到故乡,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在一千平方公里的广阔区域里,风可以随心所欲。它们可以一个筋斗接着一个筋斗地翻滚前行;可以一边叫喊一边扶扶摇摇地飞翔;也可以安静地躺下来,一动不动地伏于地上休息。艳阳之下,暑气之中,那些时隐时现的海市蜃楼,是风居住的房屋吗?当它们进驻,那一座座虚幻的楼宇,便从人们的视野中隐去。

遍地黑色的砾石或砾石之间,刻满了风走来又走去的印迹。整整三千年,没有人破解风的秘密,猜不出它们跋山涉水到戈壁上来究竟想做什么。当地一个农民说,大戈壁就是为了风转向准备的一个空场。风吹过大戈壁撞到北边的北塔山,然后折身,西风或南风就变成了北风。

可是,风为什么要转向呢?风固然不解世事,不通人情,但那牧风的人,却一定是心怀悲悯的,不会让南风说变就变成北风。谁都知道,北风一起,灾害就来了;北风一起,季节就变了。而这个时候正是新疆——奇台最美好的季节。早熟的麦子已经泛起了浅淡而明亮的金色;晚熟的麦子则青青地覆满山岗,正在阳光的照耀下吮吸着最后一批浆汁;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向天空仰起灿烂的笑脸,它们一心一意沉浸于盛开的喜悦之中,至死也都不相信会有北风突然而至,摧残它们的幸福;草原上百花竞放,毫无心机的蝴蝶向来不懂设防,在花朵和花朵之间翩然嬉戏,尽情地消磨着短暂而美丽的生命;大漠里的很多河流,性情内敛,不愿意整天张扬、喧嚣,走着走着,就悄悄潜入了地下,酷似大漠里忍韧、坚毅的人们,只在暗处做足了自己的功……

风,终究还是露出了倦意。这个季节,草丰水美,瓜果飘香,连总也吃不饱的野马、野驴、鹅喉羚都不再四处奔跑,谁还愿意没有休止地流浪呢?天上的白云,因为不急于翻卷、移动,显得更加纯净优雅;缓缓移动的羊群因为草的诱惑,在丰盈的夏牧场上乍然散开,仿佛一把浑圆的珠子从一个失控的掌心里挣脱,洁白、黝黑地遍撒草原。在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天上的和地上的牧人,似乎都可以安然歇息了。于是,江布拉克草原上的一个牧人,寻一棵高大的雪杉,躲在阴凉里,脸上盖一顶草帽,准备或正在进入自己的梦乡……此时,将军戈壁上的风也正在安然睡去。

风睡去的时候,戈壁是空的,空空荡荡如同什么都不曾存在。那些又是翻滚,又是呼号的事物,突然遁地而走,仿佛永远都不会复生。与此同时,戈壁砾石之下的水汽在阳光的激发下,笔直地升腾起来,犹如黑暗中悄悄苏醒的记忆,犹如一个尚没有聚成形体的梦境。死亡的气息,遂如隐在笑容背后的阴森,一点点浓厚起来——

这里,原来并不叫将军戈壁,而是叫作“白骨甸”,就是能够把生命变成白骨的地方。之所以后来叫了将军戈壁,是因为在千千万万具白骨之中,有一具生前的身份是号令千军万马的将军。大约在两千年之前的大唐,这里发生过一次惨烈的战争。一位大将率军与西突厥人在这片大戈壁上决战。经过激烈的拼杀,大唐将军击溃了突厥军队,成为那场战争的胜利者。不幸的是,将军在率众追杀突厥溃军过程中却迷失了方向,深陷于大戈壁的重围。

面对这样难解的重围,有经验的人会静静地坐下来,回归自己的内心,依据性灵的指引,辨识出正确的方向。而这支部队却选择了继续拼杀,试图依据剩余的力量和勇气突破这神秘的“防线”。但如重拳击打了空气,利刃劈斩了流水,他们一次次的努力都失败了。正在人渴马饥、身心疲惫之际,蓦然发现,前方有一潭碧水,波光粼粼,湖边杨柳摇曳,屋舍连片,将军和士兵们不约而同地向着有水的前方狂奔,但人进水退,似乎永远无法接近。最后,湖水隐去,前方仍是一片赤焰滚滚的戈壁。众将士正在懊悔、沮丧,突然前方又出现了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焦渴的欲望推动着将士们再度狂奔起来……最后,这一队人马终因精疲力竭而全军覆没。

