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51300000005

第5章 浴火浩劫:圆明园的百年伤痛

对中国人来说,圆明园的悲剧不仅代表了近代史上一段痛苦的集体记忆,它对国人的集体心理也构成了一次重大的伤害。残垣断壁前,每一个凭吊的人或许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座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园林,究竟有着何等的辉煌与美丽?

2010年,文物收藏家王金昌获藏了一本名为《环游世界》的游记,作者M.G.保蒂埃是19世纪法国著名汉学家,他对中国的文字与文明有着较深的研究。在圆明园遭到浩劫之前,保蒂埃曾游览过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并对其中的各个胜景做了详细的记载。1860年10月,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保蒂埃得知后匆匆赶来,但映入他眼帘的,到处都是烟熏火燎后的惨象,昔日的美景早已一去不复返。

保蒂埃为之痛心疾首、悲愤难平。他在返回法国后,凭着之前的记忆写下了这篇名为《乾隆皇帝的避暑宫殿——圆明园游记》的文章。文中,保蒂埃极其痛惜地说:“自1860年圆明园被烧以后,没有一样东西留下,乾隆皇帝的藏书阁和其他伟大的建筑一样,毁于一旦,真是巨大的损失。”

在保蒂埃的记忆中,藏书阁是这样的:“皇帝的藏书阁摆满了书。书柜制作精良,里面摆着最精致和古老的书。皇帝这些珍贵的物品已为欧洲人所周知。这个藏书阁有3个卢浮宫的大小,所有图书自上而下排列整齐,方式科学,为防止蒙灰,书籍都用丝绸覆盖。这里收集着各种书籍的最好版本,有的稀有书籍只有这里才能找到……其实,我们可以用圆明园的藏书阁和亚历山大大帝最骄傲的藏书阁相比。”

1793年,傲慢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勋爵来到北京时,把圆明园称作“最最光明的园林”,因为他想不出更好的词语来形容这座中国最好的园林了。阿兰·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中这样描述:“马戛尔尼对鲜花、绿树和喷泉交织成的美景十分欣赏。圆明园大得无边无际,园内数以百计的‘漂亮的楼台亭阁’由穿越假山的通道和美妙的走廊相连接,但马戛尔尼只看到其中一部分。”这一部分已足以令马戛尔尼感到惊叹了。

但是,在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这一切都灰飞烟灭。10月7日,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在无数奇珍异宝的诱惑下,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发了疯一样地冲进宫殿楼阁,成群结伙地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及各种珍品。

据法国海军上尉巴吕的描述,这批人最初“以为到了一座博物馆,而不是什么居住场所。因摆在架子上的那些东方玉器、金器、银器,还有漆器,不论是材料还是造型都是那么珍稀罕见,那简直就像欧洲的博物馆。出于一种习惯上的谨慎,大家首先是仔细观察。那些东西摆得那么井然有序,使你觉得只能看,不能动。还是有人经不住诱惑,就先动手了”。

之后的场面,正如参与其事的英军翻译官斯温霍在《1860年华北战役纪要》中描述的,“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以一种不体面的举止横冲直撞,每一个人都渴望抢到点值钱的东西。多数法国人都拿着巨大的棍棒为武器,遇到不能挪动的东西,就捣个粉碎。在一间屋子里,你可以看到好几个各种等级的军官和士兵钻到一个箱柜里,头碰头,手碰手,在搜寻和抢夺里面的物品;另一间屋子里,大群人正争先恐后地仔细检查一堆华美的龙袍,有的人在对着大镜子玩弄掷钱的游戏,另外的则对着枝形吊灯搞掷棒打靶来取乐。尊重身份的事情已完全看不到,占优势的是彻头彻尾的混乱状态”。法国翻译官德里松在26年之后出版了名为《一个赴华翻译的日记》的回忆录,他在书中对于当年的劫掠行径记忆犹新:“这一大群各种肤色、各种样式的人,这一大帮地球上各式人种的代表,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来,赌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

德里松是个细心的观察者,他对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抢掠方式进行了比较:“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是单个行动。英国人比较有条理,他们能很快就明白应该怎么抢,而且干得很专业。他们都是整班行动,有些人还拿着口袋,都有士官指挥。有个难以置信但又是千真万确的细节,就是那些士官都带着试金石。见鬼!他们是从哪儿弄到的试金石?”