从此,大戈壁被称为将军戈壁。这是一座生命的囚牢和陷阱,但它的围墙却无形,也无边际。任你的心有多大,它的领地就有多大;任你的心有多么刚硬,它的墙体就有多么坚固。将军打了一辈子的仗,玩了一辈子战略和战术,但至死也没有想明白自己最后面对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敌手。那隐于暗处的神秘存在,究竟用怎样的手段谋杀了自己和自己的军队?

难道,在我们看不见的高处,果真有一双巨大而无形的手在掌控和安排着一切吗?

在一亿四千万年至一亿九千万年间,将军戈壁曾是湖泊、沼泽和原始森林。后来,森林、树木就完全被湖泊、沼泽淹没,含有二氧化硅的地下水便随着漫长的岁月一点一滴地渗入树干之中,并以矿物质成分替代了植物组织,年深月久,有机、柔软的树木就成了坚硬的硅化木化石。再后来,这些深埋在地下的化石,又在不可知力量的拨弄之下,逐渐露出地面。

一亿六千万年前,这里的森林或草地上,曾经生活着一种体形巨大的恐龙。但那些曾经被称作“地球霸主”的生物,最终还是不明原因地消失了。亿万年之后,人们在将军戈壁发现了它们已经变成了石头的尸骸。鬼使神差,1930年和1987年两次考古发掘,均在这片戈壁挖掘出体形完整、骨架清晰的恐龙化石,特别是1987年的发掘,一具体长达35米的马门溪恐龙化石,更被公认为“亚洲第一龙”。

时光延宕至一亿年以前,这里又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海。蓝色的海水,替代了绿色的大陆。海水里生长、遨游着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贝壳类、蜗牛类、鱼类、软体类……比比皆是,当海水消逝,沧海再变桑田,一切的海生动物又纷纷“化”而成石。后来的当地人,称这些古生物化石为“石钱”,于是以“石”呈现的海参、鱼类和贝壳就堆满了大戈壁上的“石钱沟”。

再后来,人类出现,这里就一直是一个变幻着颜色和形态的巨大沙盘。至将军和他的部队被沙砾掩埋,大戈壁已经吞没了不知多少鲜活的生命,堆积了不知多少森森白骨;那之后,又不知发生过多少葬送生命的杀戮、征战和迷失。每一批生命的出现,都不是最先;每一批生命的消逝,也都不是最后。一茬茬生命的繁衍生息,明明灭灭,都不过是这个沙盘上增增减减的布景,都不过是往昔传说或故事中一个小小的细节。世事更迭或沧桑变幻,似乎全因了坐在高处那个沙画师手中的一把沙子。

那人对着那个沙盘扬了一把沙,秋天就来了,再扬一把沙,雪就落了。他只沉思片刻,一扬手就是一片沙漠,再一扬手就是一片绿洲,觉得后悔了就用手轻轻一拂,戈壁仍旧是戈壁,砾石遍野……几百、几千、几万、几亿年如斯,他就沉浸在那幅没有做完的沙画前,构思、铺陈、修改……人类在他一个动作和另一个动作的间隙里,一世世地生,一代代地死,没有人能领会他完整的意图,没有人能见证他的最后的成全。原来,他在讲述着一个关于时间和宇宙的故事。

风,那些让我们真切感知并心生疑惑的风,正是来自于高处那人的广袖一拂。

再回首,那平平展展的大戈壁,宛若一张写满了字迹的白纸,但却反扣过来,只让我们看到了其背面渗出的点点墨迹。

终究,我们还是无法知晓,这片亘古苍凉的大漠到底藏有多少秘密和天机而不欲人知。

(选自《中国作家》2016年第9期)

同类推荐
  • 初恋记忆

    初恋记忆

    钟跃民:“陕北这块地方很奇特,从表面上看,这是块贫瘠的土地,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表象后面隐藏着一种很深奥的东西。
  •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里的十二篇文章,为阿城先生为《收获》所写的专栏,原题为“煞风景”,因为讲常识,常常煞风景。这些文章写自洛杉矶、墨西哥、上海、台北……游历世界的阿城向读者讲述“常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他把抽象的学问拿回来,在他趣味盎然的世俗世界里好好涮过,舒缓的散文笔调,向人生的启蒙书房龙《人类的故事》致意。《思乡与蛋白酶》《爱情与化学》《攻击与人性》……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清醒、幽默,美好而富想象力,至今读来仍刺激脑啡。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唐诺伴读文章《清明世界,朗朗乾坤》收录书中。
  •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当一本书充满故事的时候,你是不需要给它取书名的。这是一本没有书名的书,也是一本不试图给任何人打鸡血的书,28篇文章,30个人,30个故事,30个人的喜怒哀乐。
  • 大家小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大家小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萨孟武先生以研究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引领读者深入贾府的家庭生活,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家庭,剖示传统社会的文化与伦理格局,演绎社会风气的流转,见解精微,启人心智,是一部别开生面、言近旨远的大家小书。
  • 心路历程:李利民散文选

    心路历程:李利民散文选

    李利民,笔名木禾,1958年生,四川巴中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家、主治医师。主业医学而业余从事文艺创作。已在人民网、《青年诗人》《中国书画》等百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书画500多篇、幅,文艺作品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30多次,并多次选送出国展览。现是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巴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已出版有个人文学作品集三部和美术作品集四部。
热门推荐
  • 讨米记

    讨米记

    古先生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于是袁丰决定去讨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有一副神奇墨镜

    我有一副神奇墨镜

    一副墨镜,一段传奇,一路的变强也伴随一路的天打雷劈,陈枫戴着墨镜站在高山之上,天空之中闪过一道耀眼的闪电……
  • 以三年华

    以三年华

    小学到初中三年的各种细节,在日记里留存,那是琐碎又轻描淡写的时光,但也是隔着时空万里,看一眼,就能感动到热泪盈眶的深深邮戳。
  • 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

    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

    人,很容易老去。我很想知道,有生之年,我爱的你,会过得好吗?我们风尘仆仆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再简单不过,不论生活给予什么,遇见了谁,坦然地接受便是,这是内心最美的姿态。
  • 农门娇女:腹黑相公有点萌

    农门娇女:腹黑相公有点萌

    【一朝失恋,光荣穿越】穿越了,我忍;被迫成亲了,我还忍;小三上位了,我再忍……可是可是,上帝呀,为什么我穿越后的生活就像灾难大片?难道就不可以来点喜剧片调节一下气氛么?愤怒咆哮ing~~~就在某女仰天长叹时,腹黑萌王爷突然出现……二话不说,扛起就走:“养个包子就是喜剧!前提是我们得先种!”“靠,不带你丫这么玩儿的!”
  •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本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卡耐基传奇的励志生涯让无数读者从困顿走向了成功。本书目的就是帮助读者从人性的优点集中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遵循书中这些简单适用的人际准则和生活技巧,你就会获得成功。
  • 弘一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

    弘一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

    弘一大师以大才子、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语堂等文化巨擘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这其中蕴藏的人生智慧像珍珠一样闪光,弘一大师的智慧人生也常常能给我们启示。
  • 从利率失效到汇率失效

    从利率失效到汇率失效

    看待美国,我们必须摘去先入为主、冷战思维、机械思维的有色眼镜。从欧美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来探讨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凯恩斯教导了我们什么使得现在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四两拨千斤——金融的杠杆。今日中美的经济博弈,不是货币战争,而是中美虚拟经济中杠杆汇率的讨论。什么是流动性陷井与汇率失效?中国应该怎么应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事实上,一个好的、全球的现代货币体系,是一个双赢的或多赢的结果。
  • 无敌魔剑

    无敌魔剑

    江湖纷纷,强者争霸,正魔厮杀未休,一名少年从微弱崛起,以魔剑之名,为红颜,为知己,剑扫武林,激荡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