法国士兵阿尔芒·吕西在进入圆明园后,“我为我看到的东西而震惊,瞠目,惊呆!现在《一千零一夜》对我来说完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两天中,我在值三千万法郎的绫罗绸缎、金银首饰、瓷器、青铜器、雕像中,总之是在珍宝财富中徜徉!我想,远自蛮族对罗马的洗劫以来,没有人见到过这样好的东西”。对于当年的行径,他也不无诚实地说,“要是说有抢劫的话,我只是在对北京掠夺之后或者说在那期间,搜罗了一些‘小玩意儿’。此外,我觉得实在漂亮的,就捎带弄上两三件皮货和几件瓷器。大家都说那几天的机会实在太难得”。

在中国游历多年的法国主教樊国梁在与来华外国人的交流中记下了不少逸事:“听一个士兵讲,当时他想抓一只藏在沙发下的小狗,手却碰到一个大铜环。他挪动沙发,拉开那个活门,那只是片刻工夫的事儿。小密室里有两个匣子,里面装满镶嵌着珍珠和钻石的钟表。他腾空背包,在战友们到来之前,把那些宝物迅速地装了进去。‘关了我两天禁闭,’他说,‘但我也不后悔,因为我那包东西卖了两万五千法郎。’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选择,只不过智商程度不同;行家们专买士兵们抢来的最好的东西,也仅花几个硬币而已。很多人的羊毛长袜以及骑兵的背包里都装满了宝石。尤其是食品店和小卖部的管理员个个都发了财。据说,有个士兵用一尊纯金的菩萨像换了一杯苦艾酒。菩萨像的肚子里经常藏着宝石和金条,所以,对那些大肚弥勒佛,我们的士兵少不了要捅上几刀。”为保证抢劫的“公平性”,英法联军事后成立了一个“战利品管理处”,对士兵们愿意交出来的“战利品”进行拍卖。据英军中校吴士礼的估计,这次的拍卖所得约12万美元,这在当时虽然是个大数目,但对于那些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来说,这绝对是个严重低估的数字。按照分配原则,这些钱的三分之二分给了士兵,三分之一归了军官。英军司令格兰特虽然没有参与分配,但“军官们赠送他一把雕满花纹的赤金酒壶,这是赃品中最精致的东西”。法军司令孟托邦则自承,战利品管理处给了他3条用玉石、琥珀和珊瑚做的项串,作为他夫人及女儿的“远征纪念”。就连英国女王,她也收到了格兰特从圆明园抢来的两个美丽的大珐琅瓶。

虽然每个士兵只从战利品管理处分得了17美元(合4英镑),但事实上他们都发了横财。据称,法军原本只有一辆车,用来给将军装载帐篷与军用箱,但当他们离开圆明园时,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出现了大批满载着的车辆,而英国人的行李车队更是长得出奇。这一刻,英法联军已变成了一支运输大队。

参与了这场“抢劫盛事”的士兵在回国后大多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譬如英国军官赫利斯,他因劫得大批的圆明园珍宝而获得了“中国詹姆”的绰号,这笔财富他一辈子都花不完。一些世界知名的博物馆,也收藏了大量的圆明园“赃物”,如法国拿破仑三世时的枫丹白露行宫中国馆,其中大部分珍宝就来自圆明园;大英博物馆也收藏了大量来路不明的中国文物,其中就包括了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传世名作《女史箴图》(唐人摹本),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如果追踪起来的话,原本应该是放在圆明园的。

历史学家杰克·比钦在《中国鸦片战争》中指出,劫掠和破坏是同时进行的,发了狂的英法士兵们把能拿走的都拿走,拿不走的就随手破坏。英国专使额尔金冷冷地看着,他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劫掠和蹂躏这样的一个地方,已够坏了,但更坏得多的是破毁。原来总价值一百万英镑的财产,我敢说连五万英镑也不值了。”恶毒而无知的额尔金,最后下令将圆明园加以焚毁,作为对外国人质被扣押致死的一种报复,也用以对清廷心理上的威慑。10月18日,英军中将米歇尔带领3000多名士兵开始执行纵火任务,他们不仅烧毁了圆明园里的所有宫殿及花园,邻近的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及香山静宜园里的楼阁也同遭劫难。

英国随军牧师姆吉在《1860中国战役纪闻》中回忆说,放火命令发下之后,不久就看见重重烟雾从树木中升腾上来,随后又聚合成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烟青云黑,遮蔽天日,所有轮奂辉煌、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的庙宇、宫殿、古远建筑,以及历代收藏的精美华丽、富有皇家风味的物品,都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从今往后,数千百年为人所爱慕的崇构杰制,不复现于人类的眼帘,它们消灭于无形,人类不能重新建造。

焚毁行动持续了整整两天。19日下午,英军烧毁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和大宫门作为“收工”之作。英军步兵中校沃尔斯利在撤退时,看到的最后一幕是:“10月19日晚,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周围紧邻的区域也仿佛地覆天翻一般,只有黑黢黢的墙垣和一堆堆烧焦的屋架表明皇家宫殿过去所处的位置。环绕着圆明园的松林也已化为灰烬,只剩下一根根被烧成焦炭的树干。”

大火随后又持续了三昼夜,北京的上空浓烟笼罩,满目烟尘,整个城市充满了黑暗、阴郁与肃杀之气。《庚申夷氛纪略》中说,各名园“尽付劫灰,火光烛天,数日不灭”。恭亲王奕?在西山的高地上看到这场可怖的大火后,上奏自己的兄长咸丰皇帝:“臣等登高瞭望,见火光至今未熄,痛心残目,所不忍言……”逃至热河的咸丰接奏后掷笔痛批道:“览奏何胜愤怒!”

12年后,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来到“额尔金留下的废墟杰作”面前。他这样描述这个令人伤感的荒园残景:“坐落在横七竖八的高大石阶顶端的,是一尊令人伤心的铜制佛塔,它周围全是夷为平地的亭台楼宇。低处静静的湖泊里开满了荷花,上面横卧着一座高大的石桥,它与岸边满目疮痍的景色形成了鲜明对照。”又一年后,史学家塔克西尔·德洛尔在其名著《第二帝国史》中说:“所有的这一切,在今天只剩下一堆堆蚀迹斑斑的焦土和瓦砾,圆明园的大门仍由两个铜狮子镇守着,它们由于过于笨重才没有被搬走。”

曾给奕?拍过肖像的摄影家约翰·汤姆逊在10余年后参观圆明园废墟,他不无遗憾地说:“我们一走进圆明园,一大片荒凉破败的废墟就映入眼帘。昔日装点着中国最壮丽景观的一块块大理石、一座座雕塑,如今倒卧在荒草丛中,瓦砾堆上。”

断壁残垣枯草凄,世上再无圆明园。当抢掠者在为他们的抢劫成果而兴高采烈时,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却不无愤怒地写道:“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大肆抢掠,另一个放火焚烧。额尔金在巴台农神庙开始干的事,他又到圆明园干了。这次他干得更为彻底漂亮,连一点儿都没有留下。战功赫赫,战果辉煌!胜者之一装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他的箱子:他们臂挽着臂,欢笑着回到了欧洲……历史记下了一次抢掠和两个盗贼。”

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和南京大屠杀,是近代历史上对中国人的集体心理3次最严重的伤害。如今,圆明园残留的石柱依旧无声地矗立在那里,在夜幕快要来临时,往往发出惨白的颜色。它们想要诉说些什么吗?

同类推荐
  •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上)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上)

    掌故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掌故。诗文中也经常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懂得历史掌故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素养,加厚我们的文化底蕴。
  • 三国之问鼎系统

    三国之问鼎系统

    三国乱世争霸,百姓苦不堪言,异族虎视眈眈,值此乱世,萧严明因一次意外携带问鼎系统来到汉末,看他如何搅动风云……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绝对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
  • 摄政大明

    摄政大明

    穿越了,变成了一个声名狼藉的大贪官。百姓的咒骂、太子的敌视、清流的诋毁、权臣的排挤……还有一心想要卸磨杀驴的皇帝。环境很恶劣,前景很暗淡。本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大明影侯

    大明影侯

    知天命,逆天难。平逆贼,荡天下。帝国荣耀,自今日起。951328264,作者粉丝交流群,欢迎。
热门推荐
  • 青马湖

    青马湖

    这是一部描写关东从清末到光复年间为年代跨度的小说,以三肇地域青马湖边一个县境为背景,描写了清末、民国、伪滿州国、光复时期这片黑土地上发生的故事。有闯关东的流民、驿站站丁、胡子、民间艺人喇叭匠、东北军抗日军官及民间抗日志士,既有国难当头为民族抗战牺牲东北军将士,也有光复时,由于国共争权县长蓬世隆叛变时我党牺牲的从关内派来的六名地方干部。小说以乔家和邹家两大家族为主要线条,描写了两大家族三代人在各个不同历史年代命运的兴衰,展示极具个性性格鲜明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乔家以大地主乔焕章为主要人物,突出了其勤劳操家,为民族大义守德守义的关东人豪迈的民族气节。乔守谦是乔家的大儿子,也是东北军的一名少校营长,当东北抗战爆发时,不惜舍身取义。邹家以地主邹守田为主要人物,描写随同其父流落到关东积攒的家产,一心想要在家产地产上与乔家争斗,不惜做了伪保长。其大老婆生的儿子邹新华,却忤逆父道,走了革命道路,成了县民运部长。此外,还描写了当地蒙古人包八万爷以及随同乔焕章闯关东路途结拜的义弟高满堂等人的人物命运。小说语言极具关东风情、风味特色。
  • 驸马的自我修养

    驸马的自我修养

    卫小白六岁在大唐向虞士南学过字、八岁和陆羽学过茶、十二岁认了阿青为姐姐、十六岁和唐寅喝过花酒,参加过高考、逃过学挂过科、鬼谷门下听过学、太平府中戏过婉儿。可谁想,作为穿越界的老船长,在调戏婉儿之时竟然遇到了霸气无双的则天大帝,逃跑之中落入被时空乱流包围的另一个大唐。被某个霸气的公主绑到琼崖之后,是离开,还是留下。
  • 奥洛尔年代记之日轮低语

    奥洛尔年代记之日轮低语

    古代的神明,终将苏醒。随着天火燃尽了每一座城市,巨石摧毁了每一座堡垒。距离那个更为古老的文明的陨落,已经过去了几千年,而在文明陨落同时跌入迷惘与混沌的深渊的古代神,此刻也向这个新生的稚嫩的文明睁开了眼,伸出了手,意图将至高神拖下他的神座,让他们的意志行在这世界上的每个角落。而他,被古代神复苏的意志,召唤到了这个世界。就像投进湖泊中的一颗石子,掀起的是巨浪还是波纹?没人知道。我们知道的是,这世界中地上一切的国与他们的君主,将迎来拍打他们千年大厦的波涛。崩塌、毁灭、重建、改变,这世界,又会怎样?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某科学的黑猫

    某科学的黑猫

    某一瞬间的懦弱会让人用一生去铭记,然后在回忆中受到无休止的的折磨。这次,我打算守护她的微笑。即使作为一个影子。
  • 快穿之恶毒女配靠边站

    快穿之恶毒女配靠边站

    孟青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吃亏,她的行事准则只有三个字:快!狠!准!然后,她挂了。坑爹系统找上门。【宿主,你要打败破坏世界秩序的坏蛋,维护世界和平。】Ok,打脸虐渣,她拿手。咦?男主?男主是什么玩意?滚一边去。系统【宿主,你要跟男主在一起才算完成任务。】孟青:“……”男主大大,快回来。PS:1V1,不虐,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狼刺传说

    狼刺传说

    为什么有一批人会获得超乎常人的能力?当这批拥有特殊能力的人们身处在五代十国的战乱世界中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奇遇?面对这充满腥风血雨的世界,他们又将何去何从?这本书将为您详细地解答以上的问题。让我们打开通往这传奇世界的大门吧!
  • 重生之嫡妻二嫁

    重生之嫡妻二嫁

    高门庶女,身份卑微。父母不疼,公婆不齿。就连丈夫也只将她当做和嫡姐结合的跳板,用过之后弃若敝屣。利用过后,那对男女竟还不肯善罢干休,妄图踩着她的尸体一圆美梦。她不是包子,又怎能容忍两只疯狗天天狂咬?也罢,既然生生世世逃避不开,那就主动出击:你若无情——我便休!将计就计,虚与委蛇,好容易逃出生天,却不曾想……丈夫回心转意?外男虎视眈眈?嫡母跪地求饶?不过是想摆脱一切寻得一片净土,可为何这片净土上还越来越热闹了!